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生文集序》是清代政治家
曾国藩的散文作品。清代中晚期,
桐城派在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影响非常广泛。此文的前半段便简述了桐城派的传承,后半段方转而写
欧阳生,文笔简洁畅达。文章还对桐城派百余年的发展,特别是对
姚鼐以下的发展情况作了系统的论列,对姚鼐表示了特别的推崇,强调了姚氏“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理论,对研究桐城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品原文
乾隆1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2。三子既通儒3硕望4,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5者也。
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籍老,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村植之、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在桐城者,有戴钧衡存庄,事植之久,尤精力过绝人。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襢6之后进7,义无所让世。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8,有新城鲁仕骥挈非、宜兴曼德旅仲论。挈非之甥为陈用光硕士。硕士既师其舅,又亲受业姚先生之门。乡人化之,多好文章。硕士之群从9,有陈学受艺叔、陈博广敷,而南丰又有吴嘉宾于序,皆承索非之风,私淑于姚先生。由是江西建昌,有桐城之学。
仲伦与永福吕璜月沧交友,月沧之乡人有临桂朱椅伯韩、龙启瑞翰臣、马平王锡振定甫,皆步趋吴氏、吕氏,而益求广其术于梅伯言。由是桐城宗派,流衍于广西矣。
昔者,国藩尝怪姚先生典试湖南,而吾乡出其门者,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既而得巴陵吴敏树南屏,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煮伯深、淑浦舒素伯鲁,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最后得湘潭欧阳生。生,吾友欧阳兆熊小岑之子,而受法于巴陵吴君、湘阴郭君,亦师事新城二陈10。其渐染者多,其志趋嗜好,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11畸土12,崇尚鸿博13,繁称旁证14,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15,名曰“汉学”16。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尤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17。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惟此尤兢兢18。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
自洪杨倡乱19,东南荼毒20。钟山21石城22,昔时姚先生撰23杖都讲24之所,今为犬羊窟宅,深固而不可拔25。桐城沦为异域,既克而复失。戴钧衡全家殉难,身亦欧血26死矣!余来建昌,问新城、南丰,兵燹27之馀,百物荡尽,田荒不治,蓬蒿没28人。一二文土转徙无所。两广西用兵几载,群盗犹汹汹,骤29不可爬梳30。龙君翰臣又物故31。独吾乡少安,二三君子尚得优游32文学,曲折以求合桐城之辙。而舒涛前卒,欧阳生亦以瘵死33。老者牵于人事,或遭乱不得竟34其学;少者或中道夭殂35。四方多故,求如姚先生之聪明早达36,太平寿考37,从容以跻38于古之作者,卒不可得。然则业之成否又得谓之非命也耶?
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殁于咸丰五年39三月,年二十有几。其文若40诗,清缜41喜往复42,亦时有乱离之概43。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44而喜。”而况昆弟亲戚之謦欬45其例者乎?余不之不闻桐城诸老之謦欬也久矣!现生之为,则岂直46足音而已!故为之序,以塞47小岑之悲,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48后之人得以考览焉。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2、世父编修君范:指姚鼐伯父
姚范,字南菁,学者称姜坞先生。乾隆七年进士,授
编修,充
三礼馆纂修。通经史,精考订。著有《
援鹑堂笔记》、《援鹑堂诗文集》等。世父,伯父。
3、通儒:指博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4、硕望:名望很高。硕,大。
5、江西诗派:宋代著名的诗歌流派,以
吕本中撰《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并广为流传。
6、襢(chán):通“禅”,传授。
7、后进:后辈。
8、服膺(yīng):衷心信服。
9、群从:追随的徒友们。
10、新城二陈:指扛西
新城(今黎川)人陈学受、陈溥。
11、魁(kuí)儒:大儒,文豪。
12、畸土:奇异之士。
13、鸿博:学识渊博。
14、繁称旁证:犹谓旁征博引。
15、帜志:旗帜,标志。
16、汉学:汉代儒生治经,多注重训诂文字,考订名物制度。清代乾嘉学士称这种治经方法为汉学,又称朴学,与
宋明理学相对。汉学重实证而轻议论,在古籍整理,辨别真伪方面,成就突出,但往往趋于繁琐,且这种学风在政治上是清代严酷的
文字狱的产物,因此治汉学者往往脱离观实。
17、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姚鼐《
述庵文钞序》:“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无之生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义理指立言之旨,属于
儒家伦理、道德、政治范畴的内容,姚鼐主要用以指
程朱理学。考证就是要求材料确凿,实事求是,用以充实文章的内容。所谓文章,指讲究行文的字句章法,力求将文章写得典雅明畅,富于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之美。
18、兢兢(jīng jīng):小心,在意。
19、洪杨倡乱:指
洪秀全、
杨秀清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
20、荼(tú)毒:残害。荼,苦叶,引申为苦、痛。
22、石城:
石头城的简称,故址在今南京市西
石头山后。
23、撰:持。
24、都讲:学舍主讲者。姚鼐曾任南京
钟山书院主讲。
25、拔:攻克。
26、欧血:吐血。欧,通“呕”。
27、兵燹(xiǎn):指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燹,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
28、没(mò):淹没。
29、骤:短时间。
30、爬梳:抓搔梳理,喻整顿治理。
31、物故:去世。
32、优游:悠闲从容。
33、瘵(zhài)死:病死。
34、竟:完成。
35、夭殂(yāo cú):短命早死。
36、早达:年轻时便取得功名。
37、太平寿考:平安高寿。
38、跻(jī):登,升。
39、咸丰五年:1855年。
40、若:和。
41、缜(zhěn):细致。
42、往复:往过来续,循环不息。
43、概(kǎi):通“慨”,感慨。
44、跫(qióng)然:脚步声。
45、謦欬(qǐng kài):咳嗽声,借指谈笑。
46、直:仅,只。
47、塞:弥补,犹言安慰。
48、俾(bǐ):使。
白话译文
乾隆末年,桐城的姚鼐先生非常擅长古文,他敬慕并且仿效同乡前辈
方望溪侍郎的古文,又受到
刘大櫆君和自己伯父姚范君的传授,方、刘、姚三位君子都是学通古今的大儒,极有声望,所以姚鼐先生对于古文的研究和创作就更加精深了。历城的
周永年因此赞叹说:“天下的文章,大概都在桐城吧!”于是学者大都崇拜桐城人的文章,称为“桐城派”,就像以前宋代人推崇江西诗派一样。
姚先生晚年主持钟山书院的讲座,在他弟子名册上有名的.上元县有
管同、
梅曾亮,桐城县有
方东树、
姚莹。这四个人,称为姚先生的高门弟子,他们各自把学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和朋友.跟他们学习的人源源不绝。在桐城的有
戴钧衡,他跟随方东树学了很长时间,刻苦钻研的精神尤其出众。他认为继承本乡先辈贤者的文法,把它传给后辈,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些名字虽然不在弟子名册,却衷心信服姚先生古文理论的同时期人,有江西新城的鲁仕骥和江苏宜兴的
吴德旋。鲁仕骥的外甥是
陈用光,用光既把舅舅作为教师,又亲身在姚先生门下学习,他的同乡人逐渐也受到影响,大都喜爱作古文。用光周围的从学者,有陈学受、陈溥,南丰还有
吴嘉宾,他们都继承鲁仕骥的学风,把自己看做是姚先生的弟子。从此,江西建昌府有了桐城学派。
宜兴吴德旋和广西永福人
吕璜是朋友.吕璜的同乡人有临桂县的
朱琦、
龙启瑞,马平县的
王拯,他们都效法吴德旋和吕璜,又以梅曾亮为师友,更进一步地扩大和增长自己的古文学识。于是桐城派发展传播到广西了。
以前,我曾经奇怪姚先生主持湖南的
科举考试,而我家乡由他门下考中的人.没有听说谁是专门跟从他学古文的。后来有
巴陵人
吴敏树,称道姚先生的古文理论,非常爱好而不感到厌倦。还有
武陵的
杨彝珍、
善化的
孙鼎臣、
湘阴的
郭嵩焘、淑浦的
舒焘,也认为姚氏是散文家的正宗,违背它又到哪里去求正道呢。最后学桐城散文的还有湘潭的
欧阳生。欧阳生是我的朋友欧阳兆熊的儿子,他从巴陵吴君和湘阴郭君处接受古文法,也拜江西新城的陈学受和陈溥为师。他逐渐受到的浸染熏陶很多,他的志向兴趣专在古文,推出天下最好的事物,也不能改变桐城姚先生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乾隆中期,天下的大儒奇才,做学问崇尚渊博,繁琐称述,多方引证,往往为了考证校对一个字,反复用几千字来说明还不得罢休。他们在学术上另立旗帜。名叫“汉学”,极力排斥宋代各家的义理学说,认为宋代理学不值得继续存在。汉学家的文章尤其杂乱而缺少根本的要点宗旨。唯独姚先生排除形形色色的理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这三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一定要以义理为根本,然后文辞才有所依托,考据才有所归附,一篇文章中,只有义理是最需要注意的。当时姚先生孤立无援地与汉学家论争,往后五六十年,现在的读书人.渐渐读他的文章,继承他的理论。学说的衰亡兴盛,也各自有它的时代,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自从洪秀全、杨秀清发起叛乱,东南地区遭受残害,
金陵是过去姚先生拄杖主讲的地方,今天已成为犬羊巢穴,牢固而难以攻破;桐城沦陷为敌人的地盘,已经夺回又重新失守,戴钧衡全家死于战乱,他自己也呕血死了。我来到建昌府,打听新城、南丰经战火之后的情况,各种生物扫荡无存,田地荒芜没人耕作,野草能把人掩没,剩余的极少数文人,漂泊转移没有居所。广西打了九年仗,太平军仍然气势汹汹,一时间还不可收拾,龙启瑞君又已逝世。只有我的家乡稍微安定.几个君子还能够从容悠闲地研讨文学,极尽心力追求桐城派的理论轨道。然而舒焘在这之前死了,欧阳生也因病而死。年老的人被人事所牵挂,或者遭受战乱而不能完成他的学业,年轻人有的学了一半就不幸夭折。各地多有灾难事故,要想像姚先生那样资质聪明而年轻有为、环境太平而健康长寿,毫无惭愧地跻身古代散文家的行列,如今是再也没有了。这样看来,那学业的成功与否,又能够说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死于咸丰五年三月,年仅二十几岁。他的散文和诗歌清淡缜密,喜欢回环曲折,也时常表现动乱流离的感慨。
庄子说:“外逃在荒无人迹之处的人”,“听见人的脚步声就欣喜,何况是兄弟亲戚的言笑声在他身旁呢!”我听不到桐城派诸位老前辈的教诲已经很久了,读欧阳生的文集.哪里仅仅像是听到旁人的脚步声而已!所以我为他的文集作序,一方面安慰兆熊失去儿子的悲伤,一方面也表明文章与世事变迁互相依存,使后世的人能够考察浏览,从中汲取学识经验。
创作背景
此文作于咸丰九年(1859年)。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与
清王朝相始终,前后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时间。自它创立起至曾国藩时已历百余年。文中对桐城派的创立和发展,特别是对姚鼐以下的发展进程和规模作了系统的论述;对姚鼐推崇备至,强调指出桐城派的特点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和否定
汉学宋学之争,并肯定了时代矛盾对文章的巨大影响。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文章开头以姚鼐为抓手切人桐城派的师承与影响,简洁明了,脉络清晰;接着重点介绍桐城派中坚人物姚鼐与湖南籍传人
吴敏树、
孙鼎臣、
郭嵩焘等人的统绪承传关系,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他们的共同弟子——即文集的作者
欧阳生。
第五段着重论述乾隆中叶以来“汉学”对桐城古文的影响和冲击,旗帜鲜明地站在桐城派立场上捍卫了桐城古文的正统地位;第六段有感
太平天国战乱造成了包括桐城在内的社会秩序的巨大破坏,描述了当时“百物荡尽,田荒不治,蓬蒿没人”的凄惨景象,叹息世道衰退,古文不传。文末点题:在古文传统濒临失传的背景下,文集的面世使人欣慰。
文章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堪与《
师说》比美。桐城派自发轫至曾国藩时已历一百余年,此文对桐城派的发展,特别对姚鼐以下的发展情况作了系统的论述,有助于桐城派的研究。作者对姚鼐特别尊崇,重申并强调了姚的“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观点,表明了以曾国藩为代表的
湘乡派在散文写作上是遵循着桐城派传统的。
曾国藩素有“中兴桐城”之誉。他于道光十八年中进士,自此至于咸丰二年的十余年中都在
京师供职。在此期间,他开始深入研究桐城派首领的作品和理论,并接受其影响,尤其对姚鼐更是崇敬。后来在《
圣哲画像记》中,他以姚鼐与
周公、
孔子等并列为“圣哲”,且说:“国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姚鼐在
桐城三祖中“治其术益精”。这些均说明他与姚鼐有着特别密切的思想、学术和文学的传承关系。“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尤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惟此尤兢兢。”在这段话中,曾国藩对姚鼐在清中期汉学盛行、文人独好繁博的考证之文的风气之下,“独排众议”,提出以“义理”为主,“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的主张以纠正文风,特别作出评赞,认为这依然是当时振兴文章之道的一种应当遵循的意见,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曾国藩本人的文章观。
曾国藩之所以能“中兴”桐城派,就在于他能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总结并提出符合时势要求的文学主张,对桐城派的文论思想加以发扬光大。桐城派之所以绵延二百余年,就在于坚持“文贵变”,“有所变而后大”的传统,曾国藩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明确指出“文章与世变相因”。这是对桐城派文论思想的张扬,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名家评论
黎庶昌:至湘乡曾文正公出,扩姚氏而大之,并功德言为一途,挈揽众长,轹归掩方,跨越百世。将遂席两汉而还之三代,使
司马迁、
班固、
韩愈、
欧阳修之文绝而复读,岂非所谓豪杰之士,大雅不群者哉?盖自欧阳氏以来,一人而已。
薛福成:文正一代伟人,以
理学经济发为文章,其阅历亲切,迥出诸先生上。早尝师义法于桐城,得其峻洁之旨。平时论文,必导源六经、两汉,而所选《
经史百家杂钞》,搜罗极博;《
文选》一书,甄录至百余首。故其为文,气清体闳,不名一家,足与方、姚诸公并峙;其尤晓然者,几欲跨越前辈。
王先谦:曾文正公以雄直之气,宏通之识,发为文章,冠绝今古。
章太炎: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伯,谳之则为元凶。要其天资,亟功名善变人也。
徐凌霄、
徐一士:国藩文章诚有绝诣,不仅为清一代之大文学家,亦千古有数之大文学家也。
钱基博:湘乡曾国藩以雄直之气,宏通之识,发为文章,而又据高位,自称私淑于桐城,而欲少矫其懦缓之失;故其持论以光气为主,以音响为辅;探源扬、马,专宗退之,奇偶错综,而偶多于奇,复字单词,杂厕相问;厚集其气,使声彩炳焕而戛焉有声。此又异军突起而自为一派,可名为湘乡派。一时流风所被,桐城而后,罕有抗颜行者。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3—1874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
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
进士。
太平天国起义前官
礼部侍郎署
兵部。咸丰二年(1852年)丁母忧回籍。奉旨办团练于
长沙,后号
湘军,用以镇压太平天国及
捻军。官两江、
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卒后谥“文正”。所著汇为《
曾文正公全集》。《
清史稿》卷四百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