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印欧语(Proto-Indo-European)有8个格:
主格、
属格、
与格、
宾格、
离格、
工具格、位格、
呼格。
印欧语系的语言的变格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男孩的父亲 pater pueri.
我给了男孩一本书 librum puero dedi.
他离开了罗马 roma iit.
被用剑杀死 occisus gladio.
他住在那个城市 in illa urbe vivit.
修辞格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
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受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既多且广;汉语修辞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汉语修辞有虚写和实写之分,在语言表达中有意识地运用虚实观点,取得某种效果,这是汉语修辞的又一个特点。汉语修辞古今一贯的主导思想是要为表达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