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社党是指
辛亥革命爆发后,
清朝皇族中的顽固分子
良弼、
溥伟、
铁良等结成的集团,反对清帝退位及与革命政府议和,企图保存清皇朝的统治的组织。其主要成员是满洲贵族,不久后旋即覆灭。日本后来为了分裂中国,在日本东京又重建了宗社党,以肃亲王
善耆和
浪人川岛浪速为首,其主要活动就是策划分割中国满蒙地区的满蒙独立运动。
简介
其一
宗社党,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组织,正式的名称是“君主立宪维持会”,由满族贵族组成。
1912年1月12日,为对抗
辛亥革命,清皇室贵族分子良弼、
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秘密召开会议,1月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名义发布宣言,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反对共和。他们密谋打倒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
袁世凯通过汪精卫授意京津
同盟会分会暗杀宗社党首脑。
宗社党在京、津等地积极活动,坚决反对南北和议,主张死拼到底。他们放出狠话,即使大势已去,也要退保一隅之地,宁可失败逃亡海外,也不甘不战而屈,甚至要重组战时皇家内阁,与民军血战到底。再则,作为大清国的级别最高的现任领导干部,袁总并不想堂而皇之地“逼宫”而落个欺侮孤儿寡妇、卖主求荣的千古骂名。 正当老袁进退两难之际,在北京发生的两起恐怖袭击事件帮了他的大忙。
在上次
袁世凯向
隆裕太后面奏后,从东华门出宫的老袁乘坐双套马车,在卫队的前呼后拥下,行至东安门大街跟王府井大街交叉的丁字街口时,突然从路边的三顺茶馆里冲出几个刺客,向车队仍出了三枚炸弹,随着两声巨响,浓烟滚滚,一片狼藉,老袁的卫队长袁金标被炸得血肉模糊,其坐骑当场身亡,其余20多人受伤,一时人喊马嘶,乱作一团。坐在车中的老袁虽毫发未损,也大惊失色,急忙撤离了现场。
事后,袁金标被送到医院后伤重不治而亡,组织和实施这次恐怖袭击的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等10名革命党人被捕杀。
真是天助老袁,因祸得福,这起突发事件使老袁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因为南北议和开始后,朝野内外风闻袁世凯要卖主求荣,南方的革命党也公开声称要推举袁世凯为民国
大总统,使得老袁在舆论上颇为被动。经过这么一炸,使人们不但不怀疑袁是革命军的同党,并且更相信了他是大清国的股肱之臣,无形中为老袁树立了“忠君为国”的光辉形象,也为老袁开始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心机颇深的袁世凯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他向隆裕太后请假,以“惊魂未定,发烧未已,步履尚难照常,心跳作烧及左肋疼痛”为由在家养病,把内阁的日常工作暂交国务大臣赵秉钧、胡惟德等人负责。这样,在皇帝是否退位的极其敏感的时期,老袁巧妙地退到幕后,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而让老袁更加惊喜的事情发生在10天后。这天夜晚,宗社党骨干人物良弼在家门口被炸后不治而亡,制造这起恐怖暗杀的是一位来自四川的革命党
彭家珍。
良弼是老摄政王
多尔衮之后,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少年英俊,为人端正,恃才傲物,曾任禁卫军统领,现任军谘使,为晚清政府屈指可数的
军事人才之一。武昌起事后,良弼失去军权心中不服,扬言要重招旧部,与民军决一死战,是主战派里的中坚人物。良弼的冤家对头彭家珍,时年24岁,血气方刚,崇武好勇,成都武备学堂毕业生,曾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先后在四川、云南、奉天等地做过军官。与大多数的“海归派”一样,彭壮士“久有凌云志”,尤其信仰革命的暗杀主义,这次他以京津同盟会暗杀部长的身份秘密进京,就是为了配合南方的革命党,在敌人后方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彭壮士打听到良弼这小子是个顽固的现行“反革命”,是中国走向共和的最大的绊脚石,就把玩命的目标锁定在他的身上。
1月26日夜,北京城月黑风高,天寒地冻。彭家珍在寓所换上军装,怀揣炸弹,按照原计划来到金台旅馆。他以
奉天讲武堂崇恭的身份登记住宿,声称有紧急军情去见良大人,便雇了辆旅馆的马车,来到位于西四红罗厂附近的良弼府,拿出事先伪造的崇恭的名片求见候良弼。守门人看了看名片说:“大人去了陆军部公干,尚未回来,请您进客厅等候。”彭家珍犹豫了一下,便说自己还有其他事情,一会再来。不久,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停在大门口,一名威武的军官从车上走下。这时,躲在墙角暗处的彭家珍料定必是良弼回来了,便疾步走到近前,高声说:“良弼兄,别来无恙啊?”良弼突然看见一个身着标统军服的小个子青年站在大门前,心里一惊,说:“有什么公干,夤夜到此?明日叙谈罢”,说完拾级而上。说时迟那时快,彭家珍后退一步,掏出炸弹扔向良弼,一声巨响,浓烟四起,血光四溅。事件的直接结果是:良弼被炸断左腿,两天后不治身亡,年仅35岁。而彭家珍也躲避不及,被一块弹片击中后脑,霎时殒命。同时毙命的还有良弼卫兵8人,马弁1人。金台旅馆的马车也被炸裂,马夫和马匹重伤,马夫十几天后死去。
彭家珍采取行动前,在《绝命书》中写道:“自入同盟会以来,不敢不稍尽责任。惜才力薄弱,未见大效,抱愧奚如。今除良弼之心已决,计划已备,只待事机发动。共和成,虽死亦荣;
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不如死得荣。”良弼临死前,知道刺客是革命党人彭家珍后,伸出了大拇指说:“原来是廿头(当时称革命党为廿头,取义于革字的上半截)彭某,真英雄也。我死,清廷也随之亡也。”另一说,良弼死时感叹:“朝廷不识我,唯此人识我,真吾知己也。”
良弼的预感是准确的,彭家珍的炸弹彻底摧毁了宗社党人的信心。听说革命党确已进北京,满族亲贵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闻风而逃。那些声言与大清国共存亡的宗社党们,看到末日真正来临,大都把家财存入外资银行,有的携家带口躲进
租界,有的在
六国饭店租下房间,不敢出来。善耆和溥伟等皇族宗室,也心灰意冷,再也没有人坚持用武,反对共和了。
其二
1914年4月,日本政府
大隈重信第二次组阁后,积极支持“
满蒙独立运动”。宗社党重新在日本成立,总部设东京,大连设支部,主要成员有原肃亲王
善耆、原恭亲王
溥伟、原陕甘总督升允、原蒙古贵族
巴布扎布、富升阿,还有日本人
川岛浪速、头山满、山田修、若日太郎等30余人。1915年12月,
袁世凯复辟遭到全国反对,陷入灭顶之灾。川岛浪速之流认为时机已到,唆使善耆等与民族
分裂主义分子巴布扎布等勾结在一起,拉起
叛军,进行分裂中国的罪恶活动。寓居大连的原肃亲王善耆领导大连支部,与川岛浪速等共同策划,于1916年3月组成宗社党“勤王军”,准备在辽南起事。1916年7月1日,巴布扎布叛匪在日本
大尉青抑胜敏的指挥下,率“勤王复国军”3000余人,由
呼伦贝尔盟喀尔喀河畔出发,向
洮南方向窜扰。
张作霖闻报,除令
吴俊升派兵严防以免扰累外,还通电吉、黑两省也要出兵协剿。张作霖令二十八师派出一旅,由开鲁等地堵截;通知
热河都统
姜桂题、黑龙江省
毕桂芳督军各派精兵,由东北西北方向围剿,吴俊升由南包抄,一举全歼。1916年6月袁世凯死,亲日派
段祺瑞组阁,日本对华政策转变,勤王军被解散。
组建
其一
1912年1月12日, 清皇室贵族分子
良弼、
毓朗、
溥伟、
载涛、
载泽、
铁良等召开秘密会议,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布宣言,被称为“宗社党”(即“宗庙
社稷”的简称)。成员胸前刺有二龙图案,满文姓名为标志,在京、津等地积极活动,企图夺回袁世凯的内阁总理职权,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并强烈要求
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1月,京津同盟会专设北方暗杀部, 由
彭家珍、
赵铁桥领导,在北京西河沿设置办事机关,旨在诛杀元凶巨憝。成员20余人,每人均负有直接行动任务,另兼部分事务工作。满人良弼因组织宗社党,遂被选为暗杀目标。
其二
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复辟清王朝的反动组织。1914年4月,日本政府大限重信第二次组阁后,积极支持“满蒙独立运动”。1912年3月已经解散的清皇族复辟组织宗社党.重在日本成立,部设东京,大连设支部,主要成员有肃亲王
善耆、恭亲王溥伟、陕甘总督
升允、蒙古贵族
巴布扎布,还有日本人
川岛浪速.头山满、山田修、若日太郎等30余人。潜居大连的肃亲王善耆领导大连支部的活动.与川岛浪速等共同策划,在大连、安东(今
丹东)、皮子窝等地招降纳叛,于1916年3月组成宗社党“勤王军”,配合日本掀起的“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进行军事活动。川岛等人认为
张作霖是实现“
满蒙独立运动”的最大障碍,决定用暗杀手段除掉他,然后乘乱杀入
奉天城,使东北成为“宗社党”的天下。1916年5月,日本土井少将接到除掉张作霖的密令,马上来到奉天满铁附属地,纠集日本浪人伊达顺之助、三村预备上校等组成“满蒙决死团”。1916年5月27日,日皇之弟闲院宫载仁亲王从俄国返回日本经过奉天,张作霖要到奉天车站去迎送。
张作霖在归途中路过小西边门,突然遭到炸弹袭击。张作霖情知有变,立即跳下马车,蹿上马背,以极快的速度同
卫兵互换上衣,然后在马队的保护下,从小西边门背胡同,穿过大西边门绕道奔回将军署。张作霖经过奉天图书馆时,突然从图书馆门洞里跑出来一个人,手拿炸弹向张作霖扔去。由于张作霖飞马疾驰,炸弹在张作霖的身后爆炸,气浪只炸飞了张作霖的帽子。张作霖赶回了将军署,在门口架起了机关枪,卫队也被紧急召集起来,处于戒备状态。这次暗杀事件给了张作霖一个重要教训,使他懂得,不能不对日本加以防备。其间由于日本对华政策发生变化,第二次
满蒙独立运动失败。“勤王军”解体;宗社党大连支部亦随之解体。
成员
如图《宗社党最后一届领导班子集体照》所示:左起-荫昌、载振、
载洵、铁良、载涛、载润[不确定]、未知、谭学衡。
荫昌
荫昌(1859—1934)。1911年3月9日,荫昌被赏为陆军正都统(相当于陆军上将),成为清末新军施行新官制后惟一的陆军正都统;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荫昌(满族)任陆军部大臣;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清廷派
荫昌率北洋第一军(总统官荫昌兼,由陆军第四镇和第二镇的混成第三协、第六镇的混成第十一协编成)、第二军(总统官冯国璋,由陆军第五镇、第三镇的混成第五协、第二十镇的混成第三十九协编成)前往湖北意图镇压,17日荫昌赶到信阳坐镇指挥,但两军均系袁世凯旧部,将士不听命令,荫昌束手无策,起义的烈火迅速蔓延,湖南、陕西、山西、江西等相继独立,10月20日庆亲王奕劻派徐世昌请袁世凯出山,27日清廷招回督师无功的荫昌,派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湖北剿抚,冯国璋改任第一军总统官,段祺瑞任第二军总统官,荫昌并未返京,而是随第八镇一起参加反攻;11月1日袁世凯组阁,荫昌任军咨府大臣仍暂管陆军大臣事务。1912年1月1日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中国封建王朝结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成立,荫昌曾被聘为总统府高等顾问,北洋民国政府与小朝廷之间凡有礼节性往来的场合,都由荫昌以总统特使的身份入宫;10月11日给予一等文虎章;12月15日被北洋政府授为陆军上将,是中国满族上将第一人。
载振
载振(1876年~1947年) 庆亲王
奕劻之子。皇族“宗社党”的骨干成员,腐败典型。
1907年,
杨翠喜是清末天津歌妓,贝子载振艳之。载振是庆亲王奕劻之子,
段芝贵以巨资将杨翠喜买下,献给载振,得到署黑龙江巡抚之职。
由
汪康年及夫人汪禾青主编的《京报》刚于3月份创刊,即载文披露此事,轰动京城。5月7日,御史
赵启霖奏劾段芝贵夤缘无耻,以天津歌妓杨翠喜献于奕劻之子载振,并以10万金为奕劻寿礼,遂得署黑龙江巡抚。
慈禧太后于是诏命醇亲王
载沣、大学士
孙家鼐彻查,并撤去段芝贵
布政使衔,毋庸署理黑龙江巡抚,而以
程德全暂行署理。
载振闻讯将杨翠喜匿退,载沣、孙家鼐为保全皇室体面,复命查无实据。5月16日,赵启霖反以“奏劾不实”被革职。舆论更加哗然。
清廷遂撤段芝贵黑龙江巡抚职,载振亦请辞农工商部大臣职。宣统元年(1909)署
正白旗副督统.再度奉派赴日。后任蒙古
正红旗副都统。宣统三年(1911年)任
弼德院顾问大臣。
载洵
载洵(1886—1949)满洲
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
光绪帝弟。清光绪十五年(1889)晋辅国公,次年又晋镇国公。二十八年袭
贝勒,三十四年加
郡王衔。宣统元年(1909)任筹办海军大臣,并赴欧美考察海军。1910年任海军部大臣。
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天津闲居。
铁良
铁良(1863―1938),字宝臣,满洲
镶白旗人。溥仪继位后,改元宣统。十二月,清政府设立
禁卫军,以贝勒载涛、毓朗和铁良为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当时摄政王载沣急欲将兵权收归满族亲贵掌握,先以“足疾”为名罢斥了袁世凯,随后又于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免去铁良陆军部尚书之职,以萌昌代之。八月,清廷任命铁良为江宁将军。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守城清军死命顽抗,战斗十分激烈。十月十一日(12月1日),革命军攻陷天堡城,江宁将军铁良避匿日本兵舰,回到上海。清廷革铁良职,由
张勋护理
两江总督。
政府为了镇压革命,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指挥北洋军南下。1912年1月,―些少壮派满族亲贵建立了宗社党,其主要党魁为军咨使良弼、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等,反对起用袁世凯,反对南北议和,反对清帝退位。从
江宁刚刚回到北京的铁良也加入了宗社党。1月26日,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伤,三日后毙命,宗社党遭到沉重的打击。2月12日,清政府被迫颁布了退位诏书、授权袁世凯组织责任内阁。随后.宗社党党徒纷纷出京。铁良寓居天津租界内,频繁往来于青岛、大连、天津、日本之间,进行满洲复国活动。
1917年6月,“辫帅”张勋与宗社党为首的势力串通,乘“
府院之争”带兵入京,拥立
溥仪,其间,溥仪曾任铁良等人为弼德院顾问。张勋复辟失败后,铁良仍寓居天津租界。
1924年10月,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
紫禁城,后也寄居天津租界。铁良等清朝遗老继续向溥仪效忠.三十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为进攻中国,张学良放弃东北,日本据而在东北成立“
满洲国”,铁良、溥伟、
郑孝胥、
陈宝琛等人参与了活动。溥仪后来带领郑孝胥等人潜往东北,成立满洲国,铁良则留在天津闲居.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去世。
载涛
载涛(1886-1970)。京剧票友。清醇亲王
奕譞第七子,光绪帝之弟,溥仪之叔。袭封贝勒,宣统二年(1910年)受赏郡王爵章,三年任军咨府大臣。1910年2月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5月派任赴英国专使大臣。1911年5月任军谘大臣;其后任蒙古镶黄旗都统。1912年1月,与载洵等组织宗社党;3月宗社党解散。1917年7月张勋复辟,溥仪任为禁卫军司令;同月复辟失败。1918年
徐世昌任为将军。溥仪曾以
伪满洲国“皇帝”名义,多次召他赴长春当官,北京伪政权“
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王揖唐也许以高薪请他任职,均被拒绝。载涛出身嫡系皇族,但宁肯贫困潦倒也不当汉奸,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受到尊重。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后勤部马政局顾问,还用自己的稿费2000元助他修缮住房。1949年后,历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70年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载润
载润(1878-1963)仁宗颙琰(
嘉庆)第五子
绵愉之孙,惠亲王
奕详第一子。字寄云,号德轩,常号渊清堂主人。
光绪十二年(1886)袭
贝勒。自幼秉承家教,延师府上,诵习满汉语文。十五年,德宗(光绪)大婚,恩赏入上书房读书。二十一年(1895),充御前行走。二十二年,命为右翼近支第三族族长。三十一年,署理泰宁镇总兵兼管内务府大臣。
宣统元年(1909),出任正黄旗总族长,补授
正黄旗汉军都统。二年,出任陆军贵胄学堂大臣、
资政院议员,出任管理两翼
八旗前锋营与内务府三旗护军营事务大臣。1912年初,随着宣统皇帝逊位,上述职任一一免去。翌年,补授小朝廷御前大臣。1917年至1921年,由署理
宗人府右宗人升任左宗人、右宗正,兼理清室备用处事宜。从1924年始,居家赋闲,读书作家以自娱。新中国成立后,衷心拥护共产党,热爱
社会主义制度,被聘为
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一生工书善诗,寒暑不辍,经历历次政治运动,墨迹诗作多已散失,仅存吉光片羽,极为世人所珍。
毓朗
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多罗敏达贝勒,是定慎郡王溥煦的次子,清末的
军机大臣之一。当过巡警部(民政部)侍郎、步军统领。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授军机大臣;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改授军咨大臣。 辛亥革命后,参与过宗社党的活动,终年59岁。他的二格格
爱新觉罗·恒香就是
婉容皇后的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