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壬子年),于1914年开始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北京大学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宗教学系合并招生,共同培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是二者合一的教学院系。
1937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哲学系随校内迁,在云南
昆明与清华、
南开的相关科系合组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
抗战胜利后,1946年北大复校,哲学系也随校北上,恢复为北京大学哲学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哲学骨干教师汇入哲学系,进一步壮大了哲学系的阵容。1978年,
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心理学系。
1978年以来,哲学系在
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快速发展,
学科门类逐步完备,教师配备渐趋合理,图书资料日益丰富,科研条件极大改善。
198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三个学科被评为
国家重点学科。
1998年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个
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
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
硕士研究生。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哲学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等四个学科被评为
国家重点学科。
1995年9月,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宗教学由原来与哲学、逻辑学并列的专业独立成系。按照一种新的
办学模式,宗教学系与哲学系联体运作,以求协力发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还将在21世纪对
人类文明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哲学专业、宗教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等3个本科专业方向,现为一级学科硕、博士点,并有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北大哲学系拥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有《
儒藏》编纂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儒学研究院、宗教文化研究院、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等十余家研究机构。
百年以来,北大哲学系始终以学术为本,营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学科特色和传统:既注重文本的历史解读,又强调现代分析的理论论证,形成史论兼修、厚积薄发的学术品格,以新方法阐释老传统;积极参与国际哲学前沿讨论,与世界哲学深入对话;秉承人文关怀,关注当代中国现实,致力于阐发当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截至2020年5月20日,根据北京大学哲学系官网,北京大学哲学系现有教师70名,其中马克思主义教研室8人、中国哲学教研室10人、外国哲学教研室16人、逻辑学教研室6人、伦理学教研室5人、美学教研室4人、佛教与道教教研室7人、基督教与宗教学原理教研室6人、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8人,具体名录如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江苏
扬州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著作有《诗言志辨》、《
略读指导举隅》(与叶圣陶合著)、《经典常谈》、《标准与尺度》、《语之零拾》、《
论雅俗共赏》、《
新诗杂话》,散文集《
背影》、《
荷塘月色》等。出版有《
朱自清全集》。
冯友兰(1895-1990),河南
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
广东大学、
燕京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
栖霞人。
中国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夺大学、
金陵大学、
浙江大学等校任教,以讲授
逻辑学和
西方哲学为主。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
台北师范大学、台湾
东海大学。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署宇同。
河北省
献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1933年秋在
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后任教于私立
中国大学,1946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1951年任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问题史]》、《
中国哲学发微》、《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等著作。
任继愈(1916-2009),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42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担任教师。后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从1987年至今,任
北京图书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
中国哲学史论》、《
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
老子今译》和《
墨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