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蛋
人造鸡蛋
人造蛋,又名人造鸡蛋,是指通过化学用品人工合成制成的鸡蛋。
辟谣“假鸡蛋”
假鸡蛋”新闻可谓层出不穷,但令人疑惑得是,综观这些报道总是没法给假鸡蛋勾勒出一个清晰统一的轮廓。这些事例中,鸡蛋有变成橡胶状的;有可以冻成冰的;有怎么煮都不能成型的;有打开就发现蛋黄蛋清混在一起的;类似地,还有花纹一洗就掉的鹌鹑蛋……大家都怀疑自己买到的这种非正常蛋就是假鸡蛋。
尽管手把手教你如何制作假鸡蛋的资料在网上一搜就是一大把,内容上也都是大同小异、如出一辙。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网友却发现困难重重。鸡蛋虽小,结构却非常精巧,特别是蛋壳这部分结构,网上流传的方法在质地、外观、模具接合处或是注射内容物处都会留下痕迹。
要想做出以假乱真的鸡蛋,还要保证成本低廉,让伪造者有利可图,并非易事。而央视记者的秘密调查则揭示,这些宣称掌握“以假乱真”的制作技术的广告,其实是为了骗取求学者的学费。
异形鸡蛋
橡皮蛋
在诸多“假鸡蛋”报道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质地像橡胶,弹性异常大的“橡皮蛋”。不过,这样的奇异特性并不是它作为假鸡蛋的明证。蛋鸡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棉籽饼粕就可能造就这样的异常鸡蛋。
棉籽饼粕是棉籽榨油后剩下的固体残渣,用压榨法榨油得到的是棉籽饼,用浸提法得到的则是棉籽粕。棉籽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是畜牧业的饲料来源之一。但是,它的氨基酸配比并不均衡,同时又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只能作为对玉米、豆粕等常规饲料原料的补充。
如果棉籽饼粕饲喂用量过高或者未经脱毒处理就使用,会使畜禽中毒。此外,其中的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等成分能与色素结合使蛋清、蛋黄变色,并将蛋黄中的脂肪转化为硬脂酸而使蛋黄呈橡胶状,以前就有类似的案例和实验。甚至,测定它们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会出现符合国家标准的结果,造假者是不会花费功夫用蛋白质、脂肪原料去模仿那些营养含量的。
另外,长期放置、或者饲料重金属含量过高也有可能使鸡蛋变成橡胶状而不堪食用。
变形蛋
有些鸡蛋从外表看上去就比较歪瓜裂枣:它们可能呈现过圆、过长、过扁、过尖等奇形怪状。这并不是做蛋壳的硅胶模具变形了,而有可能是输卵管发生形变(比如应激收缩、感染炎症等)挤压鸡蛋所致。
蛋包蛋
还有的鸡蛋会出现“蛋包蛋”的现象,有两层蛋壳。这是由于输卵管出现逆向蠕动,让刚形成的鸡蛋又“回炉包装”了一次。
无黄蛋
至于烧烤摊上出现的“无黄蛋”,母鸡也有本事生出来——那是因为它的产卵构造误将大块蛋白当做蛋黄包裹了起来。这种蛋一般体型较小,因此更可能作为淘汰品流入不正规摊位。
蛋坚强
有些鸡蛋买回来会发现蛋壳内膜厚而发白,容易剥离。蛋壳内膜是由糖蛋白及复杂多糖构成的纤维状膜,在中药中称为“凤凰衣”,久放就会失去生物活性,变得像纸一样,煮过的蛋会更明显。如果壳膜过厚,则有可能是膜形成后又退回上一步多“刷”了一层,与“双壳蛋”原理类似。
蛋无界
正常的蛋黄外面包裹着一层蛋黄膜,它可以隔绝蛋白,维持蛋黄的球状。鸡蛋受到剧烈的颠簸,或者放置过久,蛋黄膜就可能失去弹性、破裂,导致蛋白蛋黄混在一起,形成散黄蛋。另外,细菌侵入鸡蛋,破坏蛋白质结构膜结构,也会引起散黄。
贴壳蛋
鸡蛋的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的蛋黄总能保持在蛋白的中心而不因重力的作用在蛋内上浮(蛋黄含大量脂肪以致密度较小)。这是由于输卵管通过扭转蛋黄,将它两端的浓蛋白扭成了两条系带,蛋黄才能固定在中央。假鸡蛋难以做出这种系带。但鸡蛋久置后,蛋白系带也会慢慢失效造成蛋黄上浮贴壳。这可以作为鸡蛋新鲜与否的参考指标。
如果买到了异常的鸡蛋,确实需要慎重食用,因为它们可能暗示着母鸡的生理机能出现异常。但这种情况属于厂家和销售者的品质检查不过关,要和涉及造假的假鸡蛋区别开。
存在争议
前段时间,广东有消费者接连买到能“跳高”、韧性胜过乒乓球的“鸡蛋”,由此引发市民对人造“假鸡蛋”的担忧;经权威部门检测,这些均为真鸡蛋。能够以假乱真的“人造鸡蛋”传闻由来已久,农户频频接触到推销“人造鸡蛋”制作方法的培训广告,也有专家表示存在人工制作“人造鸡蛋”的配方,但记者采访中,还没有人能真正拿出“人造鸡蛋”。
疑问一:“跳高”鸡蛋是不是“人造鸡蛋”?
【调查】 多种方法检测均为真鸡蛋
广州番禺的郭先生在春节期间发现了一件蹊跷的事情,他在石楼镇某超市买的鸡蛋非常奇怪,煮熟后蛋黄十分坚韧,扔到地上竟能弹跳起来,他怀疑这就是传闻已久的“人造鸡蛋”。此前,在广东湛江下属的雷州市也发现了蛋黄如塑胶球一样的问题鸡蛋
问题鸡蛋被披露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广州番禺工商分局抽取了石楼镇某超市在售鸡蛋中的7个样品,加上媒体记者提供的1个疑似问题鸡蛋,送往广东省制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此外,广州白云工商分局抽取了14家档口在售鸡蛋中的27个样品,送往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
广东省制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每个样品的3大类8个项目进行了检测:一是鸡蛋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二是“人造鸡蛋”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包括可能添加的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用来假冒蛋白质三聚氰胺等;三是感官指标,如蛋壳、蛋黄、蛋白以及色泽、气味等。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采用“裂解色谱质谱(PGC—MS)检测鉴别法”,比较样品蛋与正常鸡蛋热裂解产物指纹色谱图的异同。两家机构采用了不同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有送检样品均为真鸡蛋。
湛江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雷州送检的鸡蛋检测显示,均为真鸡蛋,并未发现“人造鸡蛋”。
对于真鸡蛋为什么会“跳高”的问题,一些养殖户和鸡蛋批发档主表示,北方的一些鸡蛋冬天产下来后没有及时保存起来,就有可能被冻坏,冻坏的鸡蛋蛋黄就跟乒乓球一样有弹性。而有些专家表示,农村用棉籽饼当饲料喂鸡,可能会造成“棉酚”含量过高,导致“弹丸鸡蛋”;而另外一种叫“茴麻”的野草混入饲料,也可能造成“弹丸鸡蛋”。
疑问二:到底有没有“人造鸡蛋”?
【调查】 专家意见不一,未能找到实物
但不管本次检测的问题鸡蛋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关“人造鸡蛋”的传闻却层出不穷,甚至10多年前就有关于“人造鸡蛋”的说法,据说“与真鸡蛋根本分辨不出”。
不久前,记者得到武汉某大学两名学生制作“假鸡蛋”成功的消息,前去了解情况时,却只看到了一份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由于声称化学试剂已经没有了,两名女生未能现场演示制作假鸡蛋。有专家表示,“人造鸡蛋”是利用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其“蛋壳”由碳酸钙石蜡石膏粉制成,而“蛋清”、“蛋白”则主要由海藻酸钠加上明矾、明胶、色素等造成。其中,“蛋清”是将海藻酸钠加进水制成溶液后,不断搅拌而成;“蛋黄”的主要成分同样是海藻酸钠液,再加入如柠檬黄之类的色素后,放进模具中,再放入氯化钙溶液中凝固而成。由于“人造鸡蛋”含有99%的水分及1%的添加剂,所以假鸡蛋价格低廉,每只仅需1毛钱。
然而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工程系主任郑华副教授不认为存在这种“技术”。他说,没听说有人见过跟真鸡蛋无异的“人造鸡蛋”。不排除有人可能用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类似禽蛋的东西,但要想把假蛋做成跟真蛋一模一样,如今根本做不到。
记者在广州番禺清河市场走访了多家禽蛋批发档口,档主们表示,听说“人造鸡蛋”已经有10多年了,但只是听说从没见过。
疑问三:网上“人造鸡蛋”真实性几何?
【调查】 各种“技术转让”疑似变相骗钱
曾经在某地农委工作过的易先生对记者说起一件让他很困扰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作为某地农委的干部主管过一个贫困村“脱贫”项目,就是由农委牵头引进技术,引导当地贫困村生产“人造鸡蛋”,当时概算一个“人造鸡蛋”成本5分钱,农民可在市场上卖3毛钱以上,家家户户都可以做。当时在示范演示的时候,那些所谓的专家们“鸡蛋”都做得很逼真,但让农户们自己做却都一塌糊涂,或者蛋壳做得不像,或者蛋黄根本成不了型,一磕出来蛋黄蛋白混到一起,这个项目就这样草草收场,农委倒贴了不少技术转让费。让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些“专家”演示得那样好,到农户手中就做不成呢?
而记者在网上搜索,许多公司公开传授所谓“人造鸡蛋”的制作技术。这些广告称,该产品造价低廉,工艺简单,口感丰润,在市场出售可以“以假乱真”。
记者联系了一家公司,提出想当面学习假鸡蛋的制作技术,但工作人员却推三阻四,称原料不齐、时间很长,继而推荐记者买光盘和资料,称技术非常成熟,很好学很好掌握,一份资料1500块。而网上其它所谓公司的“技术转让”方式也如出一辙。
曾经接触“人造鸡蛋”技术的易先生表示,如今回想起来,所谓的“人造鸡蛋”技术,要么就是对方在演示的过程中给观众玩了一个魔术,用真鸡蛋替换了“人造鸡蛋”;要么就是技术是存在的,只是5分钱的成本根本就做不出一个“人造鸡蛋”。但无论哪种结果,都是为了骗取“技术引进”费用。
上市进程
李嘉诚基金会等注资1.8亿港元支持生产的植物蛋,将于2014年05月29日开始在香港百佳超市出售,“植物蛋”的创始人Josh Tetrick表示,植物蛋营养价值较市面鸡蛋多四分之一,但价格仅为其一半,半年后有计划拓展内地市场。
上市推迟价格下调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预计5月29日在百佳超市香港门店上市的“JustMayo”人造蛋黄酱产品,并未如约与消费者见面。对此,百佳超市政府及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款植物蛋黄酱的上市活动仍在准备中,并最终定于6月13日在香港发售,8盎司(237毫升)装统一定价为19.5港元。
人造蛋上市
2014年6月13日,李嘉诚投资1.8亿港元的人造蛋黄酱在香港发售。
该产品与真正的鸡蛋有相同营养价值、但胆固醇较低。由于它价格只是鸡蛋的一半,亦可能为蛋糕行业青睐。消息人士说,“人造蛋”由美国一名年轻人戴崔克发明,它不是母鸡孵出来的,而是从数百万种植物中提取养分研发出来的“植物蛋”
亚洲首富李嘉诚斥资1.8亿港元投入该产品引起市场关注。该产品于2014年6月13日在香港发售,8盎司(237毫升)装售19.5港元(折合人民币15.6元)。在香港上市的“人造蛋”和鸡蛋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一个罐装的或者桶装的液体,口感像豆腐。
2023年6月12日,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在日本,由于禽流感导致的鸡蛋短缺,“人造蛋”正受到关注。
营养价值
这枚“人造蛋”,绝非让人闻风丧胆的“黑心假蛋”,而是真正的高科技产物。从形状上看,人造蛋无壳,只是“人造蛋黄酱”。“人造蛋”由美国人发明,直接从植物中提取养分,故又称“人造植物蛋”。其不含麸质胆固醇,饱和脂肪比率低,营养价值比鸡蛋多四分之一,保存时间更长,但售价仅约为鸡蛋一半。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0:44
目录
概述
辟谣“假鸡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