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隶属于
河北省邢台市,位于邢台市东南部,北接
清河县,南濒邯郸
馆陶县、聊城
冠县,西接邯郸
邱县,东临
山东省
聊城市临清市。总面积542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29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6968人(2020年)。
建制沿革
商代末叶,本域属纣畿内地。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本域属
巨鹿郡(治所邢台平乡)。
西汉初,设
清渊县,治青阳,属巨鹿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改属
魏郡。
始元至元凤间(前86一前75年),汉昭帝封太常江德为榆阳侯(国),治在今临西县
吕寨乡一带。
三国魏,清渊县仍名。黄初二年(221年),更隶冀州部
阳平郡。
西晋,咸宁中(275—279年),清渊县改称
清泉县,属
司州阳平郡。
后赵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泉县为
临清县(临清之名始此),并徙治于今临西县
仓集镇。
前燕,临清县改隶司州部
建兴郡。
前秦、
后燕、魏仍之。
北魏时期,临清县徙治于榆阳城旧址东十里(今临西县仓集镇东月洼寺一带),属
相州清河郡。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析临清县复置清渊县,治迁清水(今冠县清水镇),隶相州阳平郡,
北齐时期,临清、清渊二县合并,复称清泉县,治清水(今冠县清水镇),属司州阳平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为临清县和清渊县,临清县仍治今临西县仓集镇,属冀州部清河郡。
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临清县另置
沙丘县。大业二年(606年),省沙丘县入临清县。
唐武德元年(609年),避唐高祖李渊讳,将清渊县并入临清县,仍治今临西县仓集镇。
唐武德四年(612),析临清县复置沙丘县,贞观元年(627年),省沙丘县入临清县。
大历七年(772年),析临清县南境别置
永济县,治今临西县张桥店,属
贝州清河郡,唐末废。
后梁、后汉、后周,临清均隶
大名府。后唐属兴唐府
澶州,后属广晋府。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属大名府。熙宁五年(1072年),入
宗城县为镇,旋复设,仍隶属大名府。
金天会五年(1127年),临清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因避水患徙治曹仁镇(今临清旧县)。
正隆二年(1157年),改属大名府路恩州。
元代临清县属
中书省濮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设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为枢密院直属。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临清县属山东布政使司
东昌府。
洪武二年(1369年)徙治中州纸马巷(临清闸)。洪武七年(1374年),割堂邑县会通乡来属。
景泰元年(1450年),徙治临清闸东北三里建砖城为治所(今临清市旧城区和临西县河西镇部分)。
弘治二年(1489年),升为
临清州,领
馆陶、
丘县,属东昌府。
清初,临清袭旧称临清州,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
直隶州,领
夏津县、
武城县、
丘县。
民国二年(1913年),临清州降为县,属山东省济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隶
东临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更隶德临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直隶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四专署驻临清。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袭占临清城。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于临清县西北部(今
威县境)建临清县战委会,翌年于临清县西境(今临西县域)建临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领导。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伪临清县公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共划临清县、
企之县、
清河县三县邻接地域建立
宏毅县,属冀鲁豫行署冀南办事处。同时,
馆陶县的果子园、魏僧寨划入临清县,为八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31日临清解放,县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中共革命政权迁驻临清县城。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临清在威县16村及馆陶县的果子园、魏僧寨一带归旧属。翌年,临清县、市并置,驻地临清城,属冀南区一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初,改属冀南行署一专署。同年9月26日,更隶
华北人民政府冀南行政公署一专署。同时,市升为专级。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市降为县级。8月10目,改称临清专署。不久,临清县、镇并设,为河北省邯郸专署所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袭原称。1952年11月22日,由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同年12月19日改隶
聊城专区。1954年,临清镇改称市。1950年,撤销
清平县,其三、四、五区并入临清县。1958年,临清县并入市。1963年,称县。
1964年12月,析
临清县卫运河以西5个区,置临西工委,驻河西,归河北省
邢台专区管辖。
1965年3月27日,成立临西县,县城驻临西县城关镇(今临西县河西镇,为原临清县城河西部分)。
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地区,继辖临西县。同年,县驻地徙至
童村(今临西镇)。
1993年邢台市、地区合并为邢台市,临西县仍属之。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宋代,临清县辖6乡。
元代至清代,设会通、敬礼、彰信、明德4乡。
民国初期,临清县划分为城区、会通、公务、卫生、友助、彰信、尚德、敬礼、中和、清江10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划区编村,改为第一至第十区名称。以
卫运河为界,以东为一至四区,以西为五至九区,十区孤悬威县境内。五至九区与今临西县境同,奠定了后来临西县区划基础。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3日,日军第三次袭占临清城,临清县抗日民主政权将临清县卫运河以西区域(今临西县境)划分5个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临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又将以上5个区调整为8个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原临清县五、六、八区划归
宏毅县,在剩有的七、九、十、十一、十二5个区的基础上增设新八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日,根据冀南行署决定,撤销宏毅县,所辖均归原属。是年,临清县设9个区,其中卫运河西设6个区:五区(大十二里)、六区(吕寨)、七区(王铎寺)、八区(下堡寺)、九区(仓上)、十区(台庄)。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撤销地处卫运河的卫东县,恢复原临清县,时辖9个区。
1950年6月,临清县改建为5个区,今临西县本域3个区共辖43个乡。1953年10月,境内增设第六区(吕寨),辖13个乡。
1955年10月,取消原数字序号命名,改用区驻地命名。境内三、四、五、六区,依次改称老官寨、下堡寺、尖冢、吕寨区。
1958年3月,撤区并乡,将区辖的122个小乡合并为25个乡,其中本域设11乡;同年9月6日,撤乡建社,本域有6处公社。次年1月,人民公社取消原称改用驻地命名。
1958年,本域有154个大队。1959年,增设1个大队。1960年,调整为137个大队。1961年,调整为262个大队。1962年,调整为293个大队。1963年,增设1个大队。1964年,又增设3个大队。
1962年12月,恢复区制,域内有5个区、29个小公社。
1964年12月,根据国务院以
卫运河和
四女寺减河为冀鲁两省省界的指示,将临清县卫运河以西的下堡寺、童村、吕寨、老官寨5个区(包括原属下不为例9个处公社)和城关区的南、北大队,米市、临卫街由山东省划归河北省管辖。
1966年7月,撤区并社,撤销原5个行政区,将原来的29处公社和城关镇调整为14个公社和1个镇。即老官寨、枣元、水波、吕寨、姚楼、下堡寺、摇鞍镇、白地、尖庄、樊村、童村、大刘庄、黎博寨、单屯公社和城关镇。下辖296个生产大队。
1968年原公社建置未变,生产大队由原来的296个调整为293个。
1980年底,老官寨公社的郑湾由胡小庄大队析出。独自成立大队。
1981年,樊村公社的徐屯设立行政村级建置,时全县共295个大队。
1981年12月7日,城关镇人民公社改名为先锋桥镇人民公社。
1982年,先锋桥镇公社改称先锋桥镇人民政府,枣园公社更名为东枣园公社。
1984年5月1日,全县实行政、社分开,社改建为乡、镇。原公社下辖的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隶属于乡、镇。时全县设2镇13乡。2镇即城关、先锋桥镇,13乡即东枣园、水波、老官寨、吕寨、姚楼、下堡寺、摇鞍镇、白地、尖冢、樊村、大刘庄、黎博寨、单屯乡。其驻地、辖域无变动。
1984年8月,河北省批准童村公社改称临西镇(未启用),按习惯称城关镇。
1985年5月,撤销下堡寺乡,设立下堡寺镇;撤销尖冢乡,设立尖冢镇。
1989年4月,城关镇更名为
临西镇,先锋桥镇更名为
河西镇。
1990年底,临西县共辖4个镇、11个乡,295个行政村、2个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临西县辖7个镇、2个乡,6个社区、299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
邢台市东南部,卫运河中游左岸。地理坐标东经115°18′—115°45′,北纬36°44′—36°57′。地处冀鲁平原腹地、两省(河北、山东)三市(
邢台、聊城、
德州)交界之地。东濒
卫运河,南邻
馆陶县,西接
邱县,北衔
威县、
清河县。东西横距34公里,南北纵距19公里,略呈椭圆形,总面积542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临西镇珠江路。
地形地貌
临西全县地势平坦,中部古堤纵贯南北,将全县分割为堤上缓岗、堤下低平两个地貌。西部海拔在33—36米之间,东部海拔在28—33米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稍有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6000,堤下坡被西部高地东部卫运河左岸所围,北部又是南坡洼、白坡洼与清河、威县部分区域共同封闭洼地,最低点海拔27米。
地质
临西县在地质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新华夏第二沉积带的东部边缘。按地质分区,属华北地台区的渤海台
向斜。西靠太行山隆起带,东与华北平原断裂带接触,跨居邢衡隆起及临清拗陷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基底发育是晚
中生代和第三纪时形成的北北东向晚近期活动断带,并割裂成冀县、南宫凹陷四级构造单元。基底构造控制着第四系沉积厚度。
地层属于较厚的第四系覆盖层,是一套成因类型复杂的松散亚沙土、
亚粘土、粘土、中夹粉沙——粗沙的沉积,总厚度在470一600米之间。此种地层结构虽贫于矿藏,但土层深厚,无障碍层次,富含水肥,构成了农业生产的良好土壤基础。据国家石油部门的勘探,境内地下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气候
临西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C。1月平均气温-2.9°C,极端最低气温-21.2°C(1971年12月27日)。7月平均气温26.6°C,极端最高气温41.2°C(1966年6月22日)。
无霜期194天,年日均气温5°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49天,年日均气温0°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86天。初、终霜冻平均日期分别在10月24日和4月12日。
年平均日照为2497.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56%。年平均辐射总量119.2千卡/平方厘米。
平均年降水量559.6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大为886.3毫米(1973年),最小为274.3毫米(1972年)。
水文
临西县境内河道属
海河流域。东临
漳卫南运河(
卫运河),县内长39.2公里。此外,境内还有卫西干渠、临威渠、临馆渠、申街分洪渠、下堡寺渠、新清临渠、东清临渠、跃进渠、赵疃渠、马刘庄渠、引卫西干渠、赵王河等21条骨干渠道,县内干渠总长204.24公里。渠道密度为0.38公里/平方公里。年均输水量7000万至1.1亿立方米。全县浅层淡水区面积为48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7.9%。
临西县浅层地下水依靠降水补给,引黄干渠、卫运河侧向补给地下水1.69亿立方米/年;深层地下水靠上游同层地下水越流排泄量补充1919.1万立方米/年。
土壤
临西县境内土壤分1个土类(潮土),3个亚类(褐化、潮土、
盐化潮土),8个土属,26个土种。西部黄河故道堤上缓岗带,向褐化潮土发展、转化,有褐化潮土14.48万亩,占总面积的17.8%;东部堤下低洼地区为典型的潮土和盐化潮土,面积分别为60.12万亩和6.7万亩,各占总面积的74%和8.2%。表土质地以轻壤质为主,面积达70.3万亩,占总面积的86.5%;
沙壤质分布在卫运河沿岸及
老沙河一带,面积6.2万亩,占总面积的7.6%;
中壤质4.3万亩,占总面积的5.3%;另有5000亩的砂质,占总面积的0.6%。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临西县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天然降水)、客水(
卫运河来水)、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属水资源量少区域。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774.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6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499.3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3819.9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192.6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44.3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6%,水资源极度匮乏。与1990年后相比,临西县水资源总量减少2055.6万立方米。
地热资源
临西县地处地热资源带,地热水为极软水,用途广泛,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冀南温泉位于临西县城西大门,邯临公路旁边高村境内,井深1280米,出口水温54±1℃,流量100立方米/小时。2009年温泉娱乐中心有温泉井3眼,井深1500米,日出水量1万余吨,水温53℃—60℃,水质符合国家医疗热矿水标准;水中富含6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无色无味,水质细腻,对皮肤、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有疗效。截至2015年,临西县城区内共有16眼地热井,全部被取缔关停。
人口民族
临西居民绝大部分为明朝初年山西移民迁入,境内78%的聚落形成于明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临西县常住人口326968人,占全市人口4.60%。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比50.37%;女性人口占比49.63%。年龄构成方面,0—14岁人口占比26.24%,15—59岁人占比56.33%,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7.0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2.04%。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临西县汉族人口340042人,占总人口的99.03%;
少数民族人口3342人,占0.97%,其中
回族3299人,
满族24人,
布依族3人,
蒙古族、
彝族、
壮族、
朝鲜族、
土家族、
仡佬族各2人,
藏族、
苗族、
傣族、
佤族各1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临西县生产总值(GDP)增速同比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21482元,同比增长7.6%。民营经济成为临西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民营经济增加值67.41亿元,同比增长8.4%,占生产总值的88.4%;民营经济实缴税金4.41亿元,增长27.2%,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3.5%;民营经济从业人员82390人,增长4.8%,占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8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全部财政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国税收入3.21亿元,地税收入2.21亿元,税收占比7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13.7%,税收占比65.4%。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5.8%,比去年同期增加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亿元,同比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48元,增长10.1%,人均消费支出1216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2元,增长12.6%,人均消费支出770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均跑赢GDP增速,分别高于GDP增速1.8和4.3个百分点。
2020年,临西县实现生产总值80.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2.2%;规模以上高新产业增加值增速17%。
第一产业
综述
2014年,临西县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65912人;有
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13个、龙头企业集团11个,农业产业化总量25.56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58%;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98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66亿元;实现
第一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比2013年增长5%。2015年,畜牧、蔬菜、林果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4.5%。
农业
临西县盛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是国家优质粮、棉基地县、省市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改良基地、河北农大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截至2013年,临西县有蔬菜大棚1721个,食用菌大棚1200个,核桃1640亩,芦笋2050亩,初步形成两条高效农业种植长廊,沿路周边建设以蔬菜、食用菌、核桃、黄金槐、芦笋、竹柳等为主的10个特色农业示范区。
2018年,临西县粮食种植面积53862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5787公顷;玉米种植面积26615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563.3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53公顷,比去年增加806.27公顷。粮食总产量33.09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5.32万吨,秋粮产量17.77万吨;小麦产量15.32万吨,玉米产量16.96万吨。棉花产量2776.46吨,增产138.3%。油料产量2687.80吨,增产160.9%。
林业
2020年,临西县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全县林木覆盖率18.22%,道路绿化率为84.17%,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6.62%。
畜牧业
2018年,临西县猪牛羊禽肉产量1.36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868吨;牛肉产量3234.92吨;羊肉产量1688.89吨;禽肉产量3826.01吨。禽蛋产量22794.90吨。牛奶产量1196.58吨。年末生猪存栏2.26万头;生猪出栏6.38万头。
第二产业
工业
民营经济占临西县工业主导地位,截至2012年,全县拥有各类企业5000多家,形成了轴承、
棉纺、建材、机械、医药、化工、
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轴承生产是临西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临西是全国最大的轴承加工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碳钢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轴承商贸集散地,被授予“河北省临西县轴承出口聚集区”、“中国轴承产品出口共建基地”称号。2012年全县轴承产业固定资产达58亿元,从业人员6万余人。
截至2012年,临西县有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百万元以上企业188家,其中50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46家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注册商标20多个,产品遍销海内外。
2018年,临西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67.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0%,同比增长12.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6个百分点。食品医药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3%。工业用电量全年完成3662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5.6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
临西县轴承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城
珠江路以北,
阳光大道两侧,总面积14.87平方公里,由中国
轴承大世界、工业区和10个行政村组成。园区形成以中国轴承大世界市场为龙头,以加工生产区为主体,集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轴承产业园区,2011年7月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
临西县运河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东部,与山东省
临清市隔
卫运河相望,是临西县依托县域东部轴承、机械等特色产业建设的工业聚集区,总体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主要接纳轴承加工、机械制造、机电数控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型企业入园,为四星级创业辅导基地,截至2015年共吸引36家企业投资建厂。
建筑业
2018年,临西县建筑业法人单位48家,比2017年增加21家。实现营业收入4427万元,同比增长10.2%。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
第三产业
综述
2018年,临西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4%。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1.8%,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1.70亿元,增速10.4%,占全部服务业比重为54.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10家,营业收入完成7867万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3.45%,租赁业增长59.0%,商务服务业增长456.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86.3%。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220.6%。
商贸
2018年,临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7.3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城镇33.4亿元,乡村15.4亿元。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3亿元,增长14.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3亿元,增长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产业个体)达到24家,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19%。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3655.3万元,同比增长39.1%;五金、电料类零售额832万元,同比增长11.3%;汽车类零售额4910.1万元,同比增长15.9%。进出口总值4704万美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出口4448万美元,同比增长32.1%。实际利用外资1900万美元,全部为外商直接投资。
房地产业
2018年,临西县房地产开发投资3.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2亿元,增长211.5%。房屋新开工面积37.9万平方米,增长382.8%。商品房销售面积8.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1%。商品房销售额2.5亿元,同比增长108.7%。
金融业
2018年末,临西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0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31亿元,同比增长16.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4.5亿元,同比增长29.5%。存贷比为44.3%,比2017年同期增加4.1个百分点。
交通
临西县交通便利,是沟通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的交通咽喉。
京九铁路在境内设有客、货站,京广线、京沪线垂翼东西,G514国道(邯临公路)、
东吕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横跨
卫运河的公路、铁路大桥使天堑变通途。临西公路交通建设蓬勃发展,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横纵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公路
邢临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
邢台南互通—冀鲁界)为国家级高速公路东吕高速(垦利—汾阳,编号G2516)的一段,是连接山东、河北、山西的重要通道,全程104.64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2005年底建成通车。S326省道
邢临公路(邢台—临清)西由威县入境,经吕寨、老官寨、河西镇,于河西镇汇结后过卫运河至山东省临清市,境内长19.5公里。
邯临公路(邯郸—临清)系国家级干线公路,东起河西镇,经洪官营、白庄、大刘庄、县城、高村、氮肥厂、下堡寺镇、张三寨、西倪庄、务头出境到
丘县香城固,境内段长35.85公里。境内还有清临公路(清河—临西)、童吕线(临西—吕寨)、童尖线(临西—尖冢)、周姚线(周楼—姚楼)、张摇线(西张堤—摇鞍镇)、张黎线(张庄—黎博寨)、白水线(白庄—东水波)、简东线(简店—东枣园)、张贺线(张三寨—中贺伍庄)等县乡道路。
截至2012年,临西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750公里,公路密度为148.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邢台市前列,形成了“一条高速、两条县道、三条省道、四横五纵、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县域出口全拓宽”的交通大格局。2018年末,临西县实有公路通车里程863.53公里(不包括村级道路),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87公里,二级公路131.08公里。新建公路13.3公里。公路客运量312万人,客运周转量9360人/公里,货运量426万吨,货运周转量52000万吨/公里。
铁路
京九铁路经过临西县东北部,在
东枣园乡张庄村设有
临西站,现为四等站,隶属
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
2016年5月调图前,临西站有4461次(
阳泉-临西)、4462次(临西-阳泉)两趟
普快列车停靠。
水运
临西县境内
卫运河共有渡口5处,自南向北依次为尖冢渡、大营渡、江村渡、刘口渡、汪江渡。
明清时期,临清县运河漕运十分发达,临清成为北方重镇和交通枢纽。清中叶以后,河决频繁,水道淤塞,行船受阻,官府不问,卫运河航运不能沟通南北,河运规模迅速缩小。
津浦铁路、津汉铁路通车后,大运河更是逐年衰落,直至河船停驶。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临西县按照“北进、东扩、南优、西控”的发展思路,重点实施“四区(县城新区、阳光园区、运河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四园(北湖公园、玉河公园、阳光公园、明珠广场)、四网(环城路网、环城水网、供热管网、天然气管网)”工程。2010年以来相继完成11条公路的扩建改造,城区共有主次干道42条,道路总长61公里,排水管网76.8公里,新城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供暖管网14公里,供暖普及率达到50%。新建、扩建了临西会堂、临西实验中学、县医院门诊楼等一批文教卫生设施;建成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50吨垃圾处理厂、福郝热力等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明珠广场,完成24公里环城水系建设,北湖公园、玉河公园、阳光公园等一批公园也全部完工,城市文体娱乐设施进一步完善,形成“碧水绕城、花树成景、亭园相映”的城市景观。2015年,临西县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9平方公里扩大到1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2.9%。2020年,临西县城区公园绿地达到15处,县城绿地率达到38.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9平方米。
教育事业
2018年末,临西县有中学16所,其中,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在校生14944人。高中1所,在校生4644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475人。小学66所,教学点70个,在校生40383人。幼儿园57所,在园、班儿童13908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年末全部教职工4860人,比上年增加196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4207人,普通中学和小学专任教师分别为1346人和2236人。
文化事业
2012年,临西县新图书馆开馆,实现无障碍免费开放;投资110余万元为9个乡镇文化站配备了办公设备,新建40个农家书屋并配送书架及图书,实现了全县299个村庄文化及图书资源全覆盖。2014年,开展送优秀剧目进农村活动,实现农村文艺演出常态化。2018年,临西县拥有文化馆1家,文化站9个,文物行政管理部门1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处,博物馆、纪念馆2处。公共图书馆1处,藏书3.35万卷(册),同比增加0.35万卷(册),新增电子图书3.4万卷(册)。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2018年,临西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7处,其中:综合医院3处,乡镇卫生院12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妇幼保健院(所、站)1处。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27人,其中:执业医师436人、执业助理医师356人、注册护士535人。全县医疗机构床位数1371张。
社会保障
2018年,临西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5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8.9平方米和35.0平方米。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35万人,4.95万人已享受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95元提高到113元;参加职工养老保险1578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92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33.61万人,参保率达100%;1.5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856人。
历史文化
文化遗产
乱弹
临西
乱弹也称“銮坛”,因早期专供宫廷欣赏而名。约于清乾隆年间传入,临西县老官寨向有“乱弹之乡”之称。剧目多反映宫廷生活,唱腔基本为板腔体系。伴奏有“文伴”、“武伴”之分。唱腔婉转、抒情性强的生、旦多以
横笛、
笙伴奏;唱腔激昂、高亢嘹亮的老生、花脸多以大笛、笙伴奏;其他伴奏乐器有三弦、
二胡、板胡、
扬琴等。
潭腿
古老武术“
潭腿”是由“昆仑“大师创立于北宋初年,因昆仑大师隐居在临西县
龙潭寺而得名,讲究”拳打三分脚踢七“,分为正宗潭腿(临清潭腿)、教门潭腿和少林潭腿。各门派互教传练,门派拳功不同,在路数上也各有增减,为与正宗潭腿区别,分支各派皆称“
弹腿”。以临西县为中心的正宗临清潭腿流传至今,拳法没有失传,也没有任何添改。
空心挂面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系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
尖冢镇地方特产,空如竹、细如发、长如丝,直径均不超过1毫米,最细仅有0.1毫米。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
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二十九世祖王廷铨公使工艺日臻完善,传进皇宫,万历帝食用后喜其爽滑可口,柔软清纯,封为贡面。
文物遗迹
临清故城
临清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县城东南的仓上村东,时代是北魏至金。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华里,东西宽3华里,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北城墙、北城门遗址犹存。城内主要建筑有:古县衙、钟鼓楼、文庙、奶奶庙、净域寺等,有多座汉代至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窑中的大部分瓷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堤
古堤位于临西县境中部,纵贯南北。相传此堤与馆陶之金堤同为汉代所筑,故亦称
金堤。又传,堤为
鲧所筑,故又称
鲧堤。据科技人员实地勘踏,从土层构造分析,疑非人工所筑,可能为古代洪水淤积而成。现存古堤全长25公里,堤上(西部)海拔在36~33米之间。堤下(东部)海拔在33~28米之间。古堤经过历代自然流水的冲刷和人为破坏,变化很大。建国后来一些沿堤村庄搬堤造田,局部堤段已接近平衡或变成漫坡地。
巨幅圣旨
2014年临西县文物调查中在临西县孙楼村一农户家(清代名将
孙维统后代子孙)中所发现,系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康熙登基时,依惯例嘉奖功臣,颁给时任“河南抚标都司佥书管右营游击事”孙维统的三轴诰命之一的皇帝诰封圣旨,分为七节,总长度为3.5米,宽0.31米,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品相完好、制作精美、庄重大方,十分珍贵。
运河文化
在大运河申遗时,邢台的临西与清河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段。运河在历史上称
永济渠、御河,源于汉代黄河北流形成的屯氏别河,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余众开凿成为永济渠(宋代广称御河),永济渠由临西尖冢而北,走今仓上、堤口一线,是临西县历史上最悠久、流域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人工河,也是黄河下游故道之一。临西在历史上是南北大运河重要的运粮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运河在临西境内设有码头,一个是尖冢码头,一个是丁家码头。尖冢码头是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之一,早在金、元时期,就发展成为较大的河运码头重镇。在今邢台临西、山东临清一带一直流传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卫)、三尖冢的说法,以形容历史上尖冢镇的重要及其曾经有过的繁荣。丁家码头位于临西县今东枣园村正东的卫运河直弯处,有“单堤陡岸、临河无坡、背河低坑”的地理优势,故丁姓祖先选择在此地建立码头。到明清时期,临西成为北京皇家重要的建筑材料生产地,利用运河码头不断的把所需要的砖瓦运入京城。现临西境内还有许多贡砖遗址。据《临清县志》记载:“临清官窑创设最古,规模甚大,其制作优良,例为贡品。”自明朝初年至清朝中叶,北京故宫、各大殿,明代的十三陵、清代的东陵、西陵及紫禁城、八达岭长城等御用砖,绝大部分为临清(今临西)烧造。
特产名吃
临西酱菜
临西
酱菜是临西县久享盛名的特产。清末民初,临西酱菜就蜚声山东、河北一带,远销京津等地。临西酱菜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共有二十多个品种。其中包瓜、磨茄、臭豆腐、豆腐卤等最为人们所称道。
臭豆腐
清康熙年间,西水波村的沈氏家族的沈贵,少时贫穷,流落江苏逃荒时学到了做
臭豆腐的手艺,后辗转来到西水波,带来了做臭豆腐的手艺,并在家开起了臭豆腐坊。后经不断改良,其臭豆腐色香味俱佳。光绪初年,沈氏麒昌、麟昌二兄弟带着几百年来的传统手艺在临清开创了“园香斋”酱菜厂,以生产臭豆腐为其立厂项目,与临清“济美”、“茂盛”酱菜齐名,并被选为进京“贡品”进入皇宫大内。
吴老胖饼卷
吴老胖是一家专门经营清真酱牛肉的老字号,开创于民国初期,主要经营酱牛肉饼卷、酱牛肉、五香腱子、酱牛肚、烧羊腿、酱蹄筋等,其中酱牛肉饼卷成为临西当地的特色小吃。
王一摸镰刀
清代嘉庆年间,临清县赵凡村(今属临西县)铁匠王信兄弟三人打造的镰刀刃薄锋利,人们买镰刀时不用挑,从背褡里随手摸出一把,个个都是好样的,于是得外号“王一摸”。镰刀用料选用山西
晋城的铁,河南
焦作的煤,安徽
芜湖的钢,山东
章丘的磨石,经18道工序,过72遍手才能制作出来。解放后成立镰刀厂,实现流水机械化生产。
方言
临西话属
冀鲁官话区
石济片的
聊泰小片,有22个声母,40个韵母。主要特点是:临西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单字调,没有入声;临西话没有r声母,普通话里r声母的字在临西话中读成l(“日”字除外);有尖团音的分别,如“精一经”、“节一结”、“秋一丘”、“齐一旗”、“修一休”、“旋一玄”不同音;临西话中有一个舌根浊鼻音声母[ŋ];临西话有一个[iai]韵母,另外有些韵母在临西话里读成合口呼,如蜕[t'ueu]、嫩[luen]。
临西话内部有明显差异,分为童村片(临西镇、下堡寺镇、尖冢镇和樊村乡、白地乡、摇鞍镇乡、姚楼乡、吕寨乡及大刘庄乡西部)、河西片(河西镇、单屯乡、黎博寨乡、大刘庄乡东部老官寨乡、东枣园乡)和水波片。本地称东片话、西片话和北片话。东片平翘舌不分,一律读成舌尖前音。西片有尖团分别,平翘舌区分清楚。西片和东片的阴平字单字调是一个中平调,北片是一个曲折调,与边邻的清河话一致。
旅游景点
吕玉兰纪念馆坐落在全国著名劳模
吕玉兰的故乡临西县
下堡寺镇东留善
固村,和玉兰公园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建筑群体,公园内建有人工湖、假山、六角亭、八角亭、水榭、宣传栏、功德碑、体育器材等,吕玉兰纪念馆坐落在其中,占地面积3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设5个展厅:吕玉兰事迹展厅、党史展厅、国防教育展厅、劳模展厅、电教放映厅。吕玉兰事迹展厅建筑面积500亩,展出面积35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214幅,实物58件,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再现了吕玉兰光辉的一生。
四·二九烈士陵园位于
摇鞍镇乡中贺伍庄北,有64个烈士墓。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28日,日军纠集临清、馆陶等13个县的日伪军,于4月29日围袭摇鞍镇一带的抗日力量。八路军冀南四军分区政治部,新4旅11团、771团和385旅的一部分官兵,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大部突破重围。战斗中,四军分区司令员
杨宏明、政治部主任
孙毅民以身殉国,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当地人民将烈士尸体葬埋于此。1987年于此建成烈士陵园。
万和宫是一座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旅游景区,坐落在孔子讲学途经之地邢台市临西县
万庄村,是河北省首家国学文化旅游景区,占地2万余平方米,建筑1万余平方米。宫内建有八大文化区,有孔子、
袁隆平、
亚里士多德等古今中外先贤名人雕像数百尊,古今中外精美画品千余幅,经史典籍、箴言、篆刻数万字。
八里圈清真寺是冀南、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临西县东枣园乡八里圈村,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现南北、东西各长57.50米,总面积3305平方米。主建筑西大殿面积360余平方米。四周建有南北讲堂及对厅、沐浴室计21间,后大殿斗拱木结构,大殿两侧的雕刻刻工精湛,已有580余年的历史,是研究大运河历史的宝贵资料。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
王彦超(914—986),字德升,大名临清(今邢台市临西县)人。五代时,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官,立有战功。后周末期至北宋初年曾任凤翔节度使和
永兴军节度使,兼领中书令。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
赵匡胤对其及诸节度使“
杯酒释兵权”,王彦超主动解除兵权,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
乞骸辞官。
路通,元朝临清(今邢台市临西县)人,幼时志向远大,兵法娴熟,武艺超群,尤善骑射。元朝初年,路通征战南北,在抗击金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为元朝平定中原奠定了基础,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大元兵马大元帅。
柳佐(?~?)明代官员。字赓虞。今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举进士,任夏邑知县,继为御史。因
争国本与御史
李宗延、顾际明、
袁可立等数人俱被革职。
光宗即位后,复起为
太仆卿,后升至
工部尚书。卒后赠官
太子少保。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临清人(今河北邢台临西)。与
李攀龙、
王世贞等结诗社,为“
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
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
四溟集》、《
四溟诗话》。
孙维统(?一1677),字衡甫,山东临清(今河北临西县)孙楼村人。二十岁从戎,累著战绩。康熙年间在陕甘一带围剿叛军,战功赫赫,受康熙皇帝嘉奖。后调任浙江
定海总兵,剿海盗时染病而卒。
洪毓琛(1813-1863),回族,字璟甫,山东临清洪官营(今邢台市临西县洪官营)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历任沙县知县、台湾(海防)同知,后出任台湾知府,同治元年(1862年)升按察使司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卒赠太常寺卿,为政慈惠,有洪菩萨之称,是台湾历史上唯一的回族知府。
吕玉兰(1942—1993),女,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堌人,原河北省委书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带领群众战风沙、斗盐碱、开荒种树、打井修渠,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和河北省劳动模范,1966年被评为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傅彪(1963—2005),原籍河北临西,1963年出生于北京,著名影视演员。参演电影有《
北国红豆》、《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甲方乙方》、《
没完没了》、《
天下无贼》等;电视剧《
编辑部的故事》、《
大明宫词》、《
永不瞑目》、《
啼笑姻缘》等,塑造的“面瓜”、“
高宝生”等鲜活人物深受观众喜爱。多次获得优秀演员奖项。2005年因肝癌去世。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临西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9月,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培育型)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12月,入选“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10月9日,入选河北省县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公示名单。
2021年11月15日,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2月2日,入选拟命名的第13届河北省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2年6月30日,2022年第一批洁净城市(区)名单公布,临西县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