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中国上海市境内公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是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同济初创
1893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Erics Paulum)来到上海,在德国总领事馆附近开一诊所。后来,他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成立了“德医公会”。八国联军侵华时,德国运来大批医疗设备,聘请当时在上海负有盛名的宝隆医师,协助在沪成立了伤兵医院。德军归国时,为感谢宝隆,将伤兵医院的医疗设备悉数赠送给宝隆。
1900年,宝隆在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Wilhelm Knappe)的支持下,在张家浜新马路旁开办了有20张床位的医院。由中德双方出资,取名“同济医院”,宝隆任院长。
1904年初,克纳佩在柏林与德国外交部、普鲁士文化部的代表以及柏林大学东方语言部主任进行了会谈。在谈到在中国推行德国教育政策时,克纳佩提出了在上海开办德国医科学校的计划。
1905年,德国外交部、普鲁士文化部就在上海开办德国医科学校一事达成共识。普鲁士文化部教育司司长阿尔特霍夫(Althoff)建立了“促进德国与外国精神文化关系科佩尔(Koppel)基金会”。该基金会直接受文化部监督,它的董事会主席是商务顾问科佩尔。科佩尔基金会不仅负责筹集钱款,而且对外以学校创办者的面目出现。
1907年3月,科佩尔基金会、促进在华德国文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德医公会和同济医院4方,在柏林签署了由普鲁士文化部起草的关于在上海建立德国医科学校的协定;
1907年6月3日,“德文医学堂”董事会正式成立,董事会由18人组成。
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取名为“德文医学堂”。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1917年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
1917年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同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址后被中法两国政府改建为中法国立工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
国人自办
吴淞立校
1922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根据《宝山县志》记载:191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
1918年,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校舍。
1921年竣工后陆续迁入新校舍。
1922年,《申报》及《时事新报》报道:同济医科办学完善,为国内各医校之冠……。
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
1924年5月20日教育部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因此每年的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1927年8月,学校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27年9月,同济大学开女禁,首招两名女生。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吴淞地区许多工厂、学校毁于一旦。同济大学主要建筑如大礼堂、电气试验室、材料试验室、部分宿舍及实习工厂等被炸毁,图书、机器、标本、模型等设备损失更为严重。寒假过后,新学期无法上课。在此情况下,胡庶华校长想方设法使全校师生暂迁市区巨籁路(今巨鹿路)民生坊继续上课。同时,师生们参加抢救军民伤员,以支援十九路军与敌作战;吴淞校舍在朱家骅的帮助下,很快得以修复。
1932年8月25日,学校迁回吴淞。
1933年5月,国民党政治会议议决,将处于江湾、1932年停办的国立劳动大学的房屋、机器、工厂等划归同济大学,创办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后奉教育部令,改称“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该校土木科、机械科后与其他院校合并,分别发展为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以在每个省设立一所综合国立大学为目标。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27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含医学院)。
抗战西迁
抗日战争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
1937年8月,吴淞校园被日军炸毁,学校被迫开始内迁。9月迁至浙江金华,11月迁至江西赣州、吉安,1938年7月迁至广西贺县八步镇,1938年冬经越南迁至云南昆明,直至1940年落脚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在李庄镇的六年时间,同济师生把寺庙当作授课场所,茶馆当成自修课堂,坚持授课学习。当地很好地保存着同济大学的办学旧址。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学校事业有了继续发展,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不少毕业生后来成为两院院士
上海复员
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同济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海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抗战胜利后,同济大学计划从四川李庄迁回上海。因原宝山境内的吴淞校舍已毁于日军战火,学校不得不组建迁建委员会,派专人回上海多方联络校址事宜。1945年11月,1921年毕业后留校工作的“老同济”、校医蒋益生和理学院院长顾葆常、工学院院长江鸿三人作为校长徐诵明的代表,赶到上海开始寻觅校址。12月,同济迁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决定设立驻沪办事处,由蒋益生任主任。不久,徐诵明将四川方面校务交教务长谢苍璃代理,自己也抵达上海,与有关方面进一步商洽校址事宜。
至1946年初,同济接收了上海德国医学院所属校址,涉及善钟路(今常熟路)100弄10号校本部、同孚路(今石门一路)82号医院、戈登路(今江宁路)495号病理学馆、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今南京西路常德路口)华德中学。其他校址也在积极洽商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蒋益生了解到“平昌街”原日本第七国民学校已成国民党军队驻地,于是他向学校提出建议,希望争取到这处校址。1946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上海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处致函同济大学,称教育部附设上海中学进修班“奉令结束”,并将第七国民学校校址及水电设备、炊事用具等移交同济大学。1946年9月,同济大学文理学院在原日本第七国民学校校址正式开学。1948年6月,同济大学文、理学院分设,文学院迁至四川北路底(今上海市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
至此,工学院在其美路(现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学校总办公室和医学院在善钟路(现常熟路),理学院在国顺路(现上海第二教育学院),文法学院落脚在四川北路(原西童学校,即现上海市复兴初级中学内),新生院落脚在江湾新市区的博物馆(现长海医院内),图书馆(现黑山路同济中学内),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在江湾新市区魏德迈路370号(现邯郸路),附属中学在江湾新市区的府外西路99号。当时,同济大学校区横跨上海数个市区,分散十多处。
1948年8月,细菌研究所登报招收研究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25日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同济大学。建国后,为高教部直属院校。
院系调整
从1949年开始,为配合新中国教育资源统筹布局,同济大学历经多次院系调整。
1949年9月,文学院和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后随复旦大学支援了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等校的建设。
1950年,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医学院和附属同济医院全部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后改名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同济医院
1951年,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两校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理学院动物系、植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往南京,建成南京机械专科学校(现南京工程学院)。当时曾有动议,要将同济大学工学院迁到大连,但是后来没有实施。
1952年8月至9月底,数学、物理、化学等系除了保留基本的工科教学以外,全部调整至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等校;工学院机械系、电机系、造船系等调整至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还支援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等校;土木系水利组调整至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9月6日,中央教育部和华东教育部决定将交通大学大同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之江大学、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华东交通工业专科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和同济大学9所学校的土木、建筑、测量各系、科、组全部集中于同济大学(1951年复旦大学土木系并入交通大学土木系),后又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组调入,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被改组为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的工科大学,医、理、文、法学院建制被取消,学校收缩,并集中在四平路原工学院校址。1952年10月,华东化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成立。11月,原同济大学理学院校址(占地面积为49.84亩)被正式调拨给华东化工学院。
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几年中,清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学生共55人调整至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厦门大学土木专业和浙江大学铁路专业各有几十名师生也先后调至同济大学。
1954年,恢复研究生教育
1956年11月,同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转由城市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共同领导。
1956年,工学院测量系迁往湖北武汉,参与建设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后改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已并入武汉大学)。
1958年,原上海铁道学院成立,下设铁道运输系、铁道电信系、铁道建筑系。
1960年,交通部在同济大学成立上海公路工程研究所(1971年,上海公路工程研究所改组为同济大学公路研究所)。
1960年3月,硅酸盐、塑料、材料性能3个专业参与组建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60年6月,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
1960年10月,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工科院校,位列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64年8月,上海铁道学院的建筑系调整并入同济大学。
1965年12月,改由高等教育部直接领导。
文革十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高校停止招生。在这场大动乱中,同济大学是重灾区。
1967年6月2日,《文汇报》发表社论《上海高校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祝贺同济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当天,革委会发出通告,宣布自1967年6月1日起,“同济大学的党、政、财、文各项大权归‘同济大学革委会’”。
1968年3月6日,经上海市革委会批准,成立了“中共同济大学核心小组”,这是市革委会批准的第一个高校党的“核心小组”。此后“整党”由“校革会”和“核心小组”共同负责。
1970年11月,同济大学招收的首届工农兵学员入校。
1972年起,学校开始接受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的科研任务和科研经费。
1972年,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专业调入至同济大学。
1973年,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制造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
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
继往开来
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拓展学科范畴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
1979年1月,邓小平方毅余秋里耿飚王震谷牧康世恩陈慕华8位副总理批示,同意教育部给国务院的《关于同济大学与西德建立联系并恢复使用德语教学的报告》。同济大学恢复对德联系,成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同年,同济大学成立中国大陆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共建同济大学。
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年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4月,与上海铁道大学(创办于1958年6月,1995年5月由上海铁道学院和上海铁道医学院合并组建成多科性综合大学,更名上海铁道大学,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领导。)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并复办同济大学医学院
2001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将同济大学列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即“985工程”)名单;成为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等学校。
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
2004年,列为中共中央组织部直管高校。同年9月,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启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以及汽车学院首批入驻。
2005年7月12日—8月22日,机械、电信、交通等第二批搬迁学院顺利入驻嘉定校区。
2007年5月20日,同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庆祝大会在同济大学大礼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并致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前往同济大学,看望师生员工,祝贺同济大学百年华诞。
2007年,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之一;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2008年,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9年,入选国家“珠峰计划”。
2010年6月,教育部和上海市宣布继续共建同济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9月16日,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在北京签署协议,合作共同推进17所高校涉海学科建设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同济大学名列其中。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2011年11月,同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正式建立局校合作关系。12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2年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主办21世纪学术联盟第6届总会。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6年11月,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在知识产权学院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5月,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同济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首批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
2018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同济大学成为首批20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同年12月,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集聚上海及全球力量,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培养中国当前紧缺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中心,助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9年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5月,正式成为国际铁路联盟成员。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2020年1月,首批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10月20日,发起成立“城乡规划扶贫联盟”;同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2月1日,同济大学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12月,依托同济建设的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揭牌。
2022年7月,同济大学国豪书院成立,时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出任国豪书院首任院长。9月,同济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
2023年1月12日,共同发起成立的卓越大学智库联盟成立大会召开。2月17日,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司法局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正式成为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3月1日,同济大学彰武校区江浦路校门(拟定江浦路2239号)正式启用。4月8日,联合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 6月6日,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11月,同济大学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中心。12月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同济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同济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2024年2月1日,同济大学大飞机内饰联合创新中心揭牌。达卡当地时间3月24日下午,由同济大学等联合建设的达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CS)揭牌成立。
2024年5月16日,同济大学STEM教育智库与未来教育研究院揭牌成立。9月19日,同济大学新成立计算机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申恒涛担任院长。
2024年5月24日,同济大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研究院正式揭牌。当地时间7月28日,同济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在埃及成立。9月1日,学校融合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揭牌在嘉定校区举行。9月5日,同济大学国家级(省部共建)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团队共同发布“书生•济世”数字金融平台。9月19日,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9月26日,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都分中心揭牌仪式暨创新发展专题讲座在成都同创谷举办。9月27日,同济大学市民园艺中心在校内“卉生活”植物小站揭牌。11月,同济大学成立力学系、航空航天工程系。12月,同济大学和井冈山大学联合实验室揭牌。12月10日,同济大学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保时捷汽车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2月11日,静安区人民政府与同济大学举行签约仪式。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将合作共建同济大学附属闸北中心医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30个专业学院,12家附属医院,12所附属中小学,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3个,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797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3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等其他国际院士37人次。“万人计划”教学名师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5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97人次,“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优秀青年人才34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6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6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国家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双一流”认定建设学科8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7个,上海市“高峰高原”计划高峰学科1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6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附属医院
附属学校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12所附属中小学。同济大学先后与杨浦区签约共建“同济大学杨浦基础教育集团”,与虹口区签约共建“同济大学虹口基础教育集团”。
社会评价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6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1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4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11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同济大学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遥感空间信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国产化智能温室、新能源汽车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自主研制纳米级角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等标志性科研成果。发表于国际三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与《Cell》;同济大学有22位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其中《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和《特大桥梁颤振和抖振精细化理论》分获2005、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周怀阳教授作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南海航段科学负责人,成为首名下潜的科学家,其自行研制的流体采样器等设备在该航次得到成功使用,为中国在深海海底首次采集到保压流体等样品。(图册来源:)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学校7科研项目成果获颁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以同济大学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3项目分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同济大学教授为主要参与者合作完成的4项目分获1项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8年,学校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揭牌成立,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攻克若干世界级技术难题;成立雄安未来城市研究院,服务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由学校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成为入选教育部珠峰计划的首批七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经费位居全国高校第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数并列全国高校第3。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提供全新思路;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自体肺干细胞移植再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承担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低速风洞的建筑设计任务,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建言献策。国防科研和军民融合项目立项合同额首次突破1亿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总计83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较上一年增加27.7%。文科科研项目合同金额首次超过1亿元。学校成为中央网信办首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之一。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18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13项;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8项。
同济大学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正朝着年产值千亿级的目标迈进,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2022年8月,由同济大学等25家单位编制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技术规程》发布。
学术资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40多种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2012年12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的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在中国71种理工科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中,同济自然版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为70.2,排名全国第一。
创刊于1990年,是由同济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CS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创刊于1980年,是上海市力学学会、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应用力学学科的学术刊物。为中国力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 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类学术期刊,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
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城市规划汇刊》,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术期刊。该刊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是国家建筑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美国国际CODEN中心授予国际刊名代码。
1986年创刊,研究对象以德国为主、兼顾欧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1998年创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首家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80年创刊,该刊已被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收录。
同济大学图书馆由四平路校区图书馆、嘉定校区图书馆、医学图书馆沪西校区、医学图书馆沪北校区、德文图书馆、同济大学博物馆组成,总面积75323平方米。同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拥有纸本图书460余万册,纸质中外文现刊600多种。电子图书及学位论文约2171万册,中文电子期刊约86万册,外文电子期刊约124万册。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2010年11月25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在同济大学宣布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全方位合作,并宣布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实行联考。重庆大学于次月宣布加入,至此,同盟的合作高校增至9所。
2023年10月,参与组建全国机器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当选为共同体轮值理事长单位。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2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除颇具影响的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和中意学院外,还建有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合作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等机构。在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地合作承办多所孔子学院。
学校每年接待境外来宾5000多人次,2002年德国总理施罗德、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2006年意大利总理普罗迪、2007年德国总统克勒等,并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校讲学。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校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1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IBM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22年1月13日下午,同济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推动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重点领域的产学研深度合作,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新型数字化人才,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打造中德校企合作新典范。
同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自2014年起开展土木、环境、交通领域的“3+1+1”学生交流项目。学校针对该项目的调研显示,项目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或选择在美国顶尖高校继续深造、或就职世界500强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回国继续科研之路。
1.与德国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组织学生赴德国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柏林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弗莱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康茨坦茨大学、图宾根大学、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波鸿鲁尔大学、马堡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柏林洪堡大学、斯图加特大学、莱比锡大学、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波恩大学、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汉诺威大学、慕尼黑联邦国防军大学等。
2.与法国的合作与交流
同济大学与法国的接触和交流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交流合作逐渐密切。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入,特别是2004年10月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阁下为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奠基和2006年11月法国时任文化部长为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大楼落成揭幕,学校对法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除了学校与法国国立桥路大学校暨巴黎高科于1999年11月合作创办的的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之外,学校与法国二十多所高等院校保持了密切的校际合作关系,高层人员来访频繁,合作层次不断深入,且呈系列化趋势;合作专业已拓展到交通、电信、建筑城规、汽车、机械、经济管理、环境、土木、人文科学和理学(数学、物理、化学、海洋地质、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
此外,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也已逐步成为同济大学对法合作交流的窗口与平台,且得到了法国驻华使领馆、法国企业和各类机构的长期支持。
3.与意大利的合作与交流
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教授间的交流与合作。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意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备忘录的签署,特别是2006年意大利普罗迪总理来学校见证同济大学中意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对意合作也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中意学院作为中意两国第一个政府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从开始的工程类本科双学位项目,业已扩大至设计、工程、建筑、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硕士、博士生合作项目,中意学院也成为同济大学对意产学研合作的窗口与平台。
合作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包括: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帕维亚大学、帕维亚高等研究院(Istituto Universitario di Studi Superiori di Pavia)、特兰托大学、威尼斯IUAV大学、威尼斯国际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罗马第一大学(La Sapienza)、罗马第二大学、帕多瓦大学、佩鲁贾外国人大学,意大利但丁学会(Società Dante Alighieri),菲亚特集团(FIAT Group),意中基金会等。
与此同时,同济大学与意大利驻上海总领馆、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意大利环境国土海洋部、意大利教育中心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等政府、民间机构和诸多企业在科研、人才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2008年5月“中意学院战略顾问委员会”的成立也为更多关注同济对意合作的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了平台。
4.与瑞士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组织学生赴瑞士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
5.与奥地利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组织学生赴奥地利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因斯布鲁克大学、林茨大学、格拉茨技术大学等。
6.与芬兰的合作与交流
自2010年起,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所大学共建了同济大学中芬中心,以期成为国际创新知识的枢纽和引擎。
两校合作双学位项目:国际设计商业管理(跨设计、经管和电信专业)。学生交流:学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城规、材料工程;设计;经管等院系同学可以申请。
1.与日本的合作与交流
同济大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开始了与邻国日本的交流。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学校与日本各界的友好合作关系逐步加强,同时随着大批新一代留日学者陆续回国,来同济工作,使同济大学对日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化,更具实质性,合作方式与领域也益趋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于2004年在东京及2007年在大阪与当地大学合作设立了教学点,以便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1992年得到大阪工大摄南大学的帮助,在同济大学外语系下设立了日语专业,已发展成教师19名,在籍学生128名的日本语言与文化专业,更是为学校对日交流的发展积蓄潜力。与学校有校际合作关系的日本大学就有24所,局部合作的则更多,近年在产学研结合潮流中,与日本的企业也进行着频繁的交流。此外,从2003年起学校开始与日本的几所大学开展大多为期一年的短期学生交流,以助两国青年学生的相互交流、增进理解、锻炼意志、开阔视野和增长学识。
2.与韩国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于2001年初次与韩国的江原大学签署校际学术交流协议以来,陆续与韩国庆熙大学、高等科学与技术大学(KAIST)、高丽大学、汉城大学、成钧馆大学、釜山国立大学、密阳大学、亚洲大学、仁济大学、全州大学等建立和开展了包括学生短期交流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与韩国的企业如LG、LS、PRIME集团等也建立了联系,领域覆盖土木、建筑、材料、电信、物理、汽车、人文、社科等领域。
3.与越南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越南的交往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为数不少的越南优秀学生在学校建筑、城市规划、结构、工民建、建筑机械、工程经济等专业学习,毕业或进修后回国工作,成为越南城市建设的栋梁,其中不乏成为部级领导的校友,中国改革开放后他们不断介绍年轻学生来同济留学,与留校工作的校友开展合作科研项目等,并牵线搭桥促成学校与越南相关领域的大学(河内建筑工程大学、河内建筑大学、越南矿业与地质大学)缔结了合作交流协议,同时不断介绍越南建设、教育部的官员前来访问交流,输送官员来学校参加培训项目,邀请学校专家赴越南讲学等。近年,又有校友在越南第三大城市DANANG联合创办了DANANG建筑大学,在课程设置等上寻求母校的支持和帮助。
4.与新加坡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有校际学术交流协议,在建筑、规划、土木、工程管理、交通工学领域有学生短期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与南洋科技大学、亚太管理学院、新加坡住房发展局、新加坡教育学院、ABB安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合作关系。
5.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与交流
2003年在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的见证下学校与吉隆坡基建大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为该校提供教育大纲及教学活动的咨询等,2006年在土木领域签署了更为详细的合作协议。
6.与也门的合作与交流
20世纪70年代应中国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先后派出机电、建工、建筑领域的教授赴也门萨那技术学校教学,并参与该校的管理工作,此后该校发展为萨那大学,学校于1990年与该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7.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其他与泰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以色列等国的教育、研究机构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包括学生交换、双学位培养、联合科研、教师交流和寒暑期学校等项目。
自1988年起,同济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土木、建筑城规、航空航天和设计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
早在1975年,同济大学就开始招收非洲留学生,33年来共招收来自非洲45个国家的留学生357名,他们分别在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接受学历教育。2001年起,同济大学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不但与诸多非洲高校与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也参与或组织了一些针对非洲国家的国家支援项目与高层次培训项目。2005至2007年期间,非洲多国教育部长代表团、安哥拉文化部副部长Andre Mingas先生、非洲联盟副主席Patrick Mazimhaka先生等政府高层先后访问学校。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同济古训: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原校党委书记周家伦教授在同济百年校庆讲话中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来总结同济精神,并具体指出同济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二是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三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四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形象标识
一、名称
同济大学校徽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基本图案由建筑系学生徐建华在1981年设计,后经过艺术处理,于1997年确定为校徽。
二、历史
在标志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
三、文化
标志的文字:以“同济”两字为核心;标志的图案:三人划龙舟;昭示着目标: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昭示着精神:同新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校园环境
校园建筑
1952年院系调整完成后,同济大学开始了建设校园的热潮。南、北教学楼和图书馆围绕着校前区广场,师生们叠山挖池建成了景色优美的“三好坞”,富有民族特色的西南一楼是学生宿舍,拥有3000多座位的大礼堂曾是远东第一的无立柱薄壳结构建筑,包豪斯风格的“文远楼”则入选上海50年经典建筑名录。
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杨浦区政府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又掀起一轮建设高潮,规模不断扩大,许多新颖独特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在内环线范围里,同济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位,也是连续多年的上海市花园单位。
【三好坞】
50年代师生义务劳动建成,取名三好,寓意学生做“三好学生”。由陈从周设计、题名。其下淌的水叫做同心河。建于1956年。1987年为迎接80周年校庆,全面整顿“三好坞”。三好坞有三座亭子,湖心亭和两个在山上的,成为聚友、约会、休闲的好地方。
【大礼堂】
建于1961年的同济大学大礼堂,曾是远东最大的礼堂,它净跨40米的拱形网架结构,被誉为当时同种形式的亚洲之最,人称“远东第一跨”。
【“一·二九”礼堂】
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建于1942年,得名于“反饥饿、反内战”的“一·二九”运动(1948年1月29日因要赴京请命而被反动派残忍镇压,导致69名学生受伤,3人重伤,33人失踪的“一·二九”血案)。礼堂是纯白色的现代建筑,有曲线的房顶,落地玻璃的走廊。
【文远楼】
“文远楼”于1953年建成,由黄毓麟、哈雄文设计。整座建筑布局合理、体型丰富、外貌简洁。二战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深入影响中国,五十年代初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本土现代建筑,文远楼便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20世纪90年代末,文远楼被载入《世界建筑史》,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
【建筑城规楼群】
“明成楼”建于1985年左右。明成楼的“成”,据说取自计成,以铭记这位对中国园林文献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一位明代造园家。
【衷和楼】
“衷和楼”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北角,是教学科研综合楼,占地面积156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24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1层,建筑高度约100米,象征21世纪,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
位置信息
知名校友
截至2023年5月,同济大学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74人。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社会新闻
10月17日,有同济大学2024届毕业生称毕业证上面写的是“五年一贯制本科”,学生吐槽“985毕业证书变成了大专”。10月18日,同济大学本科生教务处工作人员称,五年制打印错误成了“五年一贯制本科”,涉及学院会统一更换。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同济大学.
院部设置.同济大学.
学校章程.同济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09: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