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画派(Florentine painting or Florentine School)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的
美术流派,13世纪末已经形成,早期代表画家有:
乔托·迪·邦多纳、
马萨乔、
安杰利科、
乌切罗、波提切利等。盛期代表画家有: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15世纪中叶以后佛罗伦萨画派已呈衰退之势,取而代之的是以罗马为中心的
罗马画派。16世纪末,由于佛罗伦萨政治上失去独立,经济衰落,以及画家盲目崇拜前辈的结果,逐渐走向
风格主义。
历史起源
佛罗伦萨是
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城市,13-16世纪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形成,随之美术创作也逐渐发展繁荣,聚集在这里的画家高举
人文主义旗帜,与教会
神权文化斗争。14~16世纪几乎所有
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画家,皆诞生、学习或工作于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地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
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十三世纪时,因羊毛和
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崛起,成为当时意大利重要的城市。那时佛罗伦萨的
政治权力由各
行会控制,1282年建立起共和国,国家的
权力转移到最有权势的贵族手中。
15世纪时,佛罗伦萨为新兴崛起的巨商
美第奇家族所统治,掌握了当时的政治与
经济权利,之后的三百年中,佛罗伦萨的历史与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美第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使得佛罗伦萨聚集了众多文艺人才,这些卓越的艺术家们为其创造了大量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使得佛罗伦萨一时成为欧洲
文艺复兴时,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这一时期的绘画领域也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
装饰画风格的美术倾向,而佛罗伦萨画派则成为了这一倾向的主流画派,这是与新兴
资本主义阶层在佛罗伦萨的崛起分不开的。艺术家高举
人文主义思想的旗帜,与宗教神权文化进行斗争,从而确立了一种新型的
世俗文化。此时的绘画展现出了新的人文主义面貌。而佛罗伦萨画派的出现便是这一变革的标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经济和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形成的一个重要画派。该派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
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除了油画外,当时多创作大幅
湿壁画,初期代表画家有乔托、马萨丘、
乌切罗等,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画家为代表。十五至十六世纪三十年代最繁荣;十六世纪末,由于佛罗伦萨政治上失去独立,经济衰落,以及画家信盲目崇拜前辈的结果,逐渐走向
风格主义。
主要特点
佛罗伦萨画派人才辈出,创作上也各显神通。但就艺术倾向和创作特点看,大致有三条主线。
这三条主线中各有代表人物:
波提切利、利比、柯西莫等画家可为一条主线,他们具有进步的
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但艺术趋近于贵族豪门;
以
基兰达约为代表的一条主线,则崇尚生活表现,他们在画坛上出现得早些,技巧上可能略显幼稚,形象多半重叙述性质;
第三条主线,毋庸置疑,应以
莱奥纳多·达·芬奇为代表了,这是一条新兴的
写实主义路线。
指导思想
佛罗伦萨画派以
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
表现手法
运用
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
三度空间的画法。在以
宗教神话为主的题材中,把抽象的神象画成世俗化的合乎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创造了人物画新风格。该画派的创始人乔托在创作中,第一次按照自然的法则拉开了人物之间和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并有了初步的
透视关系。这种
现实主义艺术原则在
马萨乔、
安杰利科、
乌切洛、
波堤切利等画家的创作中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绘画题材
侧重于表现
宗教题材,整个画面显得神圣、崇高而肃穆,如米开朗基罗的《
最后的审判》、达芬奇的《
最后的晚餐》等。不同于后来的
威尼斯画派,多用
神话人物来表现世俗
享乐主义思想和对
官能享受的追求。
另外,佛罗伦萨画派的创作除了油画外,当时多创作大幅壁画,主要为宫廷、教会和资产阶级上层服务,从而改变了欧洲
中世纪绘画的面貌。
主要影响
佛罗伦萨是15世纪意大利绘画艺术的中心,它决定了这个时期意大利艺术发展的主流,他们的画法细腻,画面
明暗对比不甚强烈,画家们在作画技法上很讲究步骤。由于意大利气候的原因,画家们较多地使用画布来作画。影响了温布里亚画派和帕多瓦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绘画标志着中世纪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的过渡。其风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虽然以宗教题材为主,但较多的表现世俗生活的情景,注重
空间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杰出的表现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即:现实主义与
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
代表人物
乔托
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乔托(Giotto,约1266—1337)也是
文艺复兴意大利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
分界线,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乔托·迪邦多内出生于佛罗伦萨北方山区韦斯比亚诺的
农民家庭。少年乔托为了打发时间,经常在石头上描画自己放牧的山羊。有一天,佛罗伦萨大画家契马布埃经过村道发现了他的才能,于是说服了他的父母,将他收为自己的徒弟。后来,乔托的技艺很快超过了老师。乔托青年时代居罗马,从师过
罗马画派领袖彼得·卡瓦里尼,曾为圣彼得柱廊大厅做过大量的镶嵌艺术品;36岁移居
帕多瓦城,在那里创作了著名的阿雷纳教堂耶稣故事壁画,几乎所有画面,都贯穿着统一的蓝色天空色彩,在下面塑造出一排富有寓意性的
人物形象——仁慈、智慧、贪婪、背叛、固执、暴政等。据说诗人但丁正于此时被教会永远逐出佛罗伦萨,流落到帕多瓦,乔托热情地接待了他。
意大利的权贵们千方百计争着这位佛罗伦萨大师为他们服务,而乔托从不违背自己意愿,我行我素,在全国漫游,他到处留下自己的艺术种子,推动着
人文主义艺术的发展。乔托最后的20年是在佛罗伦萨度过的,在他67岁高龄时,佛罗伦萨
市政厅指定“大师乔托”领导建造大教堂独立式钟楼,可惜生前只建造起一层,后由弗朗切斯科·塔兰蒂完成,当今仍堪称佛罗伦萨最优秀的古建筑,与圣玛利亚大教堂并列。
乔托绘画的创新意义,在于发明了一套直接观察自然,以再现客观现实的绘画实验方法,开创了绘画早期的科学时代。他所塑造的宗教人物犹如雕像般的浑厚,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世俗男女,不再是中世纪的幽灵;在画面艺术处理方面,力求在平面上再现
立体空间的效果,空间具有
空气感和
深度感,画中形象具有
体积感和
量感;在人物安排上,善于突出主体形象,具有视觉的吸引力,这种艺术处理的方法,成为后来欧洲绘画的典范。乔托是公认的使
西方美术摆脱
中世纪美术程式的第一人,从而成为开创写实画风的鼻祖,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
马萨乔
马萨乔(Masaccio,140l~1428)也是佛罗伦萨画派的早期代表画家。1401年12月21日生于圣乔瓦尼·瓦尔达诺,1428年秋卒于罗马。原名
托马索·迪乔瓦尼·迪西莫内·圭迪,马萨乔是其绰号,有“傻瓜”之意。他出身清贫,艺术师承不明,但在21岁时已获准加入画师行会。
1961年发现了他在圣焦韦纳莱教堂作的
祭坛画《圣母子与诸圣徒》,对了解他早期创作极有帮助。此画表现圣母朴实粗壮有如农妇,婴孩耶稣作吮吸手指的天真情态,和当时流行的
宗教画完全异趣,说明
马萨乔着重写实的特色;画中人物体态具有明显的雕像塑形感。此后他与
多纳太罗和F.布鲁内莱斯基友谊甚笃,3人皆为15世纪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马萨乔的代表作为佛罗伦萨卡尔米内教堂的布兰卡奇
礼拜堂壁画(1425~1428)、圣玛丽亚诺韦拉教堂的《三位一体》祭坛画(约1427),以及为比萨的卡尔米内教堂作的一组多屏祭坛画(1426,分藏于伦敦、
柏林、那不勒斯等地)。布兰卡奇礼拜堂壁画最初由画家
马索利诺绘制,马萨乔后来参与协作(他俩时常合作),其间马索利诺一度赴
匈牙利作画,因此有几幅完全出自马萨乔一人之手。这些壁画虽仍为宗教题材,却以合乎科学法则的写实手法表现,人物坚定沉着、朴实无华,洋溢着
人文主义精神。如《纳税钱》,表现罗马税吏向耶稣收税的故事,画面以中央的
基督及其门人群像为主,全面透视焦点集中于基督头部,光线和礼拜堂窗口进光方向一致,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富于真实感的效果。《三位一体》祭坛画则以极为杰出的建筑背景的透视表现著称,人物描绘除发挥
马萨乔固有的雄浑朴实风格而外,还注意了
三角形构图的稳定,被认为是其最成熟的作品。马萨乔通过这些作品显示了文艺复兴绘画的基本特色: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与人文主义精神内容的统一,对日后影响极大。他虽由于过早去世无直传弟子,但整个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皆承袭他的传统,盛赞布兰卡奇礼拜堂为所有艺术大师之学校。
波提切利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 )是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画家。 1447年,画家出生在一个皮革工匠之家。少年时的他非常顽皮,不思学业,父亲只得把他送到一间金银作坊里学艺。不久,他喜欢上了绘画,菲利普·利比收他为徒。他的绘画天赋很快引起银行家
科西莫·美第奇的注意,不久便成为美第奇家族最宠爱的画师。在美第奇家族,他广交文学艺术界名流,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从而开阔了眼界,并为他的艺术打下精雕细琢、富丽堂皇、华美多采的
贵族印记。
1477年,波提切利以诗人波利蒂安歌颂爱神
维纳斯的长诗为主题,为罗伦左新购置的别墅绘制了著名的《春》。
1485年,他又创作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巨作,《
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同时还接受教会的定单,为教堂作壁画;也曾为《神曲》作了一套出色的
钢笔画插画。
1492年,罗伦左去世,美第奇家族被放逐,社会政治形势多变。贵族复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波提切利的心被震动了,他的
人生观和
艺术观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在《诽谤》这幅画中,表达了他的愤怒和抗议。 波提切利以他那富有诗意的、充满优美曲线的、别具一格的和不可思议的天才作品,成为那个时期佛罗伦萨最伟大的艺术家。然而,由于他挥霍无度,晚年穷困潦倒,靠救济度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问世事,孤苦伶仃。
1510年5月,波提切利死于贫困和寂寞之中,葬于佛罗伦萨“全体圣徒”教堂的墓地里。
达芬奇
莱奥纳多·达·芬奇是佛罗伦萨画派盛期的代表画家,于1452年4月15日诞生在
意大利佛罗伦萨与比萨之间的
芬奇镇,父亲塞尔·波埃罗是当地的公证人,母亲卡特琳娜是芬奇镇附近村里酒店的侍女。达·芬奇是他们的
私生子。生下他后不久母亲就改嫁了,父亲又重新结婚。达·芬奇是在祖父的庄园中长大的。
14岁以前,达·芬奇在家乡受过一位建筑家的
启蒙教育,当时已显示了他那过人的智慧;1468年,全家迁居佛罗伦萨。父亲顺应他的个性,送他到当时著名的雕塑家兼画家委罗基奥的工场里学艺,后者是一位用数学、
透视学和
解剖学等
应用科学的方法从事艺术探索和实践的艺术家,对于达·芬奇的影响不仅在严格的绘画写实方面,主要还在于培养了他对
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决定他日后成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绘画奇才和多种科技研究家的关键。
1472年,达·芬奇的名字已被佛罗伦萨的画家公会列在会员名单上了,其时他才20岁。4年以后,他虽然名扬全市,却仍和老师在一起工作,并于是年合作完成了他的第一幅名作《
基督受洗》。
达·芬奇处在一个
人类文明巨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一批有智慧的人不断去追求世界的真理,才能使虚伪的“神学”黯淡无光。背叛《
圣经》,蔑视宗教的权威,需要勇气,而更重要的是去探求
新事物,以发现大量
客观事物的真理来
否定神学的价值。达·芬奇在一生中,把很多时间用于科学研究。他与数学、医学、天文学等学者交往甚密。在绘画上,他设法以科学地认识
客观世界的方法去探索平面造型的奥秘。他针对人物真实的形象,研究透视、解剖,并潜心琢磨人的内心活动,描摹人的内心活动在脸部的各种表现。为此,他画了大量素描与速写稿子。他在
肖像画上的突出成就,正是这样取得的,《蒙娜丽莎》即是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意大利
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生于佛罗伦萨。十三岁从
基兰达约(Ghirlandaio)学画一年,后从
多那太罗的学生贝托多(Bertoldo)学习雕塑一年,主要靠自学。他的
艺术创作在
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并受到萨伏那罗拉(Savonorola)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
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
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
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中年的作《
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又在
西斯廷教堂八百玉方米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四年,独立完成了《
创世纪》的巨型
天顶画。晚年所作美第奇陵墓雕像《晨》、《幕》、《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显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
精神状态。重要作品尚有壁画《
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及《奴隶》等。建筑设计有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圆柄和加必多利广场行政建筑群等。并有辑本诗集传世。
拉斐尔
拉斐尔·桑西 (1483-1520)—— 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由于高超的艺术造诣而被神化了的拉斐尔,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拉斐尔的一生虽然像莫扎特那样短促(两人的生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是有关他的传说及提供的范例却是非常之多。这些传说和范例一方面肯定了这位画家无可争辨的才华,另一方面却也可能阻碍了对这位画家的了解。一提起拉斐尔其人,提起拉斐尔的艺术风格,总离不开“超凡入圣”、“尽善尽美”这些始于
瓦萨里的形容词,这使广大公众对拉斐尔(世界
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的作品无法深刻领会并与之沟通,无法立即把拉斐尔的作品与那些总想用“天才”、“天才表现”等词句来标榜的蹩脚作品分开,从而在他的作品中体味生命的苦闷、浪漫的热情及感情的折磨。
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确实可被称为“
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人们往往忘记或忽略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拉斐尔是在历史的中心、在一系列重大事件及某种只持续了很短时间的思想风潮上攀登了顶峰,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个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以偏巧不得于两位最伟大的巨匠——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相较量,三人生活的年代前后差不了多少年。拉斐尔找到了“第
三条路”,就是对他那个年代所有艺术成就的综合与超越。这正是拉斐尔的光荣及历史作用,那是他凭借艺术与思想、努力与理性,通过坚持不懈的检试、体验与思考而获得的。他的成功归因于他那非凡的才能:把来自艺术的那一崇高的革命性时代(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任何一种激励和启示加以提炼和消化。这表明了他的巨大智慧和高超的造谐。这种能力确实异乎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