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之乡
中华民族杂技艺术流行区域
古老的中国杂技萌芽于新石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初具雏形,兴盛于汉唐艺术盛世,宋代逐步走向民间。
周口市
2004年10月21日,中国文联将“中国杂技之乡”的荣誉授予周口,周口市是全国第一个市级“杂技之乡”。
周口,古为楚之地,巫舞盛行。这点可在《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找到踪迹。经考证,在古老歌谣中令人心驰神往的巫舞,就混合了杂技动作。这种沟通天地的原始仪式,被认为是杂技的源头。
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时期,周口就有众多民间艺人以杂耍技艺谋生。到了汉代,中国历史上迎来第一个盛世。其间,杂技被称为“百戏”,进入形成和成长期,宴会场上助兴表演、街头巷尾聚众娱乐的色彩越来越浓厚。周口市博物馆内就珍藏有出土于沈丘县的汉代倒立杂技俑,其中人物头梳高髻,两手着地,两腿向上自然卷曲,生动有趣。该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说明民间杂技在当时比较活跃,周口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中国杂技之乡”,杂技文化源远流长。周口市博物馆内另两件与杂技有关的藏品是1977年8月在项城县(今项城市)秣陵镇邮电所院内出土的两件珍贵的东汉铅釉红陶戏楼,其中一件中的人俑,右腿前弓,左腿跪地,右手心一弹丸作欲上抛状,左手掌平伸向上,似一弹丸已经抛出,双目仰视空中的弹丸。无论是“倒立俑”还是“抛丸俑”,均说明民间杂技在汉代比较活跃,周口的杂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近2000年前这门艺术即存在于周口的证明。
明清时期,随着淮阳太昊陵古庙会被抬高到国家级祭祀的高度,每到农历二月初二都是全国各地的民间杂技团体相聚太昊陵的时刻。顶技、蹬技、戏法、走索、马术、上刀山、过火海……各家亮出绝技,你方唱罢我登场。从那时起,周口杂技就逐渐形成淮阳张氏、项城余氏、西华王氏、鹿邑王氏、太康李氏等家族代代相传的格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艺术界百花齐放。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杂技这门民间技艺逐渐登堂入室,成为新中国对外交流的闪亮名片。1950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杂技”一词成了中国传统技艺、绝活的代称。浓厚的杂技艺术氛围,催生了周口众多的杂技户、杂技村、杂技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周口拥有专业杂技团150多个,业余杂技团和杂技班近700个,以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家庭杂耍和民间杂技培训班、演出团,从业人员有14000余人。各类精品杂技演艺节目都有周口人的身影,“北有吴桥,南有周口”的说法在杂技界流传开来。
2004年10月21日,中国文联将“中国杂技之乡”的荣誉授予周口。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周口杂技一直处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境遇里,各类杂技从业人员都分散在国内外演出,没有专门展示杂技艺术的舞台,这导致很多周口人并不知道“周口杂技”的地位和影响力,甚至不知道“杂技”这张周口文化名片的分量。
为改变这一局面,2020年,周口市川汇区充分挖掘和传承周口杂技文化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融动物观赏、杂技演艺、机械游乐、自然保护、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
如今,随着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文旅文创作为发展战略,以及周口杂技文化产业园的建立,2023年的中国杂技春晚将在周口举办……在一代代人的努力奋斗和见证下,杂技在河南、在周口即将重启新辉煌。
2023年9月23日,以“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为主题的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在周口举行,来自全国杂技领域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话杂技产业发展盛事。论坛期间,来自全国的杂技界人士将围绕“杂技产业园区发展思考与展望”“杂技多元创新与产业重塑”等主题论题进行交流研究,探讨杂技多元化发展的意义和前景,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激发中国杂技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吴桥县
河北省吴桥县一向有“杂技之乡”的称誉。吴桥县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杂技第一县候选世界纪录,创下新的世界之最。当地人们把杂技叫作“耍玩意儿”,民间流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可见,杂技在吴桥县是十分广泛和普及的。 吴桥的杂技艺术有很久远的历史,1958年,沧州吴桥县小马厂村出土的距今约1500年前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象。但是,沧州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在元朝以后。在这之前,河南的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开封迁至北京,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开始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著名“杂技之乡”。在吴桥县境内,无论是村庄农舍,还是田间地头,或是街头院落,到处可以看到演练杂技的动人场面。劳动工具或生活用具,都可以当作演练杂技的道具。有些杂技世家,从一两岁起就训练小孩子的杂技功底。现在,全县有几十个专业的或业余的杂技团,演员1000多人。平时有一两手杂技本领的人不计其数。 多年来,这个驰名中外的杂技马戏之乡,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专业演员。北京、沈阳、天津、哈尔滨、重庆、昆明、太原、广州、西安、武汉等全国50多个杂技马戏艺术团体中,有许多演员来自吴桥。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杂技表演艺术家。如中国杂技协会副主席、被誉为“杂技艺术之花”的武汉杂技团团长夏菊花,她的家乡就是吴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杂技团的王喜福,他主演的“空中吊子”、“晃板”、“椅子顶”等节目,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并录制成影片播放。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边云明,1956年随中国杂技艺术团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访问演出时,他主演的“蹦床飞人”、“杠杆定车”等,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81年,河北省杂技团到墨西哥等4国演出,主要演员大多数来自吴桥。他们的精彩表演受到国外朋友的赞扬。
扩大一点说,和吴桥毗邻的德州、天津唐山、聊城等地,都可以称之为杂技之区。聊城杂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曹植。这位建安才子善于“跳丸击剑”,并酷爱“斗鸡”、“跑马”。从那时起,聊城的杂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新中国建立后,以聊城艺人为主建立的杂技团就有贵州杂技团、云南杂技团、山西长治杂技团和山东杂技团、德州地区杂技团等。
史料记载
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
1958年农田建设中,在吴桥县小马厂村发现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公元534至550年)古墓。古墓的壁画上对杂技艺术做了艺术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中倒立、肚顶、马术、蝎子爬等杂技表演更为逼真。此外,据《吴桥县志》记载,明代阁老范景文(吴桥县籍)曾在《游南园记》中记叙了当时在祭台(吴桥旧县城南门外)观看马戏的盛况:“至则数健儿在焉,见所乘马,翘腾不胜,气作命取,驰骤道上。于是,人马相得,据鞍生风,蹄蹴电飞,着眼俱失急于雾于,细辩之,见马上起舞,或翻或卧,或折或踞,或坐或骑,或抢或脱,或跃而立,或顿而侧,时手撒辔,时脚蹑靴,时身离蹬,以为势脱将坠矣,而盘旋益熟,观者无不咋舌,而神色自差矣。”可见,吴桥民间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之无愧。
传统风俗
吴桥人练杂技有古老的传统风俗。据记载,吴桥是庙会盛地,过去吴桥境内庙宇林立,庵寺错落,庙会繁多,至今从庙宇命名的村就有张仙庙、霸天庙、双庙王等不下十个,以寺命名的村就有大悟寺、张朝寺、石佛寺等也有十多个,以庵命名的村也有董家庵、牟家庵、大小马家庵等不下十个。庙会上,除了做法事之外,都要举行娱乐性的表演。其中以扮演奇禽怪兽的马戏最盛,并出现了狮子舞。传说狮子是避邪的神兽,佛教也把它当做护法神看待,百姓也把它做为吉祥的象征。在行香走会中,总让相貌威严的狮子在前面开路,紧随其后的便是马上技艺。庙会为杂技提供表演的场所,杂技为庙会招徕香客,两者相辅相成,久而久之,便成了吴桥传统风格。据《吴桥县志》载,吴桥还有逢年过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戏,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传统风俗和冬春两间,红白喜事,喜庆丰收时,百姓们涌上街头,或头戴猛兽面具,或身着七色彩衣,竞技献艺,通宵达旦的风俗。
相传,吴桥还有一个古老的传统风俗。每年秋收之后,八月十五至九月十五在黄镇(现属山东宁津县)有一个月的庙会。庙会期间,杂技、魔术的道具刀、叉、丹环等摆摊出售;狗、猴、蛇、熊任人选购。此时,杂技、魔术、木偶等各路艺人纷纷赶来,或砌磋技艺,或拜师访友,或搭班组棚,庙会专为杂技行业所开,别有风趣。会后,各班各棚四散而去,近则天津、北京;远则闯关东,下江南,单凭一把飞叉或牵着一只巴狗、猴子便远走天涯,漂洋过海,浪迹异国他乡,撂地卖艺,赖以谋生,这一古老风俗一直沿袭到五十年代末。
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好,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甚至在饭桌前和土炕上,他们随时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跤,变几套戏法魔术。有的孩子去商店粮站打油买醋把装满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着走,点滴不洒。下雨天一群群小学生将雨伞顶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洞房花烛夜更是妙趣横生,吃糕点,信手拈来,喝喜酒,立等可取,新娘子空手一伸颗颗喜糖满屋飞,新郎官空中击掌支支香烟飞进手。
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吴桥人喜爱杂技这与他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有关。吴桥县位于古黄河下游。西有大运河,东靠四女寺河,纵横河流占去大片土地,且土地盐碱瘠薄,水灾频繁,又是历兵战乱之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打个跟头,变套戏法,耍耍大刀,玩玩猴子、巴狗之类的小动物,浪迹江湖、卖艺糊口。
吴桥人练杂技的多,会杂技的多。传说,唐代书生纪晓堂两次进京赶考,因不图贿赂,中了进士,又被除名,一气之下,只身云游四海。这天,来至终南山下,正遇杂技之祖吕洞宾,便拜师学艺,学会了三百六十套戏法把戏。出师后,浪迹至吴桥,安居在一座道观里,收徒传艺。从此,师传徒、父传子、人人学,家家练,世代相传,越来越多。杂技艺人较集中的就有沟店铺、于集、铁城等十几个乡镇。据说范屯村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竟有二十多人在异国它乡耍杂技,五十多人在国内省市级杂技团里担任主演和教师,村里还有杂技艺人和会杂技的农民、学生四百多人。象这样的村在吴桥不下五十个。
历史发展
建国初,吴桥已发展到六十个大型杂技马戏团体,三、五个人结伴搭伙的杂技组四百七十二个,傀儡戏九十台,演员两千五百多人,还有在异国它乡从事杂技事业的老艺人四百多人。
1984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视察吴桥时,对吴桥杂技艺术给予高度赞扬,激发起了吴桥人民弘扬杂技文化,发展吴桥经济的大热情,杂技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繁荣阶段。
1985年吴桥创建了国内第一所省属杂技中专学校。自建校以来,已向山东、山西、江西、新疆等省、区杂技团体输送高、精、尖杂技新秀26人,在国内、国际重大比赛和表演中19次获奖。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90年被吸收为世界马戏学校联合会成员;1991年、1992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1987年,文化部、省政府在省会石家庄举办了以吴桥命名的第一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使我省成为继巴黎、摩纳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杂技赛场。
1991年吴桥人民在邓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提出了一个伟大的设想,即“开发杂技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建立“吴桥杂技大世界”,使吴桥杂技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不在局限于艺术的发展和交流,并且实现“杂技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设计方案总体规划面积3000亩,投资1亿元,由杂技旅游区、商品集散区、人才培养开发区三个部分组成,集旅游、博物、艺术交流与比赛、人才培养、商品集散、对外开放六大功能于一体。杂技大世界一期建设工程于1992年4月28日奠基。1993年11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完成了十余个景点的建设任务。南部是江湖文化城、吕祖庙、孙公祠、泰山行宫等仿古建筑群;北部由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杂技宾馆餐厅等现代建筑群环抱气魄宏伟的中心广场,南北之间由16根巍峨屹立的大理石杂技历史图腾柱连结,高空鸟瞰全貌的是一辆杂技独轮车的造型,不仅反映了吴桥杂技的发展历史,而且超凡脱俗,气势辉宏。
名称来源
五十年代,周总理出访西欧十四国时,所到之处,华侨中无不有吴桥杂技艺人,周总理欣喜赞道:“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
“杂技之乡”因而得名。
河南
河南历史上,不仅产生过中国最早的杂技表演艺术家,而且举行过中国最大的“百戏”汇演。《列子》一书记载:“宋有兰子,以技于宋元君,召见,以双技长倍其身属其径并趋;并驰弄七剑,选而跃之”,这是见之于记载的河南省最早出现的杂技女演员。隋大业六年,又出现了我国最大的“百戏”汇演,不仅有18000人的乐队,3万余人的表演队伍,而且还有绵亘八里、周围2500丈的巨大戏场。据《隋书》记述,这次在洛阳端门外举行的“总追四方散乐”的演出活动,“从昏达旦”,“终月而罢”,其营费钜亿万”,民众“三百里皆来观”,达到了历史上“百戏”活动的顶峰。北宋以后,杂技大量流入中原民间,其普及程度是其它省、区所难以比拟的。例如,太康县马厂乡的“王老家杂技村”,仅百户村民即有8个杂技团。宝丰县赵庄乡的“周营魔术村”,仅千户人家即有33个魔术团,从艺人员达百余名;新野县仅施庵、沙堰、范集三个乡,即有玩猴专业户1200余人;淮阳县太昊陵古庙会上,从农历二月三月三,上会演出的杂技团常多达二三十个,“人祖爷”的“节”竟成了自发的“杂技节”。
东阿县
东阿杂技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已经非常发达,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东阿杂技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英武、粗犷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东阿县是中国民间杂技的摇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东阿杂技对中国杂技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2008年9月份,在县委县政府关怀支持下,东阿县杂技团在时隔38年后重新恢复成立。并组建了少儿杂技培训学校。目前有千余名东阿籍杂技演员遍布全国各地,并担任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2008年9月,东阿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杂技艺术之乡”。
濮阳市
濮阳杂技享誉中外,是“中国杂技之乡”。
参考资料
濮阳概况-.濮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周口:中国杂技之乡.龙都网.2011-05-05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21:00
目录
概述
周口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