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站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铁路车站
武汉站(Wuhan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境内,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车站,是武汉三大火车站之一,是武汉铁路枢纽规划中“五主三辅”客站布局的“五主”之一。武汉站是中国第一个上部大型建筑与下部桥梁共同作用的新型结构火车站,实现了高速铁路地铁公路三者的无缝衔接。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客观原因
武汉站地处江城武汉,受长江和汉江分割形成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既有的武昌站和汉口站,以长江大桥为主轴,沿京广铁路设置,双线设置的武汉长江大桥是唯一的过江通道,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超负荷的运营状态,总体运输能力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的实施,武汉铁路枢纽内有京广高铁、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客运专线以及武汉“8+1”城市圈的城际铁路等新增引入线路,路网地位的提升、客运作业量的猛增,必然对客运系统能力适应性和运营灵活性提出更高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必须按照路网性客运中心的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既有的武昌站和汉口站已经被城市包围在其中,车站扩建条件受到了极大的约束限制,不能够满足客运量增长的要求,枢纽内新建客运站势在必行。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武汉各城区及省内以及过路旅客出行和中转的需要,新建一座能够满足未来铁路规划运量的高标准客运站是非常有必要的。
选址方案
武汉站作为京广高铁在武汉枢纽内新建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对于车站的选址既要符合武汉铁路枢纽的总体规划与京广高铁总体走向一致,还要尽可能的靠近和伸入中心城区,尽量降低对城市的干扰和影响,与城区其他交通体系合理衔接,尽最大能力方便旅客出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换乘便捷”的基本要求。
京广高铁从武汉市东部边缘的天兴洲长江大桥通过,毗邻城市三环线,可采用200km/h以上技术标准,杨春湖站址位于城市居中位置,距离天兴洲长江大桥4公里,到武汉三镇距离适中,虽然客运站位置稍偏,旅客乘降便利性稍差,靠近武钢工业区环境条件也稍差,但是具备设站条件,吸引客流有利,但环境风险小,容易实施。京广高铁往九江方向跨线列车开行径路比较顺捷,客运列车不需要折返运或迂回运行,运输组织较为合理。虽然距离中心城区稍远,但符合城市要求,线路标准高,对于铁路运输组织有力,与武汉市地方交通体系融合方便,可满足“以人为本、换乘便捷”的基本要求。
在历史规划上,武汉站曾一度选址在落步咀,因为落步咀的地势比杨春湖高,可直接在上面做路基工程。但选址落步咀铁路线须穿越东湖风景区,对东湖造成影响。而杨春湖地形低,必须作桥梁工程,工程投入比落步咀多了近10亿元。但铁路线从东湖景区边缘夹境而过,切割景区面积最小(4.4平方公里),可最大程度保护景区;且线路顺直,基本避开沿线建筑物。后经原铁道部和省市政府协商,达成要最大限度保护东湖的共识。
2004年8月,武汉站选址敲定杨春湖畔。车站东侧紧靠城市三环快速路,西距城市内环线徐东路7.5公里,距汉口循礼门17公里、距武昌洪山广场12公里、距汉阳钟家村22公里。
2006年9月28日,武汉站及其城市综合配套工程正式开工。
2008 年 09 月,武汉火车站基础工程完成
2009年3月30日,武汉站钢结构主拱完成。7月1日,武汉火车站钢结构全面封顶,车站建设随即转入室内外装修、幕墙安装等施工阶段。8月,武汉站项目桥梁工程全部施工完成。
2009年12月26日,随着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武汉站正式投入使用。上午9时,武汉站开出至广州北站的首发G1001次列车,当天武汉站4个售票厅只有一处(售票厅2)可以使用,两个进站厅仅有东进站厅可用。
2010年春运期间,武汉站首度迎来普速列车,5对原由汉口站始发终到的普速列车改在武汉站普速场始发终到,分别是武汉站至太原站的K522/19和K520/1次列车(武汉站首趟普速列车)、武汉站至重庆站的T260/57和T258/9次列车、武汉站至宜昌站的K8042/3和K8044/1次列车(2月1日开行)、武汉站至襄樊站的K8064/1和K8062/3次列车(2月1日开行)、武汉站至兰州站的K864/1和K862/3次列车(此趟从2月3日开始实行);另外,平顶山站东莞东站加开的L474/5和L476/3次列车经停武汉站,原武昌站十堰站的K8127/8/29/30次列车改为武汉站始发终到。。4月26日,全国铁路实行新运行图,武汉站首次迎来“过路车”,4月26日18点40分,新增武汉站至成都站的T250/1次列车;同时,原广水站黄石东站并经停武昌站的T6783/4次列车改为经停武汉站,方便武汉城市圈换乘市民乘高铁出行。9月20日零时起,武汉站至荆门站之间开行K8138/5和K8136/7次列车。12月23日,宜万铁路开通后新增武汉站至利川站的T6716/7和T6718/5次列车,经由汉丹铁路长荆铁路焦柳铁路宜万铁路运行。普速列车在武汉站最多时一天达8对。
2011年1月11日起,武汉站至成都站的T250/1和T252/49次改经由汉丹铁路长荆铁路焦柳铁路宜万铁路达万铁路运行。4月1日起,黄石东站广水站的T6784/3次列车改为经停武昌站和汉口站,不再经过武汉站,并于2013年4月11日彻底停运。5月7日,武汉站至成都站T250次列车变更为武汉站至成都东站,武汉站至重庆站的T260次列车变更为武汉站至重庆北站。5月8日,成都站至武汉站T252次列车变更为成都东站至武汉站,重庆站至武汉站T258次列车变更为重庆北站至武汉站。
2012年春运期间,重庆北-宜昌东K1047/8次延长为重庆北-武汉间运行,车次为K1048/5、K1046/7次,并与K1196/5次互换车底,改为非直供电。其中,1月7日至2月16日,重庆北站始发的K1048次列车终点站调整为武汉站,1月8日至2月17日,宜昌东站始发的K1047次调整为武汉站始发。1月23日至2月6日增开汉口至温州区间运行的L386/3次列车,并经停武汉站。7月1日,武汉—宜昌的K8066/7次、宜昌—武汉的K8068/5次停运,武汉~成都东T250/1 T252/49次由汉丹、长荆、焦柳、鸦宜线改经由汉宜线运行。9月28日,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正式通车运营,当天上午9点整,武汉站开出首趟至郑州东站的G502次列车。12月21日,太原~武汉K520/21 K522/19次列车停运,兰州~武汉K862/3 K864/1次运行区段变更为兰州~汉口。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全线贯通,武汉站开出首趟至北京西站的G802次列车。
2013年12月28日,武汉地铁4号线一期开通,武汉站加入武汉地铁网络,换乘武汉地铁2号线,可实现武昌站、汉口站和武汉站三大火车站无缝对接。同时,12月28日当天,全国铁路实行新运行图,武汉站至成都东站的T250/1、T252/49次列车由原经达万铁路达成铁路遂成铁路改为经渝利铁路遂渝铁路遂成铁路运行。原成都站宜昌东站的K1196/5次列车运行区段调整为成都站至武汉站,运行路线由原来经遂成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宜万铁路改为经遂成铁路遂渝铁路渝利铁路宜万铁路鸦宜铁路焦柳铁路汉丹铁路运行,车次改为K1196/3、K1194/5次。原武汉站至襄阳站的K8062/1次列车调整为汉口站始发终到。
2014年春运期间,1月14日-28日、2月3日-23日每日加开东莞东至武汉L90次列车;2月4-24日每日加开武汉至东莞东L89次列车;2月3-20日每日加开汕头至武汉L288/9/8次列车;2月4-21日期间每日加开武汉至汕头L287/90/87次列车。6月18日,武汉至黄石、黄冈的城际铁路同时开通运营,当天7点,武汉站开出首趟至大冶北站的C5501次列车,7点13分,武汉站开出首趟至黄冈东站的C5601次列车。7月1日,原武汉站至成都东站的T250/1和T252/49次列车停运;原武汉站至重庆北站的T260/57和T258/9次列车改为汉口站始发终到,车次改为T257/8。12月10日,原武汉站至荆门站的K8138/5次列车缩至汉口站始发终到后,武汉站成为纯动车组列车乘降的车站。
2015年春运期间,2月3日至2月16日每日加开汕头—武汉3288/9次列车、东莞东—武汉3090次列车,2月22日至3月8日增开武汉—东莞东3089次列车,2月25日至3月8日增开武汉—汕头3287/90次列车。
2016年春运,1月25日至2月5日加开武汉站至汕头站区间的0K4487/9、0K4488/9次列车,1月27日至2月6日加开武汉站至东莞东站区间的0K4089/90次列车。此后,武汉站再无办理普速列车。
2017年6月12日,武(汉)九(江)客运专线湖北段正式开通运营,武汉站开出首趟至阳新站的C5501次列车。8月,武汉站实现“刷脸进站”,乘客可通过摄像头刷脸快速进站。9月21日,武九客运专线全线开通,当天7时30分,武汉站开出首趟至温州南站的G2035次列车。10月16日15时52分,武汉站首次迎来“复兴号”高铁列车。
2019年,从武汉站乘高铁出发,可直达全国25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直达100多个地级市
2020年,可使用“铁路e卡通”扫码乘车。
2024年,根据最新规划,武汉将新建武汉天河站、长江新区站、武汉新城站等,形成“五主(武汉站、汉口站、汉阳站、武汉天河站、武昌站)三辅(武汉东站、长江新区站、武汉新城站)”铁路客运站格局。同年12月26日,武汉站迎来启用15周岁的生日。
交通区位
武汉站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白云路。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武汉站由法国AREP Ville和中铁第四勘查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承建,总建筑面积370860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14602平方米、站前高架人行平台13324平方米、无站台柱雨棚143664平方米、地面层人行通道60650平方米、地面层停车场38620平方米。车站首层为铁路桥梁结构,上层则为大跨度空间流线型金属钢结构,主拱最大跨度为116米,高度为50米,最高点距离地面58米,满足了建筑外部造型和空间内部的需要。武汉站实现了“等候式”及“通过式”相结合的进站模式,旅客可在站厅俯瞰所有停靠于站台上的列车。
武汉站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其标志性的九头鸟形象取自楚文化的神话传说,旨在突显武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站体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流线型的金属板覆盖,不仅确保了自然光的最大利用,也减少了能源消耗。这样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时是国内外设计中的先进典范。
武汉站的立面造型设计结合了武汉独具的特色,建筑的外观富有多层寓意:车站主站房设计犹如一只展翅飞翔黄鹤,寓意“千年鹤归”,立面水波状的屋顶以体现武汉的“江城”特色,寓意着千湖之省,九块重檐组成的无柱雨棚寓意“九省通衢”,中部高耸隆起的60米高的穹顶,象征的是湖北武汉“中部崛起”,蒸蒸日上的势态和趋势。
总体布局
截至2022年10月,武汉站由高架层,站台层、夹层、地下层和地面层5个主要层面,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武汉站的地下层为地铁4号线站台层,交换层为车站到达层并设有售票厅、地铁站厅及商业空间,四侧有出站通道并设有始发公交站场、的士站及停车场,站台层设站台及股道,高架层设东西进站通道、A候车室(A1-A8)、B候车室(B1-B8)及对应的检票口。武汉站的动车停车场位于站区南方约3公里东侧,最大宽度为330米,可停放16辆编成的动车组列车56列。再往南1.5公里设有列车检修厂,可同时容纳10列动车组列车。
武汉站的高架层为旅客的进站层和候车层,设有进站大厅,中央大厅,A、B候车区,4个售票厅及提供快餐、咖啡和茶座的服务器。出租车等社会车辆可直接到达该层,旅客也可以直接在进站大厅,选择自动售票和人工购买火车票。
武汉站的中央大厅的夹层是为旅客提供服务、休闲和观景的区域,设有观景长廊,为中国的火车站首创,旅客可以在此观赏到高速列车到达、始发的全过程及站台的全貌。
武汉站的站台层分别设置了客运专线高速和普速城际两个车场,高速站台为1至15站台,普速站台为16~20站台。大跨度无柱风雨棚。站台层东西基本站台两侧,设有贵宾候车室,贵宾车辆可直接到达基本站台。
武汉站的地面层为旅客出站厅,和城市交通连接与区域交通的换乘区。出站厅分为北C、南D两个出战大厅和六个出站小厅。旅客从站台层下到出站厅检票出站后,可以从这里便捷地到达公交、长途汽车站,搭乘出租车,换乘地铁,或前往社会车辆停车场。
站台线路
截至2022年10月,武汉站设有站台11座,其中侧式站台2座,岛式站台9座,共20个站台面,20条股道,其中包括4条正线和16条侧线在内全部为到发线。武汉站西侧1至15站台及站线为高速场,引入京广高铁;东侧16至20站台及站线为普速场,引入滠武铁路以连接武九客运专线武黄城际铁路武冈城际铁路以及京广铁路武九铁路汉口站。并在高速场南端引出武汉站普客联络线至武汉南线路所连接滠武铁路。其中,7、8站台的股道为京广高速铁路上、下行正线,17、18站台的股道为滠武铁路上、下行正线。
运营情况
票务服务
武汉站承担京广高铁客车及黄石、黄冈城际铁路到发作业
截至2016年12月,武汉站的自动售取票机主要分布于地面层第二售票处、东进站口、东进站口和地铁4号线武汉站东、西出站口两侧。其中,地面层第二售票处共有10台自动售取票机,主要面对乘坐公交车或从停车场来车站的旅客。东进站口共有18台自动售取票机,西进站口共有17台自动售取票机,主要面对乘私家车或出租车从东、西高架桥到车站的旅客。地铁4号线武汉站东、西出站口两侧共有30台自动售取票机,主要方便乘地铁到车站的旅客。
设备设施
武汉站东广场公交车站附近设立的旅客咨询服务中心,提供接待客人的咨询,为客人免费提供交通路线咨询和地图、电话、饮用水等服务。
为方便旅客乘车,武汉站在验证口专设了“制证点”和“无法识别车票查验点”。
交换层为车站到达层并设有售票厅、地铁站厅及商业空间。
客运流量
2010年全年,武汉站旅客发送量为403万人次,其中,2月20日发送3.78万人次,创建站以来最高,40天春运累计发送旅客46.84万人次。
2011年,武汉站全年旅客发送量为608万人次。
2012年,武汉站全年旅客发送量为736万人次。
2013年全年,武汉站日均旅客发送量3万余人次。其中,国庆期间共发送37万人次左右,单日最高发送旅客达6.2万人,创历史新高。截至12月2日,武汉站全年旅客发送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14年春运高峰期,武汉站每日办理客车257列,共发送旅客177万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2月7日创下单日发送旅客6.8万人的最高纪录;10月1日,武汉站发送旅客9.8万人,比前日高了近2万人,创下该站单日发送旅客数量的最高记录。
2015年春运,武汉站共发送旅客245万人次,同比增长38%,其中,2月25日,武汉站发送旅客达8.8万人次,历史上首次超过武昌站和汉口站的旅客发送量,但当年春运总客流仍处于落后位置。10月1日,发送旅客10.5万人次,创建站以来最高纪录。
2016年春运,武汉站共发送旅客280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其中2月13日截至下午6点,当天发送旅客超过9万人,创下建站以来春运发送旅客的最高纪录;5月1日,发送旅客10.6万人;5月15日调图后,武汉站办理旅客列车402列,其中始发113列,通过176列,终到113列,比调图前办理旅客列车增加了11列。10月1日,发送旅客11万人,刷新了2009年建站以来的最高纪录。
2017年春运,武汉站发送旅客305万人次,增幅达9%,日均发送旅客7.62万人次,春运客流首次超过武昌站的日均6.5万人次,跃升为武汉第二大站。其中,2月3日至2月5日(大年初七至大年初九)连续3天突破10万大关,单日最高10.5万人次,创下了建站以来春运发送旅客新纪录;4月29日,发送旅客11.7万人次;10月1日,发送旅客13万人次,突破历史记录。
2018年9月28日至10月7日,武汉站发送旅客108万人次,其中,10月1日发送旅客13.5万人次,再创自建站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的最高纪录。
2019年全年,武汉站日均办理接发列车400趟左右,日最高办理列车469列,日均发送旅客7.5万人次。其中,2月10日至2月13日(大年初六至大年初九)连续4天旅客发送量突破10万人次,2月11日(大年初七)当天发送11.2万人次,刷新车站春运单日最高发送量;清明小长假4月4日至7日发送旅客44.7万人次,其中,4月5日当天发送13.1万人次,刷新车站清明假期单日旅客发送量的最高峰值;4月29日发送12万人次,5月1日发送旅客14.8万人次,刷新车站五一发送旅客最高纪录;7月1日至8月31日共发送旅客616万人次,同比增长12.2%。10月1日发送旅客15万人次,刷新建站以来单日发送量的最高纪录。
2020年“中秋”“国庆”长假9月28日至10月8日,武汉站发送旅客90.7万人次,日均约8.2万人次,单日最高峰10月1日发送旅客9.5万人次。
2021年5月1日,武汉站发送旅客14.5万人次;中秋小长假发送旅客24.8万人,日均6.2万人,单日最高峰9月19日发送旅客7.4万人。“十一”黄金周期间,日均发送旅客8.6万人,单日最高峰在10月1日发送旅客12.5万人,10月2日发送旅客7.4万人次。
2022年元旦首日,武汉站发送旅客7.9万人次。春运期间,武汉站日均车次370趟,到发旅客约400万人次。4月28日到5月5日发送22.5万人次,日均2.8万人次,最高峰4月30日发送3.5万人次。6月20日,京广高铁京武段实行350公里高标运营首日,发送旅客6.5万人次。暑运7月1日至8月31日发送旅客418万人次。国庆期间日均发送8.2万人次,最高峰10月1日发送9.5万人次。
2023年上半年武汉站累计发送旅客1468.08万人次,位居武铁管内128个客运站之首。其中,春运到发旅客627万人次,发送旅客310.6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4.5%,从1月27日至31日(正月初六至初十)旅客发送量连续5天赶超2019年同期水平,1月28日发送12.95万人次,创该站春运历史上单日发送旅客最高峰。五一假期日均发送旅客11.1万人次,单日最高峰4月29日发送旅客14.7万人次。端午小长假发送旅客53.6万人,最高峰6月22日发送旅客13.5万人次。暑运7月1日至7月31日累计发送旅客333.4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0.8万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110.1%。9月27日至10月8日共计发送旅客150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1.4%,最高峰9月29日发送15.8万人次,刷新历史记录。
2024年春运期间,武汉站往返客流共756.2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378.9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到达旅客377.3万人次,单日最高峰2月17日往返客流共27.3万人次。4月4日发送12万人次,4月6日发送14.6万人次。5月1日发送14.8万人次。5月5日发送12.6万人次。10月1日发送旅客16.48万人次。截至12月25日,武汉站该年累计发送旅客3258.6万人次。
交通换乘
公交线路
注:
1、武汉火车站配套公交站位于火车站的东广场
2、乘坐公交540路可前往武昌站,乘坐公交610路可前往汉口站
轨道交通
武汉站的地下一层设有一个地铁站,名为武汉火车站站,它是武汉地铁4号线武昌方向的终点站。
乘客可在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换乘武汉地铁2号线分别去往天河机场方向(汉口火车站)和光谷广场方向,也可去武昌火车站站乘坐火车前往全国各地。
另外,武汉站在东广场有地铁武汉站东广场站,可乘坐武汉地铁5号线;在西广场有地铁武汉站西广场,可乘坐武汉地铁19号线
长途汽车
武汉站配套的长途汽车站为杨春湖长途客运站,位于火车站东广场南侧。前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付家坡客运站,新荣村客运站等武汉市大型交通枢纽,可在杨春湖客运中心换乘。
英山、叶集、阳新、新洲邾城、孝感、襄樊、仙桃、浠水、武穴、天门、随州、潜山、蕲春、麻城、罗田、淋山河、荆门、京山、黄州、黄石、洪湖、红安、广水、应山、鄂州、大冶、大悟、安庆、钟祥、安陆。
出租汽车
出租车上客点位于火车站到达层的北侧。
建设成果
武汉站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协会鲁班奖”三项大奖。
2011年,武汉站获得“第十届Brunel建筑设计大奖”。
2012年,武汉火车站被评为“全球最美建筑”,获得了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颁发的“2012年国际建筑奖”,目前在国内获此殊荣的高铁站仅此一个。
2011年度湖北省建筑优质工程(楚天杯奖);
2011年度铁路优质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2011年度武汉市建筑工程黄鹤杯金奖;
特大型铁路客站节能关键技术研究”获2009年度铁道科学技术二等奖。
价值意义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站是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地处京广高铁、沪汉蓉高铁、汉十高铁、武九客专、合武客专、汉宜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的交叉点,距离国内主要城市距离大约在500~1200公里左右,在铁路客运作业中,从武汉出发,多地可实现“当天往返”、“朝发夕至”或“夕发朝至”。
随着京广高铁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全线贯通,武汉铁路枢纽的高铁网络逐渐“织密”,武汉站作为武汉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连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等城市群的天然交汇点。同时,由于速度快、运力强,高铁动车组承担了武汉铁路六成以上的运力,从武汉乘坐高铁可直达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省市旅客来武汉站换乘,促进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
武汉铁路客运全面实名制 一分钟办妥临时身份证.搜狐新闻(来源:新京报).2011-02-0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7: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