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
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比较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
坏账损失的核算在
直接转销法和
备抵法之间的变更、
外币折算在
现行汇率法和
时态法或其它方法之间的变更等。
主要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涉及会计收益或费用发生变化的,必然影响到
企业会计利润发生增减变化,但是否
调整所得税,不能以企业会计利润的变动为判断标准,而应以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引起
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增减变动为判断标准。
变更条件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
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这种情况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按规定改变原会计政策,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
会计信息
这一情况是指,由于
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使企业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改变原有会计政策,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以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企业因满足上述第(2)条的条件变更会计政策时,必须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变更的
合理性,并说明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关于
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会计信息的理由。
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经
股东大会等类似机构批准擅自变更会计政策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政策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按照
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下列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例如,某企业以往租入的设备均为临时需要而租入的,企业按
经营租赁会计处理方法核算。该企业原租入的设备均为
经营性租赁,本年度起租赁的设备均改为
融资租赁,由于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有着本质差别,因而改变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该企业改变
低值易耗品处理方法后,对损益的影响并不大,并且低值易耗品通常在企业
生产经营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属于不重要的事项,因而改变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处理
(一)企业根据法律、
行政法规或者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
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
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三)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
未来适用法处理。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足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
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判断原则
会计政策变更涉及会计收益或者费用发生变化的,必然影响到
企业会计利润发生增减变化,但是否
调整所得税,不能以企业会计利润变动为判断标准,而应以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能引起
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增减变动为判断标准。如某项会计政策变更,即使企业会计利润发生增减变动又引起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增减变化,就必须对
所得税进行调整;如某项会计政策变更,只引起企业会计利润发生增减变动,而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不需要对所得税进行调整。具体可按以下原则进行判断:
第一,影响企业会计利润变化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在税法上对该部分收益和费用予以同时确认的
交易或事项,通常需要调整所得税。如因会计政策变更,使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标准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主营业务收入发生增减变动,会计制度和税法均把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利润的组成部分,在实现的当期予以确认。所以,会计政策变更使
主营业务收入发生增减变动的,就需要
调整所得税。
第二,影响企业会计利润变化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在税法上对该部分收益和费用不予以确认的
永久性差异,通常不需调整所得税。如企业获得的
国库券利息收入,当投资
企业所得税率不高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率时(此时为永久性差异),投资企业确认的
投资收益,在会计上增加了
会计利润,但在税法上免交
所得税,不计入企业的
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因会计政策变更而引起国库券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投资企业所得税率不高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率)发生增减变动的,不影响所得税,在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不
调整所得税。
第三,影响企业会计利润变化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在税法上对该部分收益和费用予以确认的
时间性差异,通常需调整所得税。比如,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采用
权益法核算时,投资
企业所得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率时(此时为时间性差异),税法上要求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补交所得税,这时需要调整所得税。
税率计算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期间税率发生变化是指追溯期间采用不同税率计算
所得税。由于税率变化,
会计核算采取不同的
处理方法。
付税款法
在
应付税款法下,
应纳所得税额是按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当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无论是
永久性差异还是
时间性差异均在当期予以确认;
递延法
在
递延法下,发生的
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按照当期现行税率计算,在转回时间性差异时,仍按原来发生时的税率计算,在税率发生变动时,不调整原
递延税款账户余额;
债务法
在
债务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无论是发生期还是转回期均按变更后的现行税率计算,税率发生变动时按照变动后的税率调整递延税款
账面余额。基于
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债务法对税率变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计算会计政策变更
调整所得税时,要结合本单位对所得税的
会计处理方法来确定。仍以前例说明会计政策变更追溯期间税率变更情况下
所得税调整额的计算。
核算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的核算方法:
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有两种
会计处理方法,即
追溯调整法和
未来适用法。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
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追溯调整法通常由以下步骤构成:
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三步,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第四步,附注说明。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
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会计政策
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
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应说明的是,一般来说,会计政策变更的
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
应交所得税的变动,也就是说不会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追溯调整时如果涉及
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
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种情况应考虑前期
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变更事例
从2002年开始,全球500强企业就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爆出丑闻,安然的破产,
美国在线——
时代华纳的巨亏,世界通信公司的造假,还有施乐、环球电讯等等不一而足,无不打击着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股市全面进入低谷。由此人们不由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大公司在短期内接连出事?
中国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形呢?其实,国际大公司出事,主要同会计处理有关,有的因会计政策变更,也有的确实是与审计师合谋造假。而在中国,随着
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类似情形恐怕很难避免。实际上,因四项计提扩大为八项计提,上年年报总体业绩就下降了三成,这已经反映了与
国际会计接轨过程中的阵痛,这个过程肯定还将延续。在我们的一些上市公司中已出现了类似美国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影响数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假设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
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
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
利润分配及
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
股利。留存收益包括
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
外商投资企业包括
储备基金、
企业发展基金)。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如果需要
调整所得税影响金额的);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如果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
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方法。采用未来适用法时,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
会计报表。企业会计
账簿记录及会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变更之日仍然保留原有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企业应当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
常见举例
(1)发出
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方法。
(2)
长期股权投资的
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
成本法,还是采用
权益法核算。
(3)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
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
公允价值模式。
(4)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5)
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
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
计入当期损益。
(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是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中对
换入资产的计量。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
资产成本的基础,还是以换出资产的
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7)
收入的确认,是指
收入确认所采用的
会计原则。例如,企业确认收入时要同时满足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等条件。
会计政策改变涉及会计收益或者费用发生变化的,必然影响到企业会计利润发生增减变化,但是否需要
调整所得税,不能以企业会计利润的变动为
判断标准,而应以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会引起
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增减变动为判断标准。
(8)
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是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9)合并政策,是指编制
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
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