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切涅格人
突厥语族佩切涅格语的半游牧民族
佩切涅格人(Pechenegs或Patzinaks)是中亚大草原上操着突厥语族佩切涅格语的半游牧民族。公元9世纪起开始占据黑海以北草原(至12世纪),公元10世纪时控制了顿河多瑙河下游之间的土地,从而构成对拜占庭的严重威胁。拜占庭语作Patzinakoi,土耳其语作Peçenek,拉丁语作Pacinacae, Bisseni,罗马尼亚语作Pecenegi,匈牙利语作Besenyő(k),俄语作Печенег(и),保加利亚语作печенеги。
名称来源
佩切涅格人的民族称谓来自古突厥语“堂兄弟“、(baja,baja-naq或bajinaq),这意味着它最初的涵义是指那些被认为有着”亲缘关系的氏族或部落”。那些用不同语言编写的文献都提到了佩切涅格人的部落联盟,在阿拉伯语和波斯文献中写作Bjnak, Bjanak 或 Bajanak,在古典吐蕃文献中作Be-ča-nag,在格鲁吉亚文中作Pačanak-i,亚美尼亚文作Pacinnak。安娜·科穆宁娜(Anna Komnene)和其他拜占庭的作家则作Patzinakoi或Patzinakitai。在中世纪的拉丁文中,则称为Pizenaci ,Bisseni或Bessi,东斯拉夫人使用Pechenegi或Pechenezi,波兰人用Pieczyngowie或Piecinigi提到他们,匈牙利人是besenyő。
民族起源语言
“整个佩切涅格人(Patzinakia)分为8个部落和相同数量的首领,这8个部落的名字如下:第一:亦儿添部(Irtim),第二:邹兀儿部(Tzour),第三:吉剌部(Gyla),第四:阔勒纰部(Koulpeï),第五:察剌孛亦部(Charaboï),第六:答剌马惕部(Talmat),第七:绰本部(Chopon),第八:邹本部(Tzopon),八个部落又可以向下分出40个小家族。当佩切涅格人从他们的老家被赶出来时,他们的那些部落首领的名字是:亦儿添部的拜赞思(Baïtzas),邹兀儿部的阔也勒(Kouel),吉剌部的阔儿阔台(Kourkoutai),阔勒纰部的亦八斡思(Ipaos),察剌孛亦部的海童(Kaïdoum),答剌马惕部的忽思答思(Kostas),绰本部的渠孜思(Giazis);邹本部的巴答思(Batas)”
————引自君士坦丁七世:《帝国行政论》(De Administrando Imperio)
君士坦丁七世(Constantine VII Porphyrogenitus)继续写到,在这8个佩切涅格部落之中,其中有3个部落以“康加尔(kangar)的名字而著称”,他补充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指“他们比其他部落更加勇敢和高贵“,”他们也乐于接受这个称号“,并且这3支部落在佩切涅格诸部落中处于统治地位。
但这个词(kangar)在突厥语中没有任何含义。但19世纪的匈牙利籍突厥学家 Ármin Vámbéry 则认为这个词与吉尔吉斯语kangir(“敏捷”),kangirmak(“骑出去”)和kani-kara(“黑血的”)等有关,而Carlile Aylmer Macartney (1895–1978,英国籍欧洲史学家)则认为是察合台语复合名词,最初应该是从吐火罗语的”石头“(kank)派生出来的,并且具有萨尔马提亚人的种族特征。如果后者假设是对的,那就表明在佩切涅格的8支部落中,其中以”康加尔“命名的并且占有统治地位的三支部落,可能是来自东伊朗种起源(康居人)。
在11世纪的突厥学者马哈茂德·喀什噶里(1008-1105,Mahmudal-Kashgari)的著作《突厥语大辞典》(Dīwān Luğāt al-Turk)里,指出“Beçenek”有2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居住在罗马周边的突厥人”(注:这里的“罗马(Rum)”是指东罗马帝国the Eastern Roman Empire,即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第二个含义则是“乌古斯人的一支”,喀什噶里随后解释说,乌古斯人由22个部落组成,其中第19个部落就是佩切涅格人(Beçenek)。马哈茂德·喀什噶里认为佩切涅格人使用的语言是库曼语和乌古斯语的一个变种。他认为佩切涅格语是由于受到外族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他们与其它突厥语之间的差异。安娜·科穆宁娜也表示,佩切涅格人和库曼人有着共同的语言。俄国出生的德国籍著名语言学家Max Vasmer(1886–1962)认为,该词来自突厥语“连襟姻兄,堂兄弟”,相对应的是土库曼语:bacanak 和土耳其语bacanak。
古代波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 Khordadbeh,820-912),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穆罕默德·伊德里西(Muhammadal-Idrisi)和其他许多穆斯林学者一致认为佩切涅格人属于突厥民族。罗斯人的《往年纪事》(The Russian Primary Chronicle,古罗斯第一部编年史)一书记载声称:“以实玛利(Ishmael)的那些无神论子孙们:突厥蛮人(Torkmens),佩切涅格人,突厥人(Torks)和波洛夫齐人(Polovcians),被派往那里去惩罚那些基督徒”。
装备战术
在战术上,佩切涅格的多数人仅仅拥有皮甲、马刀战锤和轻型战斧。所以和过往的哈扎尔、萨尔玛提亚不同,这些人执行最典型的游牧民族非接触战术。通过伏击、散布瘟疫和污染物来打击对手,用坚壁清野的办法干扰对方后勤,或者在战场上施展打了就跑骑射战术。他们用动物骨片和角片加固的复合弓,特制宽刃箭头的射程和威力也令敌人印象深刻。所以周边势力都比较畏惧他们制造的移动箭雨。
历史评价
向西迁移
佩切涅格的故乡最初位于咸海锡尔河之间,受到乌古斯人,葛逻禄人(Karluks)和基马克人(Kimaks)的部落联盟威胁。大概在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850年之间(唐宣宗大中四年),随着突厥汗国的崩溃,曾经帝国旗下的各个部落开始了内战。葛罗逯人就击了乌古斯联盟,并迫使他们西迁,进攻佩切涅格人的领土。大部分佩切涅格人都离开了故地,西迁至乌拉尔河伏尔加河之间的草原走廊。公元9世纪的穆斯林文献记载,新的佩切涅格领土比之前更加辽阔,需要骑行30天才能完全穿过其境。
根据公元11世纪的波斯作家格儿迪齐(Gardizi)和其他一些公元9世纪穆斯林学者的记录,佩切涅格人新家园的周边分布着乌古斯人,库曼人,可萨人(又译为哈扎尔人Khazars),斯拉夫人。同一消息来源还叙述了佩切涅格人经常发动对可萨人及其附庸部落布尔塔人(Burtas)的战争。
来自南俄草原另外一支操突厥语的游牧民族—乌兹人(Uzes),最终把佩切涅格人从他们的家园驱逐了出去,他们缴获了佩切涅格人的大部分牲畜和财物。
“起初,佩切涅格人居住在阿提勒(Atil)河畔(注:“阿提勒”是古代突厥语民族对伏尔加河的称呼,汉文古籍称之为“阿得水”),也同样居住在Geïch河畔(即乌拉尔河),他们与可萨人以及一个号称乌兹人(Uzes)的部落为邻。但是五十年前,这个号称乌兹人的部落加入了可萨人对佩切涅格人的战争,他们击败了佩切涅格人并把他们赶出了家园,直到当今那些号称乌兹人的部落还占据着那里。在那时,当佩切涅格人被赶出他们自己的家园时,他们中的有些人自愿留了下来并且加入了乌兹人之中,甚至到如今那些人还生活在乌兹人当中,他们穿着不同的衣服以便识别,他们背叛了自己的出生,从自己的民族中分离了出去。他们的束腰长袍短到膝盖,他们在肩膀处剪掉了袖子,因此你瞧,他们表明他们已经完全背弃了自己的人民和种族。”
————引自君士坦丁七世:《帝国行政论》(De Administrando Imperio)
佩切涅格人的第二次西迁日期当前还有争论,Omeljan Pritsak 认为它发生在公元830年左右,但匈牙利籍学者克里斯托(Kristó)则认为佩切涅格人的第二次迁移不可能早于公元850年。佩切涅格人在顿河库班河沿岸定居。
由乌古斯人,葛逻禄人和基马克人组成的部落联盟也在挤压佩切涅格人,但这个部落联盟被萨曼王朝(Samanids)击溃了。公元889年,可萨人和库曼人进一步向西推进,受其影响,也带动了佩切涅格人进一步往西迁移。
在10世纪的波斯文著作《世界境域志》(Hududal-Alam)一书中提到,在其原地区有“突厥-佩切涅格人”和“可萨-佩切涅格人”之间的区别。Victor Spiner 认为后者的这种称谓最有可能是指一部分佩切涅格人臣服于可萨人。除了上述两支佩切涅格人,君士坦丁七世和10世纪的阿拔斯王朝使者伊本·法德兰(Ibn Fadlan)都提到在这一时期还存在着另外一支佩切涅格人部落,这支部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从而加入了乌古斯人的部落联盟。然而,这还是不能确定乌古斯人的部落联盟是否与佩切涅格人第一次或第二迁移有关。根据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的描述,在公元1060年时,佩切涅格人那里仍然还存有乌古斯人的一个部落(Üçok部)。
至公元9世纪-10世纪,佩切涅格人控制着大部分的南俄草原和克里米亚半岛。但大多数这种游牧部落没有治国的概念,从而远走四方,去任意打劫他们的邻居或者为其它政权充当雇佣兵。由于可汗对于部落子民的节制比较有限,所以会出现部落和可汗命令相违背的情况。以至于不同的佩切涅格部队,经常出现于在对立的两支军队中。
根据君士坦丁七世在公元950年的记叙,佩切涅格人的疆界向西最远延伸当代罗马尼亚境内的锡雷特河(Siret River),甚至是东喀尔巴阡山脉(Eastern Carpathian Mountains)。
与拜占庭的结盟及背叛
公元9世纪左右,拜占庭开始与佩切涅格人结盟,以用他们来抵御其他更加危险的部落,其中既有早期的罗斯公国,也包括同样属于早期突厥化集团的马扎尔人。佩切涅格人在889-893年间,将马扎尔驱逐到了第聂伯河以西的地区,保加利亚沙皇西美昂一世也雇佣他们去防御后者。佩切涅格人和保加利亚人联合击败了马扎尔人,把他们赶出了艾特尔库祖(Etelköz,即第聂伯河多瑙河下游之间的南俄草原西部)和东欧大草原(Pontic steppes),迫使后者往西向潘诺尼亚平原(Pannonian plain)迁移,并最终建立了匈牙利国家。此后马扎尔人和佩切涅格人经常联络起来劫掠拜占庭帝国
公元9世纪起,佩切涅格人开始了与基辅罗斯一个不太稳定的合作期,在这两个多世纪内,他们不断的发起对基辅罗斯的袭击,有时会升级为全面的战争(比如920年的佩切涅格人对基辅罗斯王公伊戈尔的战争,记载在《往年纪事》)。公元10-11世纪佩切涅格人对基辅罗斯的战争,造成了斯拉夫人从瓦拉几亚地区(Walachian)逐渐往德涅斯特河以北迁移。然而也有过基辅罗斯与佩切涅格人的短暂军事同盟,比如在943年由伊戈尔领导的对拜占庭的战争。公元968年,拜占庭人唆使佩切涅格人袭击基辅,并将罗斯王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Prince of Kiev,SviatoslavI)的母亲奥丽加(Olga)和他的三个幼子围困在城内。斯维亚托斯拉夫被迫回师罗斯,围困基辅的佩切涅格人被击退了。但在之后的970–971年拜占庭与基辅罗斯的战争中,获胜的斯维亚托斯拉夫在返回基辅的途中,很可能是由于拜占庭人的故意通风报信,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第聂伯河沿岸被他的宿敌佩切涅格人伏击。在经过激烈战斗之后,罗斯的武士队被消灭,斯维亚托斯拉夫阵亡(972年)。据《往年纪事》记载,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的头颅被佩切涅格可汗忽儿牙(Kurya)按游牧民族的习惯割下来作成了酒杯。之后继承罗斯王位的斯维亚托斯拉夫之子: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VladimirI of Kiev)也集中力量在罗斯南部和西南部阻止佩切涅格人的侵扰,于988年沿奥谢特尔河、特鲁贝日河等河流修建了许多要塞。雅罗斯拉夫一世(YaroslavI)在1036年也阻止了凶悍的佩切涅格人对罗斯的侵袭。
衰亡与消失
由于罗斯和其他斯拉夫人的影响,佩切涅格也开始转向了半农耕生活。他们在冬季的山谷里避寒时,会进行一定量的粗放农业耕作,保证全民能够度过难熬的寒冬。
罗斯人的步步紧逼,使得佩切涅格人在南俄草原势力衰退。其他游牧民族取代了逐渐衰弱的佩切涅格人在南俄大草原上的霸主地位:库曼人和突厥人(Torks)。根据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Mykhailo Hrushevsky,1866–1934,乌克兰历史学家和政治家,1917-1918年任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总统)写的《乌克兰与罗斯历史》(History of Ukraine-Ruthenia)一书所说,佩切涅格人在基辅附近战败后向多瑙河迁移,他们渡过了河,然后就彻底从南俄大草原上消失了。有少量佩切涅格人为诸罗斯公国或匈牙利王国效力,加入君主的私人卫队。
佩切涅格人联合瓦拉几人(Vlachs,罗马尼亚人的一支),于1068年在特兰西瓦尼亚的齐拉莱什地区(Chiraleş)与马扎尔人打了一仗,此役佩切涅格人战败。
佩切涅格人几个世纪以来对周边的侵袭,几乎涉及到他所有的邻居们—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人,基辅罗斯人,可萨人和马扎尔人。从1087年春起,佩切涅格人便开始从从黑海西北部地区入侵拜占庭,据报道他们人数约8万人左右。拜占庭帝国的形势岌岌可危,佩切涅格人向在君士坦丁堡进军途中,沿途劫掠了巴尔干半岛北部。
1090或1091年左右,当时的塞尔柱突厥埃米尔,“士麦那的查卡”(Turkish emir Chaka of Smyrna)派使者联络佩切涅格人建议和佩切涅格人结盟共同对付拜占庭。由于之前多年的内战使拜占庭人无法提供足够的兵力来击退佩切涅格人,于是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科穆宁(Alexios I Komnenos)赶紧花了大量的黄金买通了库曼人,让他们加入一起对付佩切涅格人。库曼人见到黄金之后赶紧加入了阿历克塞的军队。在1091年春末,库曼部队抵达拜占庭领土,和拜占庭军队相结合以对抗佩切涅格人。1091年4月28日,阿历克塞和他的盟友军队抵达佩切涅格人在马里查河Maritsa)附近拉维尼欧(Levounion)的营地。
佩切涅格人似乎对此措手不及,没有任何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在第二天早上的拉维尼欧之战实际上是一场大屠杀。佩切涅格人都带来了自己的家人,他们对拜占庭--库曼联军发动的攻击程度的猛烈完全无所准备甚至惊恐。库曼和拜占庭在摧毁佩切涅格人抵抗之后在佩切涅格人阵营屠宰所有的生命。佩切涅格人几乎快崩溃了,而胜利的军队蛮横的屠杀他们,此役佩切涅格人几乎全军覆没,幸存者被拜占庭人抓获,被发配到帝国各处服务。拉维尼欧战役标志着拜占庭帝国开始复兴,而对佩切涅格人来说则是灭顶之灾。阿历克塞一世··科穆宁的女儿安娜·科穆宁娜在其所著的《阿历克塞传》一书中是这样描述这次战役的结果的:“整个民族,不是数以万计的人,而是不计其数的人,和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在那天完全被消灭了。那天是4月的第29天,星期二。因此拜占庭人的滑稽剧吟唱到:“全都是因为这一天,西徐亚人(佩切涅格人)再也看不到五月了”。
阿历克塞一世把俘获的佩切涅格人安置在了莫格莱纳地区(Moglena,今马其顿地区)编为“莫格莱纳佩切涅格”亲卫军(tagma,拜占庭皇家近卫军)。1094年库曼人再次来袭,很多佩切涅格人被杀或被掠去。拜占庭在1122年的贝罗亚战役(Beroia,今保加利亚城市旧扎格拉)中再次击败了佩切涅格人。在一段时间内,佩切涅格人在后方的匈牙利王国内(Kingdom of Hungary)还保留了一些大型的居住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尔干的佩切涅格人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民族身份认同,并被当地居民全面同化了,主要是和马扎尔人和保加利亚人。
根据12世纪的拜占庭历史学家约翰·京纳莫斯(John Kinnamos)的记载,佩切涅格人作为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Manuel I Komnenos)的雇佣兵,在意大利南部与西西里岛诺曼国王威廉一世(绰号:“恶人威廉”,William the Bad)作战,当时一支佩切涅格人的部队出现于1155年的安德里亚战役(Andria,今意大利东南部城市)。
在匈牙利,由于早期居民有着类似于突厥系的牧民政治结构。所以佩切涅格人就几乎毫无压力的融合进当地社会,依旧在首领和贵族亲卫的保卫下生活。此后,他们长期承担军事义务,为国王提供轻骑兵力量。直到14世纪,他们终于发出成一个军事贵族阶层。这些人因战功而免于受到普通法律约束,并且可以免交十一税。
在15世纪的匈牙利,一些人采用拜谢涅(Besenyö)作为姓氏(在匈牙利语中就是“佩切涅格”的意思)。在匈牙利南部的托尔瑙州(Tolna)有大量姓该姓氏的人,还有很多村庄名也叫佩切涅格,比如匈牙利中部的亚斯-瑙吉孔-索尔诺克州(Jász-Nagykun-Szolnok)的拜谢尼瑟格村(Besenyszög)。
通过一位在11世纪早期被拜占庭抓获流放至东欧的穆斯林囚犯的叙述,他曾被带到佩切涅格人那里,在那里这位穆斯林囚犯向当地人传播伊斯兰教。到了12世纪后期,阿布·哈米德·加尔纳提(Abu Hamid al Garnathi)提到居住在匈牙利的佩切涅格人,可能是伪装成基督徒的穆斯林。另外在塞尔维亚东南部,有一个叫佩切涅夫采(Pecenjevce)的村庄,是由佩切涅格人建立的,在与拜占庭的战争过后,残存的佩切涅格人来到这个地区避难,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村落。
历史记载
中国古籍中的记载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和探险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第一个提出最早记录佩切涅格人史迹的是公元7世纪中国的《隋书》,在《隋书·铁勒传》中是这样记叙的:
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最多..........康国北,傍阿得水(Atil,古突厥语“大河”的意思,即今伏尔加河),则有诃咥、曷昚、拨忽、比干、具海、曷比悉、何嵯苏、拔也未、渴达等,有三万许兵”
其中提到的“比干”部落(有的汉文古籍也作“比千”,中古汉语拟音:Pi'chen/Pi'kan),被认为就是西方人说的佩切涅格人,详见张星烺(1881~1951)编注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第三章》,而持相反观点的人则认为与铁勒“比干/比千”部语音上对音的实则是里海北部的”Bashkir“部,即当代的巴什基尔人(详见芮传明《康国北及阿得水地区铁勒部落考—隋书铁勒诸部探讨之二》一书)。但芮传明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因为有人认为巴什基尔人在汉文史籍中的名称不是“比干/比千”,而是“貊歌息讫”部。
据《旧唐书·回纥传》记载:“有十一都督,本九姓部落:一曰药罗葛,即可汗之姓;二曰胡咄葛;三曰咄罗勿;四曰貊歌息讫;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萨;七曰斛嗢素;八曰药勿葛;九曰奚耶勿”。
“貊歌息讫”的突厥语拟音(Buqasqir 或 Bashqirt)与Bashkir(巴什基尔)的对音基本吻合,另外回纥内九部之一的葛萨部,就是后来迁移到东欧里海黑海之间建立可萨汗国的可萨(哈扎尔)人,而与葛萨(可萨/哈扎尔)部比邻的貊歌息讫部也可能与其一起迁往东欧,他们的后裔就是如今东欧里海西北的巴什基尔人。
所以综上分析,隋唐史籍中提到的铁勒“比干/比千”部,才最有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史中的佩切涅格人。
另外Victor Spinei(罗马尼亚籍突厥学家)则认为,第一个可确定提到佩切涅格人的古代文献是公元8世纪由回纥文转译的吐蕃文献。该吐蕃文献讲述了Be-ča-nag(佩切涅格人)和Hor(乌护人Ouzes,即回纥人)之间的战争。最早提到佩切涅格人居住地是中亚锡尔河(SyrDarya,古名“药杀水”Jaxartes)沿岸。
《亚美尼亚编年史》中的记载
根据11世纪亚美尼亚籍历史学者埃德萨的马太(Matthew of Edessa)编写的《亚美尼亚编年史》中几次提到佩切涅格人。第一次提到的是在编年史中的第75章节,他写到:“在499年(古亚美尼亚历,即公元1050年至1051年左右),佩切涅格人(Badzinag)在罗马(即拜占庭)的很多省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第二次提到则是在第103章节关于曼齐克特之战(又译为:曼齐刻尔特战役,该战役发生于公元1071年7月,是拜占庭帝国与在西亚新崛起的塞尔柱突厥人之间的决定性会战,此役拜占庭军队惨败)。在这一章节我们被告知,原本是东罗马帝国的同盟者:佩切涅格人(Padzunak)和乌兹人(Uz)(乌古斯突厥人的一些分支部落),在拜占庭与塞尔柱突厥人的战斗的最关键时刻,改变了立场投向了他们的同族—塞尔柱人,并对拜占庭展开攻势,从而彻底改变了整个战役的结局。在第132章节提到的是拜占庭与佩切涅格人之间的战争,佩切涅格人试图围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但没成功,在这一章节中,佩切涅格人被描述为“弩手军队”。在第299章节,拜占庭军队的亚美尼亚亲王巴西尔派出一支佩切涅格人队伍去援救基督徒。
有史可查的佩切涅格可汗名字
忽儿牙(Kurya)公元970年左右—忽儿牙是佩切涅格可汗,他先是与基辅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SvyatoslavI)结盟,共同参加了大公在巴尔干拜占庭帝国的战争。后来,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击败了拜占庭帝国之后,受了拜占庭人贿赂的忽儿牙,在大公归国途径霍尔季查(Khortitsa,今乌克兰第聂伯河扎波罗热地区)附近时设伏,杀死了大公。根据《往年纪事》的记载,忽儿牙把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的头颅做成了酒杯。
篾帖哥(Metiga)公元980年左右—篾帖哥是佩切涅格可汗,他在988年左右与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VladimirIofKiev)结盟,他协助大公攻下了赫尔松(Cherson,今乌克兰南部,位於克里米亚以北),攻下该地区后,他和他的部队不久都皈依了基督教。
古楚格(Kuchug)公元990年左右—古楚格是一位公元990年左右的佩切涅格可汗。在《尼科尔编年史》(Nikol'sk Chronicle)中,曾提到这位可汗在990年左右皈依了基督教。“古楚格”(现代土耳其语写为:Küçük),在突厥语里的意思是“小,小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9 12:35
目录
概述
名称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