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郡
中国古代郡名
秦置陈郡,或为陈国、淮阳国淮阳郡。辖今豫东豫南及安徽近30个县市的广大地区,领12县:陈县、固陵、阳夏柘县苦县、新阳、汝阴、寝县、新蔡、平舆、上蔡项县
历史沿革
秦始置陈郡。
汉初,属韩信之楚国,后除为郡。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惠帝吕后、文帝时屡除为郡。景帝三年(前154年)淮阳国除为淮阳郡宣帝元康三年复置淮阳国。治陈县(在今河南省淮阳区一带),属兖州刺史部。成帝元延末年(约前8年)领九县:陈县、苦县(今鹿邑县一带)、阳夏县(今太康县一带)、宁平县(今郸城县一带)、扶沟县固始县圉县(今杞县圉镇)、新平县、柘县(今柘城县)。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淮阳、太康、鹿邑、西华、柘城一带。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135544户,981423人,王莽改淮阳为新平。
后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置淮阳国,封更始帝刘玄为淮阳王,未几国除。建武十五年(39年)复置淮阳国。章帝章和二年(88年)改淮阳国为陈国。献帝建安二年陈国除为陈郡。
三国魏置陈郡,其管辖区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太康,魏晋时期称阳夏,是陈郡何氏的发祥地。自汉代至魏晋时期,陈郡何氏家族见于文献记载者仅有4代11人。该家族的奠基者是东汉末年的何夔。另三国时魏诗人曹植(192-232)最后被封于此,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西晋时陈郡并入梁国,北魏时陈郡设治项县(今河南沈丘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中置淮阳郡,治宛丘县(今淮阳县一带)。唐置陈州。
东晋陈郡
东晋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陈郡。治侨置汝阴县。属豫州南朝宋时改属南豫州
南朝齐改陈郡为北陈郡。属西豫州。
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属豫州。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属南豫州。
梁太清元年(547年)七月甲子,改设合州,北陈郡属之。
北齐北周,陈因之。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合州改属隋朝,北陈郡属之。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北陈郡入庐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9 16: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