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类型
地的经济状态
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地利用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
简介
土地利用分类的地域单元,反映土地的经济特点,表现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土地利用方式。它不同于土地类型,后者是一个地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反映土地的自然状态特点的差异性。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定不是单纯为了认识利用现状的地域差异,更主要的是为了评定土地的生产力。
分类
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发展简史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在土地利用研究中就把调查地区按不同比例尺的要求,划分为若干单元地域,然后采用分数号码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来表明每一单元地域的土地利用特征。其中分母表示坡度、排水、侵蚀、土壤母质、裸露基岩、土壤厚度土壤肥力等7项自然条件,用次序数目标明其等级;分子表示利用方式、利用结构和重点部门、田块大小、空地多少、农场建筑物及其设备的质量等5项经济情况,每一项目也各有一套标准,分别用次序数目标明。在分数式前面用罗马字数目,列出其综合评价等级。在此基础上将相似的单元地域归并为土地利用类型。
70年代,各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者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推动下,曾多次进行讨论,划分时除主要考虑利用土地的目的外,还要联系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有关的下列因素及有关事项的特征来加以说明:①生产性质和利用土地取得的产品(包括农作物、木材以及牲畜等)、服务(如休养、旅游、文娱设施等)和其他效益(如野生动植物保护等);②利用土地的目的和经营方针(为农业或非农业、单项目的或多项目的、自给性生产还是商品性生产);③资金集约程度(包括长期投资和开发费用,如房屋、道路、水利建设等,已成为土地的人工组成部分;短期投资,如每年为维持和扩大生产而开支的一切费用);④劳动集约程度(劳动力的来源、种类和强弱);⑤能源(包括人力、畜力、用燃料的机器动力);⑥土地利用者的技术、知识和态度;⑦所采用的技术(如工具及机械、施肥、家畜饲养、农场田间运输、伐木方法等);⑧基础设施(如交通、渠道、农业技术指导站或咨询处等);⑨土地的大小及形状(是连片的、还是隔离分散的);⑩土地所有制(法律明文规定或传统习惯);?收入水平,按每人、每生产单位或按单位土地面积平均计算。至于土地生产率,它是对某种土地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土地资源性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不能用作为划分土地利用类型的一个变量。
土地利用类型不是土地用途分类中的一个明确的级别,但它综合说明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土地利用方式。例如在农业用地中,个体经营的生产某种经济作物的小农业是一种类型,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国营农场是又一种类型;在牧业用地中,干旱草原粗放的畜牧业是一种类型,城郊的奶牛养殖场又是一种类型;在沿海海涂利用中,围海垦殖是一种类型,水产养殖是又一种类型;在旅游用地中,名胜古迹旅游胜地是一种类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又属于不同类型等等。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可以不连片而重复出现,但同一类型必须具有相似的特点。
地域特点
土地利用类型反映了土地的经济状态,是土地利用分类的地域单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①是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但不一定连片而可重复出现,同一类型必然具有相似的特点;③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或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呈动态变化;④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的地域差异划分的,反映土地利用方式、性质、特点及其分布的基本地域单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通过研究和划分土地利用类型,一可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地区分布,评价土地的质量和发展潜力;二可阐明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揭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3 21:1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发展简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