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奥尼亚(Ionia,一译“爱奥尼亚”,古地名)是
古希腊时代对今天
土耳其安那托利亚西南海岸地区的称呼,即
爱琴海东岸的希腊爱奥里亚人定居地。其北端约位于今天的
伊兹密尔,南部到哈利卡尔那索斯以北,此外还包括希奥岛和
萨摩斯岛。
名字由来
伊奥尼亚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一个叫做
爱奥尼亚人的部落。这个部落于前两千年后期在爱琴海岸定居。有意思的是,这个部落本来很分散,但当他们在
小亚细亚定居后开始形成一个共同体。伊奥尼亚重要的城市有以弗所、
米利都和
伊兹密尔。这些城市靠贸易富强起来,它们结盟为
伊奥尼亚联盟。
一些重要的古希腊艺术风格是在伊奥尼亚形成的。前6和5世纪在伊奥尼亚出现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
赫拉克利特等重要的哲学家。
前7世纪利迪亚人开始控制伊奥尼亚,前546年
波斯开始统治这里。前500年爆发了爱奥尼亚人起义,由于雅典的介入从而导致了
希波战争,在
薛西斯西征时爱奥尼亚人和部分希腊人成为波斯大军的仆从。前470年代随以雅典为盟主的希腊的胜利整个
小亚细亚西海岸,包括伊奥尼亚,脱离了波斯的统治。但前386年伊奥尼亚再次落入波斯之手。
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征服波斯时伊奥尼亚重新并入希腊。亚历山大死后伊奥尼亚成为他的继承人之间的争夺品。前133年它成为罗马的亚细亚省的一部分。395年后它属于
拜占庭帝国。11世纪
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伊奥尼亚,但又被
拜占庭驱逐。14世纪伊奥尼亚终于被
奥斯曼帝国征服。它是土耳其的一部分。
最著名的爱奥尼亚人之一和他的巨著《
希波战争史》(又名《历史》)
和
孔子几乎同时代的
希罗多德(公元前492年至479年)作为公认的西方史学之父,以爱
奥里亚语写成的传世之作《希波战争史》记录了希腊和波斯之间的宏伟战争,不乏
特种作战、海战的经典战例。
这部著作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从第1卷到第5卷的第27节为前半部,泛论波斯帝国的扩张过程、以及小亚细亚、埃及、
叙利亚、
利比亚、西徐亚等地的情况;第5卷的前27节叙述了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人反抗波斯人统治的斗争。
从第5卷的第28节起为后半部,专门叙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其中第5卷的下半部分写了从爱奥尼亚人的反抗斗争到波斯人与整个希腊人的冲突;第6卷描写了
大流士率领波斯帝国军队入侵希腊、以及雅典人在
马拉松战役中的胜利;第7卷叙述了薛西斯率领波斯军队再次入侵希腊以及
温泉关战役(塞摩彼莱战役)的经过;第8卷描写了雅典海军在萨拉密海战中的胜利;第9卷则以希腊人在布拉达亚战役和密卡尔战役中的胜利而结束全书。
爱奥尼亚
在西方
地理学史中,古希腊人的地理学占了最光辉的篇章。希腊是西方地理学的真正发祥地。正是古代希腊人创造了西文中的“地理”这一词汇。
希腊语中的“地理”一词geographein,其中ge是“土地”的意思,graphein是“描述”的意思。由此可见,按照希腊语,“地理”这一词汇最古老的含义乃是“土地的描述”。
现代英语的
geography,法语的 geographie,德语的Geographie等,全都是由希腊语的geographein派生的。
荷马史诗
希腊位于古代
西方世界的中心——
地中海区域。地中海是一个受欧、亚、非三大洲环绕的广阔
内海,风浪一般比较平静,且又很少
浓雾,加之海岸曲折,有众多良好的港湾和
锚地,提供航船和商旅停泊和避风隐匿。海中还散布着许多大小岛屿,便于远航船只的中途停靠和
物资补给,因此自古以来,地中海中的航海活动就非常活跃,是海上帝国的发源地。
希腊人在地中海的航行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掘出的青铜器、
陶瓷器、
甲胄和
手工艺品等,证明早在希腊殖民活动出现之前很久,大约公元前二千年期间,希腊
迈锡尼航海者已经在地中海航行了。虽然
上古时期古希腊人的航行范围远不及
腓尼基人,不过他们也差不多航行遍了地中海。他们在
埃及、
叙利亚和腓尼基都留下了足迹;他们还定居在
塞浦路斯岛和
罗得岛,同南
意大利、
西西里岛以及
利帕里群岛(LiPari)的居民做生意;他们的航船还在
伊达拉里亚(Etrurie)和西班牙靠过岸。
希腊
地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和创始人。这一评价显然是不恰当的。但后人还是倾向于把它看作
古代希腊地理学产生的序曲。
爱奥尼亚的诞生
古希腊地理学的产生与希腊殖民活动的出现和蓬勃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哺育其成长的两个摇篮是“
地理考察”和“哲学”。
希腊殖民活动的起讫年代,一般认为是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600年之间,大约持续了200多年。地理考察带来了文献资料的大丰收。与此同时,
古希腊哲学思维的出现,又使这些丰富的地理文献得以很好的利用,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地理与哲学很幸运地首先在希腊爱奥尼亚(Ionie)结合起来,导致了古希腊地理学的诞生。爱奥尼亚地区在当时是学者云集,学术思想活跃的中心。这样一来,早期的古希腊地理学也被称之为爱奥尼亚地理学了。
爱奥尼亚地理学的创建人和代表人物是
米利都的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e)和赫卡泰(Hecatee)。他们两人分别是古希腊地理学的两个流派,即
地图学和描述地理学的鼻祖。古希腊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首先是从
地图编绘开始,地理描述则是它发展的后一阶段。
希腊人对
亚洲的认识比较局限于
美索不达米亚和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他们对于
小亚细亚、
波斯帝国和印度都比较陌生,只有一些一般的和模糊的概念。对
非洲的认识,最熟悉的是
文明古国埃及。希腊学者中到过埃及的人很多,有许多关于埃及风土人情的记述。
尼罗河洪水泛滥现象使希腊学者们惊讶不解,每个人都试图作出自己的解释。希腊人知道苏丹位于埃及以南,那里居住着
埃塞俄比亚人。埃及以西的地中海非洲海岸早已为人们所知,但对于撒哈拉(sahara)内地,仍然十分陌生。
希腊人对于划分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的界线曾作了许多尝试。最早是将法士河(Phase,今
伏尔加河)作为欧、亚两洲界线,后来这条界线又移为塔奈斯河(Tanais,今
顿河)。关于亚、非两洲的界线却一致地选定为尼罗河,并将非洲称为利比亚(Libye)。由此可见,希腊人当时已经有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及其划分的概念,这一切都为绘制
世界地图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爱奥尼亚地图
绘制世界地图的想法最早起源于哲学。正是哲学家,最早试图解释地球的大小与形貌。不过,绘制地图很快地成为地理学的最初目标,被视为地理学家的首要使命。在当时地理学家的眼中,地图就是对地球和世界的解释。它借助于
几何学和天文学的成果,以图形形象化地确定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勾画出有人居住世界的形状。
米利都的哲学家
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前540)是第一个“敢于在一张图上画出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形状的人”。因而他被公认为是名符其实的地理学家。阿那克西曼德是著名的天文学与几何学家泰勒斯(Thales) 的学生,这使他有条件将天文学和几何学的丰富知识应用到地图绘制中来。
阿那克西曼德对地图学起了开创性的作用。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他绘制的世界地图本身。在他之后,绘制地图蔚然成风。许多学者,如赫卡泰、
德谟克里特(Democrite)和
攸多克索(Eudoxe)相继绘制出经过修改和增订的世界地图。人们将这一时期的地图通称为“爱奥尼亚地图”,它指的是主要由希腊爱奥尼亚人绘制的地图。这些地图在阿那克西曼德的地图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使有人居住世界的地理图象更臻完善和准确。
大约公元前500年,
米利都的阿里斯塔戈拉斯(Aristagoras)将一幅爱奥尼亚世界地图镌刻在一块铜板上,带去送给
斯巴达国王(SParte)。这张铜板图刻得非常详细,可以看出所有陆地海洋和河流的轮廓。从米利都(Milet)到
苏萨(Suse)所经过的各个国家都一一标出。整幅地图反映了大洋包围陆地,陆地呈圆形的形势——这正是爱奥尼亚地图对于地球和有人居住世界认识的共同特征。此外,根据考古发现,公元前4世纪爱奥尼亚货币的背面图案,为一幅
以弗所(Ephese)地区的地图浮雕。这也证实了,当时的希腊地图乃是人们喜爱和崇尚的物品。
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Herodotos,约公元前484-前425)是一位著名的古代希腊
历史学家,有“
历史之父”之称。他的巨著《历史》一书是古代历史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然而,地理学史研究者都一致将他作为杰出的
古希腊地理学家。他的名著《历史》一书中,属于地理学方面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对爱奥尼亚地理学作了详细的评述和总结。事实上,在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所处的时代,历史学和地理学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人们也不注意把自己看作是某一门学科的学者。
希罗多德出身于豪富贵族家庭,后来在
政治斗争中流亡。流亡标志了他的地理冒险生涯开始。他是一位杰出的
旅行家,多年的旅行考察和搜集资料,使他对地理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当时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他熟悉地中海沿岸地区,特别是
爱琴海诸岛屿和南意大利;他到过马其顿、
色雷斯,并穿过海峡进入好客海,直到伊斯特河口(Ister,今
多瑙河河口),还向北沿
顿河谷地,行经俄罗斯草原;他的旅踪还涉及波斯帝国的许多地方,访问了苏萨(suse)和巴比伦(Babilon);
多次访问了埃及,并沿
尼罗河上溯到埃利芳提纳(E1ephantine,今
阿斯旺)附近的第一瀑布。此外,他搜集了关于撒哈拉绿洲和沙漠商队道路的材料。
希罗多德具有一个地理学家的志趣和素质。他的旅行有着浓厚的地理考察和探险色彩。例如,他的第一次出游是去好客海,其目的并非考察历史,而是打算研究世界是怎样分成一个个大陆的,它们又各具什么样的范围和形状;他的埃及之行主要旨在考察尼罗河源头和洪水规律及
三角洲的成因。
《历史》
在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中,不但包含了丰富的地理内容,而且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地理学观点。在论述亚洲和非洲的界线时,他不肯盲从前人以
尼罗河为界的传统说法,最早将这两洲的疆界从尼罗河改划为
苏伊士地峡。他提出这一新划法的依据,反映了他敏锐的地理观察和
综合分析的能力。他精辟地指出,
尼罗河三角洲是由
河流泥沙冲积而成的。“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这句传颂至今的至理名言便出自于希罗多德。他认为尼罗河两岸居住着同一埃及民族,若以尼罗河作为两洲界线,势必将同一三角洲及其上的居民分割开来,这样是说不过去的。这些最早的关于地理区划界线的论述,即使以现今的眼光来看,也是很精辟的见解。希罗多德还指出
里海是一个封闭海域,并非北方大洋的一部分,这一论述比此后流传数世纪的说法还精确。
希罗多德从爱奥尼亚地理学中汲取了营养同时又对它作了有分寸的评述。他接受了地球是扁平状的和只有一条固定的
地平线等说法,但抛弃了有人居住世界被海洋包围,因而地图画成圆形等老框框。
他的著作对于爱奥尼亚地理学,无论是从描述地理角度,还是从地图角度,都有重大的发展。同时,由于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较完整地流传至今,通过他对爱奥尼亚地理学的评述和总结,才使爱奥尼亚地理学的许多论点和叙述,得以流传后世。可以设想,如果《历史》一书也不幸失传,对历史学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对地理学,特别是古代西方地理学史,将会留下一页巨大的空白,其损失无法弥补。
地球球体说取代了
爱奥尼亚人的平盘状观点,无疑地会给地理学带来广泛的影响。爱奥尼亚学者,
亚里士多德的同代人,克利德的攸多克索(Eudoxe,公元前395-前342)接受了地球球体说,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把天文学、几何学与地理学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地球分带理论。他指出,如果说地球是圆形的,那么就可以根据天空中固定不动的星星的高度,来确定某地的纬度位置,还可以在地球上勾画出一系列线条,代表天空赤道、
热带圈和极地圈,这样就将地球分为带状了。同时,他从埃及神甫那里获悉用两个热带地区季节交替来解释尼罗河洪水的说法。由此受到启发,他联想到地球存在两个半球,它们的
气候条件相似,但按太阳的运动规律相互交替。于是,地球分带的理论已具雏形了。
攸多克索对地球的圆周作了估算。他根据同一
子午线上两个地点观测到某一星体的
高度差,推算出地球
圆周长为40万古希腊里。被观测的那颗星体大概是
老人星,它在克利德紧贴地平线,而在埃及则高悬天空。然而,不管在古代1希腊里究竟有多长,反正40万希腊里这一数值太大了。攸多克索提出这种估计方法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他的计算数值本身的意义,启发了后人作出精确的测算。
攸多克索的地理学成就,还在于他发展了描述地理学。他著有一部七卷本的《地球的描述》,井附有一张作者本人新编的世界地图。攸多克索对地球的描述,其科学性有很大的提高。他认为地球上有人居住的世界南北半球两相对应,中间隔了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热带。有人居住世界的长度两倍于它的宽度。按照古希腊人的概念,长度是指东西两端之间的距离,宽度是指南北两端之间的距离。攸多克索将世界分为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部分。
后来,埃拉托色尼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工作。
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5一前193)生于希腊在非洲北部的殖民地
昔勒尼(cyrene,在今利比亚)。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
直线传播这两个前提出发,从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
亚历山大城引两条直线,其中的夹角应等于
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拉托色尼测出夹角约为7度,是地球
圆周角(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76公里)相差无几。他还算出太阳与地球间距离为1.47亿公里,和实际距离1.49亿公里也惊人地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