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墩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南郊街道城西
一九七八年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随州曾都区南郊街道城西北约一公里名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大型木椁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简等文物近一万五千余件。其中有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出土文物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乐器中,以规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击乐器--编钟最为壮观,这套编钟共六十五件,重2500多公斤,皆为青铜铸造,设计精巧,气势雄伟壮观。这套编钟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至今音乐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种乐曲。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举世瞩目,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是“精神世界的圣山”,是中国古老优秀文明的象征,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重大发现,是同埃及金字塔、西安兵马俑、万里长城和四川都江堰相媲美的古代文化、古代科学的代表作。随州不愧为“古乐之乡”。
一九八一年夏,擂鼓墩二号墓又出土了一套编钟,有钟36件,皆可演奏古今中外乐曲,可与曾侯乙编钟媲美,同属空前罕见之珍品。
考古的影响力
擂鼓墩在发掘编钟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已经成为编钟发掘地的象征,同时随州也有了以擂鼓墩命名的地名和单位名,如擂鼓墩大道,擂鼓墩中学等。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彩色故事片《曾侯乙编钟传奇——凤舞天下》,将于7月30日在编钟出土地——随州市开机,计划10月下旬、曾侯乙编钟出土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之际举行首映式。
该片以曾侯乙编钟为故事来源,以战国时代列国争霸为背景,讲述了曾国国君曾侯乙目睹天下混乱、礼乐崩坏而重铸64件编钟,再现“凤舞”之曲的理想主义奋斗过程。全片通过曾侯乙及楚王、楚国公主云珠、曾国女乐官棠玉对编钟和“凤舞”之曲不同的追求与寄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礼乐与霸道的冲突、权谋和爱情的矛盾,架构出一曲合理合史的古代音乐与政治、生活的凄美传奇。
该片由湖北省作家胡晓晖编剧,长影厂宋江波和马会雷导演,演员黑子、李瀚均、何昊阳、王乙琨分别扮演曾侯乙、楚王、云珠和棠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5 16:29
目录
概述
出土文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