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美术
美术学术语
德国美术,德国拥有悠久的艺术传统,是构成欧洲美术的重要部分。
概念简介
德国美术,指德国地区产生的可视性的艺术,如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具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传统,是欧洲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如今的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在19世纪才得以统一,使界定德国美术的范围成为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所谓德国美术的早期阶段常常包含了所有德语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例如奥地利阿尔萨斯、大部分的瑞士,以及现代德国东部附近主要说德语的城市或地区。自1871年德意志统一开始,德国美术才有了更加明确的地域范围,即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的美术。
历史发展
原始阶段到古代时期
早在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莱茵河流域出现了史前美术。遗址中有不少刻有动物形象的石片,描绘猛犸、毛犀、野马、乌鸦等,笔法简练而传神。其后经新石器至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史前文化绵延不绝。   
巴伐利亚地区是欧洲铁器文化——哈尔施塔特文化拉登文化的中心,在多瑙河沿岸因戈尔施塔特附近建有曼兴等面积庞大的寨堡,是欧洲史前建筑的杰作。
自公元1世纪起,莱茵河西岸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美术随之传入,在特里尔等地有典型的罗马城市建筑遗迹,但莱茵河东岸广大地区仍为日耳曼民族居住。公元4-7世纪的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的非罗马化美术,则以金属制品,尤其是珠宝著称。
中世纪
5世纪以后,日耳曼各族建立法兰克、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国,接受基督教归化,逐渐形成中世纪的德国美术。
中世纪,法兰克王国到查理大帝时期达于极盛,建立加洛林帝国,宫廷常驻于德国的亚琛。德国中世纪美术首先围绕着亚琛的建设而发展起来,史称加洛林美术。罗马帝国灭亡后处于衰落的文化活动开始得到复苏。查理在亚琛建的宫廷礼拜堂(805)保存完好,形式仿效拜占廷美术,但结构更为简明,拱券厚实,气魄宏伟,开创了日后欧洲中世纪建筑的风格。与此同时,在亚琛宫廷和主要修道院中还发展了装饰豪华的抄本插图艺术,这些抄本都是帝王贵族使用或馈赠的圣经、祈祷书,它的插图融会了罗马和拜占廷传统,又发挥了日耳曼民族固有的喜爱图案和笔法雄劲的特色,为抄本插图这一中世纪绘画的重要体裁奠定了基础。 
955年,日耳曼军队在奥托大帝的率领下,战胜了匈牙利人,这标志着德意志复兴的开端,也促进了奥托王朝统治时期德国美术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奥托王朝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复兴罗马传统也成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希尔德斯海姆大修道院的圣米迦勒教堂。这座教堂由主教贝尔瓦德(Bernward von Hildesheim,960年-1022年)建于1010年~1033年间,体现了奥托时期建筑的典型风格,它极其强调对称:完全一样的袖廊、一样的角楼以及中堂中成对的圆柱。应该说,圣米迦勒教堂确定了德意志地区在中世纪建筑中的独立地位。
关于奥托王朝的绘画知识,乎要全部依靠抄本绘画来学习,最著名的手本之一是现藏于特里尔的《埃格伯特抄本》(Egbert Psalter,980)。这一抄本的场景都加了边框,以便和正文区分开。人物的姿势和仪态几乎完全来自古典艺术,场景中的背景也充溢着古典气氛。可以看出,抄本的绘制者无疑受到许多来自意大利的影响。
德国哥特式美术首先在建筑上受法国影响而发展起来。科隆大教堂在1248年失火被毁,按法国模式重建起来,成为哥特式建筑的一大杰作。德国哥特式建筑的独创则在于发展了宽厅式教堂,即主厅与侧厅同一高度,整个教堂成为宽敞的大厅,其代表是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1257年-1283年)。
德国哥特式美术在雕塑和绘画方面也较有成就。哥特式美术改变了奥托美术以来的图案化倾向,在求真写实方面有较大进步。代表作是瑙姆堡大教堂的埃克哈特与乌塔雕像(约1250-1260),除纪念性雕像外,德国金银工艺中的人物造像也很精美。
文艺复兴
德国艺术属于北欧哥特式体系,当文艺复兴美学已上升为原则,为欧洲其他国家接受时,后期哥特式仍在德国保持了魅力。15世纪上半叶,德国艺术主要在建筑上体现出成就,其风格是哥特式的,绘画仍然局限金色背景和装饰性的平面处理,新因素萌发缓慢。
哥特式建筑肆意扩张的窗户,限制了墙壁面积,也限制了壁画的生存空间。作为画的替代物,木板祭坛画在德国获得了发展。15世纪,绘画从两种相左的倾向开始,最初分别以斯特凡·洛克纳(Stefan Lochner,约1400-1451)和康拉德·维茨(Konrad Witz,1400年-1446年)为代表。洛克纳的作品延续了后期哥特式传统,弥漫着缠绵的情调,代表作有《玫瑰园中的圣母》(约1435年,科隆,瓦尔拉夫·理查次博物馆藏)。维茨发展了一种描绘精确的风景画风格,欲再现大自然景观。如彼得祭坛画《基督履海》(1444年,日内瓦,日内瓦美术历史博物馆)描绘了日内湖的景象,使实景出现在德国人的祭坛画中,这在德国前所未有。逐渐地,到15世纪下半叶,康拉德·维茨的追求变成了一种风气。
15世纪中叶,随着印刷业的飞跃,版画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木刻到铜版,德国艺术家制做出了越来越精美的图画,从而以版画的繁荣显示了德国文艺复兴艺术的独特成就。
文艺复兴前期有影响的德国画家以马丁·松高尔老汉斯·荷尔拜因为代表,前者尤以版画著称。他积极表现现实生活和民间生活,把写实造型糅进了哥特式的线性风格与华丽装饰中,反映了尼德兰威尼斯因素与德国趣味的融合。他的代表作品有版画《背负十字架》,油画《玫瑰园的圣母子》等。老汉斯·尔拜因生活在奥格斯堡地区要是一个祭坛画家。他的作品体现了哥特式传统与尼德兰影响的混合,尽管造型还未免程式化,但画面看上去不失明快和真实之感,反映了15世纪德国绘画样式的形成。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16世纪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大师。他不仅是伟大的画家,还是杰出的雕刻家和建筑设计师,在工程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留下了大量的日记和手稿。凭着对北欧和南欧两种艺术传统的深刻见识,丢勒把意大利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与日耳曼艺术传统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南北欧艺术的融合。他的代表作品有木刻版画《圣约翰启示录》、铜版画《死神、恶魔与骑士》、油画《1498年的自画像》(普拉多美术馆,马德里)《四使徒》等。
17-18世纪
德国在17世纪中叶受30年战争破坏,美术活动沉寂。但从17世纪末开始,德国艺术家在充分吸收意大利巴洛克美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特点与需要,重新出现创作的高潮。从后期哥特式至文艺复兴,德国美术已发展了技艺精良、切实细致的民族特色,将意大利的巴洛克美术和法国的洛可可美术熔于一炉。   
17世纪末兴起的德国巴洛克美术,在整个欧洲的巴洛克美术的发展过程中已处后期阶段,到18世纪又接受了法国洛可可美术的影响,因而专有“后期巴洛克”或“巴洛克-洛可可”之名,构成德国美术史上一个相当丰富多采的时代。这时的艺术家善于把建筑、雕刻、绘画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强烈而又统一的艺术效果的综合体。这方面的杰出代表首先在于建筑:巴尔塔扎·诺伊曼(Balthasar Neumann,1687-1753)的维尔茨堡宫、尤安·米歇尔·菲舍尔(Johann Michael Fishcer,1692-1766)参与重建的奥托博伊伦教堂(Ottobeuren Abbey)等。德国巴洛克雕刻艺术的代表人物,则有施吕特尔(Andreas Schlüter,1659-1714)、佩尔莫泽尔(Balthasar Permoser,1651-1732)等。
18世纪后期,德国的艺术思潮和美术风格又起巨变,新古典主义逐渐取代巴洛克和洛可可美术。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在1755年发表《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一文,指出希腊艺术杰作的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学习古典应着重这一精神实质,并主张只有以希腊杰作为师才能产生优雅的艺术。后来又在1764年写成《古代艺术史》一书,从而在文化界掀起了学习希腊古典艺术之风,影响深远。温克尔曼提倡的新古典主义强调单纯与静穆之美,和洛可可风格的绮丽秀巧形成对抗,实际上就是对贵族和教会宠爱的艺术的一种批判,因此新古典主义更能符合当时政治上要求民主、哲学上重视理性的时代思潮。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门斯,A.R.(Mengs,Anton Rapheal,1728-1779),他是温克尔曼的热烈拥护者,从50年代末便定居罗马,在传播新古典主义于意大利和西欧各地方面起了很大作用。1761年在罗马完成的《帕尔纳苏斯》一画,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19世纪
19世纪,德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过渡,结束了长期的领土分裂与专制制度的小国割据,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从而由19世纪上半叶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在政治、经济、精神生活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大变革也促进了美术界的变化,资产阶级的艺术协会、艺术博物馆与展览会以及艺术评论都起到了传播与介艺术的作用。大变革时代的种种冲击、一系列改革与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使得德国19世纪艺术家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风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竞争,继而迅速更新。
在19世纪前半叶德国绘画艺术中,浪漫主义流派占主导地位。自德国浪漫主义这一画派产生之日起,它就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创作道路。在北方以德累斯顿为中心聚集了一些信仰新教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以风景画为主,因此称为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以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年~1840年)为代表,他描绘的风景决不是对大自景物的单纯模仿,也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将自然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家的内心感受为一体,赋予风景画以深沉的内涵,代表作品有《台岑祭坛画》《雾海上的漫游者》。在南方维也纳有一些信仰天主教的年轻画家组成了路加兄弟会,他们后来到了罗马,被意大利人称为“拿撒勒派”。代表画家有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Fridrich Overbeck,1789年-1869年)、彼得冯·柯尔内里乌斯(Peter von Cornelius,1783年-1867年)、威廉·沙多夫(Wilhelm Schadow,1788年~1862年)等人。这派画家的作品大多从宗教故事,圣经和古诗中取材在选材与表现手法上都有复古倾向,十分尊崇古老的德意志艺术。作品表现了他们虔诚的宗教情感,并寄托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想。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社会现实生活,于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德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复兴,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艺术家。其代表人物是阿道夫·冯·门采尔(Adolph von Menzel,1815年~1905年),他的代表作是《轧铁工厂》(1875年,柏林,柏林国家博物馆)。除此之外,德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威廉·莱布尔(Wilhelm Leibl,1844年-1900年)、威廉·特吕布纳(Wilhelm Trübner,1851年-1817年)等。
活跃于19世纪的其他德国画派还有:德国-罗马派,代表人物安泽尔姆·费尔巴哈(Anselm Feurbach,1829年-1880年),象征主义,代表人物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öcklin,1827年-1901年),外光派,代表人物马克思·利伯曼(Max Libermann,1847年-1935年)等。
与画坛风格多样流派纷繁的状况相比,19世纪国雕塑领域的情况则单纯得多:基本上古典主义雕刻占主导地位,出现了一些大型纪念性雕塑,歌颂德国历史上与当代的伟大人物,赞美了刚在德国形成的中央集权的王权统治。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是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Christian Daniel Rauch,1777年~1857年),以及他的众多学生,如恩斯特·弗里德里希·里彻尔(Ernst Friedrich Rietschel,1804年-1861年)等。
20世纪以来
第一个阶段自20世纪初,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兴起,其在德国的响应主要是1905年-1925年之间的表现主义一战达达主义,以及由达达产生出来的超现实主义也都在德国同时存在。表现主义艺术家渴望打破传统的、平庸的中产阶级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主要以梵高蒙克野兽主义非洲艺术为灵感,运用大胆的色彩和有力的笔触,放弃了画面的和谐,追求夸张和变形,用表现性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主义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孤独、焦虑感,反映了一战前后德国和欧洲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危机。凯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埃尔米·诺尔德青骑士社康定斯基新客观社奥托·迪克斯(Otto Dix,1891-1969)、马克思·贝克曼(Max Beckman,1884-1950)等。
达达主义更多地表现为思想态度的共识,而不是统一的风格。在达达主义者眼里,战争的灾难与崇尚强权的理性主义思维逻辑有关,只有通过反理性的、无政府的策略和唤醒人们内心直觉的方式,才能拯救人类社会,因而用虚无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很大。他们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无意识潜意识自动主义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
建筑领域,格罗皮乌斯魏玛创立了第一所包豪斯(Bauhaus)学院推广自己的建筑观念,希望达到一种艺术于工业设计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1928年格罗皮乌斯离开包豪斯之后,密斯·凡·德·罗国际风格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代表艺术家有Walter Womacka、Willi Sitte等。另一类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各种国际主义艺术运动,例如新表现主义,代表艺术家有安索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1938-)等;和观念主义(conceptualism),代表艺术家有汉娜·达波芬(Hanne Darboven,1941-)和汉斯·哈克(Hans Haacke,1936-)等;以及激浪派,代表艺术家是约瑟夫·博伊斯社会雕塑
参考资料
德国美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2022-01-20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30 10:33
目录
概述
概念简介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