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公山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的景区
壶公山,简称壶山,位于福建省莆田荔城区新度镇境内,因传汉代有个姓胡的道人隐居山上,后来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山形为壶,因形得名。壶公山是佛教、道教胜地,历代建有许多寺院道观,素有“十八院三十六岩”之胜。
地质形成
壶公山是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其颠峰有火山口遗迹,从城区瞭望酷似日本富士山(也是火山口)。约在1.5亿年前,晚侏罗纪燕山运动地质年代,壶公山只是露出海面的岛屿,由于火山不断喷发,地壳逐步上升,海水后退形成的。它曾喷出岩浆洒落满山的奇岩怪石,如石象、石虎石龟、石松鼠、双头石龟、石仙椅、奔石狮、石狮嘴、卧鸾石、太师镜……。壶公山上有温泉“潮汐泉”,是靠近地下岩浆的泉水,掘地及尺可得,泉与潮汐相呼应,潮涨则满,渐退则涸,堪称奇迹。还有虾洞、仁泉、天池、蟹穴,仙井等皆为古火山口遗址。
壶公致雨
清代顺治年间,莆田进士林尧英考察莆田山川名胜,手定莆田二十四景,把“壶山致雨”列为莆田二十四景之首。
“壶公致雨”乃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壶公山由于处在木兰溪下游,鹤立于兴化南北洋平原之上,海拔虽只有七百一十点五米高,却显得格外宏伟高大,壶山兰水自古成为莆田的标志。
壶公山是个天然的晴雨表气象台。由于该山濒临海湾且山势突兀,春夏季节,海洋暖湿气流受其阻隔,晚间气温骤降,形成云团雾气笼罩山头。如果早晨云消雾散,壶公山轮廓清晰,则是晴天之兆;如果早晨云穿雾绕,而且越积越多,积雨云中的小水珠就会化为雨点下落。这就是独具特色的气象景观———“壶山致雨”。
相传柯潜小时愚,见到壶公山后,忽然“聪明花”开,中了状元。因此,莆田人有句俗语:“看见壶公山,聪明花会开”。
主要景观
石刻
壶公山石刻,是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历代名人、文人墨客游壶山有感,触景生情而留下的墨宝,有百多处以上,能流传至今非常难得,值得观赏。有真净寺后面宋代石刻,“第一山”,“壶中明”,“真净”,“义泉”,“如斯夫”,及天后宫下面“极高明”,凌云殿旁“桃华洞”,“北斗石”……。其中 “极高明” 石刻最具传奇色彩。步行上凌云殿山腰处,有一块5米见方大岩石上刻有“极高明”三大字,署名“莆田县知县事祈安胡道芳”(明嘉靖二年安徽歙县槐源村进士),传说:谁能站在山坡地上,伸手摸到这三个字,不是神仙就是皇帝,摸到一二个字能中状元,凡步行到凌云殿者,路过都停下来摸,老太婆也去摸,虽摸不到字,摸到石头形象地拿着往袋内放说:“拿回去给我孙儿考上大学”,所以每个人都摸,摸了会有好运临,真乃“千古奇石”。
潮汐泉
壶公山上有温泉,是靠近地下岩浆的泉水,掘地及尺可得,泉与潮汐相呼应,潮涨则满,渐退则涸,堪称奇迹。还有蟹穴,虾洞、仁泉、天池、仙井、濯缨沼、碧汉湾等。
凌云殿一条线,若站在殿正中玉皇至尊案前,向正南望去,金炉峰尖刚好在殿门屋顶正中,峰坡上已建有歇凉亭、栖云亭等三个亭,可北望凌云殿福源寺全貌。
在壶公山北侧青垞村,为钱四娘陂建成后被洪水冲垮,一气之下投水身故,尸体漂流至此,散发阵阵幽香,风飘满山皆香,隔数日还有余香,百姓把她尸体埋葬山上,后这座小山被称为香山,环境幽清,环山葱翠、四季常青,为纪念她建陂地功绩,在山上建香山宫,千年来几经兴废,现存香山宫为十多年修建的,规模不大,但颇为壮观、单进、双耳房,飞檐翘角,油漆一新,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停立宫庭,居高临下,放眼北眺,南北洋平原及城涵黄梧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白云寺
白云寺,原名白云院,最初叫白重院,坐落在莆田县新度镇下坂村壶公山西侧山坳里,距莆城仅八公里。
多数志书载白云院始建于唐末,于唐末五代间寺废,宋庆历二年(1042年)重建,后易名白云寺。近有研究者称白云院创建于隋大业(605—618年)年间,并认为其是无了禅师幼年出家的祖寺。有关白云寺的疑议不止这一处,事关白云寺的故事也不少。《莆田县志》载,南宋末年,元兵犯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诸大臣拥主入闽,冀图匡复,后节节败退,诸臣率大军护端宗、卫王由水陆两路迁都兴化,二帝曾临时驻跸白云院。传说陆秀夫在辅佐二帝驻白云院期间曾题绝句一首:“松花冉冉点苍苔,屋角梧桐次第开。倚遍栏杆人未去,一双白鹤破山来。”当然此说未成公论,《八闽通志》则把这首绝句认定为宋末布衣余樾所作。现这首诗被镌刻在白云寺的岩石上,诗歌内容叙述较为空泛的情感,倒真难看出出自谁手。民间还流传说当时南宋末帝夜宿院中右厢僧房,后来该房长期没有蚊子,地也不曾潮湿。二帝饮用过的寺后溪涧泉水,清甜爽口,后被称为“佛水”,寺前原放生池“涵顶”,长有无尾田螺和不结荚黄豆、绿豆等,堪称为奇迹。白云寺因为这样的历史和传说,变得韵味无穷。
灵云寺
灵云寺即凌云殿,其前身是灵云岩精舍,建于元仁宋延佑年间(1314—1320年),占地面积二平方公里,建在山腰平地之上,其正殿奉祀玉皇上帝,每年正月初九和五月十九为玉皇诞辰,来朝拜的善男信女数以万计,其秉持的玉皇信仰在莆阳大地上影响深厚,同时辐射到惠安福清等地,甚至远播至台湾、新加坡。这些,无不彰显了其莆阳第一殿的盛名。
栖云寺
栖云寺坐落在壶公山栖云岩下,离凌云殿一里之遥,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原名栖云岩精舍,后易名,并屡建屡修,供奉的是释迦文佛。有人说这寺在春夏时节,遇有云雨之际,常有云丝漂浮其间,整座寺处于云栖之处,这当然是望文生义的解读了。
中和寺是壶公山众多寺院中的一座,具有莆田民居风格。
从相关的历史记载推测,神仙居住的壶公山是在南北朝时期目睹了兴化平原的神奇变迁。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北方汉民大规模南迁,江南乃至福建两广都逐渐人口聚集、经济发展,蒲草丛生、海潮侵蚀的“蒲田”逐渐在围海造地、斩蒲作田的汉民劳作中去水为“莆”,改称莆田,并正式设置县治,成为中国行政版图中一个小小的圆点。可以想象的是,壶公山当是这段没有具体翔实文字可考的历史见证了:海潮退去的山脚逐渐被开荒成良田,经年累月,发展成千里平畴,人烟稠密,鸡鸣狗吠,兴化平原逐渐成形,而文明也开始逐渐萌生,文化开始得以传播。被称为“开莆来学”的郑露三兄弟正是在此时因“爱莆田风土”,迁居莆田,在莆田南山“构书堂”,“以训弟子”,在文化荒芜的莆田传播儒业,“郡人业儒自露始”。莆田的第一代文化人就此出笼,在他们的教导下,莆田文化得以生根发芽。郑露在南山书堂聆听他教诲下莘莘学子的读书声时想必曾长久地远眺着壶公山吧,与南山相对的壶公山山势舒缓,一峰独秀,山上草木葱茏,山下流水淙淙,遇有雨时,山尖云聚雾绕,颇有异象,是为风水宝地。亦或是郑露真爱“莆田风土”,因此他将壶公山选做自己的墓葬之地。壶公山西、宝胜溪畔,郑露墓地至今仍在。开莆衣冠文物之先的郑露将最终的栖息地安置在壶公山,也将莆田文化之根深植在壶公山麓。
1979年壶公山顶上建成了一座广播电视转播台,它为莆田人民纵观世界风云开拓了眼界,更为这座古老的名山增添光彩;而荔城区壶山烈士陵园的建成,更为壶公山增加神圣的光彩。荔城区壶山烈士陵园建于2013年10月,共安葬49名烈士和5名无名烈士,他们当中既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福建剿匪、闽中游击战等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英雄,也有在和平年代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临危不惧的勇士。烈士陵园已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革命圣地
壶公山是历代革命斗争的圣地,宋末莆人洪希文,长期隐居在白云寺,结社发动抗元斗争。清末,农民起义领袖黄镰在壶公山组织抗清斗争,邹去病,林持平也在此起义,配合孙中山推翻清朝帝制。
新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闽中特委曾在壶公山召开特委扩大会议,领导闽中地下斗争。1947年,中共闽中地委黄国璋,林汝南在壶公山秘密开会,布置莆田迎接解放,所以壶公山也是闽中革命圣地。
地理位置
壶公山坐落于莆田新度镇之内,距离市区只有十余公里,其交通十分方便。北宋理学家朱熹曾赞美壶山说:“莆多人物,以文献名邦著,乃此公作怪也。”这里所说的“此公”,即是壶公山。相传壶公山原名“胡公山”,是因为汉代有个姓胡的道人隐居山上,后来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后人取谐音为“壶公山”。但也有人认为山形为壶,因形得名。壶公山亦是一座宗教名山,其鼎盛时期有18院36岩之胜。现有尚存的有凌云殿祥云殿、白云寺、名山宫、宝胜寺、香山宫等20余处宗教和民间信仰纪念性建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5 13:41
目录
概述
地质形成
壶公致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