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州,古行政区名,三国魏(
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
西晋、北朝以京师周围地区为司州,
东晋南迁侨治
合肥,南朝在淮南地区设司州,
刘宋初置治悬瓠(今河南
汝南),再置治平阳(今
信阳)。
东汉时期仍然延续该种划分,其中司州处于
雍州以东,
并州以南,荆州以北,兖州以西,
地理区域包括
渭水和黄河交界处周围,和雍州以著名的
潼关分割,北上便是并州境内的
上党地区,东北和
冀州的平原县接壤,东边是兖州
陈留,南方紧接荆州新野县,东南接
豫州许昌,境内包括当时重要的东汉首都洛阳、
曹魏时期的实际
政治中心邺城、开封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战争发生最多的地区之一。
梁因之,
天监中后魏取义阳,改为郢州,梁又
侨置司州于
关南,在今河南
信阳县平靖黄岘武胜三关之南。大通初,义阳来降,复置司州,亦曰
北司州,
东魏改曰
南司州,
北周改为
申州。
司州周围环山群抱,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也是中国许多朝代在洛阳、开封建都的原因。然而在实际上也较为受到攻击,历史上北方雁门关、太原一直是唯一阻止北方
少数民族侵入中原的屏障,一旦雁门关和太原失守,司州便暴露在北方民族的铁蹄之下,这样历代以来都把防守雁门关和燕云地区作为重点。另一方面西北防守则是以长安和
凉州为重点,和该地相距较远。在雁门关和太原危险的情况下,调
西北地区的军队进行支援则要较长的时间,
靖康之耻也正是因此发生,这和该地的这种地理特点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