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农一韦弗模式
传播学术语
香农——韦弗模式,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之一,1949年由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首次提出,又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其内容主要描述电子通信过程,为传播过程研究更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名词解释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受者、噪声六个因素,这里的发射器和接收器起到了编码译码的功能。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收到噪音的干扰(例如,在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时,天线接收功能不好,电视信号弱而非电视信号又过强,造成图像不清晰;教室里光线过强,影响了显示在屏幕上的投影图像的清晰度;教室外过道上的谈话声过大,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授课及学生听讲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噪声的影响),产生某些衰减和失真。
其他信息
香农——韦弗模式中第一个传播过程的模式是由贝尔电话实验室的香农(ClaudeShannon)提出的。开始,由于香农的工作背景,他只对传播的技术感兴趣。后来,他与韦弗(WarrenWeaver)合作研究,使得这个模式在其他传播问题上有了更广泛的应用,通常称为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尽管以后人们又开发了许多传播模式,但是香农——韦弗模式让我们能确定并分析传播过程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传播要素,因而非常有用。
应用
适应领域
香农——韦弗模式为传播过程研究更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局限性
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的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所以不能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在考察人类的社会传播时,反馈因素和环节是不容省略的,这是因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的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互动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离开了反馈便不能说明这种互动性。
引申
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5W”模式、循环模式、大众传播模式、互动过程模式
“5W”模式
提出者:[美]H.拉斯韦尔
时间:1948年
出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评价:“5W”传播模式又称拉斯维尔程式,主要思路为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5W模式的地位不可撼动,因为它最早明确地将传播过程划分为5个部分或者要素,并且相对应地限定了5个研究领域,有效地描述了传播和规划了传播学研究。
循环模式
提出者:C.E.奥斯古德、威尔伯·L·施拉姆
时间:1954年
出处:《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评价:该模式强调了社会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是正确的,但也有缺陷。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它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详细见图一)
大众传播模式
提出者:威尔伯·L·施拉姆
时间:1954年
出处:《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评价:大众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详细见图二)
互动过程模式
提出者:[美]M.L.德弗勒
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期
出处:由香农——韦弗模式发展而来
评价: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突出双向性,被认为是描绘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缺点:没有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噪音并不能说明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详细见图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9 15:34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其他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