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探究《三礼》学演进问题为入手,以乾隆初叶为重点考察时段,以清廷诏开三礼馆为核心议题,将其置诸清代社会由乱而治而盛的广阔历史背景之中,从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过程予以把握,通过对清廷诏开三礼馆的举措和缘由、纂修进程、人事变迁、《
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大清通礼》等御纂礼书所发挥的政治文化功能、三礼馆开馆的历史意蕴等问题的详细梳理和阐发,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清代学术与政治文化在清中期转型的契机与表现形态。通过梳理、剖析这一既具典型性又具转折意义的大型政治性学术活动,旨在揭示《三礼》学在清中期的演进走势,以及学术思潮与政治文化取向互动所形成的影响,进而彰显三礼馆在清代《三礼》学史和政治文化抉择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性和历史意义。
林存阳,男,1970年3月生,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人。1994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师从刘泽华先生攻读硕士学位,从事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文化史研究;1997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为《帝王名号政治文化析论》。1997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历史所陈祖武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2000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清初三礼学》。2000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清史研究室,研治清代学术思想史,尤以清代《三礼》学为主攻方向。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大课题——“乾嘉学派研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史鉴”、“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等课题;并主持历史所个人重点课题——“三礼馆与乾隆初叶的学术走向”;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间,2001年6月应台湾“中国大陆研究会”之邀,曾随本院科研局组织的“青年学者交流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