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社会是某些
资产阶级学者划分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由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D·贝尔1959年在
奥地利萨尔茨堡第一次提出,并在1973年发表的 《后工业社会》 一书中进行专门阐述。贝尔把人类
社会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
前工业社会 (或称
农业社会),人们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原料和人的体力,经济主要由农业、矿业、渔业和林业部门构成。第二阶段为
工业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依赖减少,用能源代替体力,依靠技术和机器从事大规模的
商品生产。经济主要由
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部门构成。第三阶段为后工业社会,人们依赖于信息,将致力于发展服务业。继贝尔之后的著名人物还有布热津斯基和托夫勒。
简介
后工业社会又称
知识社会,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学者
丹尼尔·贝尔对把
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以
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
主要特征
1、
经济结构从
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 任何国家的经济,随着逐步
工业化,各产业的
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
发展趋势;随着
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征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服务业指的是除上述两种产业之外的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2、职业分布以
技术阶层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6年,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此后这两者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然而最令人吃惊的变化是专业和技术职员的增长,这部分职员的
增长率是
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的2倍。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他们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整个技术阶层人数的增长率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2倍,而
科学技术人员的增长率则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3倍。
3、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
社会政策的依据 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协调人相机器关系的社会。后工业社会则是围绕知识,为了创新和变革,实施
社会控制和指导而组织起来的社会;这样也就形成了必须从政治上加以管理的新型社会关系和新型结构。
当然,知识对任何社会的运转都是必需的。但是后工业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本身的特征发生了变化。理论知识占居
主导地位,成为制定决策,指导变革的决定力量。理论的重要性超过了经验,知识被编码成抽象的
符号系统(就如同一个公理化系统),使之能用以描述迥然不同的经验。
当今任一现代社会,都依赖于创新和对变革实行社会控制。实施社会控制,使社会产生了计划和预测的需要。正是由于人们对创新的性质看法有了这个变化,才使理论知识变得无比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领域的发展,日益取决于
理论工作的进展。理论工作把已有知识有序化(编码化),并指出用经验来验证的途径。实际上,理论知识日益成为社会的
战略资源即轴心原则。而学校、研究所和智力部门正日益成为新型社会的轴心机构。
4、未来方向是技术控制和
技术评价根据新的技术
预测模式,后工业社会有可能掌握进行社会变革的新手段,这就是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当社会依赖技术和创新的程度越高,
社会体系中有害的“不定因素”也就随之增加。但是,新的
预测方法和计划规划技术的产生,有可能开创
经济史上的
新阶段,即预先自觉地规划
技术变革,从而减少未来经济的不定因素。
5、
决策方式使新的“智能技术”诞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18世纪和19世纪的科学家们所处理的问题大多是双变量或三变量、四变量问题。而科学进程的下一阶段,是对大量变元的整序,例如,
统计力学中的
分子运动,
保险业捐算表中的
平均寿命,
人口遗传学中的遗传分布,等等。
社会科学中还有“一般人”问题一智力分布、社会流动率等等。
后工业社会中知识和
社会问题,用韦弗的比喻,是“有组织的复合体”,即对有大量相互作用变元的大系统进行管理,使之互相协调以达到特定目标。管理这类大系统的技术目前已经具备。1940年以来,一些新兴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处理“有组织的复合体”十分适用。
新兴学科包括
信息论、
控制论、
决策论、
博弈论、功效学、
随机过程等等。由此还发展出许多专门技术,如
线性规划、
统计决策方法、
马尔可夫链的应用、蒙待卡洛随机化方法等等,还有最大风险最小化的
决策准则,用来预测根据不同
战略形势采用的不同分案可以产生什么后果。这些技术统称为“智能技术”。“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人们的
决策活动规范化,从而实现
大众社会有序化。
现代化的理论涵义
如果没有
现代化理论及其传播,现代化一词就不可能象今天这么普及。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世界、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成果的统称。在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一词被赋予新的涵义。
早在1933年7月,中国《申报月刊》就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发表26篇文章,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道路。在随后的30~40年代,中国知识界就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学者没有再前进一步,形成现代化理论。
50年代,美国一批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
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国
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
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
讨论会上,大家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
不平衡等问题;与会者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1958年,丹尼尔·勒纳出版《
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一书,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1959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比较政治委员会召开了
政治现代化讨论会,随后出版了《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
阿尔蒙德和科尔曼,1960)。
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
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例如,《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罗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现代化政治学》(艾普特,1965),《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布莱克,1966),《现代化的抵制和变化》(埃森斯塔特,1966),《国际体系与社会现代化》(内特尔和罗伯逊,1968),《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等。在70~80年代,
现代化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得到
全面发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现代化理论。
西方学者开展现代化研究,历时50年(50~90年代),最终形成了现代化
理论体系。尽管这种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并因此受到种种批评,例如,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用来阐述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我们不妨称之为
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如果根据研究领域进行分类,经典现代化理论分为
政治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理论等。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附表1.2),例如,
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经济工业化和专业化、社会城市化和流动化、个人
开放性和参与性、文化理性化和普及初
中等教育等。
虽然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不同领域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它们与现代化的基本词义大体一致。
(1)指
发达国家16世纪特别是
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
(2)指
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包括从
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等。在40~60年代,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步入高度发达的
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些地区甚至处于
原始社会。所以,在
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从
农业经济向
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农业文明向
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就是现代化。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可以指
发展中国家赶上
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现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由于人们对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同的认识,高度发达工业社会内部也存在许多弊端,而且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关于现代化的辩论持续不断。
目前,关于
现代化有许多不同说法,其实,它们都是上述定义的不同表述形式,只是不同说法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中国现代化研究专家、
北京大学已故教授
罗荣渠先生在《
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归纳了世界各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解释,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
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
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
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关于现代化过程的大致特征,学者们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70年代,美国
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把它归纳为如下九个特征;他认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现代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
①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只能与
人类起源的变化和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变化相比拟。
②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
③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
④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起源于15世纪和16世纪的欧洲,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现象。
⑤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所涉及的整个变化,需要时间才能解决。
⑥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进行现代化的过程,有可能区别出不同的水平或阶段。
⑦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传统社会以很多不同的类型而存在,现代社会却基本是相似的。
⑧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虽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体上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向。
⑨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在转变时期,现代化的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从长远看,现代化增加了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
经典现代化理论一诞生就遇到了麻烦:如何解释发达工业国家今后的发展?
学者们发现,用经典现代化理论解释
发达国家18世纪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中叶的发展过程是合适的,用它解释
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达工业国家将来的发展就不合适了。可以肯定地说,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驿站。那么,发达工业国家今后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1)后现代化理论
几乎与现代化理论研究同步,西方学者对发达工业国家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种
新理论。例如,后
资本主义社会(
达伦多夫,1959)、后工业社会(贝尔,1973)、
后现代主义(Lyotard,1984;Best and Kellner, 1991;格里芬,1997)、
后现代化理论(Crook,1992;Inglehart,1997)、
知识社会(莱恩,1966)、
信息社会、
网络社会和数字化社会等,其中,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主义是与
经典现代化理论紧密相关的,后现代化理论则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相对应。
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就产生了后工业社会的思想,1973年正式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在今后30年至50年间,发达工业国家将进入后工业社会。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韦氏辞典,后现代(postmodern)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艺术、建筑和文化等领域兴起的思潮,它分析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反对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和实践,主张复兴传统要素和技术。有些后现代主义者倾向于对现代思想的否定和解构,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比较重视
后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创造。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把
社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但是,他们关于“后现代”的时间涵义,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有些学者认为,后现代是一种
文化思潮,不是一个
时间概念;有些学者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历史阶段称为“后现代阶段”,有些学者提出“后现代时代”。
后现代思潮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都有反映。
后现代化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
社会发展理论。它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7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
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
生活质量(附表1.3)。
殷格哈特教授是世界
价值观念
调查项目(World Values Surveys)委员会的执行主席,参加该项目的80名专家对43个国家进行了问卷调查,该项调查覆盖全球70%的人口。世界价值观念调查共进行了三次,分别是1981~1982年,1990~1991年,最近的一次调查是在1995~1998年完成的。
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国家如
尼日利亚,刚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如中国,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如韩国,接近于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点;有些国家如英国、德国和美国,已经进入后现代化;
北欧国家(瑞典、
挪威、
丹麦、
芬兰等)和
荷兰基本是后现代社会。
有人认为,
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等是后现代化理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后现代化理论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反映。
然而,不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化理论,都容易让人感到迷惑。
因为,根据韦氏辞典,“现代”指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的这段
历史时间,没有明确时间下限,当前的时代就是“现代”。如果“后现代”具有时间涵义,那么,“后现代”是什么时候?当前的时代是不是“后现代”?
如果当前的时代是“后现代”,那么,“现代”和“后现代”在时间上就是交叉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时间上,“后现代”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
事实上,前面谈到,有些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称为“后现代阶段”,有些学者把70年代以来的发达社会称为“后现代社会”。由此可见,“后现代”概念的自相矛盾,已经发生。而且,“现代”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时间概念,已经使用了数百年,要想改变它,谈何容易。
“后现代”概念的时间不自恰,必然影响后现代化理论的传播和应用。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化理论是以
经典现代化理论为参照的,它没有完全超越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束缚。
在现代化理论家看来,后现代化也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关于
发达国家的社会
发展研究。例如,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布莱克教授在1976年出版的《
比较现代化》一书中谈到,有大量文献讨论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往往把它们称作“后工业化社会”。
1998年,中国学者
何传启发表“
知识经济与
第二次现代化”一文,随后出版《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何传启,1999),全面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4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4个时代16个阶段;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
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
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而是驿站,将来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现代化等。
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大致经历210年(1763~1970年),
第二次现代化将大致经历130年(1971~2100年)。第二次现代化的时间分界,与美国密执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作为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起点基本一致,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把1973年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第五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基本一致。麦迪森的经济发展五个阶段分别是: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2年。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一种新现代化理论。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被赋予三种新涵义。
其一,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
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其实,它就是
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现代化。
其二,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
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它是一种新现代化,不仅覆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的内容,而且还有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7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
新经济(知识经济、
信息经济、
网络经济、
数字化经济等)、新社会(知识社会、
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学习社会等)和新文明(知识文明、非物质文明等)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纳入它的范畴。
其三,未来的现代化,指完成
第二次现代化后,人类社会进行的新的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
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困难(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同时化解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困境(
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矛盾),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预测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她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打开了一扇新天窗,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将是新现代化(附表1.4),例如,
政治知识化和平权化、经济知识化和
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创新化、个人学习化和个性化、文化多样化和
普及高等教育等。
第二次现代化与第一次现代化相比,有些变化是新出现的,如网络化、智能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如
政治民主化、平权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否定”,如工业比重下降、
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自然主义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淘汰”,甚至是“否定”。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
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
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对大自然掠夺和征服,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
第二次现代化刚刚走过30年历程,尚处于
发展阶段,它的特点和规律都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它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在发达国家里,第一次现代化已经成为历史,第二次现代化正如火如荼。在
发展中国家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都是不可回避的挑战,因而面临双重压力。
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现代化理论是一种
发展理论,它必然具有政策涵义。
经典现代化理论诞生于50年代,它对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和
国际政治产生了
重大影响。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诞生于90年代,它对21世纪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和国际政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被用来解释发达工业国家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变化,一方面被用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就必然涉及发达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由此引发关于经典现代化的争论。
对发达工业国家而言,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与
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同时淡化了
冷战时期两种
意识形态的直接对立。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非常丰富,包括现代化战略和途径、与发达工业国家的关系、如何对待
传统文化等问题;实现现代化,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奋斗目标。不同学者对经典现代化的理解不同,其政策涵义也不一样。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种观点。
(1)经典现代化是落后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落后国家在各个领域学先进、赶先进;例如,中国提出“
农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就是要在四个领域学习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经典现代化就是工业化。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实现
工业化和城市化,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3)经典现代化主要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
普及教育,传播科学,提倡理性、民主与自由,实现从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4)经典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欧洲化或
美国化等,是
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过程。显然,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引进西方的现代思想、
科学文化、民主政治、现代体制、
现代管理和
先进技术等。
(5)经典现代化就是第一次现代化,即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例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理性化、普及初中等教育等。
现代化理论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
交叉学科,研究工作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科学讲究理性,而不是情感。遗憾的是,有些时候,有些人不是科学地、客观地研究现代化的规律和政策,而是出于功利目的、带着
感情色彩或有色眼镜来看待现代化;不是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化,而是把现代化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这样一来,在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出现偏差,在经典现代化实践中出现失误甚至挫折,就是可以预见的。
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主要特征,那么,第二次现代化是以知识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第二次现代化首先发生在发达工业国家,它几乎同时向
发展中国家扩散。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的学者就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线性的,现代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于是,提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等观点,后现代化理论开始形成。在70年代前后,发达工业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工业产值占
国民经济比例持续下降,工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农村移动,生态
环境意识兴起等,这些变化与经典现代化背道而驰,后现代化思想得到验证。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化思想可以被看成是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先导”。
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
知识革命和
信息革命,
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知识产业比例上升,知识劳动者比例上升,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上升等。发达工业
国家调整发展政策,第二次现代化启动。由于
世界经济和
国际政治主要受发达工业国家的左右,发达工业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迅速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于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对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的双重压力。
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化是多样的,既有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也有
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它们是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在
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主要政策涵义是:探索新现代化的途径,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
物质文明向
非物质文明的转变,例如,政治国际化和平权化、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创新化、文化自然化和多样化、普及高等教育和提倡
终身学习等。
在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是必然的,但什么时候进行
第二次现代化,就是一种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有三种选择:第一种,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将来再考虑第二次现代化;第二种,同时开展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三种,直接进行第二次现代化。
第一条道路是不可取的。除非某个国家关起门来独立发展,不参与
国际合作;只要采用开放政策,第二次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知识、信息、产品和服务等就会一涌而入。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第三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因为,如果没有第一次现代化建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不可能实现
第二次现代化的目标。
第二条道路是最现实的。由于不同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在开展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时候,应该选择和制定不同的
发展战略,于是将形成多种形式的新现代化。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同时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和知识化的
协调发展。
如果如此,在发展中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政策涵义是:在加速经典现代化(如民主化、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理性化和普及初中等教育)的同时,学习和引进新现代化,推动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创新化进程,保护
文化多样性和
生态环境等。
第二次现代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前沿,没有先例可供借鉴。发达国家只能是在探索中前进,错误和挫折在所难免。发展中国家,需要探索协调发展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的道路。及时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丰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新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小结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而且
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人类文明进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发生了几次重大转折;单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发展可以是
不连续的,充满挫折和失败。所以,现代化不是直线的,现代化有阶段但没有尽头,现代化是加速的,同时现代化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现代化既是进步,也是选择,更是淘汰。现代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包括出现新现象,选择先进的,淘汰落后的。创新——选择——淘汰,构成现代化的三个音符,它们不断组合,形成发展
大合唱。这种
发展性淘汰,就像
生物进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现代化包含创新、选择和淘汰,必然导致
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权利的再分配。可以想象,有些旧体制的
既得利益者,难以放弃手中的果实,可能试图阻挡现代化进程。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高尚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如果某个人,高尚品德得到发挥,他(她)就会成为现代化的促进者;一旦邪恶占据上风,美德屈居其次,那么,他(她)就可能成为现代化的破坏者,成为文明进步的绊脚石。
现代化需要理解和尊重。有些时候,现有体制是上一次现代化的成果;随着新现代化,现有体制被新体制所取代。为新体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为原体制作出贡献的人,也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同阶段。就像我们不会忘记体育比赛的世界记录创造者一样。世界记录被一次又一次更新,那是非常自然的,
新记录创造者和旧记录创造者同样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