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姓
中华姓氏
华(huà)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7%。
历史发展
姓氏来源
姒姓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四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颛顼的孙子夏的后代所建立。
据考证,华氏人的始祖是可以远溯到黄帝轩辕氏的,因为颛顼正是黄帝的孙子。源自姒姓的华氏,早在夏朝的第四个天子仲康之时便已出现,距今有四千一百多年。这在史籍中有记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
西岳,指的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此就以“华”为姓氏了。不过,有学者明确持疑,因为当时的华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号未可确定,所以,认为是华氏之得姓在前,华山之得名则在后。
直到战国中期,今华山之地仍称“阴晋”,属于魏国之地,还没有被称做“华山”。到战国晚期的周显王姬扁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332年),魏国以阴晋之地为交换条件,送给秦国以求和,秦惠文王改其名为华阴,其境之山始称华山。因此,“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这一说法不可取。
不过,在夏执政时期,有四个贴身佞臣:“河济、泰华、伊阙、羊肠,修政不仁。”
姒泰华就是夏桀的宠臣之一,在其后裔子孙中,当有中国最早的华氏。
源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这支华氏是因地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宋国还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
宋戴公之子正考父食采于华地,因氏。其实,在宋戴公的孙子中,除了华督,还有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国大夫。可见这一支华氏是因地得姓,华氏家族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家族中很多人是宋国的公卿。
不过,有些学者开始以华为姓氏有不同的看法。华督,就是曾害死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并逼得孔氏族人迁往鲁国的一个宋国大夫。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就认为正考父的儿子华督,才是第一个以华为姓的人:“出自子姓,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
宋国是由周武王封给微子(商纣王庶兄)以奉汤祀的。殷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汤朝的后代,华氏自然也就源于子姓。
当时的宋国拥有今河南商丘县以东、直到江苏铜山县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这支华氏族人的最早发源之处在宋国,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的地方。
华氏族人大多尊奉华督为得姓始祖。
郑世子华,就是郑伯的二儿子姬华,在鲁僖公八年农历1月,会同周王使者、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等盟于洮。
公子华,即秦惠王的儿子之一,名华。公子华善武,为当时秦国大将。周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诸侯国合纵对抗秦国。秦惠王对此感到十分头疼,客卿张仪立即建议攻打叫喊得最凶的魏国。很快,公子华和张仪二人便率领秦军围攻魏国之邑蒲阳(今陕西西安长安区魏惠王十分高兴,将上郡
⑴.出自元、明、清时期蒙古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华努特,在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多冠汉姓为华氏。
⑵.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阿拉伯民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据文献《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镇江回回》等记载:回族华氏,其一源出西域回回泰不华(达不华)。蒙古汗国初期,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波斯人穆巴拉沙随父塔不台入华,定居于台州,后拜南宋遗民周仁荣为师,刻苦攻读汉语,于宋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在乡试中考取榜首。次年,在南宋朝廷廷试中赐进士及第,授集贤院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后在元文宗时期建奎章阁,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帝赐蒙古姓名泰不华(达不华)”。在其后裔子孙中,有汉化为达氏、华氏、泰氏者。今江苏六合、镇江等地的回族达氏、华氏、泰氏,皆为其后代。
另据史籍《云南左卫选薄》记载:明朝初期,有西域回回亦速,他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归附明太祖朱元璋,被授为云南左卫副千户。亦速之子还叫亦速,到其孙速来蛮时,以汉字速为姓氏,称速氏。之后从二世速俊、三世孙速晟、四世孙速霖、五世孙速泰到第六世孙速华时,其嫡系族人八代一直为官。在速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
⑶.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阿赉氏,满语为Alai Hala,汉义“桦皮”,世居翁郭罗城(今黑龙江阿城金国上京故城),后多冠汉姓为华氏、阿氏等。
满族瑚锡哈哩氏,亦称祜什哈礼、瑚克沙哈里,以地为氏,满语为Husihari Hala,世居瑚锡哈理(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依兰(今黑龙江依兰)、费尔塔哈(今吉林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后有赫哲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赫哲族、锡伯族瑚锡哈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华氏、严氏、关氏、胡氏、扈氏等。
得姓始祖
姒泰华、华督、姬华、嬴华。
迁徙分布
华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六位,人口约八十二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1%左右。
华氏一族自春秋时期宋国的华督起,华氏一族便世代显贵,名震天下。春秋时期见诸史册的华氏族人近二十人,在史籍《左传·正义》中就记载:“世本云,督生世子家,家生季老,老生司徒郑,郑生司徒喜”。这一支乃华督之嫡出,另外名将华元乃华督之曾孙,华元父华御事曾任宋之司寇,从众多华氏来分析,可以说此际乃华氏发展之高峰期
公元前522年,华氏家族由于当朝君主之处置失当而产生内讧,华氏家族由此而由盛而衰,叛臣华亥失败后逃亡楚国,华费遂子华登因与华亥有勾连,而亡命吴国。另外,此际齐有华周,卫有大夫华仲,这些史实表明,春秋时华氏已播迁于楚(都今湖北江陵)、吴(都今江苏苏州)、卫(都今河南淇县)、齐(都今山东淄博)等国。
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华氏族人渐有北徙山东,南迁安徽、江苏者。
汉朝初期,华寄、华毋害追随刘邦征战有功,封为列侯,子孙袭爵,为沉寂近一个世纪的华氏重新增光添彩。在两汉时期,华氏族人可以说遍布山东大地,并在山东平原一带形成望族,另在今山东、江苏、安徽间地的沛国也形成了华氏大族。
新莽之乱时,有北方华氏避居今湖南溆浦一带,与祖居此地之华氏相融合,后来昌盛为华氏武陵郡望。
三国两晋时期,华氏家族发展达到高峰,其中以平原郡的华歆家族为杰出代表,其人丁兴旺,世代名家辈出,可谓光照史册。在永嘉之乱中,华氏族人避乱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省。
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华氏族人在今江苏、上海等地繁衍昌盛,并有一支华氏入迁福建。
宋、元时期,华氏族人已经遍及黄河长江珠江中下游。
明朝初期,山西华氏族人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等地。
历明、清两朝,华氏族人广布于台湾以及西南、西北、东北各地。
如今,华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上海吉林江苏等省市为多。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堂号
武陵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沛国堂:以望立堂。
本仁堂:据《萧山渔临华氏宗谱·序》记载:华氏“原姓宋,实微子(商朝末君纣王的同父异母兄长)之裔,食采于华(今河南商丘以东至江苏铜山以西一带地区),西周时,宣王姬静遂因地赐华氏。华、宋二姓,万世难婚。”这段文字说明华氏源流和华、宋不通婚的原因。
其他:存裕堂、诒谷堂、享叙堂、培元堂、寿和堂、永思堂、享德堂、思训堂、庆余堂、敦本堂、礼耕堂、佑启堂、玉铿堂、听彝堂、培元堂、佑启堂、永思堂、本仁堂、德彝堂、青紫堂。
家谱文献
备注:根据各地家谱整理,以上仅为局部内容
字辈排行
楹联典故
源自商汤;望出武陵:全联典指华氏源流和郡望。
西岳世泽;谯国家声:上联典指西岳华山。下联典指东汉末医学家华佗。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人。
江表纳士;中州恤仁: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华轶,泛爱博纳,流亡之士,赴之如归,深得江表人士欢心。下联典指晋华谭,永宁初为郏令,时逢饥荒,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
神医世泽:帝母家风:上联典指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精通内、外、妇、儿、针炙诸科,尤其擅长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首创用麻沸散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编创“五禽戏”,强调以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后因不从曹操征召被杀。下联典指传说中伏羲氏的母亲华胥,相传她在雷泽踩了大人的脚印而生了伏羲。
术精方药;政尚廉平:上联典指东汉末医学家华佗,为名医,精方药针炙。下联典指五代时期的华康为官直廉而平。
神医名万古;妙算功千秋:上联典指东汉末医学家华佗,下联典指当代数学家华罗庚。
首创五禽戏;高扬二胡曲:上联典指东汉末医学家华佗创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下联典指现代同间音乐家华彦钧
三强韩魏赵;九章勾股弦:此联采用华罗庚自对联。
天漫人华风趣;地大物博妙心:此联为现代书画家石鲁赠画家华君武联。
烈妇哭夫而变俗;帝母履迹之钟灵:上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华周战死于莒,其妻哭夫而变国俗。下联典指伏羲之母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
江表得欢心之颂;中州勤抚恤之仁:上联典指西晋时期的高唐人华轶,字彦夏,汉末名臣华歆的曾孙,少年时就才华出众。永嘉年间官江州刺史,广施博爱,接纳贤才,流亡之士多投奔他那里,一时为人称颂。下联典指西晋时期的广陵人华谭,字令思,博学而有口才。太康年间举秀才,官侍中。永宁初年任郏县令,正值境内饥荒,他倾心抚恤,很有政绩。后历官镇东军谘祭酒秘书监。著有《辩道》三十卷。
活人功盖三分国;寿世方传十卷书:此联为江苏省扬州市华佗庙联。
立志宜与青云齐;身居不使白玉玷:此联为清朝名人华世奎书赠佚名联。
岐黄以外无仁术;汉晋之间有异书:全联典指东汉末期的医学家华佗。
术妙长生,得岐黄秘绝;书成汉妃,擅文学芳心:上联典指东汉末期的医学家华佗事迹。下联典指西晋时期的史学家华峤
秘籍搜奇,擅博学能文之誉;髫龄别父,受终身行孝之旌:上联典指西晋时期的高唐人华峤,下联典指南朝齐国的无锡人化宝。
姓氏名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13:02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