登山
一项体育运动
登山(mountaineering):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
词语概念
引证解释
1.上山。汉 刘向九叹·忧苦》:“登山长望,中心悲兮。”汉 班固幽通赋》:“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髣髴。”晋 葛洪 《抱朴子·辩问》:“入室鍊形,登山采药。”北齐 颜之推古意》诗之一:“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
2.指重阳登高。唐 郑谷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诗:“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3.登山运动的简称。如:我们要踊跃参加游泳、登山、通讯、射击等各种体育活动,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体魄健全、意志坚强、能文能武的人。参见“登山运动”。
相关诗句
《登山》
李涉
终日昔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登山》
袁枚(清)
焚香扫地待诗成,
一笑登山依杖行。
爱替青天管闲事,
今朝几多白云生。
基本含义
登山运动可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人类的生活、生产劳动实践是体育运动产生的基础与渊源,登山运动亦是如此。
登山来自于人们生活、生产劳动的实践。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山,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山脉。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期生活在山上或靠山的地方的人通过上山砍柴、打猎、伐木及采掘野果、野菜、药材和矿藏等手段,取得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时,人们上山去躲避洪水。当人类社会出现部落、民族和国家后,人们又常常上山去躲避入侵的敌人或依山打击敌人。在商品交换形成之后,人们又赶上马匹,翻山越岭与外族进行商品和文化、艺术的交流。
整个人类的生活与山有着密切的关系,登山也就由此而不断得到了发展。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登山的传统习俗,如人们利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来进行健身活动和旅游活动,许多文人墨客也非常热爱游览:登山以尽情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壮观。为了登上峰顶,人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1786年之前就曾有人使用登山镐、绳索等专门器械,并掌握了雪崩、滚石、冰崩、高山缺氧等有关知识。当登山专门技术专门装备形成后,登山逐渐地从旅行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而把登山作为一项专门的体育运动,是在18世纪末期开始的。
登山运动
登山(英文:mountaineering)
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
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登山运动是体育运动的一类。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攀登各种不同地形的山峰或山岭。可分为*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阿尔卑斯式登山技术登山等数种。始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1786年8月8日法国医生巴卡罗与石匠巴尔玛结伴第一次登山上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次年,由青年科学家德.索修尔率领的十九人登山队再度登上勃朗峰,世界登山运动从此延生。因此项运动首先从阿尔卑斯山区开始,故也称为“阿尔卑斯运动”。从1786年至1865年间,阿尔卑斯山脉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高峰,相继为登山运动员登上,国际登山史上称此一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使用各种攀登工具和技术的技术登山日渐推广,其活动地区也从阿尔卑斯低山区转向喜马拉雅高山区。1950年至于1964年,世界十四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内,相继为中、英、美、意、日等十多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所征服,国际登山史上称此一时期为“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1964年后许多登山“禁区”被突破,开始进入从来无人使用过的难险路线攀登7000-8000米以上高峰的新时期。1978年并在喜马拉雅高山区出现不用氧气登上高峰的阿尔卑斯式登山。中国此项运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5年出现第一批登山运动员,1956年建立第一支登山队。1960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从东北山嵴登上珠穆朗玛峰,并于1975年将一个特制金属测绘觇标竖立在珠峰顶上,准确测出该峰的高度为8848.13米。是为国际登山史上首次对世界最高峰高程的确切测量。1964年登上最后一座从未有过人迹的8000米以上的希夏邦马峰在多次登山活动中,登山运动员与科学工作者密切配合,进行了各种高山考察活动。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衡阳市。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登封市。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设备
登山设备要适应登山运动的环境条件,在设计、选材、用料、制作上要尽量使其轻便、坚固、高效,并能一物多用。
随着登山运动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登山运动装备的质量和性能也在不断得到改善,这对提高登山运动的水平时非常必要的。例如,法国第一次登山时所用的一根主绳的重量可达20公斤,其它登山设备也都很笨重,那时他们的登山高度仅仅达到4000米左右。一根主绳的重量仅有1.5公斤,其它装备的重量也大大减轻,而且更加耐用,其保暖、防电性能也大大增加,因而可以保证登山运动员攀登各种高度和难度的山峰。各国登山界还在不断研究和改进各种装备,例如许多国家在为提高氧气瓶的容量和装备的使用效率而进行研究,日本采用了所谓“回路式氧气面罩”代替原来的呼吸器,使原来供一分钟使用的氧气增加到两分钟或更长时间。他们还为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岩石峭壁的双人用氧和攀岩操作用氧等特殊装备进行了改装。此外,登山运动员的被服装备和宿营装备也都在不断的改进。已出现了更轻便保暖的充气帐篷等宿营装备。
饮食
登山饮食是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营养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补充体力,更可以令人产生refresh感,尤其在烹调过程中与同伴的互动,互相讨论行程的种种并展望未来的行程,更能促进彼此的情谊。
炉具
早期的营地炊事或聊天都是利用营火,但营火的残渣或痕迹都会污染环境,登山者最好使用炉具炊事,即使生营火也不要太大祇要能让周遭的山友感到舒服就好,必须等到火完全熄灭灰烬完全冷却才能离开,木材选用死木头或倒木,不要砍林木或残株,炉具不会污染营地,糟蹋景观。
选择炉具最大的考虑是:1.重量,2.高度,3.温度,4.燃料的燃烧能力,选用声誉可靠的炉具,它须易点火,易操作,持续火力长即使是在寒冷,潮湿或强风的环境,购回须在家先操作清楚才能带上山,炉具可以维持数年寿命,喷口常会脏与积炭须常清理,登山用的炉具最好是1.5磅重,每小时使用0.25公升左右的燃料油,登山用的炉具须具备海平面的高度煮滚一公升的水是4至8分钟,高山若不使用挡风板,强风状态至少25分钟甚至更久,同时炉具须具备控制火力的开关,避免食物烧焦。
登山用的炉具依使用的燃料油可分为三大类,最常用的是瓦斯炉汽化炉两种。
液态瓦斯
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等。
瓦斯炉是所有各式各样的炉具之中,最方便,也是最容易操作的炉具,台湾所能看到瓦斯炉具,综合来说,有以下几种,但是有些瓦斯炉具,彼此是使用互不兼容的瓦斯罐,所以选购时务必特别注意。
A,EPI:瓦斯罐依重量分四种,瓦斯罐的颜色为绿色。
B,PRIMUS:瓦斯罐依重量分二种,但是尚有一些PRIMUS的旧型炉具使用一种需打洞瓦斯罐,此系统与CAMPING GAZ的旧型炉具一模一样,使用相同的瓦斯罐,瓦斯罐的颜色,大瓦斯罐为黄色,小瓦斯罐为铁灰色。
C,CAMPING GAZ:瓦斯依功能分两种⑴高山用⑵平地用,依重量分别各有两种,此外尚有使用打洞瓦斯罐的旧型炉具,不管旧型或新型,瓦斯罐颜色皆为蓝色。
D,ALPS:瓦斯罐一种,瓦斯罐颜色为蓝色。
E,MARKILL:台湾无进口此品牌瓦斯。
F,MSR REPID FIRE:台湾无进口此品牌瓦斯。
G,COLEMAN:颜色为铁灰色。
H,GOGAS :瓦斯罐颜色为银色。
I,卡式炉:瓦斯罐有台制与进口的不同。
燃料用油
包括White Gasoline,Coleman Fuel,unleaded Gasoline,Kerosense....汽化炉较有名的品牌有A,COLEMAN PEAK-1(美制),B,MSR(美制),C,OPTIMUS(瑞典制)
酒精
醇类
结论
对于初次购买炉具的人,我个人建议购买瓦斯炉,原因是体积小,安全性高,维修容易,可以当个人炉具,也可以当作团体装备的紧急炉具,唯一的缺点是火力比汽化炉稍小,燃料的花费上比汽化炉贵了许多。汽化炉的火力较大,但需填充燃料,使用上需要较高技巧,维修及保养也较为麻烦。
炉具最好以4~6人为炊煮单位。
膳食准备
登山食物
一含三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
二易于保存,携带,易于炊煮的食物可节省燃料。
三较不易保存及量重者先食。
四应多带两天份预备粮。
五减轻食物包装之重量。
六加配具有酸味之食物,可增加食欲。
所需营养
⑴ 三大营养素
糖类:以运动的动能源而言,对糖类的应用度最高,应占总热量来源的70%。肌肉使用葡萄糖,脂肪酸和酮体为能量来源。肌肉中存有肝糖,在剧烈活动中还原为葡萄糖输出,而血液中的葡萄糖可合成肝糖,休息状态的肌肉只以脂肪为能量来源。运动中血糖值会降低,其它能量须靠脂肪,但脂肪转换为能量的过程很慢,主要还是靠每天摄取的糖类食物提供热量。若在糖分中不只含有葡萄糖,同时添加砂糖及淀粉,则血糖值较不易降低。吃的动作也可引起肝脏释放肝糖。
脂肪:身体储存的脂肪除了是能量的来源之外,还是主要器官的避震器及御寒的保温层。脂肪不易分解,效率较糖类低10%~20%,但热量很高,摄取时可不必太多,且有耐饱的好处;但若在体内不完全燃烧,反而易引起体液酸化,造成疲劳。
蛋白质:当糖类与脂肪燃烧殆尽或短少时,蛋白质就开始派上用场。身体无法储存蛋白质,多余的蛋白质将转化为能量或脂肪。蛋白质与脂肪摄取量接不宜太多,否则易引起体液酸化,造成疲劳。
身体使用三大营养素的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登山每日所需的重量比约为4.8:1:1.1。
无机盐,水分,维生素
无机盐:若缺乏盐分会引起血压降低,晕眩及倦怠,严重时会引起痉挛。
水分:约占体重的65%,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及化学作用进行,平衡体温。丧失过多水分会使血液循环恶化,但饮用太多水反会使排汗量增加,使盐分排出,应适量饮水,不可过量。最好能少量多次饮水。水的消毒可用碘,煮沸或滤水器。最好别用净水片
维生素:有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与代谢密切相关。如醣类以维生素B群作为转换的触媒和催化剂维生素C与代谢的氧化还原有关,有助于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粮食安排
⑴ 早餐:一日所需大部分的热量,应易于准备与清理,营养成份较高。
⑵ 午餐:补充养分,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通常于途中食用,最好易于准备且不须炊煮,通常用来补充不够的能量。最好将午餐放在顶袋或背包的最上层,若允许,利用此时补充水分。
⑶ 晚餐:可炊煮,时间较长,补充未摄取的养分及大量水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可先喝点汤以增加食欲。
⑷ 宵夜:重点在补充水分、电解质
⑸ 行动粮:可随时取用的补充粮,以蛋白质及醣类食品尤佳,如糖果、饼干、巧克力羊羹、小糕饼、奶酪、牛奶、火腿肉干、花生等。每次食用份量不须太多,但应经常食用,最好是单片包装,以防止潮湿。
⑹ 预备粮:因恶劣气候,行进错误,受伤或其它原因造成行程延误时的紧急储备粮食。应不须炊煮,质轻,易消化吸收,可长时间储存。如肉干、干果、糖果、谷类混合制成的饼、水果干快餐面等。另外如汤包、茶包、饮品等也可在有水源及热源时使用。
⑺ 紧急粮:一般可用泡面姜母茶(老姜加红糖)等,能在紧急扎营时,迅速补充热量,或去寒气,治感冒。紧急口粮以保持体温为重点,因此以醣类为主,再加少量脂肪之食品最佳。如巧克力、蜂蜜、羊羹、果酱奶油夹心饼干、糖果、水果干。
粮食的准备
⑴ 需要的炊具种类
⑵ 调理的难易度
储存时间长短
⑷ 使用时间(哪一餐用,方便性与适宜性
⑸ 份量(人数,天数,食量特别大或小,男女)
⑹ 水源(缺水时,菜肴宜有汤汁或口味较重较易下饭)
⑺ 重量及残馀物之多寡
⑻ 特殊禁忌(素食,不能吃,不敢吃,不爱吃)
粮食打包
⑴ 依团体与个人分开
⑵ 用塑胶容器或塑胶袋装(可避免破裂,质轻,不占空间)
⑶ 依餐别分开包装
⑷ 与燃料分开以避免污染
⑸ 蔬果切口易腐坏,使用时再切割,包装时可用牛皮纸袋以吸收水气。
清洁
⑴ 勿使用清洁剂,即使是所谓天然清洁剂。
⑵ 使用热水清洁,当使用完餐具时立刻用水浸洗,并远离水源倾倒,最好是挖洞倾倒再掩埋。勿用叶子、草、沙子等清洗,可能吸引蝇虫及啮齿类动物。绝不掩埋或弃置垃圾。
⑶ 将剩余食物带走,并作为下次粮食计划调整的依据。
⑷ 带个大的装水容器,清洗,炊煮,甚至长途旅程中盥洗皆方便。
烹调秘籍
饭:一碗约100克 (早+晚) 男---250克,女---150克
面:一碗约120克 (每餐) 男---半包,女---1/3包,一包约500克
煮饭:高山不易煮熟,可以在锅盖上加石头 or 重物加压。
白米饭:米 : 水 = 1 : 1.5
稀饭:米 : 水 = 1 : 4
方法 1.眼观:冒烟后大火转小火5~10分钟直到烟止。亦
直接打开锅盖试吃,视情况加水再煮。
老年人
第一:老年人登山需要量力而行,避免超负荷运动。老年人的身体各个机能都在衰退,登山对身体的消耗很大,是一项需要体力的活动。
第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应该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登山,患有这些疾病的老人运动量不可太大,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进行运动,切身上要随时准备药品,以备紧急情况的发生。
第三: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登山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和降血糖,但是也要特别小心预防低血糖。这类患者在爬山前应少吃一些食物或在饭后一小时开始爬山。
第四:骨关节病老人应避免登山,人的膝盖经常保持半屈状态运动,上山很费力,这样对于膝盖关节的磨损很大。
第五:登山要找好时间,早上空气湿润,污染物都弥散在水汽之中,人体呼吸后对身体很不利,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去登山是较健康的。
登山经验
做好运动
如果将攀登的山比较高或者平时较少参加攀登运动,那么,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是很必要的。即利用10~20分钟做一些肌肉伸展运动,尽量放松全身肌肉,这样攀登时会觉得轻松许多。
增加弹跳
向上攀登时,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弹跳动作,不仅省力,还会使人显得精神,充满活力。
别总看高
登山时不要总往高处看,尤其是登山之初,因为你的双腿还没有习惯攀登动作,往上看往往使人产生一种疲惫感。一般说,向上攀登时,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处最好。如果山路比较陡峭,则可作“Z”字形攀登,这样比较省力。
移注意力
登山时千万不要总是想着山有多高,爬上去还需多少时间之类的事情。不慌不忙,走走停停才能体会到爬山的乐趣,不会错过美丽的风景。在疲惫时,可以多观赏一下周围的景色,也可唱唱歌,转移注意力,倦意会有所消减。
下山放松
下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脚步,切不可冲得太快,这样很容易受伤。同时,注意放松膝盖部位的肌肉,绷得太紧会对腿部关节产生较大的压力,使肌肉疲劳
在攀登高峰时所遇到的各种恶劣自然现象中,凡属可能突然对人身安全产生危害的,都被称为山间危险。其特点是破坏力大,发生突然,一旦遭遇,措手不及,甚至危及生命。为防止山间危险造成危害,必须掌握、识别有关山间危险的形成原因、变化规律及其显示特征。
雪崩山坡上不断堆积起来的积雪,因失去平衡而发生滑落和坍塌,称为雪崩(图1)。雪崩分为湿雪崩(块雪崩)和干雪崩(粉雪崩)。湿雪崩的积雪,因堆积时间较长,雪层经一再融化和冻结而形成硬壳,坍落时碎成块状。干雪崩的积雪雪层松散,坍落时呈粉状。雪崩可能把人击毙或掩埋窒息,或裹挟冲下裂缝或山谷。湿雪崩比干雪崩危害更大。
容易发生雪崩的地区,称雪崩区。雪崩发生时,积雪沿着一条被称为雪崩槽的通道滑落,留有明显痕迹;同时在雪崩槽下部出现雪崩堆积物。雪崩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在大雪后的2~3日内,一天中又多出现于上午10时至下午2时的最高气温时间。因此在具体路段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开雪崩区。如非经过雪崩区不可,则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的时间要躲开多发期。因通过者不便观察,可在有利地形上轮流设置瞭望哨,以便及时报警。通过时要用鲜艳色彩的主绳结组,并携带雪崩寻人探条。每人系上雪崩飘带,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组间距离拉长,后面的人踏准开路者的足迹(防止切断雪层而触发雪崩),轻声快速通过,遭遇雪崩时,不要惊慌失措,首先尽快甩脱背包,将冰镐插入坡面并尽力握牢,以求身体不被裹挟滚坠。如果控制失效而被裹走,在滑动时应尽力用双手向上扒动,以使身躯浮在冲击物上边。一俟停止滚动,未被埋没的人要尽快以主绳和雪崩飘带为线索,用雪崩探条寻找和抢救被埋没者。被雪埋没的人要在嘴的附近造成空隙,以延缓窒息时间。
冰崩在悬冰川末端及其两侧、冰塔、冰崖等地形上,由于重力、风力、消融和冰川流动等原因而引起的冰体崩落、坍塌的现象,称为冰崩。冰崩多发生于高温季节和每天的高温时间里。冰崩区的显示及其识别,冰崩的预防和救护,均与雪崩类似。
滚石经风化破碎的石块,在重力、风力等作用下,从山上滚落下来,称为滚石。这种危险,在没有植被覆盖的高山上,尤易发生。发生过滚石的地区称为滚石区。滚石区的显示特征也是在其下部有大量堆积物,堆积物上部一般也有滚石通过的痕迹。根据下部堆积石块的状况可辨别滚石发生时间的远近,堆积石块的表面,经风化已比较浑圆或长有低等植物,说明该处已有较长时间没有发生滚石,是比较稳定而安全的老滚石区。若堆积物棱角锐利,表面新鲜,则为比较危险的新滚石区。滚石也是多发生于高温季节和每天的高温时间内。通过滚石区的预防措施,与雪崩、冰崩类似。一旦遭遇滚石,切忌惊慌乱跑,应沉着镇静,面向上方,注视滚石的动向,俟滚石靠近时再迅速躲闪,或利用附近可以遮身的基岩、陡坎、巨大石块等地形地物,躲避滚石袭击。如系体积很小、散碎性的滚石,也可将背包举到头上防护。
暗冰裂缝冰川或冰坡上的冰体是依附于高低不平的地表之上的可塑性固体,由于本身运动以及重力、压力等作用,很容易形成各种裂缝。裂缝的深浅与冰层厚度有关,一般都在几十米,深者可达100米以上。有的裂缝已经显露,称为明裂缝。有的暂被浮雪覆盖,称为暗裂缝。暗裂缝对人威胁更大。在明裂缝较多的地形上,也会有较多的暗裂缝,行动中要提高警惕,注意识别。一是暗裂缝的表面覆盖,往往微呈条片状凹陷;再就是前进队伍的两侧附近,如分布有横向的明裂缝,则要注意脚下很可能有暗裂缝。
通过裂缝区时,必须结组行进,并由有经验的运动员在前面开路。开路者要根据暗裂缝的显示特点进行识别,把暗裂缝上的覆盖物去掉,使其显露成明裂缝,或另设其他标志。然后决定或跨越,或绕行,或葡匐行进,或采取架设金属梯等措施通过。一旦有人陷入暗裂缝,陷入者应尽量甩掉背包和摆脱绳索的缠绕;同结组的其他人要采用行进中保护的方法,迅速保护和抢救。
泥石流在一些自然力作用下,高山湖冰川湖的湖岸塌方或湖底泻漏,湖水裹挟大量泥沙和石块呈泥浆状流泻下来,称为泥石流。泥石流的堆积物常呈垅岗状顺河谷延伸,其中的石块常被泥土包裹。这是识别可能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志。泥石流作为登山运动中的山间危险并不常见,但其破坏力很大,不容忽视。泥石流的来势,不象雪崩、冰崩那样迅猛,故一般在行动过程中遭遇时不难躲避。应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宿营位置选在泥石流的通道上。
暴风雪在登山运动中,对突然袭来的狂风并挟带吹雪或降雪的天气现象称为暴风雪。暴风雪给行军和宿营造成很大的困难,以至很容易发生冻伤、滑坠、被掩埋等危险。行进时遇到暴风雪,要迅速在附近选择一理想位置躲避。宿营时要格外注意加固帐篷。不管白天黑夜,只要风雪不停,帐篷内就要设专人值班,及时清除帐篷上及周围的积雪,防止被雪掩埋。
雷电指在天空云层上出现的雷击和闪电。高山区日出后,容易形成山头云。当山头云发展成积雨云浓积云时,便会产生雷电(一般是在午后出现)。发生雷电时,根据闪电和雷声传到的时间间隔和当时的风向,可判断出产生雷电云层的距离和动向,并依此采取防护措施。应尽可能在雷电赶到之前,把能够导电的装备、器材放置到离人较远的地方。附近有雷电时,要停止使用通讯器材。运动员都要进入帐篷内躲避。
好处
经常出外进行登山野营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事前准备
1、个人用品
包括服装、卧具、餐具、日用品。准备这些东西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山区气侯特点,尽量作到轻便、多功能、保证基本需要。其中日用品的品种在保证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尚可配备摄影器材、望远镜、指北针、雨具、收音机等。日用品中不可忽略的是装具。最好是能够腾出双手的双肩背式的背包,外加一个腰带式腹兜。前者装放营地用品,后者装放途中常用物品。
此外,不要忘了带个手杖。登山时有了它,人就变成了“三条腿”,起到了防滑、防摔、稳定重心、节省体力的作用。长度不要超过身高的一半为宜。
集体装备:主要包括露营装备、炊具、燃具。当然,如穿插安排有攀岩活动,还应配齐攀岩技术装备,包括:安全帽主绳、铁锁、小绳套、安全带、岩石锥、岩石锤、上升器下降器、外伤药等。
环保用具:野外作业用的便携式小锹、小镐、垃圾袋(可用废塑料袋),拾垃圾用的竹夹子(可自制),掩蔽厕所用的围帐等。
食品:主副食每天每人按1公斤准备,尽可能用耐存、保鲜、便携的成品或半成品。饮料除途中必备的以外,尽量准备粉状冲剂,以减轻途中负重。各种食品的外包装以非玻璃制品为宜。在山区采食野菜须求得专业人士的指导。
2、登山前在身体方面的要作哪些锻炼?
首先我们要记住登山是一项强度很大的健身活动。体制很弱的人不要勉强参加力所难及的活动。有条件者,在进山前1~2周最好在原有锻炼的基础上再加大些运动量。进行登山活动,在身体素质上要兼顾力量、灵巧和平衡,同时突出力量的锻炼。力量锻炼以下肢(当然,如进行攀岩,则应突出上肢的力量)为主。下肢力量的提高,可采取长跑、负重下蹲、单腿下蹲、立定跳远、爬楼梯等多种手段。测定指标可用单腿下蹲次数(比如以每侧连续作十次为达标)。
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还要作些心理锻炼,在勇敢、意志和冷静方面自觉要求。手段上可采取个人设想和集体互考,比如在山山遇到暴风雨怎么办?遭遇雷电怎么办?因种种原因滞留山区、给养不够了怎么办?大风把营帐吹翻了怎么办?出现重病号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等等。总之,对困难要有尽可能多的心理准备。
登山是个集体活动项目。一心为集体,团结友爱,关心同伴,不仅是组织登山活动必备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通过活动锻炼要达到的目的。从准备阶段开始,就要在同伴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有了集体主义精神,在山区大困难会变小,小困难会变无。集体主义精神是一支登山队伍的灵魂。
注意事项
登山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但也潜伏着一定危险。为了保证安全,应该做到:
相关法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中国登山运动发展,确保国内登山活动的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西藏自治区5000米以上和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3500米以上独立山峰的登山活动。
第三条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全国登山运动,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管理。
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登山活动。
中国登山协会、地方各级登山协会按照其章程,协助体育行政部门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 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该地区情况划定供攀登的山峰,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后,由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分别公布。
第二章 登山活动申请和批准
第五条 举行登山活动应当组成具备以下条件的团队:
一 由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发起;
二 队员两人以上,并参加过省级以上登山协会组织的登山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培训体能训练
三 配备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登山教练员或高山向导,1名登山教练或高山向导最多带领4名队员;
四 团队所有成员须经二级以上医院身体检查合格,无障碍疾患;
五 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防寒、通讯、生活、医疗等基本器材装备。
登山团队不得吸收外国运动员参加。
第六条 登山团队设置领队(队长)。领队(队长)对团队活动和成员进行组织管理。团队成员应当服从领队(队长)的指挥。
第七条 举行登山活动应当进行申请。
攀登公布的山峰,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应当在活动实施前一个月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申请。
攀登未公布的山峰,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应当在活动实施前三个月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申请。
攀登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山峰,经攀登一侧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山峰交界其他方省级体育行政部门通报。如山峰交界省级体育行政部门间有争议,由国家体育总局决定。
第八条 攀登7000米以上山峰,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应当在活动实施前三个月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特批。
第九条 申请举行登山活动需要提供下列文件:
申请书
二登山活动发起单位法人资格证明;
三登山团队所有成员名单及登山简历;
四登山团队登山教练员或高山向导的资格证书;
五登山计划书
六装备清单;
七其它需要的文件。
第十条 同意申请的,由批准部门发给国家体育总局制作的《登山活动批准书》。批准部门是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的,还应将批准结果向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第十一条 登山活动计划中如有需其它主管部门核准的事项,凭《登山活动批准书》,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可以委托批准部门代办。
第十二条 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向登山团队提供包括交通、攀登路线、山峰地区气象特征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和资料的咨询服务。
第十三条 登山团队变更攀登季节、路线或山峰,应当重新申请。
第三章 登山活动要求和成绩确认
第十四条 登山团队进山前,应当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交验《登山活动批准书》,并按山峰所在地相关规定,向当地有关部门缴纳登山环保费。
第十五条 登山团队应当保持登山路线及营区的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登山垃圾。地方有具体环保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登山团队在登山活动中发生重大事故,必须及时向批准单位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七条 登山活动结束后,登山团队应及时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将登山活动结果和登山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批准单位。
第十八条 需要交验成绩的,登山团队应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提出交验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 登顶或到达高度的图片(取景中须有背景和对照物),登顶处女峰还须提供360度连片照片。
二 登顶及攀登过程概述。
第十九条 成绩认定合格后,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发给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统一制作的登顶(登高)证书, 并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的,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申报等级运动员称号。
第二十条 登山团队使用山峰的名称、高度,应以国家有关部门最新正式公布的名称、高度为准。
第四章 罚 则
二十一条 未经批准擅自组队登山的,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或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停止该登山活动,成绩不予认定;吊销参与该登山活动的登山教练员或高山向导的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 批准单位未认真履行审查职责,发放《登山活动批准书》的,国家体育总局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
第二十三条 未按环保要求处理登山垃圾的,按照地方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港、澳、台人员来大陆参加登山活动,按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外国人来华参加登山活动,按《外国人来华登山管理办法》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7年7月8日原国家体委发布的《国内登山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24
目录
概述
词语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