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埫口镇在湖北省仙桃市东北部。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11.2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埫口,人口1.3万。传清时汉水洪水暴涨,将此地冲成水潭,来往之人须淌水而过,名长淌口,后演变为长埫口。1949年为沔阳县第三区。1958年设长埫口公社,1975年设长埫口区,1984年设镇。2001年大福镇、敦厚乡并入。西北临汉水。主产棉花、稻、小麦,有养殖业。有机械、造纸、建材、服装等厂。318国道经此。
经济发展
长埫口镇东临武汉,西接仙桃城区,北倚
汉江,南枕分洪道。
沪蓉高速公路、
318国道、长脉公路交汇于此,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通讯设施齐全。全镇国土面积192.15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85641人(2017年)。曾是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眼镜、打火机、粉条、索线、废钢五大专业市场所在地。
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对外开放水平与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无纺布、制衣、化工、生产、毛豆、花卉、铁花工艺等七大专业市场,覆盖全镇32个村,吸纳社会就业人员1.8万人,市场规模宏大,经济效益明显,享誉海内外。
近两年来,镇委、镇政府抓住湖北省委、省政府实施“1+8”武汉
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和仙桃市委、市政府制定“对接武汉”“打造武汉后花园”宏伟规划的机遇,不断拓宽发展视野,全力构筑发展平台,创建了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镇政府投资600万元将仙桃市城区自来水引入集镇,解决集镇居民安全饮水和工业用水问题。投资200万元在紧靠分洪道的何坝工业园建起污水处理厂。投资1700万元对长淌口城区环境进行了整治。与此同时,工业小区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318国道沿线现有近3000亩土地可作企业发展用地。长淌口已成为仙桃乃至中部地区最具潜力的投资热土、创业宝地!
长埫口人素有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优良传统,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全力打造一流招商平台,欢迎中外客商共创开放发展大业!
近几年来,特别是该镇成立以后,经济和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镇
国民经济总产值达到7.369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76%。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现已形成以医用卫材、塑料制品、精细皮革、机械制造、棉花加工、一次性火机、
废钢铸造为主导行业的发展格局。
农业以粮、棉、油、渔为主。近几年通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以苗木花卉、渔猪配套、渔鸭套养的新格局,其中苗木花卉已逐步形成
汉江平原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全镇以
长埫口集镇为中心,以大福、敦厚两个集镇形成的三角区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已形式。
行政划分
位于
仙桃市东部,距市区12千米。辖1个社区、1个居委会、64个村委会:
长虹社区、
永红居委会、
周陈村、
马滩村、鄢湾村、
何坝村、
江台村、林湾村、杂坝村、
新河村、朱湾村、
三福村、黄旺村、
雷家村、集木村、潮愿村、胡花村、方陈村、石剅湾村、登甲岭村、潭垸村、剅河岭村、崔岭村、长高村、
陈桥村、
沙湾村、
新华村、庄屋村、下
湖堤村、新口村、
金河村、
禹王村、孙刘湾村、白三洲村、武旗村、
高龙村、新兴庙村、大福村、易王村、田李村、沟小村、五同村、黄越村、
官山村、常罗村、葛家湾村、剅东村、剅西村、
群利村、黄益村、汪家阁村、叶家集村、曾家台村、
太洪村、莲子湖村、扁花垸村、头潭口村、
敦厚村、柳家村、竹叶湖村、
五行村、三垸村、公明山村、朱家台村、四屋湾村、周帮村。
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 向 宇
主持长埫口镇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福鹏
协助党委书记工作。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人大主席 熊 文
牵头人大、综治、信访、维稳、消防、普法等工作。负责报废机动车回收经营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对接联系派出所、司法所。
党委副书记 沈 成
主持政协联络工作。牵头农业农村、财经财贸、精神文明战线工作。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汪 冲
牵头综治、信访、维稳、消防、普法、反诈、禁毒工作。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 刊
主管纪检监察工作。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肖 瑶
负责经委日常工作;主管宣传、妇联;联系工商所、人社服务中心、统计站、废钢园;经费归口:废钢园。
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副镇长 袁圆园
主管党办、宣传、统战、妇联、共青团、卫生健康、教育、文化、旅游、体育、文明创建、诚信建设、档案、政务服务等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武装部长 胡小华
主管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作。负责综治、信访、维稳、消防、普法、反诈、禁毒等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 邓利波
负责乡村振兴、生态文明镇村建设、国土、水利、河湖长制、厕所革命、安全饮水、通村公路、特色农业等工作。
历史沿革
长埫口地区远在东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
属怀县。北周属复州
建兴县。隋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
沔阳县。唐、五代、宋属复州沔阳县。元属
沔阳府玉
沙县。明
沔阳州高三
十八村,
长埫口地区一部分属下查村,一部分属窑头村。清雍正十二年(1734),
全州分设五个乡,长埫口地区属北方拱辰乡。民国初期属沔阳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以乡的建制属沔阳县第二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境内划为长六、匡脉、恩福、柳集、下查、昌湾、金大等乡。是年略军侵占全县,乡政机构解体,境内水脉旺嘴、胡家台分别成立了维持会。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后,境内设长埫口乡、恩脉乡。
1949年,沔阳县民主政府成立。
长埫口属沔阳第三区,区政府驻
下查埠。1950年,区政府由下查埠迁长埫口。区内土地改革开始,区政府改称区公所,为县派机构。区下设乡,成立乡人民政府。
1952年,县政府从第三区中(长埫口)分出下查埠另成立十一区。1953年,将十一区又并入第三区。1956年元三日改为长埫口区。六月长埫口区被撤销,改为长埫口指导组。1957年十二月底长埫口指导撤销,恢复长埫口区。
1958年10月撤销长埫口区,成立长虹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为长埫口区人民公社,下设6个管理区。
1961年六月撤销公社恢复长埫口区,改管理区为
人民公社。
1968年四月,成立长埫口“
革命委员会”。1970年八月,恢复长埫口区。
1974年11月撤销长埫口区,分别设红潭公社(驻地
长埫口)、八潭公社(驻地北小
垸子)、公明公社(驻地敦厚)。同年十月,公明、红潭两公社合并为红潭公社;1977年10月,八潭、红潭两公社合并为长埫口公社,驻地长埫口。
1984年二月,撤销长埫口公社,恢复长埫口区,驻地长埫口,管理区改设乡(镇)。1985年区、乡(镇建制未变)。
2001年3月,原敦厚乡、
大福镇与原长埫口镇合并为长埫口镇,总面积190平方公里,下辖64个行政村,人口13万人。
文化遗产
剪纸
沔阳雕花剪纸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工艺品。艺人剪下各种人物形象,草、虫、花、鸟,飞禽走兽,自然风光,玲珑剔透。每逢喜庆佳节,人们总喜欢用
剪纸装饰住房,美化环境,增添生活的乐趣。
刺绣
刺绣:民国时期,刺绣已在本区境内民间广为流行。有的妇女绣的鞋花、枕头花、门幔花、色彩艳丽,巧夺天工。“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不太重视刺绣工艺。“文化大革命”后,刺绣艺术先后在大福街、长埫口镇、鄢湾村复兴,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的还进入了国际市场。
民族宗教
永庆禅寺
永庆禅寺位于大福街展翅河北岸,座东朝西,宽大的寺院,亮脊巍峨,龙檐刺空,粉白寺墙,
紫檀巨柱,从大福街远远望去,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进得山门,烛明灯红,香烟缭绕,馨钟并鸣,经卷齐诵,别有一番意境。入门入,四大金刚,戴盔披甲,怒目而视,分列左右。他们青颜络腮。红脸低眉,栩栩如生。再进,则是永庆寺的中心—大雄宝殿。其中供奉着释边牟尼、阿弥陀佛、
药师佛三尊镏金佛像,上履幢宝盖,更显威严壮丽。两这次坐列十八罗汉,神态各异,降龙伏虎,动作各殊……。
与形象俱来的是那些见不经传,却撩拔童心的趣闻。一说永庆寺原是剅下后面西湖中红麟旗胡斗初的经堂,是鲁班一夜搬到相距二华里的展翅河的北岸的;还说祖师菩萨是照着胡斗初的像塑成的;一说某年大旱,永庆寺设坛求雨,把菩萨抬到山门外晒,法师登坛念经,霎时乌去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庄稼得救,颂歌载道。这些趣闻虽然迷信色彩较重,尽不可必置信,但他们的广为传播,也说明永庆寺在
长埫口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
永庆寺之所以影响深远,主要还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座大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名叫新兴庙。它的主要建筑物,如
祖师殿、
观音殿、玉皇展,都采用古代宫殿形式,屋脊屋角,凌空高翘,红墙朱瓦,古色古香。大雄宝殿周围的墙上,画有佛教故事,珍禽异兽、莲花瑞草等花纹图案,正是明代绘画的古朴风味。
随着岁月的流逝,永庆古寺虽被毁坏殆尽,但它的雄伟建筑艺术却永远使人难忘。
民风民俗
饮食习俗
清末、民国时期,沔阳农民以麦米、粟米、面粉、稻米为主食。一般年景,农户在农闲时,一日两餐,一粥一饭,搭食蔬菜;农忙时,多为一日三餐;插秧、收获季节,另加出工前的“过早”(早餐),收工后的“消夜”(夜餐)。集镇居民以稻米为主食,兼食面粉,也有搭食杂粮、瓜菜的,多为一日三餐。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居民均以稻米为主食,兼食面粉、面条。如遇灾年,提倡“瓜菜代”。
乡民以食新鲜蔬菜为主,豆制品次之,有时食荤腥。新中国成立后,居民菜食花样增多,食用荤腥较普遍。市民、村民喜食蒸菜,鱼、肉、青菜、萝卜、
芋头、
湖藕、排骨都可以粉蒸,其中以
粉蒸牛肉、猪肉、
茼蒿和泡蒸鳝鱼最为可口。群众中有“吃肉不如喝汤”的说法,平时改善生活或招待客人均以喝汤为敬。汤的种类很多,有鸡汤、猪排骨汤、龙骨汤、
杂骨汤、
蹄花汤、心肺汤、
牛肉汤等,大都加入湖藕、粉条、海带或萝卜等,置于大砂锅内,以文火煨烂而成。其中以鸡汤、龙骨汤、排骨汤为最佳。70年代后,又兴喝甜汤,如
银耳汤、莲子汤、桔瓣汤等。
家制咸菜、干菜,能调剂菜食的余缺,经济实惠,自古以来家家必备。冬至开始,腌腊肉、
腊鱼,有的还灌制香肠;春天腌
芥菜(家菜)盐菜;夏天晒
蚕豆酱、
小麦酱;秋天腌豆豉;冬天霉
乳腐。萝卜、
豆角、蛾眉豆、
刀豆、辣椒、
洋姜、
油瓜、榨菜叶及块茎等,也可制成腌菜、酱菜、干菜。在各类家制腌菜中,尤以早黄豆腌制的豆豉最具特色,成为主要佐餐食品和馈赠亲友的佳品。“鲊辣粑”也是本地居民的家常菜。藕、萝卜、茄子、冬瓜、南瓜、芋头秆、猪肉、猪内脏均可制成“鲊辣粑”。方法是:洗净、切碎、晾干,拌入适量辣椒、食盐、米粉,盛于养水坛或缸中,加盖密封保存。食用时,取出炕熟,即可佐餐。
本地风味食品颇具特色。酒糟又名水酒、伏汁酒、是人人喜爱、家家会制作的四季食品。春节期间,农户多熬制
麻糖,制作麻叶、麻片、酥饼,油酥玉兰片、
荷叶子、翻饺子、麻花等。糍粑为春节佳品,农户
打糍粑较多,置于腊(月)水中浸泡,经三月左右不变味。
婚嫁习俗
清末,婚娶都仿效古代的
六礼(
纳采、
问名、纳吉、
纳征、
请期、迎亲)订婚手续,男女双方年龄一般在十八岁至二十岁左右,“门当户对”,父母同意即可成婚,初仪婚“下聘礼”,先派媒人(
月老)往来沟通问讯撮合,男方同意后,即报知女家,令其开具庚贴,详载女方生年月日,由媒人将庚贴送至男家,男方请算命先生推命合算,如合命,三日后则请媒人带钱财、首饰、礼品或者牛羊到女家订生庚八字贴,叫“拜允”,女家回敬衣帽等物品于男家叫“回庚”,是日男女双方办酒席宴请媒人,以后每逢五(端阳),八(八月十五),腊(腊月)都要送礼。结婚以前,男方备衣服、首饰、礼金等和媒人同到女家上门确定婚礼日期,俗称“要人”。婚前数日男家筹办婚日应有之事,于前一日杀猪,备办婚日酒席,提前六天写请贴、接客,婚日设宴招待来客,同时亲友送礼钱(用红纸包),表示贺喜,举行婚礼前一天男方必须备齐鱼、肉、酒各八斤,以及女方所需的装饰品和衣服,用抬盒抬到女家,俗称“上头”。女家妆奁陪女儿出嫁,富者高达五、六十抬(陪嫁妆的数目称为“抬”),贫户人家仅有一个包袱。
迎娶时,亲家一定要是男方的上辈家中一切齐全的人充当,彩旗红灯,声乐前导,锣鼓随行,鞭炮齐鸣,富者有花轿、官轿或大船,一般贫民用小船,小车接待,礼节甚简,娶亲的人走后,新郎在家中告祖,准备迎亲。
迎亲的人到女家后,有条件的门户备酒席招待客人,新娘头顶锦服参拜爹娘辞别了进轿,亲友贺鞭,锣鼓喧天,一路上声乐不停,新娘花轿至男家,由插金娘宾扶新娘下轿,进屋同男方(新郎)一起拜堂,对天地牌行三叩礼叫“拜天地”,举行结婚仪式后,新娘
入洞房与新郎喝
交杯酒,吃下舆饭。亲友宴后有
闹新房之风,俗称“三天不认大小”。第二天,请九童女赔新娘,餐上六碗菜后新娘下席更衣,拿香纸入厨房把司参。第三天,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端蛋茶谢亲友以表示对亲友的尊敬,亲友“打发”钱财。女讲三从四德,男讲三纲五常,一起恭敬爹娘,婚后周月新婿备礼物与新娘归宁,俗称“
回门”,以上是旧式婚礼之概。旧式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均系
包办婚姻,有的指腹为婚,强迫成亲;甚至有买卖婚姻,抢亲,换亲,近亲结婚等。
早婚极为普遍,有十二三岁就结婚的“小婿”,男女双方不能自主。少数官吏,巨商娶三妻四妾。
民国时期,婚嫁之事有所改变,新郎穿长袍戴礼帽,新娘头顶罗妙,身穿旗袍,其它礼节一律照旧式礼结婚。
新中国建立后,结婚举行新式婚礼,实行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自主。1951年国家颁布了《婚姻法》,男女婚姻受到了法律的保护,父母不得干涉儿女的婚事,许多男女青年举行新式婚礼,定期不收彩礼,结婚不办酒席,不铺张浪费,结婚由二人互相介绍,男女双方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情投意合,按《婚姻法》规定的年龄,持单位介绍信,到(区、社)镇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取得法律的保护。
结婚择双日或重大节日(元旦节、春节、三八节、劳动节、
国庆节)举行婚礼,广发
喜糖喜烟,并宴请亲友参加婚礼,婚礼朴素大方,有的男女青年利用
婚期外出旅游,称为“旅游结婚”,“拜允”、“回庚”、“接彩礼”等旧的一套基本废除,但“订婚”、“回门”、“拜堂”仍然存在,有多数人婚礼上墨守成规,定婚收礼,结婚讲排场,有少数的女方在金钱、家具上提出许多过高的无礼要求。老百姓说:“结婚讲排场,一个年代比一个年代要求高,60年代糖果、饼干;70年代“三转一机”(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90年代
全自动洗衣机、数码彩电、音响、三金(项链、耳环、戒指)、楼房。
春节习俗
春节,古时叫年节。年节源起于史前人们祭祝新年的日子。在谷禾只种单季的古代,古人谓谷禾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稍加引申,就把“年”当作了岁名。“年”末正值“秋收冬藏”与“春耕夏耘”之间的农闲时节,祭天祈年当是主要内容,故也叫一年为“一祀”,这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人们当然要祈年和庆祝,这就是我们祖先的过年。据古代文献记载,我国的历法在夏代就有了,这就意味过年的习俗在夏代开始。古人在今日普天同庆的春节时间过年,始于汉武帝颁行《太阳历》,此历将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后历代沿习。
正月初一这一天在辛亥革命以前称为新正、元旦、正旦、三元等日。将“过年”说成“过春节”是近代的事。1912年辛亥革命后,改用西历纪年。因一岁中不能有两个“年”,故农历正月初一不再称“年”,但农历年是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又取消不得,因其在“立春”前后,故改称春节,与
公历的元旦节相区别。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采用了公历(即西历)纪年,所以春节一词沿袭下来。只有正月初一与“立春”巧合才是真正不折不扣的春节,民间云“百年难逢首二春”。
清末、民国时期,春节礼仪隆重,阴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凌晨,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全家男女老少穿新衣,端祭品,每人手中拿一根香出门,燃放鞭炮,朝天叩拜,迎新祈福,谓“出行”(出天方),随喊:“开门大发财”、“出行大吉”、“财宝滚进来”。进屋后燃烛、焚香、化纸、击磬,先拜祖先“神位”再向家庭尊长拜年,然后坐吃年糕、糖食、饮茶欢叙。天亮后,同村、同族互相拜年,祝福恭贺,称“拜跑年”。随后,给新亡人“烧亲香”。到祖坟地烧纸、放鞭、叩拜。自初一起,不能扫地、挑水、泼水,以求吉利,集市商家停业三天。待到初三烧过“门神纸”方可动水、土和开门营业。
春节拜年流传着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初三拜姑爹舅爷,然后再拜其他亲友的习俗。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小孩“
压岁钱”。亲朋好友请客,叫做“请拜年客”(或叫“春客”),同村、同街的敲打锣鼓进行娱乐,谓之“打年鼓”,也有
玩灯、演戏等娱乐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农历正月初一仍为春节,为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带有迷信色彩的礼俗逐渐破除。初一零时,街道、村庄鞭炮齐鸣,焰火冲天,迎接一元复始。天亮后,党政机关团体举行“团拜”,然后向烈军属、英雄模范家庭、五保户拜年。农村除按照传统习惯向亲友拜年外,还有不少村组织表演采莲船、狮子、龙灯等春节民间文艺活动,给群众拜年。春节期间,男女老幼皆可根据自己的情趣竞相娱乐。如青年男女溜冰、跳舞、赛球(羽毛球、桌球、乒乓球、蓝球)等,老年人赛门球、赛棋、与孙子猜灯迷等活动。
元宵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为民间传统的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元夜、灯节和
过月半,因为正月十五日晚上升起的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古代称夜为宵,故谓元宵。
清末、民国时期,“元宵节”早餐全家团年,有的做“汤元”,有的做“半月团”又称“团子”(用米粉做皮,用肉类、或豆制品、菜类做馅,俗称“团圆”)。晚餐前,须敬祖先、放鞭炮,酒席丰盛如同除夕。元宵之夜家家户户
闹元宵,由一群少年扮成男女,唱采茶调或者唱花歌,又玩狮子、龙灯跳、高跷、彩船、
蚌壳精,张灯结彩,翩翩起舞,鞭炮经久不息,游人满街,热闹非常。还有闺女
迎紫姑(七姐)以卜吉凶,执火炬跑田间“赶毛狗”,燃烛插于园内,谓之“照土蚕”、“悬高灯”,驱邪避恶。
赛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所以又称灯节。旧时赛灯,多是两姓、两村或集镇的上首、下首或沿河两岸的小孩,赛灯直至深夜。
新中国建立后,元宵节照常举行,传统食品“元宵”保存地方风味,那些“请神”、“迎紫姑”、“赶毛狗”、“悬高灯”、“照土蚕”的活动,已不多见。夜间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村村组织玩龙灯、狮子、采莲船文艺表演,家家户户灯火辉煌,有的组织放焰火,一时鼓乐齐鸣,鞭炮震耳,干部群众欢度佳节,洋溢团结、欢乐、和谐的热闹气氛。
清明习俗
清明有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一是个
节气,一个是节日。
清明作为节气,是农历的
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属天文历法范畴。时间在每年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
黄经15°时开始。《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其意思是到了清明,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在农业生产上,则忙于春耕春种,农谚云“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作为节日的内容有禁火寒食和祭墓二项。一、禁火寒食起源于古人对天上重要星宿“大火”的星宿崇拜。二、禁火寒食在古代那刀耕火种的时代出于防火而保护森林的目的。
禁火寒食和祭墓的两大习俗,周代已有,但那时并未固定日期,禁火寒食与清明祭扫也无多少关涉。汉末,
蔡邕的《
琴操》将禁火之俗与传说中
介子推(春秋时代晋国忠臣)被焚之事联系在一起,但禁火日期说是五月五日。魏晋之时,始将禁火寒食定在清明前一日。到唐代,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正式下诏将寒食、扫墓列入
五礼之中。此后寒食、祭扫坟墓就与清明合二为一了。
农历三月间(公历四月四、五或六日)为清明节,是一个“上坟祭祖”的节日。是日,插绿柳、供菜饭祭祖先,清明前三后四日,至祖宗坟地,上坟踏青扫墓,焚纸钱、化香、放鞭、叩拜;插飘钱或挂幡致吊(俗称“清明吊”),叫“吊清”(悼亲)又名“上坟”。有新亡人坟墓必在“春新”日(立春后第五个日)之前悼祭,有“新坟不过社”之俗。一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有“会田”。大家在这一天扬旗打伞,到祖宗地祭祀,事后一家一人参加会餐,谓“吃清明会”。儿童放风筝,如孙悟空、蜈蚣、蜻蜓、七星、六角、灯笼、蛾子等风筝进行竞赛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已无同族集体举行墓祭之风了,20世纪50年代,农村进行过大规模的
平整土地,多数坟墓变成了良田;70年代乡村建了许多灵堂、灵亭、骨灰存放处;80年代后骨灰盒放入灵堂、灵亭的越来越少了。每逢清明这一天,各机关、团体前往烈士墓前扫墓、献花圈,缅怀烈士,静默三分钟,以表示悼念。学校于此日率领学生到烈士墓献花圈、植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顺便进行“春游活动”。城乡居民和已往一样到祖坟地进行祭扫,有焚香、化纸、放鞭的风俗习惯。
参考资料
长埫口文化.仙桃市长埫口镇政府网站.200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