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故里
四川省江油市国家4A级景区
李白故里(Hometown of Li Bai),位于四川江油青莲镇,占地380余亩,国家4A级景区。
主要景点
李白故里江油旅游资源丰富:有李白纪念馆、李白故居海灯武馆太白碑林粉竹楼太白公园窦圌山佛爷洞白龙宫、金光洞、观雾山养马峡、蒲家沟、青林口红色旅游景区等。其中青莲镇李白故里、市区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武馆及太白洞等景点是以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故居为主的人文景观长廊。
太白碑林
碑林以园林为基调,注重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根据李白诗风的脉络,分为“李白诗精品园”、“清风明月园”、“故园山水园”、“磨针寻梦园”、“诗仙醉酒园”等五大部分。碑刻的内容主要是历代书画名家书写的李白诗歌和颂扬李白的楹联诗文等近二千件创作精品,风格迥异,足以体现我国源远流长的书画艺术的深刻魅力,极具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专门为此题写了“太白碑林”碑名。
陇西院
陇西院泛指李白故居,位于江油市青莲镇天宝山西南麓,是李白诞生之地,因李白自称陇西布衣而名。为唐诗人李白故宅。同时,还被誉为唐诗的摇篮。其与太白祠、粉竹楼遥相呼应,系李白故居景区主要建筑之一。
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记:“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又宋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县令杨天惠所撰《彰明逸事》称:“清濂乡故居遗址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从以上史实,证明“陇西院”曾经是李白的旧居。宋代再建的“陇西院”,明末毁于兵燹。现存在山门及部分房舍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增修太白、仓颉、文昌、地母四重殿。山门有一联为“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院内还有楹联:“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和“太华直接青莲宅,天宝遥看粉竹楼。”至民国年间,诸殿堂多残破,仅山门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陇酉院”三字犹存。建国后历经修葺。院东数百步有李白妹月园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带),是李渊,李白,李广等人的祖籍,有一定的影响。唐太宗曾诏令天下,陇西为李姓的郡望。李姓的郡望、堂号均以陇西命名。
粉竹楼
粉竹楼在青莲镇场东太华山下,绵江公路旁,为李白胞妹月圆旧居遗址,是青莲八景之一。相传,李月圆每天梳洗后,将脂粉水洒在院内竹上,日久竹皆变成粉竹,后人为纪念李白兄妹,故称“粉竹楼”。今存有照壁,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山门有《重修粉竹楼记》碑,文云:“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迨兵燹后庙宇倾圮,墓址犹存。”1985年文化部门将彰明太白楼迁入其中。
粉竹楼照壁古色古香,上书“粉竹楼”三个大字,从右至左有楹联:“犹是陇西布衣,不吾欺也,或谓山东李白,其谁信之。”照壁有一正门和两个耳门,分别有楹联:“月圆徵音不远,谪仙何时归来。”“日斜孤吏过,帘卷乱峰青。”“月冷江干成胜迹,风来海表识高贤。”过去,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要举行隆重的月圆会,祭祀李月圆。
磨针溪
磨针溪在陇西院下,为一条小溪,见证了李白砺志的历程。李白在此遇磨针老人,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的启迪,大彻大悟,发愤学习,终成诗仙。后人建有“启智桥”和“磨针亭”。
洗墨池
洗墨池在青莲粉竹楼后500米处,原名蒲花井,李白读书时常和胞妹李月圆用井水磨墨洗砚,天长日久,井水变为墨色,故名。是研究李白成为诗仙的主要物证。在池边还会闻到淡淡的墨香。
太白洞
位于江油市武都镇北2公里许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传唐李白青少年时常坐船来此游览,天晚,对岸灯笼洞出现灯笼一对,四周通明,李白乘兴在洞口夜读,合卷后灯光即自行消失。因此,民谣有“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洞口高约7米,宽约10米,可乘船入内。水泉清澈,清雅幽静。洞壁有历代游人题刻多处。
李杜祠
李杜祠绵阳市东2公里的芙蓉溪东岸。后人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来过绵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为清澈的芙蓉溪,祠后为葱茏的富乐山。现存大门、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6亩,工部词为单檐悬山式抬梁木结构建筑,面积120.96平方米。水榭体量较大,为单檐歇山式顶,抬梁结构,长15.4米,宽5.9米,横跨于水池之上。四周有围墙,园内有花圃,环境幽静,景色宜人。当前已修葺一新,有《李杜与绵州》陈列游人络绎不绝。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灯武馆
位于江油市昌明河畔,与李白纪念馆隔河相望。由于现代著名高僧海灯法师生于江油重华镇,故在此地建立武馆。该馆成馆于1988年,集仿古轩、室、亭、榭、回廊和演武厅、练武场于一馆,布局谨严、气势、宏伟。该馆现由已逝世的海灯法师高徒执教,常年招收海内外学员,教授名扬海外的正宗少林武术,现已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专业、业余武术人才。
李白纪念馆
李白纪念馆座落在江油市昌明河畔,占地40余亩。李白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00年筹建的,1982年10月开馆。纪念馆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其融资料征集、学术研究、陈列、宣传、文化交流、旅游服务于一体。馆内存有历代有关李白碑刻、李白墨迹、各时期中外版本李白著述、画册,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题词,祝允明、杨慎、石涛、张大千、郭沫若、启功、吴作人、黄君壁等书画作品,珍贵文物和资料近万件。还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狮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鸣堰等文物古迹。与纪念馆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园,园内展布楼亭阁榭,林木丰茂,环境优雅。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隋末,其先人因罪流徙于西域碎叶城,李白就诞生在那里。约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青年时期在蜀中就学漫游,成年后,先后漫游了长江、黄河流域的名山胜地。唐玄宗天宝初,应召人京,为供奉翰林。两年后被排挤出长安,开始了新的漫游。安史之乱中,因参加永王李磷幕府,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归。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后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雄奇奔放,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新奇,语言清新明快,音律和谐多变。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苟鹤称他为“千古一诗人”。有“李太白集”三十卷,存诗近千首。
世人皆知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伟大的旅行家。他“一生好入名山游”,从“十五学神仙 ,仙游未曾歇”直至62岁去世于旅途之中。他青少年时期,一边读书,一边旅游,故乡的大匡山是他隐居读书之处,以此为基点常去戴天山、太华山、窦圌山、紫云山等名山旅游。这些雄奇壮美的故乡山水陶冶着李白,使他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然山水的美,直到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大旅行。李白游踪东到大海,北到幽州、雁门关,西南到过夜郎,南到苍悟、九疑山,西至甘陇,足迹所至今天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贵州等十四个省及北京、重庆二市。名山大川黄河长江五岳黄山庐山峨眉山太行山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都留下他的足迹。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为李白故里就有各种争论。明代的思想家李贽说过一段很风趣的话:“蜀人以白为蜀产,陇西人则以白为陇西产,山东人又以为山东产,而修入《一统志》,盖自唐至今然矣……呜呼!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而千百余年,慕而争者无时而已。余谓李白无时不是其生之年,无处不是其生之地。亦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陇西人,亦是山东人,亦是会稽人,亦是浔阳人,亦是夜郎人。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莫争莫争。”
李白自幼好诗善赋、学道习剑,在故乡留下了三十多处遗迹遗址,众多轶闻传说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传说
提起李白故里,没有人不认为它在四川江油。每年那里都举行李白国际文化节,大打旅游文化牌,那座城市无处不流荡着李白气息。李白故里在江油的观点似已为海内外广泛接受,新版《简明大不列颠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
李广的、还是一向讳言的李陵的多少代孙?如李白五岁到四川,到底是从哪里到的四川?从碎叶到江油,天水秦安作为丝绸之路是必经之地,他不可能不经过;当时陇西成纪的地理条件不比江油差,逃难而归的李客何以不在必经之地的故里停留呢?谁能肯定李客李白就没在秦安停留过生活过?天水南郭寺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
事实上,结论已很清楚,李白故里在甘肃秦安。至于四川江油,正如有的学者已经指出的,它只能是李白的第二故里。
李白祖籍在陇西成纪,自称“陇西布衣”,所以把他的故居叫陇西院。山门气势雄伟,中门上竖匾用彩色瓷片镶嵌“陇西院”三个大字,四周有九条浮雕蟠龙护卫。中门的对联是:“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还有一联是:“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陇西院内原有太白、文昌、苍颉、地母四重殿宇,当前又修缮了陇风堂、序伦堂等建筑。
天宝山东麓的萋萋芳草坪上,有李白胞妹李月圆墓,墓周花木扶疏,暗发清香。墓前有象征圆月的池塘一口,白鹅嬉戏碧水,垂柳摇曳微波,好一幅恬静的风景画
天宝山下有小溪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传说李白幼年时见一老妪在此以铁杵磨针,受到感悟而奋发学习,因此将这条小溪叫磨针溪
陇西院向东约一里即到太白祠,这是最早的李白纪念馆,至迟宋代就已经有了。经历千年沧桑,多次兴废。现存的古建筑是清代乾隆年间彰明县令主持重建的。红墙环绕,翠竹掩映,古屋、古碑、古台,组成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正殿的李白像,器宇轩昂,飘逸潇洒。柱上高悬的楹联是:“真赏难逢,今古几人如贺监;大恩不市,平生无语及汾阳。”歌颂了李白的超人才华和高风亮节。
陇西院向北约一里便是粉竹楼。门前一块古碑上说:“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现存的山门是清代遗物,门口对联云:“月圆徽音不远;谪仙何时归来。”楼前翠竹丛中坐着汉白玉石雕塑的李月圆像,端庄静穆,低头沉思,似在思念胞兄。传说李月圆每天将洗脸的脂粉水泼在楼下的翠竹上,天长日久,竹竿上长出一层白色粉膜,故名“粉片楼”,现今还能寻出一些粉竹来,仿佛还能闻出李月圆的脂粉香。
在粉竹楼东面不远的一大片竹林农舍中有洗墨池,传说是李白兄妹题诗写字后涮洗笔砚处。池水丰盈,绿中带黑,酷似墨染。池底有泉水冒出,时而有水泡浮起,状如蒲花,故又名蒲花井。传说饮了此井的水,便得太白之遗墨,可以耳聪目明,文思敏捷。
李白江油
在青莲镇街上原有太白楼、名贤祠等纪念李白的建筑,现今仅存李白衣冠墓,碑题:“唐翰林学士李太白之墓”。后墓被损坏,1963年重新培修,立“唐李白衣冠墓”。墓周松柏挺拔、树飘秀、花草繁茂。墓旁一小台上,有一立方大的怪石一块,据说是修建衣冠墓时从天而降,老百姓传说李白念念不忘家乡,化作陨星,回归故里。
“天宝罗汉粉竹楼,红岩夜雨卧牛石。”这是流传在青莲的两句民谣。概括了与李白有关的几处风景。石牛沟在青莲镇五家坡西南二里,因出过一头石牛而得名,还流传着“李白咏诗镇石牛”的传说。说是这沟里有一头石牛,每晚要到处乱跑,践踏庄稼,农民束手无策,李白知道此事就写诗一首:
“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藏是地数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似汗流。
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此诗刻在碑上,立在石牛旁,从此这石牛一直静卧不动,不再危害庄稼。
红岩在青莲镇西的盘江右岸,岩呈褚红色,与岩顶青松映衬,色彩特别绚丽。在夜深人静之时,岩下可听见飒飒雨声,故名“红岩夜雨”。
李白故居到大匡山,必经读书台,也是李白读书处,它是江油市西6公里的平通河边的一座小山,“孤峰秀拔,宛如文笔”,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李谪仙在此读过书,故名李白读书台,又叫小匡山、翰林山、点灯山。
传说李白是天上的太白星君,因直言进谏得罪了玉皇大帝,被贬谪下凡,到了绵州昌隆县(今江油市)青莲镇李家投胎。五岁时还只知贪玩好耍,受观音菩萨化身的武老婆婆铁杵磨针的启示,选中这座清幽秀丽的小山,日夜攻读,每晚都要高挑明灯,一直读到天亮。从此这座山每到夜晚周围几十里都能看得到山尖的灯光,所以把这座山叫“点灯山”。
李白学成以后,离开故乡,遍游天下,后得唐玄宗召见,很受赏识,封为翰林,于是人们便把李白读书的点灯山叫“翰林山”,“可怜头白未归来,惟见长江留浩月。”为此杜光庭凭吊李白读书台时留诗一首:
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屏开。
华月冰壶依然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读书台上唯一留下的古建筑是石塔,实际上是焚烧字纸的化字库,上题对联:“倒笔写天,气贯斗牛;举杯邀月,诗惊鬼神。”这倒是写出了李白精神。
过小匡山沿当年李白求学读书的“太白小道”,过大康镇内的佛爷洞景区到达大匡山。大匡山山势险峻,林壑幽深,风景秀丽,李白曾在此度过了10年苦读生涯,杜甫诗“匡山读书处,白头好归来”就是指此。由于匡山是李白青少年时期的读书处,在这奇山秀水之中孕育出了一位闻名世界、垂辉千秋的伟大诗人,因而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登匡山寻访李白踪迹,形成了江油八景之一:“匡岫贤踪。”
匡山之上为戴天山,李白有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大匡山唐代就有寺庙,李白读书之地就在寺旁,后人在此建有李白祠来崇祀他,以后逐渐破败。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此又建有“匡山书院”。
与戴天山紧紧相连的是天仓山,又名乾元山,山势雄奇,洞穴众多,树木茂密,怪石林立。唐宋时已成道士修炼之处,流传着许多道教神话。李白一生漫游,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六岁拜纵横家赵蕤为师,吸收多种文化元素,形成李白汪洋恣肆、奇谲瑰丽、气势奔放的浪漫主义诗风。而当时道风已盛的乾元山应是他的游踪之地。
金光洞又名太乙洞、天仓洞。金光洞至迟在唐代就被发现了,以后一直有道士或僧人居住。唐末五代的著名道士杜光庭写蜀中名山,其中说:“天仓诸峰屹然三十有六,上有太乙真人洞,一名乾元山。”明代许仲琳撰写《封神演义》,就是根据曾在金光洞内修炼的道士陆西星讲述的太乙真人和哪吒的传说故事为素材,以乾元山诸洞为背景。金光洞为太乙真人修炼之处,收城塘关守将李靖之子哪吒为徒,哪吒大闹九河湾,打死龙王三太子,后以命偿命,剔骨还肉,太乙真人又以荷叶、莲复原哪吒肉身,住在翠屏山。由于《封神演义》的流传,金光洞的名气也愈来愈大,“金光仙洞”在清代已列为江油八景之一。
在江油市武都镇东北,有一座雄奇的窦圌山,千百年来以她独特的风姿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伟大诗人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游的第一座名山就是窦圌山,并在此留下“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著名诗句。
窦圌山顶有三座石峰拔地而起,好似鼎足朝天,高约70余米,相距约30米,仅一峰有险路可上,其它两峰四面峭壁似刀砍斧劈,无路可通。就在这奇峰绝顶之上各有殿宇一座,铁瓦盖顶,翘檐欲飞,基础就在百米悬岩的边缘,其设计之奇妙,施工之艰险,难以想象。每当雨后初晴或是晨雾欲退之时,云纱轻裹山峰,殿宇忽隐忽现,宛如天宫仙阙;而在天气晴朗之时,周围百里都可欣赏春凌空欲飞之势。
在窦圌山云岩寺大殿西侧有一座转轮经藏,又名飞天藏、星辰车。据寺内钟铁上铭文记载,这座飞天藏建造于南宋淳熙七年,即公元118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一座飞天藏,堪称窦圌山镇山之宝。由于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极高,已被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江油市城区西部有昌明河蜿蜒流过,江油李白纪念馆和太白公园就座落在昌明河两岸。
纪念馆用现代建筑材料,仿唐代建筑风格,融纪念建筑园林建筑为一体,楼台亭阁在绿树丛中忽隐忽现,小桥回廊与绿水碧波相映成趣。古朴典雅,清幽宁静,而又气势恢宏。
纪念馆大门高悬郭沫若题匾:“李白纪念馆”。大门正对面的照壁上,邓小平题写的“李白故里”四个大字,金光闪烁。再向前就是太白堂,堂内四壁挂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宋庆龄、何香凝、鲁迅等书写的李白诗歌,表达了伟人们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太白堂西侧是碧波荡漾的青莲池,池中屹立汉白玉石雕成的李白立像一尊,高约5米,表现了青年李白胸怀大志,意气风发,倜傥潇洒的风貌。
太白堂北侧是故园情景区,有太白书屋、诗书画陈列室、碑廊、桃花潭、洗墨池。
在太白堂、太白书堂之东的昌明河边,有问水长廊依水而建,曲折向北与临江仙馆相连,凭栏而望,但见两岸,袅袅垂柳拂碧水,芊芊翠竹舞东风。
太白书屋之西有晓雅斋,晓雅斋是长虹机器厂捐建的,当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同志,在落成时,欣然题诗:
蜀道曾为太白乡,长虹今日贯绵阳,
斋称晓雅饶游趣,明月青天不算狂。”
紧邻晓雅斋是归来阁和李白研究会馆,与醉仙楼、太白堂鼎足而立,相互呼应。李白纪念馆已成为中外的李白崇敬者温馨的家,到这里你定能感受到一泻千里的李白诗情、诗魂和璀璨的中华文化
诗文
旅游之生命
“美不自美得人而彰”,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李白是知名度很高的名人,作为唐代诗歌王国中的无冕之王,在生前就已经很出名。李白出生之地、寓居之地、题咏之地和李白传说的流传之地都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些旅游景点之所以能吸引游客,主要是有李白遗迹或经李白题咏过。有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敬亭山才有人去游览,有了《赠汪伦》安徽程县的桃花潭才知名。李白诗更对旅游者能起到启迪游兴、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感受层次的作用。同时李白以阔大的胸襟,超越的眼光看大自然,描写创造出了许多或壮美、或动人心魂的形象,这就是旅游之魂,就是旅游之生命。
诗文的精华
李白在江油生活了24年,诗文肯定不少,大部失传,但留传下来的却是少年李白诗文的精华。
大约在李白十五岁前一、二年还未离开青莲乡时写下了《初月》、《雨后望月》、《晓晴》、《对雨》、《望夫石》等写景抒情诗作,其中:
《雨后望月》
西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台,一条江练横。
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 对 雨 》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绵。
古岫披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红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从这些诗中描写的景色看,与青莲乡环境相符合。如“一条江练横”应指盘江,“古岫披云毳”指远望大匡山、戴天山、紫云山的薄雾云纱,“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描写了盘江之滨、青莲坝农民的农耕图。
李白所作的还有一首《上楼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作语言浅直,未用典故,但自然天真,且带有儿童式的幻想。
李白十五岁作小吏,当小吏仅半年,到匡山隐居,不时寻仙访道,创作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依两三松。
这是青年李白在隐居读书于大匡山时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他以清新明丽的笔调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恬静幽丽的山水画卷。鲜艳的桃花、青翠的野竹、淙淙泉水声中传来人声犬吠,使人耳目为之愉悦。李白有许多生动形象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这些诗能使人心胸豁然开朗,获得心情的愉悦,会给旅游者心灵上打下牢固的美的印记。
在李白写《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同时期还写了《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诗人着力渲染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山水花木、峭壁飞泉,幽美绚丽的景色烘托出淡淡的愁思与怅然。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与《寻雍尊师隐居》都是李白十七、八岁隐居大匡山,寻仙访道的诗作,同期还作有一首《太华观》:
石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
道旁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运驾车。
怪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腾蛇
曾闻玉井今何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大匡山与太华山乃同一山脉,紧紧相依,从大匡山大明寺逶迤西北上,走十余里即到太华观。好仙游的李白不仅与隐居于太华山中的雍尊师有来往,与太华观中修炼的道士也常有来往,《太华观》就是写访拜太华观道士的见闻,展示了古朴清幽的山中景色,描写了深山月下,笛声悠扬,仙子乘云的神仙境界。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冬,李白出游成都、渝州、峨眉山,干谒苏颋李邕未得重用,重返隐居处——大匡山,写过一首《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坪。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上壁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诗中描写冬日旧居一片萧素、荒凉、破败的景象,透露出未受重用的不愉快心情,不过李白并没灰心丧气,他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振作精神,“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他要像挺拔的青松,不畏风寒,坚韧不拔,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李白隐居匡山时期经阴平道到江油县城(今平武南坝)访江油县尉,还写了《题江油尉厅》。
李白在大匡山的最后一首诗是《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景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景,已将书剑许明时。
这首七律描写了匡山的雄奇、秀丽、清幽的美景,表达了对匡山的依恋之情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表现了李白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又有宏伟的政治抱负的心态。
此外,李白在家里生活学习24年,所作的诗歌还有《咏石牛》、《萤火虫》、《即景》等,这些佳句名篇无论抒情、送别、游仙、怀古以及题画,都是江油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油旅游文化之魂。
文化价值
李白故里——江油历史文化丰厚、自然风景绮丽、“红色文化”灿烂、封神传说奇异、工业科技发达、农业生态纯美,地处九寨门户,位于蜀道咽喉。李白文化旅游品牌是江油发展旅游最有价值、最能够吸引旅游者、最具国际性和独特性的品牌,这个品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这些浸透着李白文化内涵的游踪地和描写故乡山水的李白青少年诗文正是江油旅游之源和文化旅游之魂。不断丰富李白文化内涵,强力打造李白文化品牌形象,使其外延为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做强做大江油文化旅游产业,是无愧于先贤李白、造福今日江油人民的明智之举、当务之举和富民之责。
保护措施
196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太白故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陇西院、粉竹楼为其中之一。政府又陆续迁建陇风堂及序伦堂,陈列李白诗意书画。2008年“5.12”特大地震,陇西院山门尽毁,一些清代古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破坏。2010年经河南省对口援建修复。
“5.12”特大地震中,太白堂、精品陈列室、临江仙馆等主体建筑和游道损毁,部份围墙、建筑坍塌,受损面积14000平方米。2010年,河南省对口援建投资4000万元修复了大门、太白堂、临江仙馆等建筑,并在馆内增建了杜甫堂。2011年,江油市投资4200万元提升陈列,园林改造,尽显诗仙诗圣情意。2011年5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相关争议
曾经湖北安陆的形象宣传片有一句台词为“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每天在央视四套播出。李白的出生地四川江油,要求湖北安陆停止侵权。江油市李白纪念馆馆长郭兴隆表示:“李白不过是在安陆生活了10年,娶了第一个妻子而已,后人凭什么就自我标榜李白故里?人们有充分的史料佐证李白出生于江油,而且“李白故里’的称谓,也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了的城市商标。”
江油市委宣传部称,具有内容争议的湖北安陆形象推荐广告,已引起江油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江油市已分别向中央电视台与湖北安陆市方面发函,要求立即修改或停播该广告,停止名誉侵权。
然而,意外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湖北安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银杏之乡安陆市归属权,不可开交。当时大家都觉得湖北安陆怕要倒霉了,要被推上被告席了,结果却出乎意料。9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客观事实酒隐周游天下的根据地,留守处,安陆要宣传,似也未可厚非。但这一下矛盾更激化了,后来还是江油占了上风。
隐情,那就是真正的李白故里到底在哪里?除了江油和安陆二地之外,还有没有更有理由称为李白故里的地方?在这个问题上,有没有用现代人的强势话语不顾古人的陈述,不顾基本的历史资料的情况?江、安之争很像是大家在争抢一件宝贝,两个最有可能争到宝贝的人争得尤其厉害,其实,他们都忽视了宝贝真正的主人的意见及其感受。
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到底什么叫故里?它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抑或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地方,还是原籍,祖籍,家乡?到底该选择其中的哪一样?
一向较真的上海《咬文嚼字奉化溪口
全在同一个地点,那当然不成问题;要是不一致该怎么办?比如,李白出生地一般认为是中亚碎叶,和祖籍陇西成纪不一致,那哪个是故里?祖籍陇西成纪和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四川江油又不一致,那哪个是故里?
江淹的《别赋天水秦安县,秦属陇西郡,汉属天水郡)。
人们在寻找李白的故里,事实上李白也在寻求着他的故里;这两个寻求如果重合,自然无话可讲;如果出现了两个故里,那应该肯定哪一个呢?这就好像一个人说他的父母是谁,人们不信,偏要另外指认他的父母一样。在人们,也许认为李白故里是四川江油;但对李白而言,他不是不知道彰明,但他心目中的故里无疑是陇西成纪。这是他一再强调的,而且口气坚定,从不含糊。人们在确定李白故里时,究竟是认同历史上李白本人的认定,还是撇开李白,不听他的,坚持人们认为的四川江油呢?在确定李白故里的问题上,要不要尊重李白个人的意见?如果李白明白不过地表示了对自己祖籍的确认,人们由于理解的原因,由于利益的原因,由于现代人的自以为是,硬是不承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样做对吗?
李白诗文中有三篇非常明确地陈述了他的家世。《与韩荆州书陇西赠张相镐二首上安州裴长史书右姓,遭沮渠蒙逊西凉兰州李歆宋少帝景平羲皇北窗三皇伏羲,传说生于陇西成纪。
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和范传正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姓易名。故自国朝已来,编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
说来可叹,唐代宗宝应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李白故居位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4:19
目录
概述
主要景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