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
酒文化的发祥地,
谷类酿成酒,始于殷。而用来盛酒的
青铜器皿也盛行此时。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美轮美奂。各式各样青铜酒器,不免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
艺术魅力。而酒文化与
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
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简介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
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
食器、酒器、
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或者再加上斝,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
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
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
冰鉴。
青铜酒器分类
周朝时,对青铜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
一般来说,饮酒主要用爵、斝、觚、觯、角等。角的样子似爵,但前后都有尾,无柱,有的角还有盖,盛行于商代;觚,圆形
侈口,相当于后代的杯;觥也作盛酒器,多为
椭园形,口上前
有流,后有把手;觯,形似尊而小用以饮酒或盛酒。“觥筹交错”的觥也是常见的饮酒器。此外还有青铜杯。
铜陵出土过青铜杯,两边有耳,或称之“
耳杯”。卣、壶、尊、盉等是盛酒器,
盛于商周。卣,园形或椭园形,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商代壶多扁园,周代壶多园形、大腹,春秋时的壶扁园,长颈,也有
方壶,战国时有壶有园形、方形和瓠形等。盉的式样较多,一般是深脐
圆口,前有流(即
壶嘴),盖和鋬有链相连接。钟、钫等为贮酒器。钫即方形壶,钟即圆形壶,但形体均较较大。钟还是商代
量器。战国时的
齐国以四升为豆、四豆为瓯、四瓯为釜、四釜为钟。钟、豆、釜等都是当时的标准量器。战国时的釜为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豆似
高足盘,或有盖。以上这些酒器多源于陶制,商周时则为青铜制。作为饮酒器的爵、斝等沿口处均的柱,有单柱、
双柱两种。饮酒
时柱则抵住鼻梁,据说是以此提醒饮之人,酒多误事,饮酒应适可而止。
尊
今作樽,是商周时代汉族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
壶
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
爵
饮酒器的总名。爵的形制为圆形或方形,平底或凸底,有鋬,上面一侧有倾酒的流,另一侧有尾,以均衡流的重量,起到全器平衡的作用。爵的下面有三个高
尖足,器口上有二柱,一柱或无柱。
觚
(读作“孤”),是汉族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头文化,到
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觯
古代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
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如王义楚鍴)而不叫觯。
斝
温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
喇叭形。
鉴
盛水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鉴初为陶质,也就是
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冰鉴为
冰酒器。
历史延伸——酒的由来
上天造酒
“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自古以来,我们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在距今三千多年的《
周礼》一书中已详细记述天上“酒旗星”的存在。在我国文学史上,关于酒是上天所造的诗句很多。东汉末年以“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诩的
孔融,在《曹操与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素有“诗仙”的
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被人们誉为“鬼才”的诗人
李贺,在《
秦王饮酒》一诗中也有“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
仪狄造酒说
一种说法是说“
仪狄作酒醪”。“醪”是一种
糯米经过发酵工而成的“
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
江浙一带,如果硬要将仪狄确定为酒的创始人的话,他应该是
黄酒的创始人。
另一种说法叫“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使之流传于后世。
杜康造酒
杜康将又硬又粗糙的
秫米团随手放在老桑树的树洞里。长此以往,杜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叔叔杜隰又找了些曲粉让杜康吃。杜康把曲粉也装扔进了装饭团的树洞里。过了许多日子,那些秫米团散发阵阵香气,秫米团上飘着一层浓浓的汁液。后来他潜心琢磨,明白了造酒的原理。
历史延伸——酒相关的名人与诗句
屈原与酒
屈原诗中写酒写得最多的是《
招魂》。《招魂》是屈诗中一篇十分有特色的作品。《招魂》是谁招谁的魂,历来说法不一。有
代表性的说法是两种:一是屈原为自己招魂;二是屈原为
楚怀王招魂。《招魂》词主体的写法是“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以极殷切、深情的诗句,劝诫魂灵不要上天,不要入地,不要到四方去,只有楚国是最美好的地方,可作最后的归宿。
在“内崇楚国之美”的这一部分,诗人从居室、女容、服饰、饮食到歌舞、娱乐、陈设等各个方面,极尽铺张之能事。其中,多处极力描写了楚国酒的甘美。“瑶浆蜜勺,实
羽觞些”——碧玉般的酒和蜜一般甘甜的酒,斟满了形如飞鸟的酒杯。“挫糟冻饮,酎清凉些”——除去酒糟,再用冰镇,饮这样的醇酒多么清凉快意啊。“华酌既陈,有
琼浆些”——摆上名贵的酒斗,还有美酒。对于“挫糟冻饮”两句,曾经历代注家众说纷纭。人们怀疑当时有“冻饮”,也就是饮用冰镇过的酒这种高档次的享受。甚而有人认为,《招魂》中描写的豪华宏丽场景,是诗人的艺术夸张,当时的楚国不可能那样富饶昌盛。1978年,湖北
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一对又大又精美的冰鉴,是专门用于冰镇酒的酒器,并配有一只精美的酒斗。这一下子就使人们对“挫糟冻饮”的含意释然了,同时,也使人们有理由相信,《招魂》中的这类描写,不仅仅是艺术性的夸张,而更多的恐怕是当时楚国发达的
物质文化的真实反映。
陶渊明与酒
《
饮酒》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写就,而是积累起来的。有关饮酒的内容很多。酒是他生活的好伴侣。《和郭主薄》“
舂米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日入相与妇,壶浆劳近邻”;《杂诗其一》“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
……其中与酒有关,因酒而起,因酒而咏,因酒而得以解脱的内容数不胜数。
陶渊明的人生是诗的人生,也是酒的人生。
李白与酒
在
李白的游历生涯中,有两个伴随其始终的朋友:一个是无心可猜的明月,一个是助兴为歌的美酒。李白从“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到晚年
醉酒捞月落水而去,月伴其一生;“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诗藏于酒中。月使他超然卓立,多现实世界获得了新的视角,能道人未曾道;酒使他兴会无穷,面对人生世态,增添了想象和豪气,能言人所不能言。月和酒镶成了诗中谪仙人。
月下独酌(一)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