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培系我国
京剧舞美设计界的元老,一生从事京剧
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与京剧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他所创作的京剧人物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加之文培先生作为分配到中国京剧院(现国家京剧院)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的
舞美设计师,参与了
样板戏的创作与设计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京剧艺术发展历程的见证人之一,其创作背后的故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李文培先生兼具传承,弘扬,传播中国
国粹艺术相结合的水墨
戏曲人物绘画及多元化方位的文化使者于一身,向国内及海外推介其京剧人物画创作的同时,又用他的画笔和鲜明书画家的敏睿视觉解答了,中国京剧艺术的
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双重传播。
艺术简历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国立
华侨大学兼职教授。毕业于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同年进入中国京剧院(现・
国家京剧院),多年从事舞台美术设计。曾为现代京剧《
红灯记》、京剧及电影《
红色娘子军》、纪念欧阳予倩诞辰100周年京剧《
桃花扇》等四十余部京剧,影视剧作及水墨动漫《
贵妃醉酒》担任美术设计与艺术顾问。
1988至今,在
北京、
上海、
香港、
东京、
名古屋,
夏威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十余次。2006年,荣获“
朝日新闻大奖”;2008年,获第15届“雪舟国际美术协会展”审查员特别国际大奖等。作品被收入“海峡両岸名人録”及“2008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国际美术大赛”等;2009年,在东京西武百货店池袋本店艺术画廊举办《京剧人物・三国志人物》画展;2012年,作品《
将相和》被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邸收藏。被日本
NHK电视台采访制作专题片报道。在《
北京晚报》、《
北京日报》、新浪网等有过专题参访,担任CNTV5+俱乐部《重走奥运路》文化形象大使,随摄制组伦敦奥运会现地采访;2013年,在夏威夷檀香山市政厅举办《李文培京剧水墨京剧人物画展》,参加《印尼2013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展》,作品《将相和》被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官邸收藏。同年年末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文翰承国粹·培韵绽梨园-李文培水墨京剧人物公益画展》 ;2014年,在日本东京“HOTEL椿山庄东京”举办了个人画展《李文培的世界》。
人物评论
挖掘戏曲人物画的内涵,开拓戏曲人物的表现形式,弘扬民族艺术是李文培多年探索的课题。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不懈的追求,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我们都可以感到作品既有理性的色彩又有浪漫的情愫;以工写结合的画法,着意刻画形神兼备的人物;在此基础上以意像的手法更进一步把戏曲人物画的创作推向新阶段。
挖掘戏曲人物画的内涵,开拓戏曲人物的表现形式,弘扬民族艺术是李文培多年探索的课题。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不懈的追求,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我们都可以感到作品既有理性的色彩又有浪漫的情愫;以工写结合的画法,着意刻画形神兼备的人物;在此基础上以意像的手法更进一步把戏曲人物画的创作推向新阶段。
形神兼备,意在笔先,人物的面部与动态是描绘的重点。从而揭示人物的气质。这要求扎实的基本功,对富有代表性的特征深入描绘同时对画面的大布局要准确概括。如“
张飞”、“
醉酒”、“
项羽”均属此类作品。面部精确,笔墨、衣饰纵横、画境深邃、墨韵张扬。其中脸谱的继承让我们领略了戏曲人物画的神秘之处。“心像”、“意像”洗练极致,无过多彩色,尽水墨之神韵是李文培其戏曲人物画的最大的特点。如“伍子胥”用精确的笔法画手与面部结构。而衣饰、身躯用笔洒脱,动态显明。墨色浓重淡化自然,几处留白贯穿其中,恰是伍子胥一夜急白的胡须,画面呈现了一种虚实相生,黑白相间、稳中求奇、大开大合的境界。黑与白、粗与细、画与非画、强烈反差在视觉上具有冲击力,“意到笔不到”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充分认识“意”、“笔”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定会让中国画走出一条新路。宋人山水画;
梁楷的人物画;以其独特的绘画视角,向人们展示了艺术上的美学原则:以小见大、以少见多、虚实相生。
古人在“意”与“笔”的关系上创造了可见的实例。中国戏曲的表演上用绘画语言形容是工写结合,其核心是传情达意。文培的戏曲人物画为了突出“情”、“意”部分,绘画上加强了面部与动势的特点。并把此推向一个“焦点”,集中说明,集中绘画。一句话:‘集中画人’——描绘人物性格脉络。受此主旨的影响,线条墨色都是一种手段,墨迹与心思交融才是真谛。线与墨的长短轻重都是一种心中吟唱的外化,此时“戏曲人物画”真正作到了“古趣新境”让我们感到亲切,新颖,更具时代的生命力!
作到戏曲人物画有新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当然与他学习、工作的轨迹是密不可分的。50年代末,李文培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5年的严格刻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造型能力。60年代初置身于中国京剧院从事舞美设计工作40余年,吮吸中国国粹的各种营养。京剧大师、绘画大师的教晦使他目标高远。再加当时他自己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的学风,终于使他的戏曲人物画具备了新时代的风貌。
代表作品
创作背景
心之律动,笔之毫端——著名画家
戴泽先生品李文培戏剧人物画的时代意义
中国戏剧人物画是以中国舞台戏剧为创作题材,因其戏中有画,画又生戏,故诸多画家倾力描绘,尽显才华。成为中国戏剧的“再创造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花坛上一朵奇葩。
中国现代戏曲人物画是传统艺术的时代继承。宋人画页中就出现了戏画;元代壁画中有戏曲演出场面;到明清两代戏画就更多了,有民间一支木版年画,有一支是专业文人画家所作。由此可见,戏画创作具有传统文化深厚的滋养,资源共享。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就在于民族精神蕴在戏中。寓教于乐,千百年来这种民族精神遂渐形成了共识,称为精神脊梁。其在艺术上的表现,更是使艺术家们无限向往,传神写意,天人合一,虚实相映的艺术理念,与水墨画的艺术理念极为相似。鉴于此,戏画中的水墨的语言更为民族化、个性化,更为自由化、更为诗意化。
李文培先生乐此不疲,经几十年的磨砺,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人物,让我们耳目一新,令人感奋。
李文培先生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用没骨的写意手法描绘戏中人物。常用墨之重、水之晕,表现了意趣盎然,戏中人物天趣无限。让传统内涵籍于现代美感之中。
其中妙处在于把“瞬间”的美使其定格,完成永恒美的再造。
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水墨是其根、是其本,但是不知不觉中西法融入其中,而且融入的那么自然、贴切。这里无法说更多的道理,但是学院派的背景,使他知道刻画人物形象造型的重要。
毋庸讳言,戏曲画大家们创造了许多戏曲画佳作,受条件限制但千人一面之虑时有所限。在文培先生的作品中,看到的是极具个性“这一个”的人物形象。
京剧《
三岔口》的二位人物在黑暗中搏斗的场面让我们震惊。文培着意刻画了黑白对比,惊恐与自信的神情时,总的构架上了强调三角式的定位,两把兵器左右上下对称,在稳定中有展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霸王别姬》强调了一刚一柔、一重一轻的形象对比,铁塔般的项羽与若有似无的虞姬对比,形成了大势去兮的悲壮气氛;红娘动态之俏丽可爱;穆桂英的潇洒英武;杨贵妃妩媚端庄;宋士杰的义正刚烈……均栩栩如生,十分动人。
他之所以把人物画得如此个性分明,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阅历有极大的关系,使其戏剧人物画创作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京剧的魅力,让他着迷;与京剧前辈的交流,使他更加了解京剧的堂奥。京剧艺术家为一个行当,一个角色儿呕心沥血的创造让他感动。因此,他创造的作品,从内行的人来看是到位的,即画中有戏,是“这一个人物”。无论生、旦、净、末、丑,还是人物的手、眼、身、法、步,都在画中尽现。因此看他的作品,音犹在耳,“无声胜有声”,给人无尽的联想。甚至在看画时通过精心刻画的人物,让人更深了解了戏。
他之所以把人物画得如此生动,与他刻苦学习、钻研技术技巧、艺术思路的旷达有着直接关系。他画了大量的戏曲人物速写。这些速写是他心手合一的作品,其中不乏佳作。给我的感觉只要换上毛笔就十分灵动了。
他研究宋·梁凯的作品,研究
徐渭的作品。中国古代的精美作品是他无言的导师。
早年,他曾问我:“
徐悲鸿先生是如何教您的呢?”我说:“徐先生在课堂上也指导具体的技术技巧,但更多的是启发我们对艺术的深层认识与思考。他说
孔子《
论语》中‘尽精微致广大’,很适合我们美术领域。”我又说:“你想一想,每个人的形体动作,每个人的手,每个人的眼,都是有表情,都是其内心的反映。”
画人很难,把人画活更难,画传神了就太难了。而今我们看到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鲜活,说明他研究了戏曲之妙。因为戏剧本身有“谱”有“式”,极具共性的一种表演形式,而在他创造的人物中,既有有“谱”有“式”的一面,也有破“谱”破“式”的一面。这就使得他在画人物方面游刃有余,这只有像他这样如此熟悉这个门类艺术的艺术家才有这么大的勇气,敢于突破。
多年的磨砺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其简约的风貌,使人物具备很强的冲击力。其用笔十分肯定,极具爆发力因而极富阳刚之美;其用色是融合十分和谐,因而极富阴柔之美。这种简约与丰富,阳刚与阴柔,具象与抽象,是他多年艺术修炼的成果。
在当今艺术发展多元化的时代,为每一位艺术家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是让人十分尊敬的,文培先生以他多年的艺术积累,年复一年地在戏曲人物画这一门类中探索与实践,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朵闪烁着中华文明的艺术奇葩,定会在世界艺术大家庭中绽放异彩。
最新动态
2015年12月5日,由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和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繁星美术馆承办的“宣纸上的国粹——李文培水墨戏曲人物画展”在繁星美术馆开幕。作为2015第二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共展出了艺术家李文培先生戏曲水墨作品三十余幅,旨在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国戏曲与水墨艺术,并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2015年12月19日。
作品赏析
李文培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