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渣果
葫芦科油渣果属植物
油渣果(Hodgsonia heteroclita (Roxb.) Hook. f. et Thomson)是葫芦科油渣果属绿木质藤本,长可达30米。茎枝粗,具纵棱,无毛;叶厚革质,基部平截或微凹,两面无毛;雌雄异株,雄花成总状花序,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花梗粗短,花萼和花冠同雄花;果扁球形;能育种子长圆形;花果期6-10月。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长达20-30米;茎、枝粗壮,具纵棱及槽,无毛。叶片厚革质,3-5深裂、中裂、浅裂或有时不分裂,长、宽均为15-24厘米,裂片卵状长圆形,中裂片较大,侧裂片较小,先端尾尖或渐尖,全缘,叶基平截或微凹,上面亮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光滑无毛,主脉3-5条,在背面隆起;叶柄粗壮,长4-8厘米,具纵条纹,无毛。卷须颇粗壮,2-5歧,光滑无毛。
雌雄异株。雄花:总状花序,花序轴长15-30厘米;苞片长圆状披针形,肉质,长0.5-1厘米;花梗短粗,光滑无毛或被微柔毛;花萼筒狭管状,淡黄色,长8-10厘米,径7-9毫米,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辐状,外面黄色,里面白色,5裂,裂片长5厘米,先端流苏状,流苏长达15厘米;雄蕊3,花丝不明显,花药靠合,药室折曲。雌花:单生,花梗粗壮,短;子房近球形,径2-2.2厘米,具12枚胚珠,外面被微柔毛,花柱长,柱头3,顶端Z裂。果实大型,扁球形,径20厘米,厚10-16厘米,淡红褐色,有12条槽沟,具绒毛,有6枚大型种子(另外6枚不育)。种子长圆形,长7厘米,宽3厘米。花果期6-10月。
油渣果每个果实中有6-8枚可育种子,发育较好的复合种子一般长6.5-7.5厘米,宽4.5-5.5厘米,厚3.5-4.5厘米;重量45-60克,个别的也可超过100克。
生长环境
常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灌丛中及山坡路旁。喜高温、高湿环境,适宜微酸性土壤生长。年均温度17℃以上,最低温0℃左右,轻霜日数不超过5-10天,年雨量1400毫米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均适宜生长。
分布范围
油渣果原产缅甸、印度、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及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南部。
生长习性
油渣果的寿命很长,一般情况下在30年以上,生长速度很快(2-10厘米/天),有时能长达100厘米。在中国广西、广东、云南,油渣果1年开花2次,结果2次,3年就能够转为盛产期,盛产期在40-50年都是可能的;盛产期的植株结实量较大,一般100个果子/株。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为压条或扦插繁殖。
有性繁殖:油渣果的种子巨大,卵圆形,其种仁含有的营养物质丰富,并且种子外部有坚硬的种皮保护,使其种子繁殖简单,容易掌握,并且种子萌发能力很强,一般的成活率在能够为其萌发提供充足的养分,因此,只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充分的水分,即使在贫瘠的沙土中一样可以正常的萌发生长,不需要肥料的供应。
无性繁殖:油渣果的匍匐茎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因此,无论是压条繁殖还是扦插繁殖,成活率都较高,自然生长的野生油渣果其贴近地面的匍匐茎会发出一种匍匐性枝条,不生长叶或只生长幼叶,生长速度非常快,这种匍匐枝还能够另发出新的根,生长出另一株新植株。扦插繁殖应选在春、秋季节,选择良好、节位根点明显的匍匐枝,在适合的条件下,一般在扦插后5-8天即开始生根,10天后开始生长出茎尖,由于其肥厚的子叶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长出茎尖,一般成活率在50-90%。
下级分类
主要变种
腺点油瓜(Hodgsonia macrocarpa (Bl.) Cogn. var.capniocarpa (Ridl.) Tsai)与油渣果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大多数掌状5深裂,果实扁圆,无棱,腺点明显而多。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马来西亚也有。
主要价值
油渣果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来治疗毒疮、湿疹等皮肤疾病以及胃肠出血和外伤出血等症状。种仁含油、蛋白质,可熟食,也可榨油供食用,其油脂淡黄色,明澈,清香,口味适宜。一株处于盛产期的油渣果,一年内的平均产种量约为31.2千克,这样一株油渣果一年的平均出油量约为12.8%,是小桐子的5倍,油菜的25倍(均为单株植物)。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参考资料
油渣果.植物智.
油渣果.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5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