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其先来自汉人
西土著姓之
武威段氏。大理段氏与来自
渤海高氏之姚安高氏世代通婚,二者是自
南中大姓爨氏衰弱后云南再次出现的中原世家大族。大理段氏历史始于公元937年,在《段氏世家》、《
南诏野史》载:“段氏,
武威郡姑臧人也,祖上
段俭魏为
阁罗凤将,佐南诏
大蒙国,唐
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
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
历史记录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在《
南诏野史》载:“段氏,
河西四郡之
武威郡人(
甘肃武威人)。祖段俭魏为
阁罗凤将,唐
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
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
唐宋时期,在今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
白蛮贵族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
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937—1253年)。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段氏宗谱》上说:“段氏之先,
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
阁逻凤(
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
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
段思英,孙子
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是由于段氏在云南生活数代之后,受到当地父子联名的影响。
共叔段是段姓的
受姓始祖,他是春秋时期
郑武公的次子。而郑国根源于
周朝姬姓,属
黄帝的后代。这支西迁武威的段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繁衍壮大成为当地望族而武威从此也成为段氏郡望之一。出现过
段韶(南北朝时
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
左丞相,封
平原郡王)、段延等历史名人。古人除了姓,名,号之外,还有一个称呼叫郡望。郡望就是一个家族发源之地,发家之地,或成为望族的地方。古人不象这样迁徙的很方便,所以他们往往祖祖辈辈在一个地方,即使有外迁的人,也以自己的郡望作为名前的称呼。如武威贾氏、
凉州安氏、
陇西李氏(凉州人),他们即使离开这个地方,仍然以这个为自己的称呼,武威是其郡望,大理皇族是武威人是没有异议的。
国号“大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
段思平生于喜洲,喜洲即
大厘城,将“厘”字改为了“理”字,“大理”,即是“大治”。“大”字就如同先前的“
大长和国”、“
大天兴国”、“大义宁国”无二。
“
南诏酋龙立,遂僭称皇帝,建元建极,自号大礼国。”《新唐书·南诏传》
“大理国与唐史礼、理字异。”
范成大[
南宋]《
桂海虞衡志》
“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徙居
羊苴咩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元史·地理志》
元朝宪宗皇帝攻取云南,元朝便在此设置都元帅,封段智兴为摩诃罗嵯,管理统领八方。又任命刘时中为宣抚使,让他与段智兴一起安抚当地百姓。段氏占据大理,传了十代后到了段宝手上。段宝听说明太祖是从江南开奠基业的,便派他的叔叔段真从会川奉表向明朝廷投诚。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将军傅友德攻克云南,授予段明宣慰使的职务。段明派都使张元亨给征南将军送一封书信,说:“大理是与唐朝相互交好的外国,鄯阐实际上也是宋朝的玉斧画下来不要的国家。这两个地方很难驻扎军队,动用武力也没什么用。请求你依照唐朝、宋朝的事例,允许我们蒙氏、段氏独立成国,则我们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佩戴印章向你们通好,每两年向明朝廷献小贡一次,每三年献大贡一次。”傅友德看后很愤怒,羞辱了段明的使者。段明又送书信来说“:汉武帝大动干戈,仅仅设置了一个
益州郡,元太祖亲自出征,也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鄯阐。请求你们还是班师回朝吧。”傅友德回书给段明说“:大明王朝是龙从淮河郊区起飞,统一海内。我们看不上汉朝、唐朝那些小小的智计,也看不起宋朝、元朝那些浅薄的图谋。我们明朝大军一到,神龙会来且助阵,天地也会与我们呼应。你们段氏承接了蒙氏的领地,运数在元代已经断绝了,只不过是宽待你们而延续至今。我们的军队已经歼灭了梁王,替你们报了世代的怨仇,你们此时不向朝廷投降还等什么?”洪武十五年(1382),征南左将军蓝玉、右将军沐英率军队重新收复大理。洪武帝谕段苴仁、段苴义及段世曰:「尔祖先
段宝,往年曾有降表,朕不忍废。」故授段苴仁任官
雁门卫镇抚,赐名归仁,段苴义任官
武昌卫镇抚,赐名归义。
段世任职一年,段氏世土,嫡枝至此而绝。洪武帝又封其族庶枝
段保为云龙州土知州。
大理世系
庙号 帝号/谥号皇帝名 在位时间 年号(选最主要一个)
太祖 神圣文武帝 段思平 937-944 文德
至道广慈帝 段思聪 951-968 明德
昭明帝 段素英 985-1009 广明
注:
1.段思平:
南诏开国功臣段俭魏之后。任通海节度使。同年联合滇东三十七蛮部,灭
大义宁,建立大理国。封开国功臣
董伽罗为
清平官、
高方为岳侯。“思平,蒙清平官忠国六世孙,布燮保隆之子。”《
云南志略》
2.段思英:在位一年,就被段思平之弟段思良伙同相国董迦罗废除,在大理
无为寺出家为僧,成为大理首位出家的皇帝。而无为寺,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一说是大理的
崇圣寺),从此成为大理
皇家寺院。段思良自立为帝。“思英性暴戾,居丧
淫戏无度,多变易文德年制度。”《
滇史》
3.段思良:段思平弟,本是开国功臣。段思平死后不久,逼侄逊位。从此,大理帝位继承在思平、思良两支系间更替。其实他们兄弟俩,与
北宋开国时期惊人的相似。“思平一子思英不肖,心欲废之,左右诸臣谏阻。及将死,谓弟思良曰:吾子非承大业,尔宜善继吾绪。思良泣受命。”《滇史》
4.段思聪:段思良子。在位期间,
高氏成为宰相家族。
5.段素隆:段素廉侄。不乐为帝,禅位为僧。
6.段素真:段素隆侄。不乐为帝,禅位为僧。
7.段素兴:段素真孙。“素兴在位,荒淫日甚”,被相国高氏废掉。
8.
段思廉:段思平曾孙段智恩之子,颇有人望,是时,高氏为相国,遂与诸大臣废素兴而立思廉。帝位转回段思平子孙一系,如同
南宋高宗以后帝位又还给了太祖子孙。高氏以此拥立之功,日盛,封
高智升为鄯阐侯。不乐为帝,禅位为僧。
9.段廉义:段思廉子。熙宁八年,被杨义贞所杀。《天龙八部》中
段延庆就是他的太子。但是历史上并无段延庆其人。
10.杨义贞:杨允贤子。1063年,杨允贤叛乱,高智升出兵灭之。1080年,杨义贞再度发动政变,杀国君段廉义而自立,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后被高升泰所杀。
11.段寿辉:段廉义侄。高智升子高升泰带兵讨逆,诛杨义贞,拥立段寿辉。不乐为帝,禅位为僧。
12.
段正明:段寿辉堂弟。“性谨恪尚俭素”,1094年被被高升泰废黜,出家为僧。大理国结束。《天龙八部》中的保定帝段正明本尘大师就是他。但是他并不如小说中写的那样圣明,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13.高升泰:大理相国。高氏世代为大理相国,权倾朝野。1094年,高升泰废黜段正明,建立“大中”国。
改元上治。在位二年后病重,因段氏集团还有相当的实力,遗嘱其子
高泰明还位于段氏。《天龙八部》中的鄯阐侯高升泰就是他。但是他并不如小说中写的那样是个贤臣,而是一个权臣。“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群臣请立鄯阐侯高升泰为君。”《滇史》
14.段正淳:段正明弟。1096年,高升泰死后,高泰明遵照遗嘱,将王位还给段氏,拥立段正淳即位,仍号“大理”,自己为相。史称
后理。但是在后理,宰相高家一直把揽朝政,皇帝基本无实权。《天龙八部》中的镇南王段正淳就是他。他并非小说中那样只是个王爷,而是当上了皇帝。他也并非只知寻花问柳,而是努力“中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错的名声。晚年禅位为僧,也并非小说中不得善终。
15.
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段正淳子。受北宋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
司空、云南节度使、
上柱国、大理国王。晚年出家避位为僧。他就是《天龙八部》中著名的段誉。他勤理政事,爱民用贤,是一个好皇帝。不过最后因为几个儿子争夺帝位,弄得心烦,他出家了——貌似花痴不应该出家的。“正严即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万一,盖势之所趋如水之就下,回狂障决不可得矣。”《
滇云历年传》
16.
段正兴:又名“段易长”,段正严子。不乐为帝,禅位为僧。
17.段智兴:段正兴子。他就是《射雕英雄传》中著名的南帝段智兴
一灯大师。不过历史上,此人并没有出家。并且一点都不圣明,大修佛寺,建了60寺院,小国哪能如此折腾,因此国力衰落。“智兴奉佛,建兴宝寺,君相皆笃信佛教,延僧入内,朝夕焚咒,不理国事。”《滇史》
18.段智祥:段智廉弟。不乐为帝,禅位为僧。
19.段兴智:段祥兴子。末代皇帝,后又当任了7年蒙古大理总管。
20.
段实:又叫段信苴日。段兴智弟。蒙古大理第二位总管。
中统二年,段实入朝忽必烈。“袭总管,赐
虎符,领大理、威楚、鄯阐、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城,自万户以下皆受节制。”《滇史》
21.
段功:著名的爱情故事“孔雀胆”男主角。因抗击
红巾军有功,被
梁王许予爱女阿盖郡主。梁王后来又对其起疑,想让阿盖郡主用孔雀胆杀死自己丈夫。阿盖郡主反而告诉了他,并要和他一起逃走,双宿双飞。段功不相信岳父会杀自己,拒绝妻子好意。第二天就被梁王杀死。阿盖郡主绝食殉情。
22.段世:段明叔。第十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大理总官。“段氏世土,至此而绝”。
23.段
苴仁、段苴义兄弟:明朝平定云南后,
朱元璋赐名段苴仁为“归仁”,官居雁门卫镇抚;赐名段苴义为“归义”,官居武昌卫镇抚。
概况研究
大理国主自己的说法,他们段氏当然是
白族,而且段氏也是白族中的大姓,其先来自汉人
西土著姓之
武威段氏。不过有人考证,大理的
开国皇帝段思平其先祖
段俭魏是
甘肃武威姑臧人,姑臧为月氏人建,后被
匈奴攻破,建姑臧城,姑臧城位于甘肃
河西走廊的正东端武威,所以是
羌族人,或是辽西
段氏鲜卑人,比如北周段永。
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段氏宗谱》上说:“段氏之先,
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阁逻凤(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
民间
段姓文化研究中,段姓起源说法不一。在众多的姓氏书中,谈到
段干氏的
得姓,都有“干邑”和“段邑”的记载。史料记载,有一段姓,为老子之子宗。春秋时为魏国将领,受封于段干,人称
段干木,段干木的后代以地名为姓氏,后代有以段为姓氏的。也有人说是
共叔段。
后来发展到段思平在
通海当上了通海节度使,公元937年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推翻了
大义宁国
杨干贞的统治,建立大理国。段思平,就变成了大理国的开国皇帝。一直到1254年忽必烈攻下大理国都
羊苴咩城、东都鄯阐城,俘获末代皇帝
段兴智结束,有318年的时间。
元世祖忽必烈来云南征服大理以后,大理国的国王这一支段氏家族就变成了总管。
大理总管这一代逐步到了元代的末期,大理总管段姓的这一家族就分成了几个支系,一个支系就到了山西的
雁门关,一个支系到了
腾冲、
保山一带。一个支系到了
临安,就是
建水、红河这一带。还有一个支系到云龙,另外一个支系就回到了
剑川。
当今后人
据介绍,段姓
人口总数在全国居第78位,人口约300万,约占全国
汉族人口的0.23%。关于段姓的来源,大体有河南
共叔段之后、老子之后、
辽西段氏、云南段氏、
黄帝第十四子圉公之后、
殷商时期的段国等6大支系。
段保华来自河南,他通过现场动作、PPT展示等方式,向段氏同宗展示了
两仪拳、一阳指等气功。段保华表示,曾用点穴手法,让
美国海军陆战队教官当场瘫软,点穴手法可以控制人的一切反抗能力,通过不同点穴手法,可以让人脸色呈现红白黑黄等各种颜色,笑穴也是存在的,但自己并没有点过。
段保华展示了与
南怀瑾的合影,称南怀瑾也是武术大师。他说,在气功方面,自己与
沙特、
阿联酋、
南非等都有合作,与美国正在沟通。上次给
美国大兵点穴后,
美国海军陆战队就要花三千万请他去授课,但他在国内安全部门的一位弟子坚决不让他去,因为“如果美国人学会了,以后中美比武会有麻烦。”
段保华告诉
华西都市报记者,自己的“一阳指”是祖传功夫。
但张锡禄却表示,关于“段王爷”是
武林高手,这一点没有历史依据,也没有历史记载显示大理国段氏会武功,只有段氏王族的保镖会一点。对于段保华的“一阳指”,张锡禄表示并不知道是什么,“一指禅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的,是不是段家的,无法考证。
中国武术有几千种。”
“段保华的两仪拳,是不是就是段氏皇族留下来的?”记者问。
“
他姓段嘛,他也在练这些拳嘛。也就是段家拳嘛。”张锡禄说。
云南大理
喜洲,有一个
文阁村。村里两百多户人家,将近一半
都姓段。
1957年,段联苏初中毕业。当了一段时间工人后,1963年开始,他开始回家务农。后来,他又在
生产队的瓦窑工作。在瓦窑时,金庸的《天龙八部》问世,天龙八部提到的大理段氏,引起了段联苏的兴趣。2001年,段联苏从瓦窑下来,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了,他开始整理家谱,渐渐接触到段氏历史。
根据整理出来的家谱,段联苏发现,自己是段思平的第38代嫡孙。
实际上,在大理,段氏的很多历史,都散见于碑刻,以及各种史料。在段联苏之前,已经有人开始研究段氏族谱、以及
南诏国、大理国相关史料。
大理大学的教授张锡禄,更是研究大理历史文化
集大成者。
张锡禄考证发现,在唐代南诏国时期,段氏就有五代人做官,最高做到了宰相。后来,段氏家道中落。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段氏家族出了一个人,名叫段思平。段思平家里很穷,但慢慢存了一点钱,然后当了兵,后来当到了玉溪通海节度使,相当于
军分区司令员。南诏国亡了,分成三个小朝廷,常年打仗。段思平自己力量不够,就到滇东
滇南等37个部落游说,在他们的支持下,段思平带着部队杀回老家,建立理朝,尊称大理。
大理建国后,段思平免除了37个部落的徭役,此后,大理几乎没有跟周边国家打仗。在宋朝的历史里,关于大理国的记载非常少,只有602个字。大理国信佛,以佛治国。从段思平开始,22代国王里,有10个国王都出家了。那时候,寺庙设学校,国家选录公务员,也只从僧侣中挑选。
亲属关系
清檀萃《诏史补》是段玉明先生支持段思平祖籍为天水郡的重要资料。《诏史补》直接将段思平与天水联系起来,其曰:“段思平者,其先武威姑臧人,汉太守段颖之后,本出郑共叔段,遂以为氏。西汉段会宗以天水上邽人为西域都护。颖,盖其从曾孙,以平羌功封新丰侯,官至太尉。二人前后书俱有传。段氏世居西塞,子孙散处,或仕中国,或入蛮陬。
段荣、段绍显于高齐,段志元为唐佐,命其后
段文昌遂相穆宗,皆武威姑臧之段也。姑臧后为姑思臧,且讹为西藏。西藏今与云南接壤,云南段氏由姑臧而来,故段氏世为西边郡望。思平之先有段俭魏者,为蒙氏清平官,赐名忠国,六传而至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