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臣典
清朝湘军名将
李臣典(1838年—1864年),字祥云,湖南邵阳人(今邵阳市新邵县巨口铺镇),晚清将领。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以此擢升守备、参将、总兵、提督。尤其在攻取天京中功列第一,锡封一等子爵,卒赠太子少保,谥忠壮。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臣典自幼失去父亲,和母亲及弟弟李臣章相依为命。因无钱上学,就割马草、捉泥鳅卖。由于无父亲管教,沾染了许多恶习,打牌赌博偷盗无所不为,且胆子特别大。相传他每次割马草卖给财主时,会将卖掉的马草又偷回来,如此冒险几次才肯罢手,当时巨口铺流传民谣:“李臣典卖马草,人小尽耍狡;现草卖三次,主人不知晓。”
李臣典十多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家里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乡里的亲戚借给他一些银两办丧事,谁知他进了赌场,将钱输得一干二净,不得已找一床篾席将遗体裹起来,胡乱找块荒地掩埋。
英勇善战
十八岁从军,最初是王錱的部下,后随曾国荃支援江西,隶属于湘军吉字营。
咸丰八年(1858),湘军与太平军战于江西吉安南门外,曾国荃遭遇重创,李臣典勇猛争先,追杀太平军至永丰、新淦(今新干),从此得到曾国荃的赏识,破格提拔他为宝庆守备。在随后收复景德镇浮梁的战役中,李臣典皆为先锋。
咸丰十年(1860),跟随曾国荃战于小池驿,晋升都司,赐花翎。进攻安庆,战于菱湖,曾国荃受伤坠马,幸亏得到李臣典救援才得以保命。
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荃进攻安庆西门,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与辅王杨辅清召集数万人围困清军数重,战至中午,未见胜负,曾国荃派人告诉诸位将领:“事急矣,成败在此举!”李臣典冲锋在前,与诸营合力攻下安庆,晋升参将,赐号“刚勇巴图鲁”。
攻取天京
同治元年(1862),李臣典随曾国荃乘胜攻克沿江的城市和关隘,进军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李臣典攻克丹阳镇,夺秣陵关,以总兵记名。军中疫病横行,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大举来援,双方鏖战,曾国荃亲自督阵,炮火击伤他的脸颊,李臣典与副将倪桂节拼命保护,倪桂节阵亡。李臣典识破太平军的声东击西,拼命死守直到解围,因功加提督衔。
同治二年(1863),李臣典与赵三元夜袭雨花台石城,因功以提督记名。不久授河南归德镇(今河南商丘)总兵。李臣典与萧孚泗张诗日等攻夺紫金山
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天保城,天京城被团团包围。五月,湘军攻克地保城。六月,湘军轮番进攻,双方伤亡很大。李臣典侦查到太平军粮草未尽,诸军苦战,渐渐疲劳,于是对曾国荃说:“师老矣!不急克,日久生变。请于龙脖子(今南京中山门太平门之间的城墙)重掘地道。”于是李臣典率副将吴宗国等日夜挖掘地道,十五日地道成,李臣典与九将同列誓状。次日,通过地道下的火药炸毁了南京太平门的城墙,崩塌二十余丈,李臣典等率军入城,诸军纷纷入城。湘军下令见长发和新剃发的人皆杀,于是杀死太平军十余万人。李臣典染病,自认为身体强壮而不休息,不久,在军中去世,年仅二十七岁。
攻取天京李臣典功列第一,锡封一等子爵,赐黄马褂双眼花翎。此时李臣典已经病卒,下诏加赠太子少保,追谥忠壮,吉安、安庆、江宁(今南京)各建专祠祭祀。
历史评价
曾国藩:性情朴实,忠勇绝伦,治军爱民,井然有条,料敌制胜,毫发不爽,实为难得之将。
曾国荃:立东南半壁之勋名,而天不予年,深厚公亡僚似玉;念患难九载之旧侣,惟公最玮奇,秋来风雨总成悲。
人际关系
弟:李臣章
侄子:李长禄
参考资料
李臣典-新邵县清代人物专题.博雅人物网.2015-08-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1:3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