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饼筒
浙江台州特有的地方传统小吃
食饼筒是浙江台州宁波石浦等地的地方传统小吃,主要材料有面粉、水、粉丝及各类菜肴等,属于浙江菜。食饼筒具有面皮薄韧、作料鲜香的特点,通常在清明端午等节日食用。麦油脂与食饼筒不同,是在食饼筒基础上放入油锅煎炸,故称作麦油脂。
历史起源
一种是传说在戚继光抗倭时期,家家户户都做了菜肴想要犒劳大军。但是这么多菜怎么送去军营着实是个难题,于是聪慧的渔家女就做了饼皮,把菜都包了进去送给士兵们。
另一种说法是天台那个疯癫的济公和尚发明了食饼筒。他见每餐剩下不少菜,就把剩菜裹入面饼,下一顿再吃。所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食饼筒被叫成“济公卷饼”作为中华名小吃登场。
烹制方法
原料配料
面粉、水、粉丝及各类菜肴(洋葱、豆芽、土豆、猪肉、豌豆、豆腐干等)
调料
食用油、盐、味精、白糖等。注:所加菜肴不同调料不定
操作
面皮:将小麦粉加水调成胶糊状,这个过程叫打浆。加入适量水不停上下搅动,最后能使筷子插在中间不倒为宜。在粉浆上缓缓地加入适量水,以刚好淹没粉浆为限,称为养浆。 过1-2小时,就可用此粉浆进行摊面皮了。摊面皮一般放在特制的平底锅上进行,先用食用油在锅面上擦一遍,然后在炭火旺盛的锅上飞快地将部分粉浆投入,旋即用工具将粉浆顺时针方向均匀移动摊开,铺平,半分钟之内,面皮就已摊好。
馅料:内馅的品种和精粗程度全由各家的经济条件和饮食喜好、饮食习惯、季节不同而定。一般有肉丝绿豆芽豆面蒿菜、鸡蛋丝、豆腐、韭菜油泡、青蚕豆黄鳝丝、芹菜、海带萝卜丝、豆腐干、黑木耳等等,以此为原料,烧好七、八种,甚至十四、五种菜,放在桌上,再由吃的人自由选择,用面皮将它们包裹起来。
包制:将面皮平摊在桌面,用筷子把自己喜欢吃的菜肴,一样又一样地夹来放在面皮上,然后卷成直径约5厘米的圆筒状。包食饼筒需要技巧,过“瘦”不好吃、过“胖”易破。
风味特点
食饼筒所包菜肴多样,具有多种风味一般为鲜美、咸香味。
营养价值
食饼筒所包的菜多达十几种,以不带骨头鱼刺的动物性原料和蔬菜切成薄片丝状旺火快炒而成,有洋葱炒黄鳝大蒜炒猪肝、蒜心炒鱿鱼鸡蛋丝、卷心菜、茭白丝、菜头丝、土豆丝、豆腐干丝等等,菜里含有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大量的膳食纤维,加上含有碳水化合物类的炒面干。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全面。
所属菜系
食饼筒属于浙江菜
节日风俗
食饼筒常在端午节食用,台州人端午节吃食饼筒何时开始已很难考证。
台州人有立夏、端午、五月十三吃锡饼麦饼、食饼筒)的风俗。台州人习惯在立夏这天吃锡饼,这一天也叫做“疰夏”,有俗谚曰:“疰夏呒麦饼,白落(碌)做世人。”意思是立夏这一天,如果不吃,那么就白白做一回人了,看得比什么都重。叶泽诚先生收集的临海节俗竹枝词有一首《疰夏(立夏节)》这样写道:“食饼筒筒像卷,豆芽小菜炒麸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过今年重几斤。”
有关台州端午吃麦饼的题咏,赵立民的《好事近》“端节又来临,喜气弥漫墟落。炉灶香腾麦饼,冒炊烟椽角。”清道光进士黄壶舟,曾担任宗文书院的首任山长,在他的诗集《听松小隐诗钞》中也写到麦饼:“春秋佳日固潇洒,暑中小住宁非佳。邻翁小馈饼卷麦,家人驰送盘登鲑。”古人写的不一定是端午,但从诗中可看出那时也习惯在暑天吃麦饼。
参考资料
食饼筒.网易.2014-05-05
麦油脂.台州晚报.2011-10-16
临海麦油脂.浙江在线.2003-07-1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8 22:39
目录
概述
历史起源
烹制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