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0年,公历
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无闰月,共354天。历史上的这一年,有很多大事件发生。清宣统二年。
大事记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月
1月,不丹同英国签订《普那卡条约》。
1月6日位于
黄浦滩3号的
上海总会大楼落成。上海总会又称
上海俱乐部。
二月
2月20日
立宪派喉舌《
国风报》在上海创刊。主持人
梁启超。
2月27日
熊成基谋刺
海军大臣载洵和
萨镇冰,未成被杀。
三月
霍元甲的学生
陈公哲、
姚蟾伯、
王维藩等在精武体操学校的基础上组成
精武体育会。
3月26日,刺杀日本第一任首相的
伊藤博文的朝鲜刺客
安重根日本
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判处安重根绞刑,在中国旅顺就义 4月1日,
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四月
13日 长沙市民因米价上涨,四处发生抢米事件。
15日 浙江嘉兴王店肉商抗捐罢市,豆腐业罢工,捣毁警局。
五月
19日 清廷命
两江总督张人骏密检巡弹压
南洋劝业会场。
24日 清廷统一币制。
六月
5日
官商合办的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展出陈列品24部,420类。这是官商合办的大型博览会。
6月10日,法国著名的中国学家
马伯乐(Henri Maspero)回到河内;在宁波举行了
萧甬铁路开工典礼。
七月
4日 日、俄两国签订了第二次《
日俄协定》,联手侵夺“
满洲”利益。
本月 清政府公布人口调查数字,全国人口为4.2亿。
八月
4日 江浙安徽大雨成灾。
22日,日本政府迫使朝鲜政府签订《
日韩合并条约》,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4日 清廷以日本水灾,命
出使大臣汪大燮亲往慰问,并发币10万元助赈。
本月 《小说月刊》创刊于上海。
8月27日,托马斯·
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发明-
有声电影。
九月
5日 安徽北数府,连年
灾馑,民情困苦。故饥民领袖
李大志聚众起事。
9月17日,
伦敦医生宣布,按比率,40年后精神错乱的人数将超过正常人数。
十月
10月葡萄牙成立共和国
3日
清政府资政院正式成立,举行开院礼,
摄政王载沣宣布训辞。
7日 借
资政院开院之机,请愿代表发动第三次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领衔上奏的是
东三省总督锡良。
11日
于右任继《
民呼日报》后在上海公共租界又创办一份大型报纸《
民立报》。
18-22日 中国第1届全运会在南京南洋劝业会会场举行。
十一月
4日 清廷决定原订于
宣统八年立宪期限,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
议院。
本月 美、英、德、法组成银行团,两次向清廷贷款1600万英镑。
11月9日
1910年鼠疫事件。
鼠疫由中东铁路经
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席卷整个东北。这场大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吞噬了6万多条生命。
十二月
请愿运动继续不息,群情激烈。
不详
本年 官商合办的京师自来水公司成立。
本年 清廷首次试办
国家预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编制国家预算。
本年 夏秋之际,
东三省水灾遍地,仅黑龙江省淹地达2万余亩,难民达15万人。
逝世人物
1月5日
里昂·瓦尔拉斯,法国
经济学家逝世(1834年出生)。
10月19日,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1995年8月15日逝世)诞生,印度裔美国物理学家,1983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出生人物
1月9日——
张爱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务院原副总理。
1月28日——
李国鼎,中国近代政治家、经济学家,国立中央大学(
南京大学)物理系杰出校友。
2月3日——
刘启祥,台湾画家,最早到法国学习绘画的台湾人之一。
2月25日——
白嘉时,前香港辅政司,英国外交及殖民地官员。
4月26日——
阮玲玉,中国早期影星,中国内地女演员。
4月27日——
蒋经国,中华民国第六、七任总统,
蒋介石之长子。
8月26日——
德蕾莎,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敬重的
天主教慈善工作者。
9月28日——
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
菲律宾第九任总统,政治家,现任总统
阿罗约之父。
11月2日——
费孝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1月10日——
张乐平,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他所创作的
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
11月12日——
华罗庚,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
解析数论、
矩阵几何学、
典型群、
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11月21日——
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12月29日——
罗纳德·科斯,英国经济学家,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经济学资深研究员,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1991年因对经济组织产生原理的阐述,及推动法学、经济史和组织理论的发展,1991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被认为是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及论文有《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厂商、市场与法律》等。科斯是亚当斯密真正的传人,科斯理论在经济学界与牛顿定律齐名。科斯于2013年9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去世。其提出的理论对中国影响深远。科斯生前曾对中国发出十大忠告:
一、必须去除所有加诸国企的特权,让私企得以自由竞争。
二、政府参与土地交易导致腐败猖獗,必须将其自身排除在市场之外。
三、中国应打造一个自由的土地市场。
四、在中国,教育和税收两项制度都加重了不平等。
五、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显然开错了药方,需要反思。
六、“边缘革命”将私人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带回中国。
七、中国经济学者要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真实世界。
八、中国必须让其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
九、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具备批判思想、愿意挑战权威,而又宽容、虚怀若谷的公众,是自由思想市场发展的沃土”“钱学森之问帮我回答了中国读者向我提出的问题。而就钱先生的问题,我却有个答案,那是因为中国缺乏一个开放的思想市场。”
十、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我是一个出生于1910年的老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事情,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
人物逝世
瓦尔拉斯
瓦尔拉斯Walras(1834-1910)法裔瑞士经济学家。1865~1868年和L.萨伊(J.-B.萨伊之孙)创建了一家为生产合作社服务的银行。在瑞士洛桑学院开创了后来以“
洛桑学派”著称的经济学学派。
安重根
安重根(1879-1910)朝鲜人,早年参加反日义兵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扩张。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挑起
中日甲午战争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主要策划者、曾四度出任
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1910年3月26日,年仅31岁的安重根在中国大连的
旅顺监狱被日本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判处绞刑。朝鲜和韩国分别称安重根为“爱国烈士”和“义士”。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爱德华·波特·亚历山大
爱德华·波特·亚历山大Edward Porter Alexander(1835-1910)南北战争期间的邦联将领,为隆史崔特
中将的手下。
爱德华七世
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1841-1910)英国国王,早在
威尔士亲王时代,爱德华七世就曾出访欧美各国,并且得到了很大成功。在
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之前,爱德华就已经促进了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协约的初步形成。1901年,爱德华七世继位,之后英、法、俄
三国协约的局面形成,通过这个协约,英国稳定了它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但这个同盟的形成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有些人把一战的爆发归咎于爱德华七世。
欧·亨利
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
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杨太夫人
杨太夫人(1852年-1910年)孙中山母亲。
朱利叶斯
朱利叶斯·佩特森Julius Peter Christian Petersen(1839-1910)丹麦数学家,在图论的早期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892年,他创造出了一个图,后被称为“
佩特森图”。
南丁格尔
弗罗伦萨·南丁格尔(1820-1910)护士之母,因她在
克里米亚进行护理而闻名。1908年3月16日,她在88岁高龄时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5.12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而设立的,这一天就是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生日。
威廉·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
实验心理学家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吴趼人
吴趼人(1866-1910)中国晚清四大小说家之一,代表作品: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痛史》《
九命奇冤》等。
亨利·杜南
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1828-1910)
瑞士商人,红十字会创始人,1901年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
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霍元甲
历史记载
广州起义
宣统二年(1910)正月三日,
倪映典发动
广州新军起义。先是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会员
赵声到广东任新军第二标二营管带,不久升任
标统,扩大了同盟会在广东新军中的宣传组织活动。光绪三十四年(1908)秋,同盟会会员倪映典因与
熊成基密谋安庆起义事泄,避走广州,被赵声推荐任广州新军炮兵排长。倪在广州设立机关部,“专以运动军队为事”,向士兵演说三民主义,揭露清廷暴政,许多士兵深受影响,纷纷要求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冬,广州新军及下级军官半数以上已加入同盟会。其时朱执信运动南海、番禺、
顺德各省民军也大体就绪。革命党人认为组织一场大规模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同盟会南方支部遂决定在次年(1910)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后举行起义。不料当年十二月三十日,新军二标士兵华云衷因与警察发生冲突被捕。次日,第二标士兵数百人手执木棍,拥入城内,捣毁巡警分局,
两广总督袁树勋派兵弹压,如临大敌。新军群情激奋,要求立即起义。军警冲突,打乱了同盟会预定计划。
倪映典等决定提前于宣统二年正月初六日起义,正月初二日,倪从香港赶回广州,在燕塘新军炮兵一营,发现士兵已作好战斗准备,遂当机立断,枪杀一营管带齐汝汉,宣布起义。各营士兵纷纷响应,共推倪映典为司令。倪集起义军约三千人,宣誓“愿为革命战死”,冲毁协司令部,分三路攻打广州城。初三日晨,倪映典率领义军由沙河向大东门进军,欲占省城,与清巡防营统领吴宗禹军二千余在牛王庙遭遇。清水师居高临下,发炮轰击,起义军伤亡甚众。李准又命水陆缉捕处帮统李景廉指使巡防营军官唐维炯、童常标,利用二人曾加入同盟会,又与倪系安徽同乡关系,约倪洽商反正。倪中计遭敌突袭,中弹牺牲,两军激战逾时,起义军阵亡百余人,遂向燕塘溃退。次日,义军因弹尽援绝,无力再战,退守白云山、石碑一带,遂告失败。清军四出搜捕,起义军先后被捕百余人,逃到香港百余人。
共和会成立
宣统元年(1909)十月初九日,同盟会会员
胡鄂公、
熊得山、钱铁如等在直隶保定组成反清革命团体共和会筹备会。宣统二年(1910)四月初八日共和会在保定召开正式成立大会,与会者有天津、北京、
保定、
通州等地代表,宣示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融合种族界限,发展全国实业为宗旨,拟俟机全体加入同盟会。代表举胡鄂公、林伯衡、熊得山等七人为干事,胡任干事长。参加共和会者多为京、津、保各学堂学生及新军第六镇士兵,共三千余人。后共和会相继在北京、天津、通州、太原、广州、桂林、武昌等地设立分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一日,该会并入同盟会京、津、保支部。
清政府颁行币制
宣统二年(1910)四月十六日,清政府颁行币制则例。该则例规定暂以银为本位,以圆为单位,以一圆为主,重
库平七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三种银币及五分
镍币,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圆角分厘,各以十进,永为定制。
二次请愿
宣统二年(1910)五月初十日,在国会请愿同志会的发动下,各省
立宪派代表进行第二次请愿,拼凑成由
直隶省绅民旗籍代表等十七个请愿团体组成的代表团,号称代表在请愿书上署名的二十余万民众,赴都察院呈递请愿书。书上后,清朝廷召开御前会议,经一番讨论,于二十一日下发谕诏,以“财政困难,灾情遍地”为由,坚持“仍俟九年筹备完全,再行降旨定期召集议会”,并指出“宣谕甚明,毋得再行渎请”。第二次请愿又以
清政府的拒绝告终。
第一次全运会
光绪三十四年(1908),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派遣体育干事爱克斯纳来华,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开办了“体育干事训练班”,组织了一些体育活动。为了扩大影响,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决定发起组织较大规模的运动会。宣统二年(1910)九月十六日,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在南京举行。这届运动会分三组比赛:一是全国高等组分区比赛;一是全国中等学校组分区比赛;一是圣约翰书院等六个学校的比赛。前两组以华北、华南、上海、吴宁(苏州、南京)、武汉五个区为参加单位。竞赛项目包括田径、足球、篮球、网球四大项。田径有五十码、一百码、二百二十码、四百四十码、八百八十码跑,一百二十码低栏,八百八十码接力,跳高,跳远、撑竿跳高,铅球、链球等十二个单项。经过四天角逐,上海区获高等组田径、网球两项冠军,总分第一。华北区获中等组总分第一。圣约翰书院获六校比赛总分第一。这是中国全国规模的第一次体育盛会,所以辛亥革命后称这次运动会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共有一百四十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赛事,但没有女运动员参加。
三次请愿
宣统二年(1910)五月,由国会请愿同志会发动的第二次请愿失败后,在京请愿代表即举行会议,决定扩大请愿代表团的组织,打破原来以咨议局议员为限的界线,吸收各界团体参加,选派专员往各地游说联络,鼓动更多的人在请愿书上签名,预定在宣统三年初举行第三次大请愿。七月,各省咨议局头面人物在京召开联席会议,成立咨议局联合会,决定将请愿提前的资政院开议期间发动,遂加快了活动。他们一方面奔走于各省督抚门下,请封疆大吏联衔上奏;一方面函催各省各团体加紧请愿签名活动,并于八月组成请愿代表团到京。八月末九月初咨政院开议前后,各省代表团已经陆续到京,号称代表在请愿书上签名的一百万人。九月,将请愿书交资政院。请愿书谓“时局骤变,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外而“日本遂并吞朝鲜,扼我吭而附我背,俄汲汲增兵窥我蒙古,英复以劲旅捣藏疆,法铁路直达滇桂,……德、美旁观,亦思染指”;内而“各省饥民救死不赡,铤而走险”,若不于宣统三年召开国会,“则全局瓦解”。九月二十日,资政院议决将请愿书上呈。二十三日,由东三省总督
锡良领衔,共十八个总督、巡抚、将军、都统联署的奏折又到京。清统治者感到国内革命风声日紧,危机四伏;各省咨议局、绅、商、学界再三请愿;现督抚又联名电奏,若仍胶执九年预备成见,必陷入被劫。遂于十月初三日发出谕诏,宣布将九年
预备立宪之期缩为五年,并称“年限一经宣布,万不能再议更张”,令各省请愿代表“即日散归”。
国会请愿代表团被迫解散
宣统二年(1910)十月初三日,清政府颁诏将召开国会期提前,立宪派对进行的这个决定虽极不满,但亦无可奈何。国会请愿代表团感到“既奉朝命,劝谕解散,自不能再行存在,致招干涉”。于是宣告国会请愿代表团解散。临散前,以代表团名义发出一份《通告各省同志书》,谓“甘等承全国诸父老委托之重,匍匐都门,请求国会,积态罄哀,一年于今,三次上书”,“千气万力,得国会期限缩短三年,心长力短,言之痛心”。表示了对清王朝假立宪的愤懑与无奈。但部分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于下诏当夜,约集国民公报报馆中,“经秘密会议,将以各省独立要求宪政”。
诺贝尔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范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