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诞
北魏外戚大臣
冯诞(467年~495年),字思政,长乐郡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人。北魏外戚大臣,文明太后之侄,京兆郡公冯熙之子。
人物生平
幼岁入侍
冯熙博陵公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冯诞、次子冯修。冯诞字思政,冯修字宝业,都生得姿质妍丽。年纪才十余岁的时候,文明太后就把他们都引进宫中,加以训导教养,但他们未能学习阅读经史,所以兄弟俩都没有学术,仅能够整饰容貌和仪表,性格宽和温雅恭敬谨慎而已。
冯诞与孝文帝元宏同龄,幼年就陪孝文帝读书学习,一直蒙受亲密的对待。后来迎娶孝文帝的妹妹乐安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侍中征西大将军、南平王。冯修,任侍中、镇北大将军、尚书、东平公。孝文帝又授予冯诞仪曹尚书,知殿中事(冯季华墓志作殿中尚书)。太和十六年(492年)罢除了庶姓王以后,冯诞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军将军、特进,改封为长乐郡公。冯诞拜官时,孝文帝站在庭中,远远地接受他的拜谢,拜完后回到内室。冯修降为东平侯。
冯诞和冯修虽然一起在宫中长大,但两人的性格很不相同。冯诞性格淳厚笃实,冯修则显得浮躁好胜。冯诞也未能教诲督促弟弟改正过错,只能不时地将他的情况说给太后听。孝文帝知道后,严厉地责罚冯修,有时甚至打一顿。因此冯修心怀仇恨,便交结左右一些恨冯诞的人,弄到了毒药,想投进食物中谋害冯诞。事情败露后,孝文帝亲自审问他,知晓了详细的经过。冯诞揽过谢罪,乞求保全冯修的性命。孝文帝念在冯诞的父亲已年老,又尊重冯诞的意思,就没有杀冯修,将其打了一百多杖,黜免为平城百姓。冯修的妻子,是司空穆亮的女儿,请求离婚,并申请免去官职。孝文帝引用了周朝的管叔蔡叔的故事,都未准许。
位至三公
孝文帝非常宠爱冯诞,经常与他同车出行,同案吃饭,同席坐卧。孝文帝的弟弟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虽然在宫禁中值班,但也不及对冯诞的亲近。太和十六年(492年)十月,冯诞被任命为司徒。孝文帝已是如此地深爱冯诞,授官那天,亲自为他代写三篇让表和书启。将要拜官时,又代他写了作谢的奏章。不久又加封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师
太和十八年(494年)九月,孝文帝亲临朝堂,对官员进行考绩,加以罢黜擢升。太子太保元羽被责罚、太子少师元赞被免官罚俸、太子少保元澄被免官、太子中庶子冯夙被免官削爵、太子中庶子元诠被免官、太子中舍人闾贤保被免官,而对东宫六傅之首太子太师冯诞,只说他没有师傅奖勉劝导的风范,冯诞深深疚悔和自责。
从驾南伐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冯诞跟从孝文帝南伐。太和十九年(495年)二月,大军到达钟离,冯诞患病,不能够陪侍跟从孝文帝。孝文帝每天探望问候,医药诊治备加周到。当时孝文帝锐意南征,陈兵长江,于是下令六军从钟离向南进发,与冯诞哭泣分别。左右之人进入,无不掩面哭泣。当时冯诞已是奄奄一息,他强撑着坐起来,望着孝文帝,悲伤不已却不能流下眼泪,说是梦见太后来叫臣。孝文帝呜咽,紧握了他的手之后,走出去,率领大军出发。这一天,离开钟离五十多里路,黄昏时,有人告知冯诞的死讯,孝文帝哀痛得无法承受。当时南齐将领崔慧景裴叔业的军队在淮河中游地区,距离孝文帝所在地点不过百里。孝文帝便轻驾向西返回,跟随的仅有数千人。夜晚到达冯诞去世的地方,抚尸哀恸大哭,像死了最亲的亲戚一样,一直到天亮都哭声眼泪不断,跟随者也相继哭成一片。孝文帝明确将此事告知萧鸾的钟离戍主萧惠休萧惠休派遣他的太守来表示吊唁慰问,孝文帝又下诏在城中寻找棺柩。到了殓葬时,孝文帝脱下自己穿的衣帽充当襚衣,亲自到场监看,并且撤去乐器与膳食。宣告命令六军,停止临兵长江的车驾。孝文帝亲自北度,恸哭得极尽哀伤。下诏由一名侍臣(杨津)兼任大鸿胪,护送灵柩到京师。丧礼用物和丧车仪仗,由徐州置备建造;陵墓及下葬事务,由洛阳方面等候办理。
死后哀荣
丧车到了洛阳,孝文帝还在钟离。诏令留守京师的亲王赐发赙物布帛五千匹、谷五千斛,以供应办理丧葬之事。追赠冯诞为假黄钺使持节大司马,至于原先的司徒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子太师驸马都尉、公爵等都依旧不改。额外加特殊的礼遇,准备九锡之礼,按照晋朝的大司马、齐王司马攸的规格来安排。有关部门奏请谥号,孝文帝下诏说:“根据谥法,善行仁德叫‘元’,柔克有光叫‘懿’。以往有的人贞清贤惠兼美,可受到三字谥号的荣誉;有的人忠诚英武双全,可获得两字谥号的褒奖。按照前人的事迹,应该将他的美德刻写下来供人瞻仰缅怀。既然从小与他绸缪亲密,了解他的只有朕一人。根据行为确定谥号,谥号为元懿。”孝文帝又亲自作碑文和挽歌,文词都穷尽美好与哀伤,丧葬之事大大超过了应有的规格。孝文帝回到洛阳,下诏说:“冯大司马已经下葬坟茔,永远潜居在幽暗的墓室,宿草之哭,怎么能够忘记?”于是亲临冯诞的墓地,停下车驾痛哭。派彭城王元勰命令百官们脱去朱衣,穿着单衣和介帻,陪哭司徒,地位尊贵者示以朋友身份,地位微贱者示以下级僚佐身份。
其他事迹
少旧退避
司徒冯诞与杨津自少结交同游,而杨津见他贵宠,常常退避,当冯诞相招时,杨津多托辞有病不去。冯诞因此憾恨,但杨津更远离冯诞。有人对杨津说:“司徒是您的少年旧交,应可蒙受他的好意升进,为何自己抵拒见外呢?”杨津说:“被权势家厚待,又谈何容易。只要保全我今日的地位,也就满足了。”
身蒙盛宠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准备立冯后(冯熙第三女,冯诞异母妹),打算召集朝廷群臣商议这件事。孝文帝事先对卢渊说:“你认为此事怎么样?”卢渊答道:“这种事是自古以来都很慎重的,依我之见,应当另外择日卜问。”孝文帝说:“她是已故太后的侄女,我意已定。”卢渊说:“虽然奉皇命这样,但在我心中实在感到有不尽我意的地方。”到了朝廷群臣集中商议时,卢渊仍持之前的看法。冯诞有盛宠,因此深恨卢渊卢渊并不以此介意于心。
随观治军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南伐,拓跋休兼任大司马。孝文帝亲自巡视各军,遇到拓跋休以三个盗贼在六军示众,将斩杀他们,于是下诏赦免三人。拓跋休坚持说:“陛下将要肃清远方的衡霍,所以亲自统领六军,长途跋涉住在野外,军队刚开始出发,已有人奸猾盗窃,如果不斩杀,如何平息偷盗?请一定施行刑法,来肃清奸猾邪恶。”诏令说:“大司马执行法典,的确应该如此。只是因缘际会,我听说君王的法式,也时常有不依常规的恩泽,虽然违背军法,可特地原宥他们。”拓跋休这才奉行诏书。孝文帝对司徒冯诞说:“大司马严明执法,各军不可以不谨慎。”于是六军整肃。
宋弁为冯诞司徒司马、曜武将军、东道副将。有军士偷了套在马后的皮带,宋弁将他斩首示众,于是三军震惊畏惧,没有人敢犯法。
乘马行禁
太和十九年(495年),抱嶷被诏令召赴洛阳,以刺史的身份从驾南征,经常在孝文帝左右参议侍奉。因为抱嶷是年老旧臣,常被孝文帝慰劳问候,数次表扬称赞抱嶷的正直。允许他骑马出入行宫各处,与司徒冯诞同一待遇。
因丧班师
春二月辛酉,车驾发钟离,将临江水。司徒冯诞薨。壬戌,乃诏班师。——《魏书·卷七·本纪第七》
会司徒冯诞薨,诏六军反旆。——《魏书·卷十四·列传第二》
司徒冯诞薨,乃诏班师。——《魏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
司徒冯诞薨于留营,帝乃回旆北渡。——杨播墓志
参政议事
及诏尚书李冲与冯诞、游明根高闾等议定衣冠于禁中,(蒋)少游巧思,令主其事,亦访于刘昶。二意相乖,时致诤竞,积六载乃成,始班赐百官。(十九年十二月,孝文帝引见群臣于极光殿,班赐冠服。)
十五年正月,侍中、司空、长乐王穆亮,侍中、尚书左仆射、平原王陆叡,侍中、吏部尚书、中山王王元孙,侍中、尚书、驸马都尉、南平王冯诞,散骑常侍、都曹尚书、新泰侯游明根,散骑常侍、南部令邓侍祖,秘书中散李恺,尚书左丞郭祚,右丞、霸城子卫庆,中书侍郎封琳,中书郎、泰昌子崔挺,中书侍郎贾元寿等言:“臣等受敕共议中书监高闾、秘书丞李彪等二人所议皇魏行次。尚书高闾以石承晋为水德,以燕承石为木德,以秦承燕为火德,大魏次秦为土德,皆以地据中夏,以为得统之征。皇魏建号,事接秦末,晋既灭亡,天命在我。故因中原有寄,即而承之。彪等据神元皇帝与晋武并时,桓、穆二帝,仍修旧好。始自平文,逮于太祖,抗衡秦、赵,终平慕容。晋祚终于秦方,大魏兴于云朔。据汉弃秦承周之义,以皇魏承晋为水德。二家之论,大略如此。臣等谨共参论,伏惟皇魏世王玄朔,下迄,赵、、二燕虽地据中华,德祚微浅,并获推叙,于理未惬。又国家积德修长,道光万载。彪等职主东观,详究图史,所据之理,其致难夺。今欲从彪等所议,宜承为水德。”诏曰:“越近承远,情所未安。然考次推时,颇亦难继。朝贤所议,岂朕能有违夺。便可依为水德,祖申腊辰。”
十五年四月癸亥朔,设荐于太和庙。是日,高祖及从服者仍朝夕临,始进蔬食,上哀哭追感不饭。侍中、南平王冯诞等谏,经宿乃膳。
九月丁亥,高祖宿于庙。至夜一刻,引诸王、三都大官、驸马、三公、令仆已下,奏事中散已上,及刺史、镇将,立哭于庙庭,三公、令仆升庙。既出,监御令陈服笥于庙陛南,近侍者奉而升列于垩室前席。侍中、南平王冯诞跽奏请易服,进缟冠、皁朝服、革带、黑屦,侍臣各易以黑介帻、白绢单衣、革带、乌履,遂哀哭至乙夜,尽戊子。
高祖初,大军南讨,(封)琳参镇南军事。后为河南七州大使。还,拜中书侍郎,与侍中、南平王冯诞等议定律令,赐布帛六百匹,栗六百石,马牛各一。
(元)丕曰:“陛下去岁亲御六军讨萧氏,至洛,遣任城王澄宣旨,敕臣等议都洛。初奉恩旨,心情惶越。凡欲迁移,当讯之卜筮,审定吉否,然后可。”高祖谓丕曰:“往在中,司徒公诞、咸阳王禧、尚书李冲等皆欲请龟占移洛吉凶之事。朕时谓诞等曰,昔周邵卜宅伊洛,乃识至兆。今无若斯之人,卜亦无益。然卜者所以决疑,此既不疑,何须卜也?昔轩辕卜兆龟焦,卜者请访诸贤哲,轩辕乃问天老,天老谓为善。遂从其言,终致昌吉。然则至人之量未然,审于龟矣。朕既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迟速无常。南移之民,朕自多积仓储,不令窘乏。”
萧鸾既杀萧昭业而自立,昭业雍州刺史曹虎请以襄阳内附。分遣诸将,车驾将自赴之。豫州又表,虎奉诚之使不复重来。高祖引(元)澄及咸阳王(元)禧、彭城王(元)勰、司徒冯诞、司空穆亮、镇南李冲等议之。
相关典故
龙文鞭影·六鱼》:“班姬辞辇,冯诞同舆。”
亲属成员
先祖
曾祖:冯弘,字文通,北燕昭成帝。
祖父:冯朗,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追赠假黄钺、太宰、燕宣王。
父母
父亲:冯熙,洛州刺史、京兆郡公,追赠都督十州诸军事、太尉、冀州刺史。
母亲:拓跋氏,博陵公主,太武帝拓跋焘孙女,景穆帝拓跋晃之女,文成帝拓跋濬之妹。
姑母
姑母:冯氏,文成文明皇后
妻室
妻子:元氏,乐安公主,献文帝拓跋弘之女,孝文帝元宏之妹。
兄弟
胞弟:冯修,初封东平公,降爵为侯,后贬为庶人。妻为北魏大臣穆亮之女。
子女
长子:冯穆,袭京兆郡公,改封扶风郡公,拜金紫光禄大夫,追赠司空、雍州刺史。娶孝文帝之女顺阳公主
次子:冯颢,袭长乐郡公,封光禄大夫。娶彭城王元勰与李媛华之女元楚华
女儿:冯氏,初预为太子元恂妃,以女幼,待年长。后嫁孝文帝第五子元怀
墓志铭
太和十九年(岁次乙亥二月廿二日)辛酉,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公、领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师、驸马、长乐郡开国公冯君诞,字思正,春秋廿有九,侍征道病,薨于淮南钟离之故城。厥明大敛,又厥明,軨輤北济,三月廿五日还。暨乎洛京,有诏追赠使持节、假黄钺、大司马,领司徒、侍中、都督、太师、驸马、公如故。典策备物,依晋齐王攸故事,谥(元)懿,礼也。五月四日壬申,葬于乾脯山之阴。
□本则冀壤长乐信都,今实河南洛阳。婵妫(姬)周,流于冯乡,中业建国,寔曰有燕。于皇魏(则)文明太皇太后兄、太师、京兆郡开国公之元子,母曰博陵长公主。幼以贵戚聪令入(侍)禁幄,宽雅凝粹,姿仪秀伟。秉志协于扆御,居遊契乎轩禁。少尚懿主,妹登后位。德勋日(高),(礼)秩日隆;生荣亡哀,古今罕二。固以昭被图纪,光勒碑表矣。是用略诸玄志,觕铭泉堂云。
传记原文
《魏书·卷八十三·列传外戚第七十一》
冯诞字思政,修字宝业,皆姿质妍丽。年才十余岁,文明太后俱引入禁中,申以教诫。然不能习读经史,故兄弟并无学术,徒整饰容仪,宽雅恭谨而已。冯诞与高祖同岁,幼侍书学,仍蒙亲待。尚帝妹乐安公主,拜驸马都尉、侍中、征西大将军、南平王。冯修,侍中、镇北大将军、尚书、东平公。又除诞仪曹尚书,知殿中事。及罢庶姓王,诞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军将军、特进,改封长乐郡公。诞拜官,高祖立于庭,遥受其拜,既讫还室。修降为侯。
诞与修虽并长宫禁,而性趣乖别。诞性淳笃,修乃浮竞。诞亦未能诲督其过,然时言于太后。高祖严责之,至于楚捶。由是阴怀毒恨,遂结左右有憾于诞者,求药,欲因食害诞。事觉,高祖自诘之,具得情状。诞引过谢,乞全修命。高祖以诞父老,又重其意,不致于法,挞之百余,黜为平城百姓。修妻,司空穆亮女也,求离婚,请免官。高祖引管蔡事,皆不许。
高祖宠诞,每与诞同舆而载,同案而食,同席坐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虽直禁中,然亲近不及。十六年,以诞为司徒。高祖既深爱诞,除官日,亲为制三让表并启;将拜,又为其章谢。寻加车骑大将军、太子太师。十八年,高祖谓其无师傅奖导风,诞深自诲责。
从驾南伐。十九年,至钟离,诞遇疾不能侍从。高祖日省问,医药备加。时高祖锐意临江,乃命六军发钟离南辕,与诞泣诀。左右皆入,无不掩涕。时诞已惙然,强坐,视高祖,悲而泪不能下,言梦太后来呼臣。高祖呜咽,执手而出,遂行。是日,去钟离五十里许。昏时,告诞薨问,高祖哀不自胜。时崔慧景、裴叔业军在中淮,去所次不过百里。高祖乃轻驾西还,从者数千人。夜至诞薨所,抚尸哀恸,若丧至戚,达旦声泪不绝;从者亦迭举音。明告萧鸾钟离戍主萧惠休,惠休遣其太守奉慰。诏求棺于城中,及敛迭举,高祖以所服衣幍充襚,亲自临视,撤乐去膳。宣敕六军,止临江之驾。高祖亲北度,恸哭极哀。诏侍臣一人兼大鸿胪,送柩至京。礼物轜仪,徐州备造;陵兆葬事,下洛候设。丧至洛阳,车驾犹在钟离。诏留守赐赙物布帛五千匹、谷五千斛,以供葬事。赠假黄钺、使持节、大司马,领司徒、侍中、都督、太师、驸马,公如故。加以殊礼,备锡九命,依晋大司马、齐王攸故事。有司奏谥,诏曰:「案谥法:善行仁德曰‘元’,柔克有光曰‘懿’。昔贞惠兼美,受三谥之荣;忠武双徽,锡两号之茂。式准前迹,宜契具瞻。既自少绸缪,知之惟朕。案行定名,谥曰元懿。」帝又亲为作碑文及挽歌,词皆穷美尽哀,事过其厚。车驾还京,诏曰:「冯大司马已就坟茔,永潜幽室,宿草之哭,何能忘之?」遂亲临诞墓,停车而哭。使彭城王勰诏群官脱朱衣,服单衣介帻,陪哭司徒,贵者示以朋友,微者示如僚佐。公主贞厚有礼度,产二男,长子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7:2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