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昭陵
宋仁宗和慈圣光献皇后的合葬寝陵
永昭陵,为北宋帝陵,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境内,嵩山北麓与洛河间丘陵和平地上,陵区以芝田镇(宋永安县治)为中心,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10公里,温带大陆性气候,开放时间为00:00-24:00。
永昭陵简介
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慈圣光献皇后袝葬在皇帝陵西北处的曹皇后陵。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即民俗演义《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宋仁宗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2年即帝位,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3岁。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期间,国泰民安,文臣武吏荟萃,科学文化发达,达到宋王朝鼎盛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嘉祐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赵祯于永昭陵(今巩义市区),修陵调集士兵46700人,工期7个月,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绸绢250万匹。规模庞大,建筑雄伟, 虽历经千年风雨,饱受战乱抢掠,但仍不失皇家陵园的恢宏气势。整个陵园遵从封建的风水地形堪舆学说,依地势而就,傍山依水,东南穹窿甪端
北宋帝陵概述
北宋9帝,除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死于漠北之外,其余7帝均葬此,加上赵匡胤之父赵宏殷的墓由开封迁此(称永安陵),所以人们称七帝八陵。依次为宣祖(赵弘殷永安陵、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煦永泰陵。宋代靖康建炎年间遭金兵破坏,元代时地面建筑全部被毁。
构造
永昭陵由鹊台至北神门,南北轴线长551米。南神门外的神道上,包涵东西对称的石人13对、石羊2对、石虎2对、
石马2对、石甪端、石朱雀、石象、石望柱各1对,这些石刻造型秀长,雕法细腻。武士身躯高大,形象勇猛,目不斜视、忠实地守卫着宫门。客使体质厚重、轮廓线条简练明确,双手捧贡品,身披大袍,衣褶垂到脚边,人物形神兼备。石虎造形威武雄健,石羊面目恬静清秀。永昭陵的石朱雀雕刻尤为精美,整屏呈长方形、通身雕成层叠多变的群山云雾,烘托着展翅欲飞的朱雀,美丽的雀尾犹如一把俊扇挥动着风云。浮雕突出表现了鹏图矫翼的雄伟气概,呈现出瑰丽浪漫的画面。
永昭陵附近还有宋陵7座这些陵墓建筑和永昭陵大体一致,均有较大陵台,周有角门,神道两侧是雄伟的石刻群。永昭陵和永厚陵已修建为宋陵公园。
规模
永昭陵修建得非常宏丽,陵下埋藏着许多珍贵的殉葬品,陵上建有上宫、下宫和寺院宫观等多种建筑,不过,随着岁月的
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些建筑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不断破坏。北宋灭亡后,巩县先后为金朝扶持的“齐”政权和金朝占有。
南宋时,一位名叫郑刚中的官员赴陕西任职,途经巩县时,到宋陵作了短暂停留,在他所著《西行道里纪》一书中,记述当时永昭陵的情况说:“昭陵因平岗种植松柏成道,道旁不垣,而周以枳橘,陵四周阙角楼观虽存,颠毁亦半。随阙角为神门,南向门外列石羊、马、驼、象之类。陵台二层,皆植松柏。层高二丈许……下宫者乃酌献之地。今无层,而遗基历历可见……(皇后)陵下宫为火焚,林木枯立”。可见这时的永昭陵已经是满目疮痍了。不过陵台(坟丘)还没有被盗掘,“惟昭陵如故”,而其他陵基则多被毁坏。元朝时,北宋各陵遭到了一次洗劫,被尽犁为墟,一代文物设施毁坏殆尽,十分可惜。
修建历史
赵祯死后,停丧于宫中福宁殿,然后派宣庆使石全彬等赴巩县勘定陵址,选中的地方有两个。一永安县城区,即今芝田镇。二孝义堡。当时大臣集议,认为以永安县城区建陵需要搬迁成千上万的民户,工程量太大,时间紧迫。恐怕不能按期完成,于是决定建陵孝义堡(即今葬地)。永昭陵建成后,有人说,这不是一块吉利地方,因为“地名和儿原,非佳兆”,果然不到三年,他的继位宋英宗赵曙就晏了驾,应了“和儿”的谶语。
永昭陵完全依照永定陵的规模修建,除了政府正式拨款外,又从内藏库(所谓的财政“盈余库”)拨款150万贯,丝绸250万匹,银50万两作为营陵补贴,修陵使用的军士、民夫、工匠、杂役人等,每天有46700人之多。工程从三月开始一直进行到十月才完成,十月六日赵祯的灵车从东京启运,十七日安葬,上庙号“仁宗”。修陵调集士兵46700人,工期7个月,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绸绢250万匹。规模庞大,建筑雄伟,虽历经千年风雨,饱受战乱抢掠,但仍不失皇家陵园的恢宏气势(地面原建筑除石雕石刻外均为现代所建)。
墓主简介
赵祯北宋九个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这时的北宋皇朝已呈现出颓败的趋势。与辽、夏的几次战争都遭失败,宋不得不增加每年送给辽、夏的金、银、绸、绢的数量,以换取暂的边境上的安定,而社会上各种矛盾已日见尖锐,所以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在评论宋仁宗当位时的国家形势时说:“国势缓弱,事多不理”。不过,赵祯的为人,却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好评,称赞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史载,有一天他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向厨房索要。第二天皇后知道了此事,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就随时吩咐御厨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赵祯却回答说:“宫中的随便索取,外面就会看做是惯例。昨夜我如果吩咐吃羊肉,厨下以后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数百只,若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更不堪算计,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实在不忍。因此我甘愿忍一时之饥”。又有一次,他在朝堂上要给宠妃张氏的伯父加官进爵,御史中丞包拯坚决不同意。包拯激昂陈辞,犯颜直谏,唾沫飞溅到赵祯的脸上,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表示接受他的建议,竟然没有怪罪这个铁面无私的人。以上两例,表现出这位帝王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这在封建时代,也算是很难得的了。因此,以往历史学家们称誉他为“守成贤主”。
赵祯身体胖大,一年四季只穿很薄的衣服,平时在宫里连鞋袜也少穿,常常光着脚,他时常闹病。一年,他患了腰疼病,卧床不起多时;又有一年,他病昏迷,终日昏昏如睡且不能言语。幸亏一位针灸医生,用针刺入他的后脑,才使他恢复了语言能力。至和年间(1054年—1056年),他又犯病,突然口吐白沫从座位上晕倒地下,侍从人员赶忙用手指伸入他的口中,抠出痰块,才救活过来,不过,语言却发生了障碍,说话困难,“语无伦次”。此后,即使是朝会接见大臣之时,也说是“拱嘿不语”。大臣向他奏报事情,他也是“可即首肯,不即摇首”,不再多言。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眩晕病又发作,虽经医生精心治疗,仍不能痊愈。三月初一那天,他感觉病情有所好转,也有了许多精神。谁知夜里一更天气,心头突然疼痛,赶忙叫人进药,又派人去叫皇后。当曹皇后赶到时,看到赵祯直直地睁着无神的眼睛,已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又停了一会儿,这位“大宋仁宗皇帝”就停止呼吸“上仙”去了。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11月16日),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出身于高门世家“真定曹氏”,宰相宋庠曾评价:“下言诸侯王世家者,以曹为首”。
曹皇后的祖父曹彬为北宋开国功臣,父亲曹玘,曹氏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被册立为皇后。英宗、神宗相继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元丰二年(1079年)病逝,年六十四岁,谥号“慈圣光献皇后”。
曹皇后出身于宋朝高门大族“真定曹氏”家族,将门之女,先祖是晋朝冀州清河郡太守曹泓,其子孙后徙家于真定灵寿,世居于此,唐末五代时开始发迹,至北宋时成为当时顶级的世家大族之一,与东莱吕氏(吕蒙正家族)、真定韩氏韩亿家族)、三槐王氏王旦家族)等家族并称,名著于世。
曹氏的祖父曹彬为北宋王朝的开国元勋,驰骋疆场数十年,出生入死作战不下数十次,先后参与平定后蜀南唐北汉等政权,为北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官至枢密使、谥周武惠王,欧阳修曾说“曹武惠王斌,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6]”,宋真宗也说“国朝将相家,能以身名自立,不坠门阀者,唯李昉、曹彬尔”。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刘娥死后,宋仁宗的第一位皇后郭皇后被仁宗以无子为借口废掉,幽居长宁宫。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被宋仁宗养母章惠杨太后看中,次年九月即景祐元年(1034年)立为皇后。[7]曹皇后熟读经史,善飞白书(书体之一)性情慈爱,节俭,处事谨慎又不失敢作敢为。但相貌并不特别出众,终身未生育子女,看重美貌的宋仁宗并不欣赏她的贤德,对她不宠爱。曹皇后却非常善于自处,她重视稼穑,常常在宫苑内种植谷物,养蚕采桑。
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三十一岁的赵宗实立为皇太子,赐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驾崩,赵曙进宫即位,成为宋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宋英宗在位四年就病逝了,宋神宗即位,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把太皇太后住的宫殿命名为庆寿宫。神宗对曹皇后很孝顺,所以一直做事哄祖母高兴。出去登山游玩,每每都走在前面,扶着祖母。曹皇后是北宋乃至宋代难得能称上贤德的皇后,不是因为她活得长,而是她留下的事迹之多足以证明她是一位贤后。除了在仁宗朝平乱的事迹,在英宗朝、神宗朝,曹皇后为帝王也做了很多。元丰二年冬,曹皇后病逝,年六十四岁,与宋仁宗赵祯合葬永昭陵,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
遗址挖掘
地面现存有鹊台、乳台、门 阀和角阀等建筑基址,尤其是神 道石雕像保存比较完整。 配合巩义市宋陵抢救保护工 程,先后对永昭陵的鹊台、乳台、 南神门门网和东南角网诸建筑基址进行一一清理。两鹊台位于陵园最南端,台体为黄土夯筑而成,表 面用青砖包砌。其中西鹊台保存 较好,底部平面作长方形,东西 约长134、南北宽12.巧米二包 砖宽0.6米。用长条砖一丁一顺 垒砌,每层表砖内收0.5一1.5厘 米。乳台位于鹊台之北、神道石 雕像以南,也为夯一上筑成,外表 包砖。底部平面呈双重凸字形,东 西长19.7、南北宽9 25一10.3 米,即靠近神道的台边宽,而外 边较窄,南、北壁均作两次内收, 每次内收0.2米。乳台包砖保存 最好者高达〕.3层,一般宽0.6 米,个别处宽达1米。
现今面貌
永昭陵曾处一片菜地之中,十分荒芜。陵丘上长满了荆棘小灌木,周围还散布着许许多多已不可考知的大小坟丘,昔时的繁华宏丽已无法再观,只有陵前的两长列石刻雕像倾立于斜阳残照之中,似乎在向游人诉说昔日的光辉情景。
1963年6月,宋陵被河南省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国家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国家文物局以[93]文物文字第402号文件批准对永昭陵进行紧急抢救保护。根据河南省豫计经社[1993]1117号及2188号文件精神,于1995年6月开始实施抢救保护方案。永昭陵抢救保护工程已投入资金8500万元,陵园内已是庭台、楼观耸立,松柏花木交织,绿荫苍翠,鸟语花香,初步再现了永昭陵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历史原貌。
永昭陵抢救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添彩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带硬件环境,充分利用上个千年中华文明宋文化,带动河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方位推动对外开放,促进河南经济快速腾飞,提高河南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已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旅游路线
永昭陵占地500余亩,置东西南北四座大门,南门是正门,陵区内又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也称宫城。走进南大门,陵区呈南高北低之势。宽阔笔直的神道,穿过高大的雀台、乳台,穿过穆然耸立的石像生,直指宫城。雀台是陵区的第一道大门,乳台是第二道大门,神门是第三道大门,也是宫城的大门。
沿着青石铺就的台阶,顺次而下,仿佛走进了历史。走过雀台,越过乳台,微风轻拂,风铃叮咚,伴着低沉的脚步,走进那往日的辉煌和如今的感叹。乳台下是长长两排夹道而立的石像生。披挂着历史风雨的望柱孤独地伫立着,它警示着皇家没落的尊严,听尽了金兵践踏的马蹄,也望断了还我山河的悲哀。生着马首、禽身、鹰爪、凤尾的瑞禽翱翔在3米多高的大石屏上,雄姿下云水翻卷,展翅处风雷激荡。据说这种造型在我国历代石刻中仅此一处,显得尤为难得和珍贵。
羊,马,象,文官,武将,门狮。这些满目沧桑的石像,历尽千年寒暑,阅尽人间风雨,依然不改昔日骄傲的风采。宫城是一座城内城,同样有东西南北四座神门。每座神门外的两侧各有一座形式较小的建筑,称为阙庭。仔细看时,你会发现阕庭是一座不完整的建筑,东面的没有东角,西面的没有西角,“阕”者,“缺”也。原来皇帝虽贵为天子,也不敢自诩为完人,人总是有缺点的啊,阕庭正是表达了皇帝恭谦之意,如同大王自称为寡人一样。
步入神门,站在金字塔般的陵台前,昔日高居庙堂之上的帝王,正被你踩在脚下。高大的黄土堆里,这位在传说中用一只狸猫换来性命的皇帝,以孤苦灾难之身,一朝侥幸成龙,40年君临天下。穿宫城而过,稍向西,是仁宗皇后之陵,其规格和永昭陵相似,只是形式略小些。再向前,走过下宫,已至北门,这也是永昭陵的尽头。
名人诗词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行殿沉沉画翣重,凄凉挽铎出深宫。
攀号不悟龙胡远,侍从犹穿豹尾中。
作者:苏颂 年代:北宋
内德方㜪茂,徽音比姒超。
诒谋二圣托,燕处两宫朝。
功被人间满,神归帝所遥。
巍巍光献策,万世配仁昭。
交通信息
巩义市内乘坐公交1路、8路、旅游专线到公园西门(市宾馆)站下,2路、7路、9路到公园北门(宋陵大厦)站下,3路、6路、郑西高铁专线到公园南门(阳光医院)站下,11路到公园东门(武警医院)站下可到。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永昭陵.百度地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16:25
目录
概述
永昭陵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