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古称永昌,
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北纬24°08'~25°51',东经98°05′~100°02'之间。东与大理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州、西与德宏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土面积19637平方千米。2023年,保山市辖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1区1市3县。2023年末,保山市常住人口240.7万人。以保山城关镇方言为主的北方方言次方言。
名称衍变
保山,原名永昌。永昌原名为哀牢。秦时吕不韦后裔迁居保山金鸡,后人因“彰其先人之恶”,故名不韦。自东汉以后,始为永昌,可能是取其“永远昌盛”之意。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永昌改设县治时,因其名与安徽永昌县重名,于是将城内太保山中的“保山”借用为县名。“保山”一名即始于此时。虽然自明嘉靖年间以后更名为保山,但民间(特别是老一代保山人)口语中仍在继续沿用着“永昌”这一名称。
历史沿革
汉朝至南北朝时期
保山为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为哀牢古国故地,哀牢国王都“勐掌”就位于今保山盆地。自公元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设不韦县起,一直是历代郡、府、司、署所在地和滇西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举国内附东汉,史称“汉德广,服不宾;绥哀牢,开永昌”,东汉王朝析益州郡不韦等6县并哀牢国故地新设的哀牢、博南2县共8县设立永昌郡。永昌郡治延续488年,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属宁州,至南朝陈结束。
唐宋至明清时期
保山唐朝属南诏国,设永昌节度;南宋属大理国,节度改永昌府;元朝设永昌三千户,后改永昌州、永昌府,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治所(驻地)。明朝先后设永昌府、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军民府;1524年(明嘉靖三年)明朝在永昌军民府治所在地下设保山县,因县城西倚太保山而得名。清朝承袭明制仍设永昌军民府,后改永昌府。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民国二年)民国政府推行省、道、县三级行政体制,裁撤永昌府保留保山县,隶属滇西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3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保山,保山全境解放。后设保山专区,1970年改称保山地区,1984年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保山县撤销设立县级保山市,2001年保山地区撤销设立地级保山市,原县级保山市改为隆阳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北纬24°08'~25°51',东经98°05’~100°02'之间。东与大理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州、西与德宏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编甸交界,国境线长167.78千米,全市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9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93千米,国土面积19637平方千米,山区、半山区约占92%。
气候
保山市气候属低纬度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属温带、亚热带、北热常等7个气候带。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海拔2500米以上为高寒地带,气候寒冷,霜期长达12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947.0~2097.5毫米,年均气温14.8~17.1℃。
地质
保山市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结合带,位于古海洋心脏部分,居滇缅古地槽中央,古生代地层完备,地质构造复杂,有“世界地质锁钥之一”之称。
保山市内分布有近南北向断裂5条:柯街断裂、蒲漂-施甸断裂、怒江断裂、龙川江断裂、腾冲火山断裂;北东向断裂3条:大盈江断裂、瑞丽-龙陵断裂、畹町断裂;北西向断裂4条:罗明坝-太平断裂、昌宁断裂、澜沧江断裂、六库-瓦窑断裂。断裂纵横交错、相互交汇,构成了市内复杂、破碎的地质结构。
地形地貌
保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横跨澜沧江、怒山、怒江、高黎贡山,境内有崇山峻岭、山间盆地、缓坡丘陵、低热河谷。主要山有高黎贡山、白凤坡、怒山、土官山、汶山、白石岩山、一碗水梁子、萌子山、道人山、阎王山、篱笆山、癞石头山等。最高点道人山,海拔3655.9米。最低点为西南隅怒江与涉涉河交汇z处,海拔643米。
水文
境内江河分属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其中澜沧江在境内流程133.2千米;怒江在境内流程269.4千米;伊洛瓦底江为中缅国际河流,保山境内主要有其东源的两条支流瑞丽江(龙川江)和大盈江,瑞丽江(龙川江)保山境内干流河长218.6公里,大盈江主要支流为南底河保山境内河长46.3公里和槟榔江保山境内64.1公里。
水利
截至2022年7月,全市共建成水库405座、总库容14.01亿立方米,其中:大(2)型水库3座、总库容6.10亿立方米,中型水库23座、总库容5.30亿立方米,小(1)型水库74座、总库容1.83亿立方米,小(2)型水库305座、总库容0.78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11.54亿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15.29亿立方米。
土壤
保山市土壤共有13个土类、28个亚类、69个土属、254个土种。全市土壤垂直分布明显,主要分属四个类型:一是高山土壤类型,多为草甸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分布在海拔2200~3700米的高山区,雨量多,气候冷,耕地少,面积412万亩,占总面积的14%;二是中低山丘陵土壤类型,多为黄壤、红壤,分布于海拔1400~2400米的半山区、山区,面积1906万亩,占总面积的64.7%;三是平坝土壤类型,为河流冲积台地和山区梯田,多为淹育型、潜育型、潴育型水稻土,分布在海拔700~2000米之间的坝区,面积168万亩,占总面积的5.7%;四是低热河谷土壤类型,多为褐红壤、燥红土、冲积土,分布于怒江、龙川江、枯柯河、大盈江等低热河谷地带,海拔700~1500米,面积292万亩,占总面积的9.9%。
自然灾害
保山市自然灾害主要以干旱、洪涝灾害为主,低温冷冻、生物灾害和风雹、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保山市内及邻区大多数断裂都属地震活动断裂,应力积累条件好,历史上中强以上地震活动较为频繁,且地震类型丰富。从2011年3月缅甸7.2级地震以后,云南进入了新一轮强震活跃期。从2012年以来,保山一直被中国地震局和省地震局划为6.5级左右地震重点危险区,5县(市、区)均在危险区内。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2年,保山市水资源总量为116.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854立方米。该市地表水资源量较常年均偏少27.8%-20.4%,地表水资源量为11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较常年偏少21.9%,为43.28亿立方米。保山市水库蓄水总量为4.408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减少1.8%。
2022年,保山市供水总量为11.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11.2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2401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为0.09亿立方米。全市农业用水量为9.43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0.56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为1.383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为0.2091亿立方米。
2022年,保山市用水消耗量为7.434亿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84立方米/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水量为92立方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9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为329立方米/亩。
土地资源
保山市辖区面积19637平方千米,山区占土地总面积的92%,坝区占8%。全市耕地25.6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48%;种植园用地10.75万公顷,占5.64%;林地131.28万公顷,占68.87%;草地2.67万公顷,占1.4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80万公顷,占3.57%;交通运输用地2.99万公顷,占1.5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4万公顷,占1.28%;湿地0.28万公顷,占0.15%;其他土地7.7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4%。
矿产资源
保山市共发现各类矿产70种,占云南省省已发现矿产157种的44.6%,探明资源储量列入云南省储量统计管理的矿种有37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15种。保山市共发现矿床(点)947处,按矿床规模划分: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60处、小型矿床(点)875处。按矿种划分:能源矿产227处,金属矿产327处,非金属矿产393处。保山市固体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达到11种,分别是第一位的钽、铍、锆英石、铷、硅灰石、硅藻土;第二位的金;第三位的钛铁矿、锡、汞、铌。
保山市24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为:地热529.2兆瓦、煤3.3亿吨、铁矿石1.4亿吨、钛铁矿(矿物)584.9万吨、铜金属21.6万吨、铅金属122.7万吨、锌金属248.9万吨、锡金属12.2万吨、金金属131吨、银金属1125吨、铌1788吨、钽1245吨、铍9500吨、锆英石(矿物)16.7万吨、铷13096吨、玉石7298吨、硅灰石2460.4万吨、水泥用灰岩35886.1万吨、石英岩(硅石)2000.7万吨、脉石英(硅石)927.3万吨、硅藻土49820.3万吨、大理石15782万立方米、建筑用白云岩826.9万立方米、建筑用石料用灰岩8307.3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保山市内分布有大面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拥有大量珍贵、稀有生物种类,保存有少量热带起源的古老生物。截至2024年3月20日,高黎贡山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5726种及变种,有红豆杉、光叶珙桐、杏黄兜兰等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秃杉、长蕊木兰、红椿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辖区内杜鹃花科植物199种,在382个高黎贡山特有植物中,杜鹃花科占44个。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段西坡分布有1株树龄在600年以上,树高28米,基径3.07米,树冠62平方米的大树杜鹃,被植物学界公认为“大树杜鹃王”。
保山中药材资源丰富,素有“滇西药库”“云药之乡”的美誉。全市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据《保山地区中草药选》(1998年)记载,保山地区药用植物167科,664种,又据《高黎贡山药用植物名录》收录,全市可供药用植物1200种,其中,药用价值较高的169科430种。
保山市动物资源丰富,根据《云南省各州市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2021年)》,保山市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3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中缅灰叶猴等45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8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5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90种。
保山市自1983年开始先后建立了14个自然保护地,总规划面积15.83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境内23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5种国家保护植物受到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作为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自然博物馆”“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人类的双面书架”“动植物物种基因库”。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5726种及变种,动物2774种(含亚种),其中兽类154种、鸟类749种、两栖类44种、爬行类56种、鱼类49种、昆虫1722种。特有植物382种,是中国特有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保山市各自然保护地及重点林区内新物种不断被发现,世界上第20种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被命名,云猫自1984年后重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珍稀兽类红鬣羚、豺;当前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生长情况最好的水青树居群在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紫水鸡种群数量由2016年的84只增加到现今的251只,“消失”83年的中国特有物种顺宁小檗在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现。世界珍稀鸟类红头潜鸭,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国内罕见的世界珍稀鸟类三趾翠鸟,世界濒危鸟类、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玉带海雕先后在保山现身。
可再生能源
保山市属云南省太阳能资源开发的较佳开发区,隆阳区为全省12个最佳开发区之一,太阳总辐射量水平分布特征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隆阳坝区、蒲缥、施甸坝区及以北为5800至589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的太阳能辐射高值区,腾冲、龙陵两县及昌宁县的东南、西南部为相对低值区,均为5500兆焦耳/平方米左右。保山市年平均风速在4.5m/s—9.5m/s左右,市域内除怒江、澜沧江两大河流(含支流)峡谷和坝区外的高海拔山地上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风能开发资源。
行政区划
2023年保山市辖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1区1市3县,共有8个街道、36个镇、32个乡。保山市人民政府驻隆阳区同仁街2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保山市常住总人口240.7万人,城镇化率37.81%。
城乡结构
2023年末,全市城镇常住人口91.02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2.9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49.68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1.9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7.81%,比2022年末提高1.08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
从年龄构成看,0-15岁人口43.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8.24%;16-59岁人口148.3万人,占61.61%;60岁及以上人口48.5万人,占20.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3.5万人,占13.92%。与上年保山市数据相比,0-15岁少儿人口减少1.2万人,比重下降0.58个百分点;16-59岁人口减少0.4万人,比重下降0.4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2.6万人,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0.7万人,比重上升0.23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122.9万人,占总人口的51.06%,女性人口117.8万人,占总人口的48.94%;总人口性别比为104.5(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2022年降低0.2。
人口自然增长
2023年出生人口1.77万人,比2022年增加0.02万人,人口出生率7.37‰,比2022年提高0.0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91万人,比2022年增加0.12万人,人口死亡率7.95‰,比2022年提高0.4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58‰,比2022年下降0.41个千分点。
民族
2023年末,保山市有彝、白、傣、傈僳、回、苗、布朗、佤、阿昌、景颇、满、德昂12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数31.4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9%。
语言
保山汉民族方言的形成可追溯至汉武帝设置益州郡时,当时委任了一批官吏,迁来了一批政治移民。历代又因商业和战争的关系操北方语系者到本地落籍的,源源不断,明代,傅友德、沐英率大军进云南,落籍本地的人数甚多。这些人多为山东、河南、徽北、苏北等淮河流域人氏,继而产生了人称“小京腔”的北方方言次方言——以保山城关镇方言为主的保山方言。因此保山方言为北方方言在云南边地的枝蔓,发音与淮河流域的北方话极为近似,有如普通话。
宗教信仰
保山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大宗教。
自2018年9月以来,保山市在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截至当前,实现全市340个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五进”全覆盖,并汇编形成“五进”活动剪影集,带领宗教界人士学习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引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爱国爱教、主动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来,该项活动获得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响应。
经济
综述
保山的农业产业以粮油为主产,畜牧、烤烟、茶叶、甘蔗、蔬菜等属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有林果、香料、药材、咖啡、桑蚕、山葵等。形成食品加工、机械、建材、电力、纺织、冶金、医药、烟草、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业产业体系。
2023年保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5.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57.1亿元,下降4.5%;第三产业增加值501.5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比重为23.6:36.4:40。
第一产业
保山市土地肥沃,耕作历史悠久,素有“滇西粮仓”之称,是中国和云南省重要的咖啡、茶叶、蔗糖、烟草、畜牧、林果生产基地,小粒咖啡、小绿豆、核桃等颇负盛名。保山也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市和南菜北运基地,保山小粒咖啡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产品;施甸县是袁隆平院士亲题的“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千年茶乡”昌宁,有优质核桃180万亩。另外,“腾药”等30户企业和品牌入选“绿色云品”,云南保山产业园区绿色硅产业集群获评云南省成长型产业集群,并纳入省级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创建计划。
2023年,保山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3.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231.64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45.43亿元,增长7%;畜牧业产值140.03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6.39亿元,下降1.5%;农林牧渔服务业10.06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8.5亿元,增长4.1%。
2023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50.25万吨,比上年增加1.26万吨,增长0.85%。其中,夏粮产量25.72万吨,下降2.18%;秋粮产量124.53万吨,增长1.5%。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0.89万亩,增长2.6%,实现产量121.5万吨,增长3.8%;茶叶产量6.9万吨,增长7.5%;水果(全口径)产量50万吨,增长9.5%;咖啡产量2.26万吨,增长1.4%;烟草产量6.77万吨,增长2%;坚果产量21.3万吨,增长4.8%。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44.72万吨,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37.4万吨,增长3.3%;禽肉产量2.96万吨,与上年持平;牛肉产量3.11万吨,增长3%;羊肉产量1.25万吨,下降0.8%;禽蛋产量1.24万吨,增长6%。年末生猪出栏424.14万头,增长6.7%,年末生猪存栏288.25万头,下降4.9%。
分县(市、区)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隆阳区增长4.3%,龙陵县增长4.2%,昌宁县增长4.2%,施甸县增长4.1%,腾冲市增长4.1%。
第二产业
2023年,保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7%。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4.1%,私营企业下降20%。从行业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0.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4.1%,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9.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2.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4.5%。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硅28.78万吨,增长39.2%;中成药0.49万吨,增长32.3%;成品糖10.6万吨,增长39.9%;精制茶4.19万吨,下降28%。分县(市、区)看,龙陵县下降0.1%,隆阳区下降0.2%,昌宁县下降8.9%,施甸县下降18.9%,腾冲市下降20.2%。
第三产业
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6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48.2亿元,增长0.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4.7亿元,增长6.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1.3亿元,增长7.8%。按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485.0亿元,增长6.2%,餐饮收入81.0亿元,增长12.2%。从商品销售类别看,重点商品“10增11降”。在重点监测的22大类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的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9%;饮料类下降4.4%;日用品类增长6%;中西药品类下降7.6%;汽车类下降12.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1%。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38.5%。分县(市、区)看,施甸县增长9.8%,腾冲市增长8.8%,昌宁县增长8.7%,龙陵县增长6%,隆阳区增长5.6%。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12月,保山市共有高等教育院校4所,其中普通高等本科院校2所(含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腾冲珠宝学院),普通高等专科院校1所,成人高等院校1所。高等院校学校产权占地115.48万平方米,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21.68万平方米。保山市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学生25558人,比2021年增加1502人,增长6.2%。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784人(仅电大),比2021年减少209人,减少7%。保山市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招生8984人,比2021年增加1022人,增加12.8%。成人高等教育招生493人(仅电大),比2021年减少144人,减少22.6%。保山市高等教育学校教职工1097人,其中专任教师902人,教职工和专任教师分别比2021年增加22人、25人。聘请校外教师147人,比2021年增加10人。
截至2022年12月,保山市共有高完中35所(含十二年一贯制1所、高级中学5所),占地面积336.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8.42万平方米。中等职业学校8所,其中普通中专1所;职业高中6所;成人中专(隆阳区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153.32万平方米;学校产权建筑面积63.09万平方米,比2021年增加1.86万平方米。保山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32万人(按保山市属地学校统计,不含市外,下同),比2021年减少0.09万人;中职在校生2.33万人,比2021年减少0.23万人。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1.77万人,比2021年减少87人;中职招生0.83万人,较2021年减少0.13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01%,比2021年提高1.81个百分点。保山市普通高中教职工4296人,其中专任教师3964人,比2021年减少106人;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1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091人,比2021年减少42人。聘请校外教师126人,比2021年减少32人。
截至2022年12月,保山市共有初级中学8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设有初中部的完中29所,设有初中部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占地面积295.6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11.16万平方米。保山市初中阶段校内外学龄人口8.49万人,比2021年增加0.04万人;初中在校学生9.31万人,比2021年增加0.13万人;适龄人口在校生8.31万人,比2021年增加0.21万人;初中招生3.18万人,较2021年增加0.04万人。初中毛入学率109.64%,比2021年增加0.98个百分点。保山市初中教职工7402人,其中专任教师6950人,比2021年减少103人。
截至2022年12月,保山市共有小学768所,教学点29个。全市小学占地面积641.67万平方米,比2021年减少15.74万平方米;校舍211.8万平方米,比2021年减少2.73万平方米。保山市小学校内外学龄人口17.72万人,比2021年减少0.38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8.61万人,比2021年减少0.39万人;小学适龄人口在校学生17.67万人,比2021年减少0.36万人;小学招生2.76万人,比2021年减少0.19万人。小学入学率99.73%,比2021年增加0.12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48%,比2021年增加0.21个百分点。保山市小学教职工11854人,其中专任教师11523人,比2021年增加101人。
截至2022年12月,保山市共有幼儿园843所,2930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84个。全市独立设置幼儿园学校占地面积188.72万平方米,比2021年增加4.9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79.77万平方米,比2021年增加6.35万平方米。保山市学前三年幼儿数9.13万人,比2021年增加0.12万人;在园(班)幼儿数8.45万人,比2021年增加0.16万人;其中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班幼儿1437人,占在园(班)幼儿总数的1.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2.56%,比2021年提高0.55个百分点。保山市学前教育教职工4307人,其中专任教师2676人(独立设置幼儿园),比2021年增加57人。
截至2022年12月,保山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6所,86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6.93万平方米,较2021年减少0.5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58万平方米,较2021年无增减。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953人,比2021年减少31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1214人,比2021年减少126人。保山市特殊教育教职工235人,其中专任教师217人,较2021年无增减。
医疗
截至2023年末,保山市共有卫生机构1507个。其中,医院数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75个,妇幼保健院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7714张。其中,医院床位数11644张,社区服务中心床位数448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5028张。卫生技术人员数20865人。其中,执业医师5649人,助理医师1818人,注册护士10026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人员3.10人。
文化
截至2023年11月28日,保山市有7个公共图书馆,其中一级馆4个、二级馆1个、三级馆2个,达标率100%;有6个文化馆中,其中一级馆3个、二级馆1个,三级馆2个,达标率100%;有博物馆(纪念馆)21个,其中国有博物馆11个,非国有博物馆10个;按行政区划调整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全市75个乡镇(街道)建成80个文化站、95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覆盖率100%。按总分馆制建设要求,建成文化馆分馆75个,图书馆分馆75个,拓展建成服务网点381个。保山市共有村级文化场所1499个,平均建筑面积126.7㎡,文化活动广场平均占地面积455.09㎡(有多功能厅的占比38.5%,有舞台的占比14%,有文化器材的占比54.2%,有宣传栏的占比23.4%,有文化墙的占比19%,有篮球场的占比56.9%,有健身路径的占比25.8%)。同时大力发展数字服务,形成馆(站)内外、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公共服务网络。
环保
2023年,保山市加强地表水水质目标管理,通报水质情况12期,开展城市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整治,隆阳区红花河、大小桥河、易畴河3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排查怒江(保山段)、澜沧江(保山段)干流排口969个,排查5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内23条水体排口1676个。49家医疗机构104个污水处理问题完成整治。保山市5家省级工业园区10个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问题已整改8个,按时序推进2个。推进41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定,梯次推进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保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颁布施行。
2023年,保山市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联席会议3次,完成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任务。全市监测秸秆焚烧点486个,巡查14200余次,发现并查处秸秆、荒草、垃圾焚烧1769起。检查建筑和在建公路施工工地950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55个,下发工程停工、限期整改通知书160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起。排查城市餐饮经营者6571户,开展重点管控区域内露天烧烤、餐饮油烟治理的巡查检查7477家次。对全市223家运营加油站、2家撬装加注站开展现场执法检查,抽测19家加油站、2家撬装加注站油气回收系统。全市33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79条检测线,平台联网率100%,全年检测机动车242966辆次,合格率89.34%。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923辆,入户抽检和路检路查机动车130辆,排放合格126辆,合格率96.9%;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42辆,合格率100%。
2023年,保山市完成《保山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2019-2029)》评估及修编,印发《保山市噪声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严格项目准入,审批完成37个保山市中心城区相关项目,未审批0类声环境功能区、1类声环境功能区等声环境敏感区域的项目。同时加强工业噪声管控,全市57家企业将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排污许可登记433家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目录企业46家。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均开展自行监测。加强建筑噪声管控,9家施工工地98次夜间施工申请,审批93次,未审批5次;夜间施工投诉101件,出动执法人员186人次,办结101件。加强交通运输噪声管控,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实施绿化降噪工程,强化限速、禁鸣路段监管,严控大型车、载重汽车和高噪音车辆的行驶时间和路线,严禁拖拉机、载客三轮摩托车进入城区。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管控,公共场所设置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及显示屏。对广场舞、KTV等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进行治理。开展绿色护考行动,高考、中考期间,在考点附近发放108余份禁噪通告,执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
2023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33个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风险管控不到位问题完成整改并通过省级验收。保山市开展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建立排查名录82户。建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录7户并实行动态更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20.59万亩、严格管控1.6万亩。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成27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技术评审。建立全市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54户,全市集中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950.07吨,集中收集处置覆盖率达98.64%,其中:腾冲市、龙陵县、施甸县、昌宁县集中收集处置覆盖率达100%。安全转移危险废物3503批次1.83万吨。全市受污染耕地采取安全利用措施覆盖率达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交通
综述
保山地处云南西部,是滇西区域中心,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是中国陆路通往南亚、东南亚的要道。截至2022年9月,保山已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搭载综合利用航空、铁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为建设“交通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路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2394公里,公路密度达114公里/百平方千米。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75个乡镇(街道)、956个建制村(居委会)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及通邮率均已达到100%。“能通全通”工程东绕城、保施、腾猴、保泸、腾陇高速高速公路相继通车,昌保高速分段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526公里。
铁路
大瑞铁路大保段2022年7月实现通车运营,累计客货运吞吐量破六百万人次和七百万吨,蒲缥铁路专用线建成投运,保山至蒲缥段开通货运功能,惠通站、龙陵站站前配套工程已完成可研编制。芒市至腾冲猴桥、保山至泸水铁路均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云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
航空
截至2023年底,保山市拥有保山、腾冲两个机场,累计开通航线69条。
水运
截至2023年底,保山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62.7公里,有码头3个,政府批准设置渡口48道,拥有各类提供运输服务的船舶110艘。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9月,保山市有公交线路18条。
人文
综述
保山市境内永子文化、地质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滇西抗战文化交相辉映、韵味独特。
饮食
地区象征
保山市有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位于保山境内的高黎贡国家自然保护内迄今发现的兰科植物达73属之多。1983年,兰花被保山人公选为市花。
2019年10月17日,保山市树评选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市民网络投票结果进行评审,专家评审组结合我市历史文化、地理气候条件及市民网评结果,推荐清香木树为市树。清香木在保山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本地环境,生长良好。清香木枝叶繁茂,树形挺拔优美,材质坚硬、树干坚韧,花纹色泽美观、材质硬重,能较好地体现保山欣欣向荣的城市形象和保山人民坚韧不拔的向上精神。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7月,保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达306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21项,和顺图书馆入选全国文物建筑开放和保护利用案例,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松山战役旧址、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滇缅公路惠通桥等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月,保山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项目41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1人;市级项目161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54人;县级项目131项,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82人。
民族风情
保山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
佤族、满族、
傈僳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布朗族、
德昂族等13种世居民族在这里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民族民间口传文学领域里,有《月罕卓与冒弄央》《九隆的传说》《独眼将军邓子龙》《鸡冠山的传说》《护珠寺的传说》《泺勺佛寺的传说》《遮帕玛与遮米玛的传说》《梁金山的传说》等一大批生动、美丽的故事和传说;有“早烧日头晚烧雨”等成百上千条民间谚语;有“公鸡摆头一摇冠(姚关)”等数千条民间歇后语;还有傣族的《金孔雀》、汉族的《阳温暾小引》、傈僳族的《过年调》《盖房调》等一大批叙事长诗。
在民族民间音乐的领域里,有汉、彝、白、布朗等各民族那高吭明亮、变幻无穷,能够穿山越谷、信口演唱的《赶马调》《蜜蜂爱采花芯芯》等谐趣、优美的山歌;有流布广泛、代代相传的《十二花名》《送郎调》等情深意浓的民间小调;还有动听的芦笙、葫芦丝、太平箫、小三弦、决列演奏以及彝族香堂人以“酒醉筒”“牛头琴”“拔地鼓”为主奏乐器的土巴拉澄器乐演奏的语雀;以及汉族民间悠扬动听、高雅肃穆的“洞经”音乐。
在民族民间舞蹈领域里,有汉族民间的节庆习俗,耍龙、舞狮、高跷、板凳龙;有彝族民间集舞蹈、武术、杂耍于一身,曾被省内外专家誉为可与“北鼓”——威风锣鼓相媲美的“南钹”——“擦大钹”;有傣族民间热烈欢快如诗如歌的“嘎光”鼓舞;有傈僳人在“嘎头”的引领下牵手躬身、屈膝颤动并伴与“嘎调”吟唱的“跳嘎”舞蹈;有苗族青年那芦笙起落、花衣飞旋的“苍蝇搓脚”“阉鸡摆尾”的芦笙舞蹈;有布朗族、彝族热烈欢快、跺地有声的激情“打歌”,以及德昂族优美的“水鼓舞”“八步舞”和阿昌族简朴庄重的“蹬窝罗”舞蹈。
在戏剧和曲艺的舞台上,则有汉族民间古老的花灯、仙灯、渔灯、茶灯、大舜耕田;有高腔类的“佤族清戏”《安安送米》等剧目;傣戏《罗元告状》、滇剧坐唱《秦香莲》等剧目;以及另类的戏剧——“香童戏”(又称端公戏)《黑风五爷》等剧目。另外,“腾冲扬琴”“永昌花鼓”等优秀的曲艺表演也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地方特产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3月,保山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09家,其中5A级2家,4A级14家,3A级70家,2A级21家,1A级2家。
重要景点
滇西抗战纪念馆
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全园(馆)面积53300平方米。年接待观众均达140多万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参观、凭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众多专家学者了解抗战文化、从事抗战研究的重要载体。
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腾冲国殇墓园东侧,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4677平方米,建筑面积9492平方米,展陈面积5000平方米,是深受海内外华侨华人、台湾同胞和二战盟军友人及后裔广泛关注的云南省最先建成的“十二五”期间十二个重点标志性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工程于2011年初申报,9月开工建设,2013年8月15日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2014年7月,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所办公室授于滇西抗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同年,与国殇墓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和顺古镇
和顺古名“阳温暾”,当地流传“河顺乡,乡顺河,河往村前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最终雅化为今名。为西南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早在明朝时,和顺乡民为了谋求生计便沿着古道前往海外经商。依山傍水的和顺古镇拥有100多栋百年宅院、8个宗祠、9座寺观,堪称一座民居建筑文化的“博物馆”。
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东城区,总面积1363公顷。公园具有湖泊、库塘、河流、沼泽、森林等多样的生境类型和复杂的生态系统,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空间和栖息场所。早在3世纪,青华海便是哀牢文化的发祥地,是哀牢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水乡泽国,水域面积达50平方千米。岸边的人们以打鱼为主,现今的地名如“打渔村”“东海子”等反映出当年渔民的生活。青华海自然风光优美,集山水、田园风光为一体。
火山热海
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市城南8公里处,是中国的三大地热区之一,是腾冲地热显示最为集中的地区,聚集了最多的高温沸泉、气泉,以独特的地热奇观而闻名世界,有“地热博物馆”之美誉。热海景区以奇特而壮观的地热景观著称,有日夜沸腾的大滚锅、热箭四射的万年蛤蟆嘴、令人浮想联翩的珍珠泉、怀胎井、美女池……种种奇观妙景展现出热海风景名胜区的百态千姿和无穷奥妙。
火山景区位于腾冲市城北25公里处的马站乡,是腾冲火山地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类型最为齐全的地区,近6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展示了多样的火山活动,记录了数百万年以来完整的火山史,景区以火山类型齐全、喷发时代新、物种丰富及景观奇特为特点,是中国四大火山群之一。景区内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3座火山口呈直线排列,称为串珠型火山。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