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
高丽光宗
王昭(925年/926年—975年),日华,高丽王朝第四任君主(949年—975年在位)。他是高丽太祖王建第四子、高丽惠宗王武、高丽定宗王尧之弟。乾祐二年(949年)受禅即位,广顺三年(953年)被后周册封为高丽国王。他在位时致力于强化王权,颁布奴婢按检法,实行科举制度,制定百官公服,并使用独立的年号,甚至可能自称皇帝。在位后期为政苛酷,鼓励告密,大兴冤狱,屠戮功臣。同时崇尚佛教,创建归法寺等多处庙宇。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大成,葬于宪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高丽天授八年(925年,一说926年十月),王昭出生于开州(今朝鲜开城)。他是高丽太祖王建第四子,母亲神明顺成王后刘氏是忠州地方的豪族刘兢达的女儿,在王建的29名妻妾中排行第三。此前她已为王建生育了乐浪公主和王泰、王尧两个儿子。王昭自幼具有“英奇之表,岐嶷之姿”,颇得太祖王建的宠爱。他虽为神明顺成王后所生,却为王建另一夫人——信州院夫人康氏所抚养。他即位前被称为“王照[昭]君”。
王建于清泰三年(936年)完成了对后三国的统一,仅过7年便撒手人寰了,正胤(太子)王武继位,是为惠宗。王建一死,高丽王朝就进入危机四伏的瓶颈期。由于王建生前与豪族广泛联姻,而惠宗母家“侧微”,基础并不巩固,所以与王建联姻的各方豪族都想让自家女子所生的儿子登位,一时风声鹤唳,暗潮涌动,惠宗为防不测,不得不“左右前后,常以甲士相随”。王昭也卷入了漩涡中,在开运二年(945年)与其兄王尧一起被王建的亲家之一王规所诬陷,惠宗不予理睬。不久后司天供奉崔知梦上奏:“流星犯紫微,国必有贼。”惠宗认为是王规陷害王昭兄弟的征兆,便让自己的长公主(即庆和宫夫人林氏,王昭的次妃)与王昭成亲,以巩固其势力,因此王规陷害王昭的阴谋无法得逞。
惠宗在宫廷阴谋中长期卧病,到他临终前的开运二年(945年)九月,各方矛盾达到白热化。据正史记载,先是受王建顾命辅佐惠宗的重臣朴述熙被王尧怀疑有有异志,便遭流放于甲串(在江华岛),王规假托王命杀死朴述熙;然后镇守西京平壤王式廉将军与王尧合谋,率军入京,在惠宗病死后扶王尧即位,是为定宗,次日就诛杀了王规及其同党三百余人。惠、定之交的政局表面上是王尧联合王式廉诛杀图谋不轨的王规,忠臣朴述熙被误杀,王尧在平定内乱的过程中被群臣推戴即位。但现代学者推测被史官掩盖的事实是王尧、王昭兄弟利用惠宗病重发动宫廷政变,以王式廉镇守西京的兵力为后盾,先后除掉了代表惠宗势力的朴述熙和代表外戚豪族势力的王规,使王尧夺取王位。定宗王尧在位三年就患重病,到乾祐二年(949年)三月十三日传位于王昭,自己也在当天去世。有人猜测,王昭可能联合开国功臣朴守卿发动政变架空了王尧,得以迫使王尧传位于己。
垂拱而治
接受阴谋与政变的洗礼而成为高丽国王的王昭,面临着如何处理功臣、豪族势力并强化王权的遗留问题,以及使新生的高丽国顺利度过瓶颈期的历史使命。即位之初,他采取渐进路线,竖立垂拱而治的明君形象,避免直接触及功臣、豪族的既得利益。王昭即位后不久,就命令朴守卿等考定高丽建国以来的功臣,分四等赏赐,一方面稳住豪族的势力,另一方面强化了国家对豪族的管理和控制。翌年正月,宫中出现“大风拔木”的凶兆,王昭询问禳除之术,司天台上奏:“莫如修德。”从此王昭开始读《贞观政要》,并建年号为“光德”。他所重用的人物朴守卿、信康、式会等均为功臣。王昭统治前期的稳健政策得到后人高度评价,成宗朝的崔承老说:“光宗八年之理,可方三代,又朝廷仪制,颇有可观。”
除此之外,王昭还继续与中原王朝保持册封朝贡关系。他听说后周取代后汉的消息后,便于光德三年(951年)派广评侍郎徐逢率领97人的使团朝贡后周,翌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接见了高丽使臣。二月,郭威决定册封王昭为高丽国王,遂派卫尉卿刘皞、通事舍人顾彦浦出使高丽,但刘皞在途中饮酒过度而死,随后顾彦浦遭海难淹死了。同年九月,郭威另以太仆少卿王演假卫尉卿、右卫率府吕继赟假将作少监,出使高丽完成册封,时为广顺三年(953年)三月。上年十二月,王昭下令遵奉后周年号,改光德四年(952年)为广顺二年。得到后周的册封后,王昭的权力更加巩固,也为他后来强化王权、削弱豪族的一系列举措做好铺垫。
断行改革
王昭的“无为而治”结束于显德三年(956年),此后他开始全面深化改革,巩固高丽王权。关于王昭为何突然开始改革,一种看法认为他即位之初依靠功臣、豪族的做法到底还是不能起到巩固王权的效果,所以他不得不采取主动对策;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王昭从一开始就决定全面改革,他所采取的稳健政策的背后是在暗中积蓄力量,时机成熟就利剑出鞘。这一年,王昭下诏施行“奴婢按检法”,将被豪族非法掳为奴婢的良人予以解放,这对豪族的势力无疑是一大打击。显德五年(958年),王昭下诏举行科举考试,开科取士,吸收更多人才加入统治集团,以从政治上稀释豪族势力。显德七年(960年),王昭定百官公服,以开京为“皇都”、西京为“西都”,建年号“峻丰”,他甚至还可能采用了“皇帝”的尊号。
王昭推行如此大刀阔斧的王权强化举措,与他任用中国人双冀是紧密相关的。双冀是后周武胜军节度巡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显德三年(956年)随加封使薛文遇来高丽,因患病而滞留高丽,王昭与之接触后深感其才可用,遂挽留他并任命为元甫翰林学士,委以重任。正是这一年,王昭启动了他的改革事业,而科举制也是在双冀的建议下实行的。当时从中国来到高丽做客卿的显然不止双冀一人,比如双冀的父亲双哲听说儿子被重用,便投奔高丽,被拜为佐丞;南唐泉州人蔡仁范来高丽时被王昭挽留,封官赐地;当时的翰林学士王融也可能来自吴越国。王昭对这些“投化汉人”待遇非常优渥,乃至夺取臣僚第宅及女子给他们,引起徐弼等高丽大臣的不满。可见王昭任用双冀等中国人,一方面便于导入了中国制度为他加强王权服务,另一方面也起到牵制和削弱功臣、豪族势力的作用。
大开杀戒
王昭从显德三年(956年)到峻丰元年(960年)间强化王权的举措无疑会损害功臣、豪族的既得利益,宫廷气氛再度波云诡谲。峻丰元年(960年),评农书史权信告发大相俊弘和佐丞王同谋逆,王昭贬黜二人官职。此后十多年间,王昭鼓励告密,屡兴大狱,展开了对功臣、豪族的清洗,统治阶层人人自危。史称:“自庚申(960年)至乙亥(975年)十六年间,奸凶竞进,谗毁大兴,君子无所容,小人得其志,遂至子逆父母,奴论其主,上下离心,君臣解体,旧臣宿将,相次诛夷,骨肉亲姻,亦皆翦灭”。就连曾作为他的“幸臣”的崔行归也难逃一死。此外,功臣朴守卿因其三子蒙受冤狱而气死,崔知梦也被王昭随便找借口而放逐。在王室内部,王昭异母弟东阳君王垣(孝隐太子)因涉嫌谋反而被赐死,惠宗与定宗的独子均被王昭杀死,就连王昭唯一的儿子王伷也饱受猜忌,朝不保夕。王伷接替王昭继位后,所释放的蒙冤入狱者就达数千,还不包括已被处死者,王昭在位后期的恐怖政治的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王昭对功臣、豪族的不断肃清,他的安全感也日益降低,于是大规模扩充侍卫军。崔承老称:“光宗信谗,诛责将相,自生疑惑,增益军数,简选州郡有风彩者入侍,皆食内厨,时议以为繁而无益。”另外,他还于峻丰四年(963年)七月创建归法寺,多次举行法会、斋会,热衷佛事,笼络均如、坦文等高僧大德,企图利用佛教势力以博得民心、对抗豪族。
开宝八年(975年)五月二十三日,王昭去世,在位二十六年,享年五十一岁。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大成,后经累朝加谥为“弘道宣烈平世肃宪懿孝康惠大成大王”,葬于松岳北麓之宪陵。太子王伷继位,是为景宗。
为政举措
政治
王昭统治时期的主要课题就是削弱功臣、豪族势力,强化以国王为顶点的中央集权制。他在位前7年,韬光养晦,不露锋芒,常读《贞观政要》,修习帝王之学。在此期间,他的政治举措就是于乾祐二年(949年)八月命大匡朴守卿等考定开国以来有功役者,分为四等,四役者赐米25石,三役者20石,二役者15石,一役者12石。
显德三年(956年)以后,王昭开始推行以强化王权为目标的改革。从顶层来看是抬高国格,他先后使用了“光德”、“峻丰”两个独立的年号(一说“峻丰”年号是为避太祖王建、世祖王隆之名讳而改正的宋朝建隆”年号,谈不上高丽自己的年号),显示高丽国的自主性,并称开京为“皇都”、西京为“西都”,甚至可能对内自称“皇帝”。不过他只是每逢中国改朝换代时建元,一旦中国政权稳固就取消年号,可以看出他的局限性。
王昭采纳中国人双冀的建议,于显德五年(958年)五月开科取士,亲登威凤楼放榜,赐崔暹等及第。据说首次科举时还出现了“玄鹤来仪”的祥瑞。科举施行一时传为盛事,即使是愚夫愚妇也以科举为荣,勉励子弟好好读书应试。对于王昭而言,科举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扩大了他的统治基础,冲击了豪族支配体制。他十分重视科举选拔的文人学士,连日召见他们,甚至谈论到深夜,并与他们饮酒赋诗。他在位时一共举行了8次科举考试,取士39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起初是诗、赋、颂及时务策,峻丰元年(960年)只考诗、赋、颂,乾德二年(964年)恢复时务策。王昭行科举,使高丽“文风始兴”,科举考试朝鲜半岛延续近千年,直到朝鲜王朝末期的“甲午更张”才宣告废止,可见这是王昭影响最为深远的举措。
高丽初年,服制未定。显德三年(956年),王昭强调官服要遵从中原制度。峻丰元年(960年)三月,制定百官公服,将官员分为紫衫、丹衫、绯衫、绿衫四等,从而规范了朝臣等级,整合了统治秩序。
王昭统治时期,还对高丽的官制进行了部分调整。当时高丽虽设有“十省四部”,但实权机构只有广评省(相当于中国的门下省),军权则集中于徇军部,这些都是豪族垄断中央政权的重要渠道。峻丰元年(960年),王昭下令改徇军部为军部,改内军为掌卫部,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缩小广评省权力,提高内议省(相当于中国的中书省)权力,为高丽成宗时的全面官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王昭强化王权的举措显然会招致功臣、豪族势力的阻挠,这种尖锐的矛盾发展为大清洗,即王昭在峻丰元年(960年)起到去世的十多年间所施行的恐怖政治。在王昭的许可下,告密之风大盛,奴婢告发主子、儿子告发父亲如家常便饭,以致监狱人满为患,王昭不得不另设临时监狱(假狱)。大量无辜者被冤杀,很多连宗族都无法保全,人人自危,不敢偶语。王昭对功臣诛戮尤甚,到他死后,剩下的旧臣不过40余人。王昭的恐怖政治给豪族势力造成致命打击。太子王伷即位后,立刻进行拨乱反正,豪族势力又有所恢复,但再也无法对王权构成威胁了。
经济
在经济上,王昭在即位当年就命元甫式会、元尹信康(元甫、元尹均为官阶名)等定州县岁贡之额。同时,他开始派量田使前往各地丈量土地。王昭还于开宝六年(973年)十二月颁布奖励开垦陈田者的法令。通过这些经济举措,王昭确保了高丽国家的税收来源,更为景宗朝颁布田柴科制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
此外,王昭还于显德三年(956年)实行“奴婢按检法”。罗末丽初大乱时,许多百姓在战乱中被俘为奴,太祖王建本来想释放奴婢,但害怕触动功臣既得利益,没有实行。王昭正式付诸实施,功臣们都敢怒不敢言,只有大穆王后大力进谏劝阻,王昭不听。于是高丽的奴婢们扬眉吐气,告发主人,这对功臣、豪族势力又是一个沉重打击。
峻丰四年(963年),王昭设“济危宝”,作为救济与治疗贫民的福利机构。
文化
王昭采取崇尚佛教的文化政策。他本人对佛教的笃信可以从光德四年(952年)秋他在发愿抄写《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时所撰的题记窥见:“菩萨戒弟子高丽国王王昭,以我国光德四年岁在壬子秋敬写此经一部。意者昭谬将冲幼,获嗣宗祧,机务既繁,安危所系,是以每倾心于天佛,因勤力以祈求,所感必通,事无不遂,故欲报酬恩德,辄有此愿。谨记。”他在位时,实行僧科制度,确立僧阶僧职。相对于当时流行的禅宗,王昭更偏爱华严宗,在他创建的6个寺庙中,可知宗派的4个中就有3个属于华严宗。华严宗僧侣均如也极受王昭宠信,后期均如失宠,王昭重用惠居、坦文等僧侣,先封惠居为国师、坦文为王师,开宝七年(974年)惠居圆寂,坦文接任国师,翌年三月,坦文圆寂,王昭也在两个月后去世了。
王昭杀人如麻,为了消除罪业,于是经常举行佛事。他有时设毗卢遮那忏悔法,有时在毬庭给和尚施斋,有时在归法寺设设无遮水陆法会,每到佛诞日就给僧侣施斋,有时将道场的饼果拿出去施给乞丐,并一年四次遣使者放生,并在放生处寺院开讲佛经。他还禁止杀生,御膳中的肉类都不让御厨宰杀,而是从市场购买。他甚至下令全国臣民忏悔,让他们担负谷、柴炭、蒭豆施与路人。在王昭的崇佛政策下,许多乞丐与罪犯化装成僧侣混入斋会,可见佛事规模之大。
王昭统治时期还模仿中原制度,开设史馆,编纂《三国史》(已亡佚)。
军事
王昭延续对契丹的敌对与警戒政策,不断在北部边境筑城,他在刚即位的光德二年(950年)便修筑了长清镇和威化镇,后陆续在清川江流域修筑了13镇,同时在东北面修筑了长平、博平、高州等城镇。筑城一面是防御契丹和女真的侵入,一面也巩固了新开拓的北部领土。
外交
王昭统治时期,中原主要历经了后周北宋两个王朝,王昭继续维持太祖王建以来的事大政策,从光德三年(951年)起多次遣使向后周、北宋朝贺、进贡。后周使臣王演、吕继赟在广顺三年(953年)册封王昭为“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兼御史大夫高丽国王”。显德三年(956年),后周又派薛文遇等加封王昭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后周为统一中国,需要大量的铜,因而在显德五年(958年)派水部员外郎韩彦卿、尚辇奉御金彦英带着数千匹帛来交换铜,王昭也在翌年遣使献铜五万斤以及紫白水精各二千颗。
北宋建立后,王昭于峻丰三年(962年)冬派遣广评侍郎李兴祐等出使宋朝,翌年宋太祖赵匡胤赐王昭“推诚顺化守节保义功臣”之号,加食邑七千户,无奈册命使时赞一行遭遇海难,淹死90多人,只有时赞活着到了高丽,王昭予以厚待(中方则记载时赞为出使宋朝的高丽使节),直到开宝五年(972年)徐熙朝贡宋朝时才将此封号带回高丽。有人认为:“光宗所实行的外交政策,总是旨在与主宰中国内地的国家结盟,保持亲密的友好关系,借助称霸中国内地者的力量,按照父王太祖的遗志,征伐契丹并打垮之。”
王昭统治时期还与江南割据政权吴越国保持着以佛教为纽带的往来。吴越王钱俶听从天台宗僧侣义寂之言,于峻丰元年(960年)遣使致书王昭,以五十种宝向高丽求取教典。翌年(961年)王昭遣僧侣谛观奉诸教籍来到吴越,同时告诫他必须先考验吴越僧侣,如果吴越僧侣水平低,就不给他们佛教典籍,结果义寂令谛观大为折服,谛观不仅赠送了佛教典籍,还在其门下学习天台宗教义,回国后著有《天台四教仪》一卷,产生很大影响。王昭还曾阅读吴越国西府永明寺(今杭州净慈寺)僧侣延寿所撰《宗镜录》一百卷及诗偈赋咏千万言,心生敬佩,遣使致书叙弟子礼,并致送金缕袈裟、紫晶数珠、金澡罐等。高丽和尚智宗等三十六人也先后来到吴越,亲承印记,归国后传播法眼宗
高丽和南唐(后改称“江南”)一直保持着往来。王昭继位后,于光德四年(952年)派陈参出使南唐。此外还曾派张晋公出使南唐。显德六年(959年)十月,南唐亦派章僚出使高丽。此外,名义上隶属于南唐的泉州割据势力陈洪进也曾于乾德八年(970年)派持礼使赴高丽。
太祖王建曾试图与日本交往,被日本拒绝。王昭在位时期,虽未能在对日关系上取得进展,但也有所接触。开宝六年(973年),高丽南原府使咸吉兢、金海府使李纯达曾来到对马岛,传达牒文,大宰府将此事报告平安京朝廷,日本朝廷决定回送报符。开宝七年(974年),日本藏人所出纳国雅被任命为高丽国交易使,带着货物与高丽人贸易,购买了马匹等。
历史评价
轶事典故
降生异闻
相传神明顺成王后刘氏在生王昭前做了“殊梦”,所以太祖王建发愿请求高僧坦文施展法力,让刘氏诞生一个“玉裕之英姿”的儿子。坦文日夜祈祷,果然刘氏生下一子,果然“日角奇姿,天颜异相”,这就是王昭。
采用帝号
高丽史》中曾记载王昭以开京为皇都之事,未记载他称皇帝。但在高达寺元宗大师慧真塔碑阴记中则有如下铭文:“乾德九年岁次辛未十月二十一日于元和殿开读《大藏经》时,皇帝陛下诏曰:‘国内寺院唯有三处只留不动,门下弟子相续住持,代代不绝,以此为矩。’所谓高达院、曦阳院、道峰院,住持三宝,须凭国主之力,所以释迦如来出世,道佛法付嘱国王大臣。是以我皇帝陛下情深敬重释门妙理,共结良因,轨矩恒流。”从碑文中“皇帝陛下”的用语可以推测王昭在国内私自使用“皇帝”的尊号,此外高丽景宗高丽靖宗时亦有佛教铭文称高丽君主为皇帝。
均如事件
王昭统治后期奉行恐怖政治,鼓励告密,就连他曾宠信的僧侣均如也未能幸免。开宝年间,归法寺僧侣正秀向官府告密说归法寺住持均如有“异情修行”,官府上报王昭,王昭闻讯大怒,召见均如,宣称要处死他,均如吓摊在地,王昭有所后悔,便命两名医官扶均如到归法寺,后又命承宣薛光去慰问。这天晚上王昭梦见身高一丈多的神仙压在寝殿对他说:“大王信肤诉之事,凌辱法王,故必有不祥大起!”王昭惊醒后浑身是汗,果然第二天松岳北麓的几千株松树无风自倒,王昭认为是“凌辱法王”所致,大为后悔,立刻举行消灾道场,并反坐正秀及其俗兄,将二人斩首于市。
近亲结婚
王昭是高丽第一位近亲结婚的君主。他的王后皇甫氏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妹,而后宫庆和宫夫人林氏则是他同父异母的兄长惠宗的女儿,是他侄女。关于这一问题,韩国学界多有探讨。一般认为高丽王室的近亲婚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担心王室之女与他姓豪族联姻会造成王室势力的分裂,惠宗将其长女嫁给其同父异母之弟昭的用意就在于巩固王族势力;其二在于早期王建与各地豪族联姻所生子女再相互联姻,从而构成双重的姻亲关系,这不仅可以巩固王室势力,而且还使王室始终处于这种婚姻关系网的顶点;其三在于维护王室血统的纯正。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宁越兴宁寺澄晓大师塔碑.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22:5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