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模式是指研究
传播过程、性质、效果的公式。
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
社会科学中模式的主要优点。首先是模式具有构造功能,能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能使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很难从其他方法中获得的整体形象。
模式介绍
一、模式研究,在传播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活动,往往都是在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展开。模式是对事物在空间结构和
时间序列上进行的一种描述,是人类把握和认识事物变化的有力工具。
二、一个模式试图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直观而又具体地再现
人类社会活动的
理论描述方式。
从本质上说,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设想,它主要是思想的
辅助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然而,在研究这思维空间中构想出来的模式却具有与它所表现的现实客观体系相同的
结构属性。通过直观的表达,能够把握到确实存在但又无法看到的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了解到实体的结构、强度、方向等,避免陷于纷繁的细节而看不清
传播过程的本质。
三、传播学者戴光元等在其主编的《
传播学通论》一书中曾谈到:传播是人类社会关系内部的一种
凝聚力,是
社会成员交换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因而,
传播现象、传播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四、在传播学研究中,要探讨传播的过程,要对传播现象进行最具体的、最系统的、最全面的考察,就必须借助简化的形式再现传播现象,进而探讨
传播效果、传播过程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些模式,既是对复杂的传播现象、过程和环节的高度概括和抽象,也给予了人们了解、认识,进而深入研究传播学以极大的启迪。同时,模式研究同人类社会、传播活动本身一样,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
五、对理论模式的使用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起来,就像它将科学本身联系起来一样。在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中,符号都被用来描述现实的基本方面,这也是特定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关注的方面。感兴趣并加以模式化的结构和过程,是关于人类如何进行传播,尤其是如何以
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
这些内容可以是:一个人在他或她自己的头脑中是如何处理现实的;报纸、电视网、
广告代理商或
信息机构是如何建构和如何运作的;信息是如何在社会上流传的;或新发明在一个
社会系统中是如何被采用或拒绝的。
分类
研究传播过程、性质、效果的公式。
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反映不同观点和不同
研究方法的多种模式,但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模式。早期多为单向
线性模式,50年代以来普遍强调传播是双向循环过程。具有
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是:
“5W”模式
又称传播的
政治模式。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
传播者、传播内容、
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 (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1948年由美国
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后广为引用。西方认为“5W”模式
概括性强,对大众传播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它忽略“反馈”传播因素,有局限性。
又称传播的数学模式。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C.E.香农和W.韦弗提出。特点是将人际传播过程看作单向的机械系统。西方认为,此模式开拓了传播研究的视野,模式中的“噪音”表明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但是 “噪音”不仅仅限于“渠道”。
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
社会学家P.F.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此模式强调“
舆论领袖”的作用。西方认为,两级传播模式综合了大众传播和
人际传播,但夸大了“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对
大众传播媒介的
依赖性,把传播过程简单化了。将受众截然分为主动和被动、活跃和不活跃两部分,不符合传播的现实情况。此模式以后演变为多层次的 N级传播模式。
施拉姆模式
50年代由美国传播学者W.施拉姆提出,是较为流行的人际传播模式。此模式强调
传者和
受传者的
同一性及其
处理信息的过程,揭示了
符号互动在传播中的作用。图4中的“信息反馈”,表明传播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
德弗勒模式
又称大众传播双
循环模式。50年代后期由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提出。在闭路循环传播系统中,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送者,噪音可以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此模式突出双向性,被认为是描绘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
由美国传播学者B.韦斯特利和 M.麦克莱恩提出。图6中 X指
信源,A为传者,B为受众,C为把关人,F为反馈。此模式在突出信息的同时,特别强调把关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图6中B得到的是经过C过滤的信息。
波纹中心模式
由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等在70年代中期提出。图7中“代码”指文字
符号系统, “调节者”指政府、 团体、 消费者,“过滤器”指文化和社会系统,“信息放大”兼有空间和心理的含义。
如图7所示,大众传播过程犹如投石于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击起波纹,波纹向外扩展到池边时又朝中心反向波动;在扩展和回弹的过程中,波纹(即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模式强调大众传播同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
动态性。
一致性模式
又称传播效果的
心理模式。源于认识心理学理论。此模式认为,传播效果往往取决于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固有信仰、观点、态度的威胁或强化程度。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
心理学家T.M.纽科姆、L.费斯丁格和D.卡特赖特等。
作用
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
社会科学中模式的主要优点。首先是模式具有构造功能,能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能使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很难从其他方法中获得的整体形象。在这一方面,模式能为各种不同的特殊状态提供一个一般的图景。其次是模式具有解释的功能,它能用间接的方式提供如果改用其他方法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的信息。由于模式能引导学生或研究者关注某一过程或系统的核心环节,这又使模式具有启发功能。再次是模式有可能对事件的过程或者结果进行预测。至少,它能够为估算各种不同结局
可能发生的概率提供基本依据,研究者因而可以据此建立其假说。
优点
传播学研究中使用模式方法建构的传播模式,实际上就是科学地、抽象地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
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节及相关变量的关系。传播是一个从传播者到受传者的信息
流通过程。在传播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模式中,可以体现出从传播者到受传者之间关系所发生的变化。在传播学简短的历史中,传播学者构想和提出了许多的传播模式,从早期的传播模式建立直至网络传播模式出现以前的传播模式,虽数量不下百余种,但是都未摆脱线性传播的基本特征,即传播学的基本模式——拉斯韦尔公式(5W模式)。
实际上,所有对传播模式的表述可以归为两大类,即表征传播过程及结构的模式(如基本模式)和表征
传播要素关系的模式(如影响、效果、受众、媒介模式)。其中比较而言前者更是对传播本质的
整体把握。正如前面所讲到的在解构传播中所引入的两个视角——过程观和结构观,传播学基本模式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由此,拉斯韦尔公式即成为认识、研究传播的核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