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学领域名词
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程度。
内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期规划和双年度计划中,有关高等教育的主题词先后有:质量;针对性;效率;国际化。其中,质量和针对性多年来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计划中不变的主题词。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反映了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对当代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持续的关注。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由宏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微观质量构成。宏观质量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中观质量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微观质量是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从质量的系统观出发,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宏观质量不能充分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中观质量忽视外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的协调发展,微观质量缺乏对课程、课堂和学生投入性学习的高度关注。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以教高〔2012〕4号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分坚持内涵式发展、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推进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等30部分。
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适应性原则体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需求和质量评价的要求,意味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人才的需求。适应性原则不同于精英教育的学术质量观标准,它主要关注产品(即培养的人才或科技成果)在市场的适应性和社会的受欢迎程度,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从而要求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围绕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调整,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市场的运行变化提出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规定,只有量的增加或质的提高都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在社会检验中才能得到验证和提高,其质量评价标准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三)多样性原则
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多样性(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职业技能型)和人才培养结构的多层次(博士、硕士、学士、专:抖),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层次培养体系,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趋于多样。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历程无疑加快了教育分化和多样性质量标准形成的过程,多样化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特点。
发展
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过程与事实的统一体。
首先,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具有过程性和活动性:高等教育质量从无到有发展;质量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充与提升;质量主体认识持续深化;质量客体不断扩展与精细化;质量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从分离不断走向统一;质量活动的手段与目的不断统一。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活动性包括质量产生活动、质量创新活动、质量市场活动和质量支持活动
第一,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以质量的产生为起点。高等教育质量的产生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产品的规划生产过程,质量包含在所生产出的教育产品中。高等教育产品的规划主要是设定高等教育产品的规格、数量和质量标准。高等教育产品的生产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基本职能活动中。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要提高起点,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产品规划,并严格按照产品规划高效地开展各项职能活动。质量的产生主要解决质量的有无问题。
第二,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以质量的创新为主要任务。质量发展主要指质量的提升。质量的提升应当以质量的创新为核心环节和动力。质量创新质量控制、预防问题、减少错误、维持现状等相对,强调发掘长处、学习能力提升与价值的拓展。高等教育质量创新的要点包括:产品设计与规划的创新;追求质量的持续改进;识别和创新教育需求;重视全面服务;重视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转;重视人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创新主要包括教育产品创新、教育技术创新、教育过程创新、教育管理创新和教育制度创新。质量的创新主要解决质量的“增值”问题。
第三,高等教育所产生和创新的质量要接受市场活动的检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应当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评价,逐步构建起高等教育质量市场。高等教育质量市场以高等教育质量信息的交换为主,主要是一种声誉市场。质量是市场的基础、真谛和支柱。质量市场的生命力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的适应。高等教育质量市场的生命力在于通过高等教育市场向消费者提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教育产品和服务。高等教育质量市场需要选择那些质量水平高的质量载体,摒弃质量水平低下的质量载体。
第四,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内在地包含质量支持活动。质量支持活动主要指质量发展的内部条件保障活动。高等教育的质量支持活动包含了质量评估、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活动,重视质量的维持,但更重视通过支挣f生活动促进质量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支持活动以质量资源为中心而展开,重在形成科学的质量机制。其要点包括:优化配置质量信息资源,建立质量问题预警和决策机制;优化配置质量生产资源,建立质量过程控制机制;优化配置质量创新资源,建立质量提升机制;整合质量外部资源,提升顾客满意度,建立质量问责机制。
其次,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各个阶段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固化的质量事实。阶段性和事实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系统在一定时期和环境中所获得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管理和保障活动正是以这种平衡状态为基础而开展的。质量发展范式并不拒斥质量评估和管理范式,而是内在地继承、包含和发展了这两个传统范式。最后,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过程性和事实性相统一。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价值就体现在过程与事实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7 11:51
目录
概述
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