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三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六部:
吏部、户部、
礼部、
兵部、刑部、
工部。中书省和尚书省是
两汉时期基本形成,东汉废除中书省,只设尚书省,
三国时恢复中书省,门下省是晋朝首先建立的,南北朝依然沿袭,
晋朝时期三省制度基本建立起来,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
政治制度。三省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不同,在
封建社会末期实行封建专制,基本废除了三省制度。
简介
隋唐的三省为
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省,长官称为宰相。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
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
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
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
参知政事”、“
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了
君主专制,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
三省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
中书省和
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
中书令(隋称
内史令),副长官为
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为中书舍人。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
纳言),副长官为
黄门侍郎(后改称
门下侍郎),主要职官为
给事中。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
谏诤之责,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
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
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负责都省
职事,总领六部。“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当然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
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
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
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
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敕之权又为
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
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故唐中叶后,三省制已名存实亡。
中书省
置中书令二人,
正三品(
代宗升
正二品),高宗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称
右相。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
凤阁,中书令称内史。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又改中书省为
紫微省,中书令称紫微令。后复旧称。中书令为一省之首官,《
新唐书·百官志》云:“中书令……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又置侍郎二人,
正四品(代宗升正三品),为中书令之副,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
奏之。又置中书舍人六人,
正五品上,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
掌侍进奏,参议
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
书册命。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
五花判事”。
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再交付中书舍人,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这个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舍人称为“
知制诰”,其余舍人也要分别在制敕上署名。在舍人中选择一个资格最老的,称为“阁老”,负责处理本省杂事。舍人六人分押
尚书省六部,并辅佐宰相判案。
唐代的中书舍人都是文人士子企慕的清要之职,所谓“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是跃居台省长贰以至入相的一块重要跳板。
此外,
中书省的属官还有起居舍人2人,
从六品上,《新唐书·百官志》云:“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诸礼节。四方蛮夷纳贡,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进。军士出征,则受命劳遣,并每月慰问将士家属。又有
主书4人,
从七品上。主事4人,
从八品下。右散骑常侍2人,
从三品,右
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
廷议,小则上封事。
门下省
置侍中二人为省长,正三品(代宗升正二品)。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
门下省为东台,侍中称
左相,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称纳言,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改门下省为鸾台。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称
黄门省,侍中称监,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左相。《新唐书·百官志》云:“侍中……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有
门下侍郎2人,正四品(代宗升正三品),为侍中之副,龙朔二年改称
东台侍郎。武后垂拱元年,称鸾台侍郎,天宝元年,又称门下侍郎。《
百官表》云:“门下侍郎……掌贰侍中之职。大祭祀则从;盥则奉巾,既帨,奠巾;奉匏爵赞献。元日、冬至,奏天下祥瑞,侍中阙,则莅封符券,给传驿。”
门下省的属官有左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
左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谏诤得失,侍从赞相。
又有给事中4人,正五品上,掌侍左右,分判省事,监察
弘文馆缮写雠校之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毕,则驳正违失。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白居易在《郑覃可给事中敕》中说,给事中的职责是“凡制敕有不便于
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冤滞无告者,得与御史纠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
又有
起居郎2人,从六品上,掌录天子法度。天子御正殿,则起居郎居左,舍人居右。若天子有诏命,起居郎俯陛以听,退而书之,每季终了时交给
史官。贞观初年,以给事中、
谏议大夫兼知
起居注、或知起居事。唐高宗时,
许敬宗、
李义府为相时,为了防止泄密,上言减少预闻机密的人员,故命起居郎、舍人承旨之后,与百官同出,不得与闻机务。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才诏令起居郎、舍人于入阁之日,具纸笔立于
螭头下,恢复贞观时期的制度。
此外,
门下省还设有
录事4人,
从七品上;主事4人,从八品下;左补阙6人,从七品上;
左拾遗6人,从八品上;典仪2人,
从九品下。
掌赞唱及殿中版位之次序。
城门郎4人,从六品上,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开关之节。
符宝郎4人,从六品上,掌天子八宝及国家之
符节,
大朝会,则奉宝进于
御座,天子行幸,则奉宝随从。凡命将、遣使,皆请旌、节。旌以颛赏,节以颛杀。
中书省与门下省还各有补阙拾遗,它们均分左、右置,“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
左右补阙,从七品上;
左右拾遗,从八品上,均是
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创置的。
尚书省
尚书省置令1人,正二品。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称东台,废
尚书令,改尚书为
太常伯,侍郎为
少常伯,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改称
文昌台,不久再改为
文昌都省。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称为
都台,长安三年(公元703年)称为中台。唐代尚书省的办事机构设在长安皇城的承天门大街东侧,位于中书、门下二省之南端,所以又别称南省或南宫。从
中书门下发出的诏令制敕,均经由尚书省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州县,或者根据诏令制敕的精神制成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新唐书·百官志》说: 诸州计奏达京师,以事大小多少为之节。凡符、移、关、牒(按:皆公文名),必遣于都省乃下。天下大事不决者,皆上
尚书省。这说明尚书省的权位相当重要,据《旧唐书·戴胄传》记载,
唐太宗曾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这几句话就足以说明尚书省在中枢行政机构中的重要地位了,也就是说在三省中,尚书省才是行政的实际总汇。唐代的尚书省组织更加整齐严密,由隋之六曹固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每部的组织,则以隋之侍郎升为尚书的佐贰,在
尚书左右丞下,每部有4个属司,共24个司。
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掌典领百官。因为唐太宗即位前曾任其职,故唐代例不复置。以左右仆射为本省的实际长官。另有
左丞1人,正四品上,
右丞1人,正四品下,主持省内日常事务,《
新唐书·百官志》云:“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有左右司郎中各1人,
从五品上,
员外郎各1人,从六品上,为丞的助手,分判本省六部
诸司事务。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左右丞为
左右肃机,郎中为左右承务,诸司郎中为大夫。唐初,仆射的地位十分尊崇,因为在中枢的
职事官中,
正一品的
三公、
三师不单独设置,而正二品的尚书令又被废,只有
从二品的仆射官阶最高,其他
两省的副官如门下侍郎、
中书侍郎以及各寺、监的长官均在三品以下。所以《
唐会要》称左右仆射为“师长百僚,虽在别司,皆为统属”。据说仆射于都堂上书,宰相皆送,文武三品以上官均升阶列坐,左右丞、各部侍郎、
御史中丞以及四品、五品以下者皆罗拜阶下,仆射不答拜,可见其威权之重。自中唐以后,由于仆射被排斥于宰相行列之外,
尚书省的地位因受到
使职差遣的冲击,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地位就逐渐下降了。
据《唐会要》记载,贞观时,唐太宗曾规定:“尚书细务属左右丞,惟大事应奏者乃送仆射”。可见左右丞在尚书省内的权位也是相当重要的,其中左丞统吏、户、礼三部;右丞统兵、刑、工三部。六部诸司文案均需送都省由左右丞勾检后,方下达到有关部门。因为规定省内有大事才向仆射请示,其余细务均由左右丞处理。这样,左右仆射已渐被架空,都省的实权自然落在左右丞手中了,所以到宋代,左右丞也是执政官之一。
尚书都省所属的六部
二十四司,负责处理全国军政、财文、兵刑、钱谷等一应
行政事务。
其中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下统吏部、司封、
司勋、考功四司。唐代规定官员的选授制度是:三品以上者由皇帝亲自选授,五品以上者由宰相提名呈报皇帝御批,吏部听制授官;六品以下者由吏部根据其身材、资历、才能、功劳、德行、言辞、书判诸方面的优劣予以“注批”,并报请
门下省审复后授职。四司官员
分掌如下:
吏部郎中,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假告身、假使,其中有一人专掌选补
流外官。员外郎二人,一人判
南曹,均为尚书、侍郎之副贰。
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
司勋郎中,掌官吏
勋级;
考功郎中,掌
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
行状。若官员死亡后,史官要为其立传,太常要议谥,若要铭于碑者,则会同百官议其宜记述的事迹上报,然后考功郎中通报其家属。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以前,由
考功员外郎主持
科举考试。
户部,掌天下财政、民政,包括土地、人民、婚姻、钱谷、
贡赋等,所属有户部、度支、金部、
仓部四司。其中
户部郎中、员外郎,掌户口、土地、
赋役、贡献、蠲免、优复、婚姻、继嗣之事;
度支郎中、员外郎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与中书
门下省议定上奏;
金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管理两京市、
宫市等交易之事,并供给宫人、王妃、官员奴婢衣服;仓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
礼部掌礼仪、祭享、
贡举之政。所属有礼部、
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其中
礼部郎中、员外郎,掌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铺设,及百官、宫人丧葬赠赙之数,为本省尚书、侍郎之副;
祠部郎中、员外郎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
卜筮、医药、僧尼之事;
膳部郎中、员外郎,掌陵庙之牲豆酒膳;
主客郎中、员外郎,掌诸蕃朝谨之事。开元二十四年
玄宗诏
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这样,礼部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
兵部掌六品以下武官选授、考课、主持武举,以及军令、军籍和中央一级的军训,但并不直接带兵。所属有兵部、职方、驾部、
库部四司。其中
兵部郎中一人判帐及武官阶品、卫府众寡、
校考、给告身诸事;一人判簿籍及军戎调遣之名数。员外郎一人掌贡举、杂请,一人判
南曹,岁选解状。皆为尚书、侍郎之副;
职方郎中、员外郎,掌地图、城隍、镇戎,烽候、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凡蕃客至,
鸿胪寺先询问其国山川、风土,然后制成地图上奏,并送
副图于职方司,殊俗入朝,则图其容状及衣服样式通达于上;驾部郎中、员外郎掌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
牛杂畜之籍;
库部郎中、员外郎,掌兵器、
卤簿仪仗。
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并平议国家之禁令。其属有刑部、
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其中
刑部郎中、员外郎掌
律法,按覆
大理寺及天下上奏诸案件,为尚书、侍郎之副贰。凡是审理大案件,可用尚书侍郎之名义与御史中丞、大理卿组成“三司”,共同参议。国家发布大赦令,可代表刑部召集囚徒宣布赦免名单;
都官郎中、员外郎,管理俘虏,奴隶的簿录,给以衣粮医药,并审理其诉讼事件;
比部郎中、员外郎负责通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勋赐缺乏物资,以及
军用物资、器械、和■等事;
司门郎中、员外郎,管理门禁关卡出入登记,以及各地上缴失物的处理。
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和国家农、林、牧(
军马除外)、渔业之政,以及诸司官署办公所需纸笔墨之事。所属有工部、屯田、
虞部、水部四司。其中
工部郎中、员外郎,掌城池之工役程式,为尚书、侍郎之助手;
屯田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员之
职田、诸司官署公田的配给;
虞部郎中、员外郎,掌苑囿、山泽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给和畋猎之事;
水部郎中、员外郎,管理河流过渡、船舻、沟渠桥梁、堤堰、沟洫的修缮沟通,以及渔捕、漕运诸事。
六部长
官称为尚书,正三品,副官为侍郎,正四品下(
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唐初以来,尚书的地位很高,据《
通鉴》开元二十四年的记载:“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正因为如此,尚书实际上成为高官权臣的兼职,不能具体处理本部事务,这自然就被架空而失去实权。唐代
六部尚书分为三行:吏、兵为前行;刑、户为中行;礼、工是后行。各部官员的迁转就是按照这个次序的,由后而中而前的,所以担任某部尚书,并不等于熟悉这部的职务,而只是由于资格的关系。因此,
中唐以后,六部尚书基本上成为官员迁转之资,其官称只代表一种身份,而不一定说明所任的职务。这就是宋代六部等于虚设,而另以其他机构代替六部的由来。
评价及意义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
中央机构的权力,把
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
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
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历代基本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