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公园,位于
太原市
杏花岭区城坊街28号,公园范围包括黑龙潭
南北湖及周边地区,东西宽520米,南北长1005米,占地面积约42.82公顷,其中水面16.5公顷。东部由环园道路、
绿地将公园与
城坊街及周边
城市用地隔开,南临
旱西门街,西接新建路,北部是
居民区,是一座集园林自然风光、市民
休闲旅游、社会公共活动为一体的大型
综合性公园。
园区概况
早期的动物园
民国初年,
山西省图书馆(今
山西省博物馆)先后饲养过1只狼,1只豹,1只瞎眼孔雀,1头五条腿牛和2只
猴子。1953年将博物馆动物全部移入人民公园(今
文瀛公园),有饲养员4人,动物有2只
黑雕、2只狼、几只
虎皮鹦鹉,还有几只
獾子、
狐狸、
梅花鹿、四川猴,3条鲵鱼和1对垣曲猴。之后,在数量和品种上逐年增加,到1956年已有了
黑熊、
棕熊、
鳄鱼、大蟒、
非洲狮、
华南虎等大型动物和猛兽。1957年人民公园内的动物已发展到71种276只,饲养员也增加到9人。1957年后半年,人民公园的动物全部迁入黑龙潭公园。
建设发展时期
黑龙潭位于太原旧城的西北角(今新建北路北段东侧),由北向南延伸至饮马河一带。黑龙潭得名于旁边的青龙王庙。原先这里是一片低洼的潮湿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
退积于此。清光绪十二年(1886)的水患,使这里变为水乡泽国。水患之后,积水无法退去,加之后来历年雨水退积,便成为太原城中最大的积水湖。后来人们给这片积水湖取名,南面的一片称西泽河,北面的一片称黑龙池(后改黑龙潭),将连通两片之水的狭窄河道,称为
黄河套。
黑龙潭紧挨城墙,是死水一潭,污浊不堪,杂草丛生,臭味难闻。为了改善环境,变害为利,造福群众,1955年,太原市政府决定,因地制宜兴建黑龙潭公园。1956年根据山西省人民委员会(〔56〕省政珺字第645号)批复的太原市人民委员会文件,决定将黑龙潭公园改建为
太原动物园。1957年后半年,人民公园的动物全部迁入黑龙潭公园,同年12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1958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太原动物园,动物园占地面积600多亩,
职工人数70人,动物71种276只。
动物园初建时期,由于黑龙
潭湖水长期不流动,
土壤盐碱化严重,树木
成活率低,导致整个周边环境恶劣。为了改善环境,提高园内
绿化覆盖率,20世纪50年代末期,市委、市政府多次发动全市人民及各基层单位在太原动物园开展义务绿化运动,共栽种
洋槐树1万多棵。1958年夏、秋两季,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9万余人,开展义务挖湖工程,历时半年,清理湖中淤泥,修建了水渠,将
汾河水引入湖中形成活水,先后放入鱼苗100余尾,彻底改善了黑龙潭湖一带的环境卫生问题。1972年,动物园修建了第一条沥青路,宽约3米,连通南门、东门和西门。20世纪70年代,太原动物园年游客量达到100万人次,成为华北地区极具规模的动物园之一。
1986年12月23日,太原市副市长张希升在太原市园林古建筑公司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太原动物园改建规划方案
讨论会。市政府决定对动物园进行改建。随后几年,太原动物园大力开展绿化及各项
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建立精品景点——杉杉园区,从河北白洋淀引进野藕,在园内
水禽湖试种成功,面积达500余平方米,给游人创造了良好的游览休憩场所。同时对园内死角进行大规模清洁、
灭鼠工作,1989年太原灭鼠总指挥部授予太原动物园无鼠害动物园称号。
1992年,动物园
引进外资120万元,兴建西大门。
2000年,动物园综合
档案室达到“科技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省部级标准,成为太原市园林局第一家档案达标单位,同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首批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2002年,动物园开展了建园4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绿化工作,栽植植物17个品种2.97万株,其中
乔木69株,
花灌木2.96万株,新栽草坪1.5万平方米,动用土方8500立方米。同时,围绕绿化工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建草坪增设了木质、仿
汉白玉等种类围栏2000余米,新建600平方米的中心花坛广场,集喷泉、绿地、假山、
十二生肖雕塑为一体,成为广大游客休闲、娱乐的精品景点。截至2002年底,太原市动物园在动物饲养管理、绿化美化、
园容卫生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荣获太原市园林局先进单位、优秀单位等荣誉。
动物园的搬迁
2003年3月,经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太原动物园搬到卧虎山公园。
太原新动物园(卧虎山公园)于2003年5月1日开工建设,下半年建成后迁入首批动物46种292只。2004年上半年全部动物搬迁完毕。4月29日正式向游人开放。6月23日,原动物园
饲养队、兽医院、动物交换科全体职工及其他部门拥有兽医
专业技术职称及相关人员共计61人划归新动物园。
龙潭公园兴建
2003年5月,已有47年历史的太原动物园,在太原建城2500年之际将搬迁,从此变成龙潭公园。工程队从3月下旬开始对龙潭湖抽水清淤,标志着龙潭公园建设由此开工。
2004年4月21日,太原市龙潭公园正式成立。
2016年9月1日,经过5个多月的施工,太原市龙潭公园在原有的栖凤湖基础上打造的全新
湿地景观正式亮相,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的湿地景观成为市民新的观赏、休闲去处。
2017年6月,龙潭公园新增2559平方米的儿童活动乐园开放游玩。
2020年为10月29日,为保留太原
五一广场的
珍贵树种,原广场的8株
银杏树“安家”龙潭公园西南角。
园区景点
太原市龙潭公园的整体规划建设以“龙·水·生态”为主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结合,突出
地域文化内涵同溪水景观特色的全面融合,形成了龙潭公园独特而富有变化的“一湖水、一片绿”的生态
造园景观。主要景点有龙潭广场、绿洲植物主题景观区、
儿童活动区、西门广场、戏水廊、玉带桥、
亲水平台、龙吟岛、凤鸣亭等。
公园设4个入口,以新建路入口为公园的主入口,强调拉入式景观,以轴线透景的方式将庆典广场景观对应出来,并采取临水台阶的方式形成
亲水性内容。
城坊街入口作为进入公园的景观入口,强调与公园最具特色的视觉景观轴的对比与呼应关系,同唐风景点形成
地景艺术中的景观互动。公园南入口突出亲切平和的视觉效果,同生态
画廊景区融为一体。公园北入口作为功能型入口。公园由以下景观区构成:
龙潭广场
龙潭广场位于龙潭公园中部,是公园主要景观之一。2003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中心安置着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而铸造的标志性建筑春秋大鼎。广场由中心鼎台、南北漫步道等组成。鼎台总高2.5米,象征太原古城2500年的历史,采用外方内圆设计,取
天圆地方之意,其中内圆由年轮记事的方式构成,24条
轮辐镶嵌24块铜板,分别记载着
晋阳城自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年)建城以来发生的24个重大历史事件,也象征着一年有24个节气。鼎台分3层,分别上3、6、9步台阶,取步步高升之意,蕴含着太原未来的美好前景。鼎台设
水景喷泉,寓意聚集四面八方的灵气,鼎台西侧沿龙潭南湖东岸安放9条龙,源源不断地向龙脉——
城西水系注入活力。
春秋大鼎
春秋大鼎位于龙潭广场中心,是2003年9月2日
太原市委、市政府为了庆祝太原市建城2500年,安放在龙潭广场的标志性建筑。该鼎以1988年太原市南郊金胜村出土的春秋时期第一大鼎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铜镬鼎为原形,按比例扩为鼎口直径6.25米,高5.497米,重20.03吨的大鼎。在形象及体量上充分反映着龙城太原2500年的历史文化及地位,表达了太原在新世纪开拓发展的精神。
绿洲植物主题景观区
位于龙潭公园北部,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是公园北侧最大的陆地区域。该区域三面环水,以植物及地形为造景要素,潺潺小溪为重要景观特征,区域内假山、花架、瀑布、喷泉、景桥、景亭等点缀其间,塑造出一片生态绿洲景象。
儿童活动区
位于公园南部,2003年9月竣工,由
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山西宏图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该
活动区为椭圆形,长轴67.5米,
短轴35米;东区设计有半径11米的圆形沙坑,广场
面层铺装为
毛面花岗岩,为少年儿童提供了特征鲜明的户外益智活动场所。
戏水廊
位于公园东北部,2003年9月竣工,市园林
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山西省宏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占地面积1193.8平方米,戏水廊平面为圆形,半径20米,东部以7个扇形花坛组成;西侧为
半圆形框架结构廊架,由28根圆形承重柱与高低落差近3米的27根矩形斜梁组成。廊架总高7.5米,廊架外装饰均刮
白水泥腻子后喷白色
石英砂。戏水廊地面铺装以
灰色花岗岩为主材。廊架下步道为白色
鹅卵石镶嵌,红色鹅卵石镶边。中心圆形小广场低于自然地坪1.2米,东侧半圆采用
贵妃红花岗岩与
金丝米黄花岗岩相间
拼花;西侧设计有地下定时喷泉。
玉带桥
位于公园南北中心地带,将龙潭湖分为南北两湖,是龙潭公园东西通行的枢纽。玉带桥始建于1977年,是仿造
天津水上公园玉带桥建设而成,投资为5万元,朱永兴设计,太原市园林局基建队施工。玉带桥为单孔桥,
桥身长35米,宽6.1米。1999年,太原动物园投资22万元,完成了玉带桥的装饰和加固工程。
西门广场
位于公园西门,2003年10月竣工,总面积4618平方米,
总造价354.15万元。广场廊架是在拆除动物园
综合服务门楼时余留的6根立柱框架的基础上改建的,6根
水泥柱构成的廊架由2厘米×600厘米×600厘米、弧度120刨光花岗岩狐板贴面装饰,廊架正中立有景石1块。广场地面由厚度4厘米暗绿色花岗岩铺就,整个西门广场视野通透开阔,时尚大气,是龙潭公园的重要景观入口,
广场设计采取拉入式景观的处理方式,把龙潭公园重要景观春秋大鼎直接引向新建路,既丰富了城市街景,又把春秋大鼎远古的恢宏气势引入城市之中。
花池、绿地加上富有童趣的风车灯及
犀牛石雕的点缀,无不吸引着无数游客观光。
亲水平台
位于龙潭北湖西侧,2003年竣工,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亲水平台沿湖岸由南向北3个平台依次排开,平台占地面积均为353平方米。平台面层采用大理石碎拼铺设,邻近湖岸设计有3步台阶,底层台阶平台最宽处2米有余。夏季湖面水位高时,底层平台就会被湖水淹没,
炎炎夏日,临湖
观鱼戏水,好不惬意。2011年,太原市龙潭公园将大理石碎拼改为花岗岩铺设,形成了与环湖步道协调统一的新亲水平台景观。
龙吟岛
龙吟岛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四面环湖,通过西侧
曲桥与环湖路相接。2009年10月,公园将盐碱化严重的龙吟岛作为第二届海棠文化艺术节展览的重点区域,通过融入东方传统造园艺术风格,合理配置植物,砌筑环岛湖岸,彻底切断盐碱
污染源,改善了土质,改变了植物种植环境。改造完成的龙吟岛景观区,由中区、南区、北区3部分组成,中区以仿古露
景墙为背景,对精品海棠进行展示,配以海棠文化诗词、
书法作品展示;南区采用平地叠石造山法,以仿
自然式园林风格的小溪流水为主,配以博古几架景石展示近年来引进、培养的特色海棠
盆景;北区以
枯山水微缩景区为主,配以特色植物与
园林小品,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棠盆景。
凤鸣亭
位于公园西南侧,面积30平方米,1961年太原动物园从
上马街私人宅院内原样搬迁而来。后经古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彩画而成。凤鸣亭属重檐四角亭,因与龙吟岛隔桥而得名。2000年9月,太原动物园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园内一座珍贵古建筑——重檐四角亭进行维修彩画,使其重现昔日风采。2011年,太原市龙潭公园为配合“一园一品”活动,修建了凤鸣亭小广场,占地面积630平方米,灰色花岗岩铺装。广场内栽植的两株20年的西府海棠,进一步渲染了龙潭公园海棠文化艺术节展览的氛围。
园区活动
动物园时期园事活动
1990年11月,北城区地震办公室在太原动物园建立北城区地震宏观监测站。
1993年6月24日,为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管理,确保
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得到保护,
山西省林业厅在省自然保护区
管理站内成立山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办公地址设在太原动物园。
1995年,动物园接受为五一广场训练放养
鸽子任务,组织相关人员赴
大连市进行参观学习,加班加点完成鸽舍的改建工程,通过训及设施改造,五一广场成功实现鸽群放飞工作。
1997年,动物园同山西省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太原市教委、
太原市园林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太原市小学生
可口可乐“
野生动物科普”夏令营,成功承办了开营仪式及相关科普活动。同年成功举办了大型蝴蝶仿真艺术展。
1998年6月,动物园与山西唐人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在园内联合举办了三晋之春巨型花灯暨
民间艺术展示会。
1999年4月初,动物园与山西省林业厅举办了
华北地区三省一市“让鸟儿与人类共享蓝天”
爱鸟周开幕仪式,省市领导、有关专家、省内外数十家
新闻媒体的记者及上千名社会群众参加了此项活动,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2000年7月20日~9月17日,动物园与上海天寅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举办“彩环世界”大型艺术展。
2001年3月20日,动物园对园内部分
珍稀动物品种开展“公民自愿认养献爱心”大型公益活动。
2002年6月16日,动物园成功组织了小长颈鹿绿维百日
庆典活动,此次活动得到数十家
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响应,收到捐款5万余元。
龙潭公园园事活动
“一园一品”活动
2009年,龙潭公园开辟了海棠大道这一特色景区,派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借鉴
南京莫愁湖公园文化节的经验,引进适合本园
地理环境和土壤的优良海棠20种5000株。同年4月18日,以创建绿色园,共谱和谐曲为主题的首届海棠文化节在太原市龙潭公园隆重开幕。文化节期间除了展出
西府海棠、
垂丝海棠、
木瓜海棠和
贴梗海棠等地栽海棠共30余个品种5000余株,还举办了一系列
文娱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无数观光游客,充分展示了龙潭公园的特色和
文化底蕴。
2012年1月,利用公园资源优势,以“一园一品”活动“冬之曲”篇章为契机,举办了以品位
元宵文化、感悟龙潭魅力为主题的首届元宵文化节,并组织多项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为节日营造祥和、喜庆的氛围。
社会活动
2003年9月2日,为了庆祝太原市建城2500年,市委、市政府在龙潭广场上举行了
春秋大鼎安放仪式,同时建造了长50米、高7米、宽3.5米的九龙燃情巨型花灯。12月22日,在龙潭广场举行了春秋大鼎石碑安放揭幕仪式。从此龙潭广场的春秋大鼎成为龙潭公园乃至整个太原的
标志性建筑,为整个龙潭园区增添了文化底蕴。
2004年4月22日,
太原市环保局在龙潭广场举办
世界环保日宣传活动。9月19日,同在蓝天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
广场文化活动在龙潭广场举行。
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四届节水宣传周山西地区
启动仪式在龙潭广场举行。
2006年7月1日,太原市爱心使者志愿者团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太原因我而美丽宣传活动在龙潭广场举行。8月11日,“新盖中盖杯”2006CCTV
少儿艺术电视大赛、手拉手晚会在龙潭广场举行。8月底,2006CCTV少儿艺术电视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龙潭公园拉开了帷幕,同时,CCTV少儿艺术电视大赛、手拉手晚会在龙潭公园一同举行。
2007年9月9日,“太原市
杏花岭区第五届
群众文化艺术节民间绝活大赛”在太原市龙潭公园举行,活动以“挖掘民间绝技,展示地方特色”为主题,包括
撕纸、社火、葫芦脸谱、剪纸、
蛋画、堆锦布等项目。9月12日,“CCTV
奥运城市行——走进太原大型奥运传播活动暨生活
奥运冠军太原赛区选拔赛”在龙潭公园举行。
2008年3月24日,来自山西省城的180多个家庭来到龙潭公园参加了“文化省城、我也出份力”大型活动,共栽植国
槐、
榆叶梅、
卫矛等树木200株。同年4月30日,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奥运
福娃乐园在龙潭公园开园。
2009年4月15日,“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老年人健步走”活动在龙潭公园举行。5月1日,公园在龙潭广场举办“庆
五一暨太原解放6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9月25日,园林局“庆祝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歌曲
大家唱歌咏比赛”在龙潭广场举行。10月4日,龙潭书社“庆祝新中国60华诞
笔会”在龙潭公园举办。
2010年9月1~7日,太原市杏花岭区
文化局在龙潭广场举办“第三届
晋商文化艺术周”文艺专场演出活动。12月19日,龙潭公园召开《只恐夜深花睡去》新书首发仪式。
2011年2月12日,太原市秧歌专场演出在公园举行。2月13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在龙潭公园举行。5月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省城老年红歌大联唱在龙潭公园举行。5月28~29日,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公园举行了“幸福老人,载歌载舞”红歌比赛。6月17~18日,市委老干部局、市环保局、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在龙潭公园举行了“幸福老人,载歌载舞”喜迎建党90周年庆典活动。
2012年4月9日,全国青年迎青奥长跑活动在公园举办。6月30日,市委宣传部在龙潭广场举行“2012庆七一文化太原,幸福龙城”合唱展演活动。10月16日,市老年协会、老年学会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欢度九九
重阳节,在龙潭广场举行了巡回展演活动。
2013年5月20日,由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中国梦·我的梦”山西省首届社区
文化节在龙潭公园启动。6月8~9日,由市委老干部局、
市民政局、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太原市中老年风采大赛选拔赛”在龙潭公园举行。6月17日,由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省发改委等单位举办的以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大型
宣传咨询活动在龙潭广场举行。7月13日、14日、20日、21日,由山西省广播
传媒集团组织的中旭之声《银铃好声音》中老年歌手大赛在龙潭公园举行。
花卉展摆
动物园时期
1987年国庆节,太原动物园用本园培育的2万盆(株)
花卉布置园艺花坛,改变以往园内借花展摆的历史。次年,在太原市菊花展览会上,培育的300余盆菊花因品种优秀,花色艳丽,被展摆在最明显位置。
1991年,国庆期间动物园布置广场花坛共用花5467株,获太原市花展一等奖。1992年11月,第四届中国
菊花品种展览在
无锡市举办,太原动物园选送展菊46盆。1993年,参加插花展览,获奖6项。参加第十六届菊花展,获奖20项,菊花养护技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1995年,圆满完成了国庆摆花美化太原景点设计、布展任务,获得景点设计三等奖。同时还完成北城区北大街新路开通的摆花任务,并获得景点布展二等奖。
1996年,成功地完成了6·25庆典活动的摆花任务。1997年6月1日在五一广场摆花近1000盆(株)。按期完成了上级交办的 “迎回归,庆七一”帆船景点设计制作、装饰任务,共计摆花2550盆(株),荣获山西省“迎回归,庆七一”活动一等奖。同时国庆期间共完成
迎泽大街、三桥地区、滨河路3处的摆花任务8000盆(株)。
1998年,参加了太原市园林局举办的第十七届菊花展览,设计布置了第二大景点虎啸傲菊,图案鲜明,花色艳丽,
总体设计美观大方。在精品馆里展出了动物园培育的精品菊70多种178盆,其中腾飞、都市韵律、丹顶鹤的故事等插花作品更是造型精巧,别具风貌。
1999年9月,圆满完成迎泽大街国庆摆花迎
澳门回归帆船景点的设计摆放工作及街道两侧5000盆花的摆放任务,国庆期间共摆花1.65万盆(株)。2000年国庆节期间,为迎泽大街、
汾河公园设计制作了“美好家园”“时钟”等鲜花景点,提供各种花卉13万盆(株)。2002年,在
迎泽公园北门广场设计完成“双飞”花坛的制作,成为国庆期间一道靓丽
风景线。
龙潭公园时期
2010年,参加了由太原市园林局举办的第二十届菊花展,精心设计了以虎啸龙城、菊香满园为主题的
菊韵展台,菊花与造型相结合,
花钵与景观相结合,成为菊展的亮点之一。
2010年,举办义务植树活动周,得到太原市民的大力支持,纷纷以团体、家庭、个人的方式积极报名参加,活动当天共接待新闻媒体10余家,近150个家庭和社会团体50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栽植认养榆叶梅14株、
木槿19株、
海棠71株、
樱花18株、
连翘16株,
丁香30株,共计168株。
2011年,按照太原市园林局举办第二十一届菊花展的安排,设计了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的展台,
引进品种菊90多个品种,4000余盆;专项品种菊70余盆;
悬崖菊30余盆;
球菊10余盆。在菊展评选中获得白云叠翠金奖、悬崖菊银奖、珠紫盘龙银奖、春日剑山银奖、专项品种菊铜奖等奖项。
2012年,培育养殖精品菊花3000余盆,其中专项品种菊50盆,品种菊350盆,并设计制作以“高山流水”为主题的花坛,参加了太原市第二十二届菊花展,取得多项冠军。
2013年,设计制作了以“话说山西好风光——源”为主题的花坛,参加太原市第
二十三届菊花展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展台——“源”获第八名;专项品种菊——白云叠翠、春日剑山、万山红遍、墨王、金山王获第一名,天马、醉舞霓裳、金龙献血爪获第二名。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