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告
修辞格之一
呼告(英语:apostrophe),修辞格的一种。在说写时突然撇开听众或读者,对所涉及的人或物呼名说话。
呼告的界定
古代汉语知识词典》说:呼告,修辞方式(辞格)之一。由于感情的激动,撇开读者和听者,直呼不在眼前的人或事物来说话,就叫呼告。呼告可以分为两类:拟人呼告、示现呼告。拟人呼告即把所要描写的事物当做人来呼唤,示现呼告指对不在眼前的人呼名对话。使用呼告这一修辞手法,必须出于激情,否则即流于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辞海》说:呼告,修辞学上辞格之一。表达上撇开了对话的听者,而突然直呼所说的人或事物来说话,即为呼告。如“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嗟尔残月无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韩愈《东方半明》诗歌),其中“嗟尔残月”句即是将月比拟作人来呼告。抒情急剧时常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修辞通鉴》说:呼告即说话或行文中撇开听者或读者,突然直呼话中的人或物并对其说话。作者或说话人情绪十分激动的时候,容易形成情感的急流,并改变正常的流向,即突然抛开读者或听众,直接对着所描写的事物或所叙述的对象,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事物,呼名唤姓,说起话来。呼告是人们用来抒发强烈感情的修辞格,根据对象,可以分为呼人和呼物两类。
上述三种表述虽然略有差异,但其共同点却是十分明晰的。其一,“呼告”是作者或说话人表达激动感情时所用的修辞格。其二,作者或说话人虽然在直呼对方,但所呼者皆不在眼前。其三,不管是拟人呼告,还是示现呼告,都是单方面的行为,被呼者皆不问答或不可能回答。
对话与呼告虽然都属于语言描写的范畴,但其形式则是完全不同的。呼告属于独白、对话、商谈三种基本形式中的内心独白形式,说话者的言语是不要求有人来回应的;而对话则是通过呼应对答来叙述事件、塑造形象的。
呼告的类型
示现呼告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乎!公乎,胡不复遗冠乎!(《韩非子·难二》)
遗,失。冠,帽子。不朝,不视朝治政。有国,谓有国者,指君而言。,圆的谷仓。囹圄,牢狱,论囹圄,谓审狱囚。处三日,犹言“居三日”,即过了三日。公乎!公乎,是百姓对不在场的齐桓公说,希望他施行德政。
②且不言他三人战斗。却说那长老在洞里悲啼,思量他那徒弟。眼中充泪道:“悟能啊!不知你在那个村中逢了善友,贪着斋供;悟净啊!你又不知在那儿寻他,可能得会?岂知我遇妖魔,在此受难,几时得会你们。”(《西游记》第二十九回)
这是唐僧呼唤不在眼前的“悟能”、“悟净”的话,表达他被妖魔关在洞里时深切想念悟能、悟净的感情。
③公公,婆婆,须强如草根树皮。(外净白)这的不嘎杀了你?(唱)嚼雪冷氈,苏卿尤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纵然吃些何虑?(白)公公婆婆,别人吃不得,奴家须是吃得。(外净白)胡说!偏你如何吃得?(旦唱)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高明琵琶记》)
苏卿,指西汉苏武。武出使匈奴,匈奴逼降,不从,被关在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得不死。食,吃。“糟糠”句:贫贱时艰苦与共的妻子。这是蔡伯喈妻子对公婆陈述吃糠的苦境。
④婆子们赶上说道:“二爷快回去罢,天已晚了。别处我们还敢走走,这里只是路又隐僻,又听得人说,这里林姑娘死后,常听见有哭声。所以人都不敢走的。”宝玉、袭人听说,都吃了一惊。宝玉道:“可不是?”说着,便滴下泪来,说:“林妹妹!林妹妹!好好儿的,是我害了你了!你别怨我,只是父母作主,并不是我负心。”愈说愈痛,便大哭起来。(《红楼梦》第一百零八回)
这是对已死了的林黛玉的呼告,表达了对她的无限痴情。
⑤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
中河,即河中。,把头发中分,向两边梳成双髻,是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式。维,语助词,有独的意思。,配偶。之死,直到死。矢,立誓。靡,没有。靡它,没有二心。“也”、“只”都是感叹词。谅,体谅。
⑥糠和米本是俩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么,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么,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高明《琵琶记》)
赵五娘对赴京应举的丈夫伯喈的呼告,叙述她赡养年过八旬公婆的艰辛。
比拟呼告
比拟呼告,在说写时突然撒开听众或读者,把物或抽象概念拟作人再直呼其名与其对话。
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大老鼠,比喻剥削者。三岁,泛指时间长久。贯,侍奉,服务于。女,同汝,指剥削者。“莫我”句:我,宾语前置;莫肯顾我,一点也不肯照顾我们。
作者把老鼠当作人来呼告,诉说统治者的沉重剥削。
②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上邪》)
上,指天。“邪”音耶,上邪犹言天啊!指天为誓。君,相爱的人。相知,相爱。
“长命”句:希望永远使爱情不中断。长,永远。命,令也,使也。陵,高峰。竭,干涸。震,雷声。雨,降落。合,合在一起。乃,才敢。绝,断绝恩情。意思是只有上述五种情况出现,才敢与你断绝恩情。
这是女子把天当作人来呼告,也是女子打定主意后的誓词。
③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
这是窦娥把天、地当作人来呼告。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实际上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沮咒。
④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无以吾翁孺,雉子!(《汉魏乐府古辞·雉子班》)
雄,就是小野鸡。班,同斑。老雉呼唤小雉,夸赞它羽毛斑斓好看。,往也。通。
“之于”句:就是说野鸡可以到吃粱的地方。
“无以”句:老雉嘱咐小雉对于人类无论老少都要避着点。吾应作,悟,迎也。翁儒,指人类。
这是把雉当作人呼告。老雉对小雉的爱抚和叮嘱。
⑤宝玉轮着钓竿等了半天,那钓丝儿动也不动。刚有一个鱼儿在水边吐沫,宝玉把竿子一晃,又唬走了。急得宝玉道:“我最是个性儿急的人,他偏性儿慢,这可怎么样呢?好鱼儿,快来罢!你也成全成全我呢!”说得四人都笑了。(《红楼梦》第八十一回)
宝玉把鱼当作人来呼告。描写宝玉的天真烂漫。
⑥今日颓天百般的难得晚。天,你有万物于人,何故争此一日?疾下去波!(末念)读书继晷怕黄昏,不觉西沉强掩门;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张生把天当作人来呼告。反映张生激动的情绪,焦急的心情。
⑦怀,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你于知己,真少恩哉!(辛弃疾沁园春》)
把杯当作人来呼告。吆喝酒杯,罪责难逃。
⑧哎哟,天那!但不知那塌儿里把我磨勒死!(杨显之潇湘夜雨》)
把“天”当作人来呼告。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李贺苦昼短》)
飞光时间当作人来呼告,表现出对生命的可贵和虚度光阴的痛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0 20:28
目录
概述
呼告的界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