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
明代传为许仲琳创作长篇小说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内容简介
小说开头写纣王进香女娲宫,见女娲圣像美貌,题诗亵渎,女娲怒纣无礼,发现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只得遣轩辕坟中千年狐狸精等三妖入宫惑乱其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纣王思念女娲美貌,向费仲求计,费仲提议挑选美女入宫。
冀州苏护,因为刚直不向费仲交贿赂,费仲献谗言使得纣王索其女苏妲己为妃。苏护反,后一番征战后苏护答应送女至恩州驿,狐精害死妲己,借体成形,入宫得宠。云中子进剑除妖,却未成功。纣王沉溺酒色,朝政日废,又在妲己怂恿下设炮烙酷刑,造虿盆,任意诛杀大臣,残害宫人。皇后姜娘娘被废,惨遭剜目。太子殷郊及弟殷洪逃出朝歌;丞相商容强谏死节;东伯侯、南伯侯无辜遇害。西伯侯姬昌被囚羑里七年。期间陈塘关哪吒出世。
昆仑山姜子牙学艺四十载,奉命下山,投靠宋异人,卖笊篱卖面开酒楼,均不利,后卖卦,当街抓住玉石琵琶精,后在殿前将其烧回原形,做了大夫。妲己怀恨,献鹿台工程图,刁难子牙,子牙借水遁逃离,往西岐。鹿台工程交于崇侯虎,劳民伤财。姬昌子伯邑考进贡赎罪,希望能救出父亲,却被妲己看上,求爱不得被害,西岐大臣散宜生私通费仲,打通关节,姬昌被赦,自五关返回西岐。
鹿台建成后妲己让狐妖子孙冒充仙人至鹿台赴宴,却被纣王王叔亚相比干识破,比干告知武成王黄飞虎,黄飞虎派军士尾随假仙,最终一把火烧死醉酒的狐狸们。比干将死狐之皮做成皮袄献给纣王,妲己怀恨,又引九头雉鸡精入宫设局,毒害比干,致使其被剜心而死。
姬昌逃回西岐后,于磻溪间访得奉元始天尊命下山助周灭商、隐居草野的姜子牙,拜为丞相,治国安民。后西岐兵伐崇侯虎,返途中姬昌薨,姜子牙立姬发为武王。而在朝歌,因为妲己曾醉酒暗暗现出原形作祟,被黄飞虎放金眼神鹰抓伤,妲己再设局,毒害黄飞虎妻贾氏,贾氏及黄飞虎妹妹身亡,黄飞虎手下周纪又作推手,使得黄飞虎午门大战纣王,反出朝歌,一路连闯五关,到达西岐,被封为镇国武成王。
太师闻仲追飞虎失败,派大将晁田晁雷去西岐探查,却被子牙妙计所算,晁氏兄弟归周。闻仲又先后派张桂芳鲁雄魔家四将出征西岐,但姜子牙诸师侄,阐教门人齐聚西岐,使得张桂芳等俱兵败身亡。闻仲亲自出征,收邓、辛、张、陶四将,又请截教诸友相助,排下十绝阵,邀赵公明下山,不料还是破不了西岐,赵公明妹妹三霄布下黄河阵,一度擒拿阐教十二金仙,但终为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率领门人联合太上老君等所破。诸将及闻仲均被杀。纣王又依次派邓九公、苏护、张山洪锦等出征,皆大败。九公、土行孙、苏护、郑伦、洪锦等皆归降西周,一气仙马元羽翼仙被西方准提道人收服;背师助纣的殷洪、殷郊被杀。
武王拜子牙为帅兴兵伐商,攻占金鸡岭,准提道人收降孔宣。周兵一路破汜水、佳梦、青龙、界牌、穿云、潼关、临潼等关,阐教门人大破截教通天教主所摆的“诛仙阵”“万仙阵”,吕岳瘟癀阵”等。周兵又战渑池,斩张奎夫妇,战孟津,杀梅山七怪。会合八百诸侯进军朝歌,纣王于摘星楼自焚,妲己等三妖被擒。武王即天子位,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武王封七十二诸侯。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故事来源
姜子牙斩将封神之说,早就传闻于说词者之口,元刊《武王伐纣平话》,伐纣斩将的故事已具雏形。从《武王伐纣平话》到《封神演义》有个中间环节,就是明代万历年间余邵鱼编集的《列国志传》,采用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对故事进一步做了推演、扩大。《武王伐纣平话》和《列国志传》为《封神演义》提供了情节总构架和部分人物形象、情节单元。许仲琳等在前人创作、民间传说基础上写定了《封神演义》。
作者争议
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身份,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争议。最常见的说法是许仲琳,因为明朝一个版本的《封神演义》中出现了许仲琳的署名。许仲琳的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是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士,号“钟山逸叟”。除许仲琳外,有关其作者还有陆长庚、李云翔、陆西星王世贞等说法,但未有定论。
人物介绍
西周阵营
商纣阵营
封神榜名单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
从历史演义的角度看,小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商周斗争特别是纣王失败周代商兴的历史面貌。从《尚书》《诗经》到《史记》,这一段史实多有记载,如《史记·殷本纪》中所写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百姓怨望”“重刑辟,有炮烙之法”“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羑里”“剖比干,观其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纣王“赴火而死”,周武王杀妲己等,在小说中均有形象的描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所表现的进步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为了充分肯定武王伐纣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与合理性,小说第一部分(2—34回)对纣王荒淫残暴罪行进行了集中揭露,说明“君失其道,便不可为民之父母,而残贼之人称为独夫。今天下叛乱,是纣王自绝于天”。“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因此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如何,是国君是否符合天意也就是能否当政的根本条件。因此,周武伐商虽为臣伐君,却是诛独夫,反暴政,是“奉天命以伐无道”,“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的正义之师。从另一方面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文武尚德,百姓归心,才能周代商兴。贯串于整部小说的,就是这种披着天命外衣的民本思想,这是西周初年以来出现的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所继承的古代民主思想。在把封建纲常“天理”化的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封神演义》所宣扬的这种思想,显然具有与封建专制主义相抗衡的叛逆意义。小说中还生动描写了哪吒剔骨还肉,寻父报仇,殷郊殷洪被遭逃亡,以纣为仇的故事,对这些有失“子道”的悖逆行为表示理解和肯定,而殷郊殷洪后来背叛师教,助商伐周,却终不免化灰犁锄之下场。这些,同有失“臣道”的武王伐纣一样,都表明了作者企图用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君臣父子关系来改造那种无条件的绝对服从的封建忠孝伦理。这是《封神演义》中可贵的思想光芒。
在历史上,商和周是两个不同的部族。《封神演义》却把它们写成了君臣的关系,并且强调武王伐纣的事业是“以臣伐君”,是“以下伐上”,是“灭独夫”。这正是封建社会里的进步观点的反映。它再三地宣传:“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这样一种思想实际上是封建社会里的农民起义的理论根据之一。
《封神演义》还反映了和封建伦理观念相违背的思想。这突出地表现在哪吒剔骨还肉的故事里。哪吒打死了凶恶的龙王三太子,为了不连累怕事的父亲李靖,就自杀而死。后来,李靖一再对他的魂魄进行无理的逼迫。他已“还了父母骨肉”,不能再忍受下去,在得到莲花化身成形以后,就采取“下山报仇”的举动。他把自己的父亲当作“对头”看待,见面直呼其名,用枪刺去。李靖大败而逃,他还紧追不舍。哪吒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里,被看成是“忤逆乱伦”。而哪吒故事的可贵就在于它批判了“父要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的封建道德原则。然而,作者所表现的这种思想还是不够彻底的,没有完全突破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因此,哪吒的反抗并未获得最后的胜利,终于在燃灯道人的玲珑塔下屈服,向李靖认罪。
宿命论
《封神演义》的作者在很多地方表现了宿命论的观点。所谓“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几乎已经成为全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结果,每个参加商周之争的人都不过是来“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阵亡以后都是“一道灵魂进封神台去了”。这无疑歪曲了斗争的性质,从而也就影响了主题思想的积极意义。作者对于妇女有时持着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妲己被当成“祸水”来描写:纣王亡国主要是由于受了她的蛊惑,纣王的一切倒行逆施、惨无人道的行为也仿佛都是出于妲己指使。书内也有少数地方,尤其是在韵语的描述中,表现了不明是非的客观主义态度。
艺术特色
故事性
《封神演义》构思上的重要特点,是故事性很强。殷军伐西岐,周兵攻朝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悬念引起另一个悬念,一个高潮预示下一个高潮。每个大将都有一件法宝、一样绝技、一种战术,每段故事都带来花样翻新的场面。百回小说经常有相对独立的人物小传。《封神演义》在历史大框架中纵横想象的长篇叙事方式,有人称为“拟史诗”。《封神演义》有一定的史诗风格,却主要以奇特瑰丽的想象取胜。神仙妖魔、奇人奇貌奇活儿,踢天弄井,腾挪变化。雷震子生肉翅可飞;土行孙眨眼间地遁无踪;纣王麾下的孔宣“曾见开天辟地,又见出日月星辰”,背后有五道光,将其一抖,多高明的武器都会陷落进去,连姜子牙的神鞭也不能幸免;吕岳将瘟丹撒到西岐井中,让西岐军民染瘟疫,姜子牙冰冻岐山,用气象战给对方制造恶劣的生存环境等等。
人物形象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些人物的形象。许多神仙妖怪的奇形怪状的容貌——例如杨戬的眼睛、雷震子的肉翅、哪吒的三头八臂,往往能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关于神仙妖怪的法术,例如土行孙可以在地底行走,高明高觉“目能观看千里,耳能详听千里”,杨戬有七十二变化,无不描写得引人入胜,而且还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
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例如黄天化的暴躁如火,姜子牙的忠厚、懦弱,崇侯虎的贪鄙横暴,妲己的狡猾、残忍,都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作者有时还写出人物的复杂的性格。写土行孙有许多优点,但也着重写他有暴躁、骄傲、狂妄、好色、贪图富贵等比较严重的缺点。闻仲被写成是一个忠于纣王的大臣,虽然近于愚忠,他那种正直的性格却还是使人觉得有些可爱的。不过,作者也没有把闻仲过分美化,而给他安排了必然的下场,使他成为商纣王朝的殉葬者。另外,像忘恩负义、挑拨离间、倒行逆施的小人申公豹,反复无常、贪财纳贿的奸臣尤浑费仲,作者用笔不多,却有鲜明的性格,能使读者牢牢记住。
在艺术方面,《封神演义》的缺点在于,作者忽略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大多数人物的性格不够突出;有的地方千篇一律,公式化,像“十绝阵”一段就是。由于写得比较粗糙,在情节的发展上,还留下一些漏洞。
后世影响
文学影响
《封神演义》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带动了一批神怪史话小说的诞生,如明代的《三宝太监西洋记》《平妖传》系列小说,清代的《女仙外史》《绿野仙踪》等,在神怪小说史中形成了一个和历史演义小说相映带的派系;一方面是它的“三奇”艺术特征被继承和推广,如《樊梨花全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等。
《封神演义》集史实与传闻之大成,将商纣王的暴君形象作了最后的定型,它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国际影响
早在清代,《封神演义》就被翻译成满文、蒙文及傣文,到了20世纪,《封神演义》更是远播海外各国。在海外,主要是一些汉学家通过译文和论著的形式传播封神故事,同时,国内的一些剧团也通过赴海外演出等方式传播有关的经典情节。东方以韩国和日本为主,一些具有汉语修养的知识分子阅读到原著,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然后将其翻译出来,使《封神演义》在更多的知识分子中流传。但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老百姓了解《封神演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传播范围较窄。西方以德国译介的《封神演义》片断较早,其他英语国家对《封神演义》的研究论著也不少。
《封神演义》在20世纪初开始有外语译本,均为选译。如德国汉学家格鲁贝于1912年在荷兰莱登E·J·布里尔出版社出版的德语选译本,英国汉学家倭讷1922年在伦敦G.哈鲁普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选译本,日本汉学家木螭清道1927年在东京谦光社出版的日语选译本。
衍生作品
《封神演义》被改编成的戏曲种类繁多,有30多种。以京剧、豫剧较多,秦腔、川剧也不少,另外还有高腔、皮黄、梆子、徽剧、湘剧、滇剧、粤剧、汉剧、晋剧、邕剧、赣剧、河北梆子、闽剧、大弦子戏、横歧调、昆腔、辰河戏、湖南祁剧、罗戏、宜黄腔、桂剧、越调、宛梆、定县秧歌、话剧等,许多剧种均有传抄本或仍在演出。
中国内地、港台地区分别以该小说原本为题材,改编了多个版本的影视剧。
中国内地早在1927年,由夏赤凤导演、吴翰仪编剧的电影《封神榜·杨戬梅山收七怪》便已上映;1990年,由郭信玲导演,傅艺伟、达奇、蓝天野等主演的36集电视剧《封神榜》播出;2006—2009年,中国内地拍摄了新版《封神榜》,共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封神榜之凤鸣岐山》,下部为《封神榜之武王伐纣》;2013年,由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王伟廷导演的70集电视剧《封神英雄榜》播出。
在中国香港地区,主要有两个版本:1981年,香港无线电视出品了13集剧集《封神榜》,由余子明、林建明、谭炳文、陈欣健等主演;2001年,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出品、刘仕裕执导的40集古装神话剧《封神榜》播出。
在中国台湾地区,则有1986年中华电视公司出品,梁家书执导的34集电视剧《封神榜》。
作品评价
近代文学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间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
近代文学家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故《封神传》中的叙述,颇有很大胆的地方。若哪吒的逼父,杨戬的反殷,都是旧礼教所不能容的,而许氏却言之津津。
版本信息
已知最早的《封神演义》是日本内阁文库藏本,由钟伯敬批评,共二十卷一百回,为明代舒载阳刻本。
20世纪《封神演义》印刷出版的图书种类繁多,有影印本、校点本、缩本、全本、绘画本等等,不一而足。20世纪初期出版的《封神演义》有八卷本、十卷本、十二卷本、十九卷本,但大多是百回本,只有1923年上海世界书局石印的《皮绘图封神演义》总共是八卷六十八回。总的来说,传播中的各类《封神演义》的内容出入不是太大,文本内容的相对固定对作品的传播是很有益的。而民国线装(大字足本连环图画)《封神榜全传》(卷三、四、五,十八一四十四回),每回一图,则对各版本的出版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封神演义》十卷一百回则向读者展现了最接近作者原著的版本,共有图100幅。卷首有序,末署“邗江李云翔为霖甫”,目录及卷端题“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金阊舒载阳文渊梓行”。回后有总批,正文中有夹批。此本据日本内阁文库藏金闾舒载阳刊本影印,第二回回末缺。20世纪最初的三十年中出版的《封神演义》有一半是绣像绘图的。
作者简介
许仲琳(生卒年不详),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南京市)人,明代小说家。约嘉靖末前后在世,事迹不详。善为通俗小说,有《封神演义》一百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0:3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