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范,字孝规,东莞姑幕人。汉太尉防之后,十二世祖饶,汉
郁林太守。属汉魏纠纷,避地江表,居东阳之太末。昔者先道后德,帝祀配于西成;布义行仁,王灵被乎东国。黄河九折,源既深焉,华岳四方。基亦峻矣,家祥克茂,无假神钩,世德其昌,不因灵笇,斯故公侯必复,卿长相惭,所以炳蔚丹青,惭扬金石者也。祖徐文伯,宋给事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东莞兰陵太山三郡太守,
陈登湖海,气重
金陵之地;
许询风月,声高紫盖之乡。父雄,梁
员外散骑侍郎、
通直散骑侍郎,桯落小年,未升贵仕,有齐逖敬南金,追赠
通直散骑常侍、太常卿、
仪同三司、兖州刺史。夫德在言前,荣居身后,香名逾远,神气转生。
公挺质
玉田,扬荣□岭,似降
嵩高之灵,若禀
庚寅之秀。孝友成节,仁义务为基,□□擅追风之声,
特达/起连城之价。释褐南康嗣王府参军事,梁武陵王
萧纪以帝子之贵,任岷岳之重,妙选朝贤,广采是寄,以彭城
刘孝胜、
刘孝先兄弟及公三人,俱以问望英华、才行秀□。□
弹冠结绶,德义绸缪,孝胜任长史、孝先为宾友,引公为外兵,寻改录事参军,于是随府入蜀,奉翠羁而驱折坂,侍
犀管以赋行云,与二刘兄弟或
燮谐好善、
驰芳东阁,或翼陪敬爱。命藻西园,声重
邹枚,事高
梁楚,俄迁
定远将军、
广汉太守。时梁室遘圮,江左沸腾,爰举玉垒之师,将御金陵之难,乃除
将作大匠、持节、
梁州刺史、
郫县开国侯,食邑二千户。而
八王功业,空余故事,
三江堤封,无复旧居,公以长兄齐
尚书令、
西阳王徐之才先/在北朝,爰轸同巢,乃归乐国。以
天保九年,入齐,仍除
宁朔将军、
尚药典御、食
北平县干。
河清二年,转散骑侍郎、典御如故。天统二年,除
辅国将军、
谏议大夫。三年,迁通直散骑常侍,典御、食干如先。四年,转
翊军将军、
太中大夫。五年,除
散骑常侍,其年,除假
仪同三司。倚鹿腾祥,清蝉表洁,能官是懋,诏爵/为荣。武平元年,迁
仪同三司、
征西将军。二年,除
开府仪同三司。三年,除
太常卿、西阳王。四年,除
侍中、开府、太常卿、封爵如故。捧
玉壶以待问,置
绵蕞而定仪。衣丽华虫,管吟芳树,既而有齐季谢,历运迁属,如殷宝鼎,远归郏鄏之城;类赵高冠,遥入咸□之殿。周
建德六年,除
使持节、
仪同大将军。及天命在德,
狱讼归隋,临代名邦,优贤是任。公下车布政,高卧共治。磐石维城,有国之重。晋王帝子(
杨广)出抚汾绛,以公宿望,诏追翼辅。扬风未远,逝水云迫。开皇四年四月廿六日,卒于,
晋阳县宅,春秋七十有八。
惟公枢机警发,思理通晤,博洽今古,渔獦典坟,渊卿丽藻之文,谈天炙輠之妙,探求幽赜,往往入神。似
周瑜之听声,悬知曲误;如
孔融之爱客,
罇酒不空。会友必贤,三明八俊,市朝屡变,一心事百。
飞篷不息,疲病龙阜之东;石火无留,零落汾川之右。粤以开皇四年岁在甲辰十二月己丑朔二日庚寅,还葬
金乡县都乡节义里英山之西,式传不朽,乃为铭曰:
绵绵厥初,建社分墟,不言宝剑,唯访仙居。庭罗珪组,巷满旌旟,增光旧俗,润色良书。爰挺若人,克绍/重世,千寻直上,万顷无际。踵武其裘,服膺文艺,讬风遥举,凭云高跻。利用宰府,光践名卿,掌壶崇禁,/锡土连城。华虫舒藻,芳树凝清,通贤特达,尚德为荣。邺城鹿骇,漳滨鱼烂,井伯入秦,邵平归汉。天地/ 更辟,光华改旦,分竹唯良,治绳不乱。尘栖弱草,锺鸣悲谷,一逐藏舟,长辞华屋。灵飞旐雁,祥车画鹿, /杳杳夜台,萧萧拱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徐氏数代以医术闻名,但是在
徐之才墓志、徐之范墓志以及徐敏行墓志、徐謩墓志对其父祖的追溯中,对这一点都只字不提。而徐之才、徐之范自己的墓志,除了任“尚药典御”能透露出与医学的关系外,也没有其他的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时医学不入流的社会地位。
墓志记徐之范释褐任“南康嗣王府参军事”。南康嗣王指萧会理,他是梁武帝之孙。因为萧会理在梁武帝大通三年(529)始为南康嗣王,徐之范生于507年,所以释褐是在他二十三岁以后。梁嗣王府参军事为三班。
据墓志,徐之范与刘孝胜、刘孝先兄弟俱入梁武陵王纪府。武陵王
萧纪是梁武帝的小儿子,天监十三年(514)年封为武陵郡王,大同三年(537)闰月,“扬州刺史武陵王纪为安西将军、益州刺史”。徐之范“改录事参军,于是随府入蜀”当在此时。
志文“梁室遘圮,江左沸腾”。这是指
侯景之乱对梁朝的打击。侯景之乱爆发后,萧纪并未赴援,他在552年于益州称帝,次年七月,萧纪被
萧绎军所杀,而益州为西魏所占。这是徐之范由南入北的背景。
志文“公以长兄齐尚书令西阳王之才先在北朝,爰轸同巢,乃归乐国。以天保九年入齐,仍除宁朔将军、尚药典御、食北平县干”。萧纪败死后,
树倒猢狲散,刘孝胜、孝先兄弟投靠了梁元帝
萧绎。而徐之范在北齐文宣帝天保九年(558)入北齐是由于其兄徐之才。据《
北史 卷九○ 艺术下·徐之才传》,徐之才在梁任豫章王
萧综的左常侍和镇北将军府主簿。525年,萧综投降北魏。在
萧综的推荐下,北魏孝明帝“诏征徐之才;
孝昌二年(526),至洛”,徐之才由此进入北朝。据徐之才墓志,他在北齐天保元年任侍中、六年迁仪同三司、七年转中书监。正是由于兄弟在北齐做高官,所以徐之才在
萧纪败后,来到了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