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初期,在印度中西部兴起的民族。该词源自
梵语Raja Putra,意为“王族后裔”。其王公是一个富于尚武崇文精神的封建
统治阶层。
公元前2~公元5、6世纪,
塞种人、
贵霜人、匈奴人、
嚈哒人和古加拉等民族以及安息人和希腊人,大批移居印度。他们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拉杰普特人。其分布地区为:
印度河下游的塞种拉杰普特人;印度河中游的嚈哒(或白匈奴)拉杰普特人;五河流域的贵霜拉杰普特人。其首领多为外族出身的侍卫,自称为“拉杰普特”。这些部族还保留着氏族关系和
军事组织。首领和一般成员形成
刹帝利,
共同占有土地。他们要建立政权必须取得
印度教社会的合法地位,这就需要由
婆罗门来证明他们源出于印度古老的某一世系、某一王族、某个英雄、或神话中的天神(例如火神
阿耆尼)的后裔。因此有所谓的日系和火系等世系。
6世纪,拉杰普特共有36个部族,其中有12个建立王朝。它们是西部的早期卡拉丘里 Kalachuri dynasty 、
乔汉王朝(查哈马纳)、
瞿折罗-普腊蒂哈腊王朝、
帕拉马拉王朝、索兰基、拉托尔人(加哈德瓦拉)、古希洛特(
西索迪亚王朝);南部的
瓦塔比的遮娄其王朝、
拉喜特拉库塔、卡利阿尼的
遮娄其王朝;北部的后期卡拉丘里、
金德拉王朝。其中最重要的是古加拉-普拉蒂哈拉和
拉喜特拉库塔。
8 ~12世纪普拉蒂哈拉以西印度为基地向
恒河流域扩张,与来自孟加拉的
帕拉王朝及由德干北上的拉喜特拉库塔争雄北印度。普拉蒂哈拉于 8世纪中叶夺取
曲女城(卡瑙吉),建立
巴利哈尔王朝,控制恒河中游地区,成为北印度大国,11世纪分裂为许多小国。
丹蒂德尔加于 750年推翻
遮娄其王朝,定都马尼亚克特/曼尼亚凯塔,建立拉喜特拉库塔王国,统治
马哈拉施特拉。8世纪后期拉喜特拉库塔王国北上与普拉蒂哈拉争夺
古吉拉特及马尔瓦。统治德干 200年,直至10世纪末。普拉蒂哈拉、帕拉和拉喜特拉库塔三国争雄北印度二百余年,但始终未能完成统一局面。10~12世纪区域性王国林立,印度政治上更加分裂。
1001~1026年,
伽色尼王朝苏丹
马赫穆德远征西北印度。拉杰普特诸王公联合抵抗外敌进攻。1191年
乔汉王朝普利陀毗罗阇三世抵抗
阿富汗廓尔王朝对
恒河流域的进攻,取得第一次特赖因战役(
塔拉因战役)胜利。
拉杰普特联军在1192年第二次特赖因战役中失败,德里和
阿杰梅尔被占,从此德里苏丹开始统治印度。但是拉杰普特始终捍卫自己的独立,德里苏丹则不断地对其进行武力镇压。16世纪初叶,拉杰普特联盟政治军事上居于优势,是印度教文化的保护者。
巴布尔在战胜
洛迪王朝苏丹后,遇到了强大的拉杰普特联盟。1527年梅瓦尔王公
拉那·桑伽率领的拉杰普特联军在坎瓦会战(
坎努战役)中败于莫卧儿人。
阿克巴鉴于
德里苏丹单纯使用武力征服拉杰普特失败的教训,改用
怀柔政策,积极争取其作为
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的政治军事支柱。在征服
军事要地之后随即封赐其官爵,许多拉杰普特王公成为
莫卧儿王朝的
曼萨布达尔(
曼萨布达尔制);拉杰普特骑兵也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精锐武装。阿克巴征服
奇托尔和大部分拉杰普特政权后,唯有美华尔(梅瓦尔王国
西索迪亚王朝)不降。
1576年,阿克巴派大将拉贾-曼恩在哈尔迪加蒂战役中击败了西拉杰普特人的联军,但仍未彻底压制
拉贾斯坦地区。
贾汉吉尔仍执行阿克巴怀柔政策,1615年以宽容条件换取美华尔投降。
奥朗则布破坏对拉杰普特怀柔的政策,进攻美华尔并强令拉托尔人改宗伊斯兰教。1679年奥朗则布进军美华尔并强征
人头税。美华尔王公不断袭击莫卧儿军,始终未被奥朗则布征服。
18世纪拉杰普特人因马拉特人介入内乱而分崩离析,因此寄希望于英国的支持,以免遭毁灭。英印总督
沃伦·黑斯廷斯对拉杰普特王公采取保护政策。
1817~1823年拉杰普特诸邦承认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
宗主权,从此英国建立对拉杰普特的
殖民统治。拉杰普特封建王公未参加
印度民族大起义。1876年
英国议会通过“皇室封号法令”,拉杰普特诸邦正式成为英国附庸。据1901年英印政府人口普查,英国将拉杰普特18个
土邦及2个
酋长国分为8组统治。
1947年印度独立后,废除土邦政权,全国统一,拉杰普特地区改为
拉贾斯坦邦及
古吉拉特邦,拉杰普特诸土邦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