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鸡苗族
苗族分支
锦鸡苗族,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属于亚族群,自称旮弄(又写嘎闹),因崇拜锦鸡(凤凰图腾)并在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跳锦鸡舞而得名,聚居在贵州东南部。他们的祖先来自古邦楚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远祖系蚩尤。锦鸡苗族的少女和妇女艳如锦鸡,风情万种,其中着穿的百褶裙较短,只有五到七寸之间,长不过膝,勉强盖住臀部,春光迷人,神秘美丽。锦鸡苗族,人口约两万人,约在苗族总人口的百分之0.2。“锦鸡苗族”一词最初出现在苗族作家南往耶的文学著作中。
简介
基本概况
锦鸡苗族,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属于亚族群,自称旮弄(又写嘎闹),因崇拜锦鸡(凤凰图腾)并在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跳锦鸡舞而得名,聚居在贵州东南部。他们的祖先来自古邦楚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远祖系蚩尤。锦鸡苗族的少女和妇女艳如锦鸡,风情万种,其中着穿的百褶裙较短,只有五到七寸之间,长不过膝,勉强盖住臀部,春光迷人,神秘美丽。“锦鸡苗族”一词最初出现在苗族作家南往耶的文学著作中。
锦鸡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黔东南的丹寨县和雷山县,人口约2万人,约在苗族总人口的百分之0.2。
在苗族的上百个支系中,锦鸡苗族胞居住得比较高,因此,被大山的围困和周围强势文化的包围,他们成了弱势群体,不但文化得不到尊重,这支苗族妇女的短裙还被作为嘲笑的对象或视之为落后、愚昧不化的象征。他们的房子从先民最初的茅棚草屋到现在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吊脚木楼。锦鸡苗同胞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无数次水与火、风与雨的考验,虽然山寨在崇山之中显得有些偏僻、封闭,但封闭的只是地域,而不是人的心灵。他们超前的穿着打扮已经与当今人类优异品格接轨,是世界性的时尚。
锦鸡苗族的来历
关于锦鸡苗族。传说这支苗族的祖先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边居住,又因洪灾,才沿江而上,来到这里。苗族有洪水滔天后人类只剩下葫芦兄妹,兄妹结婚繁衍
人类的传说。女娲不仅是苗族的祖先,而且是芦笙的发明者,《白虎通》说:“匏曰笙”。《世本》说:“女娲作笙簧”。传说祖先们来到这里,没有田耕种,他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小米帮助他们度过饥荒,为了感恩,他们学锦鸡跳舞。至今,锦鸡舞仍在他们的祭祖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锦鸡舞》被誉为最优美的苗族民间舞蹈。《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境内。境内山峦起伏延绵,岭脉纵横,沟谷交织,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到现镇政府驻地。这些地方地处雷公山腹地,境内山峦起伏延绵,岭脉纵横,沟谷交织,山高谷深,地势险要,且距县城很远。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这里的自然与人文生态保护完好,民风古朴,数里之外,风俗服饰各异。
《锦鸡舞》的第一特征是服饰。苗族的服饰是支系的标志。锦鸡苗族型超短裙服饰又别称“苗族锦鸡服”,它保留着古扑典雅的远古特色,她们的银饰、绣裙、花带以及造型扮相,都以美丽的锦鸡为审美参照,女性高绾的发髻,形如粽子,光滑圆润,高昂秀丽,被世人称为“唐代发型”,其实苗族的先民早就用麻掺头发盘于头顶而著称:“三苗髽首”;她们的裙子只有10公分左右长,因此被称为“超短裙”,前围帕短,绣上艳丽的花色,后围帕素而长,在后腰系上二三十条宽而长的花带,沿后围帕下垂至脚后跟,加上头上的银雀、颈上的银项圈、腕上的银手镯,酷如一只美丽的锦鸡,靓丽迷人。 这支苗族对自己的历史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过去祖先住在东方,住在大平原上,后来被赶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边居住,又七次遭受洪灾,才沿江而上,来到这里。据著名苗族学者李廷贵所著《雷公山上的苗家》载,1980年他走访了当时排调区加沛公社南梦大队(今加配村)一位72岁的巫师王夏耶老人,老人描述的苗族世系有37代,最早的祖先是伏羲、女娲,苗族没有文字,历史文化靠一代代口传,苗族的巫师理老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不识汉字,不通汉史,所以李先生认为,近20代的接近真实,而久远的则可能是片断,不太可靠,但却不失其历史价质。在汉文献中,《山海经》是把伏羲、女娲列为南方苗民的,女娲也称“匏娲”或“瓠娲”,古代的“匏”就是葫芦。苗族有洪水滔天后人类只剩下葫芦兄妹,兄妹结婚繁衍人类的传说。闻一多先生也考证出伏羲、女娲族属苗族。
祖先们离开“展坳对社”时,唯一能带的只有水牛、谷种和芦笙。水牛帮人们耕田,谷种是命脉,而芦笙则是招唤祖宗神灵的神器。来到这里,没有田耕种,祖先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摘野果、捞鱼虾充饥度日。有一位老人套到一只锦鸡,剖腹清洗时将囊包随手丢在草棚外的灰堆旁,谁知不久便长出了小米,次年,他将这些小米作种子烧荒撒播,长出了满坡的小米。小米助他们度过饥荒,锦鸡也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于是,他们模仿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又模仿锦鸡的求偶步态跳芦笙舞。这是民间跳《锦鸡舞》来源的说法。而在深层潜意识里,这支苗族自称“嘎闹”,系远古鸟图腾部落的后裔,舞蹈本是与图腾崇拜有血缘关系,具有积淀人类原始自然的特性,贮存人类文化的记忆的功能,直至2014,《锦鸡舞》仍在他们的祭祖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锦鸡舞是远古鸟图腾的演化物。
苗族支系说明
苗族同胞是中华三祖(蚩尤、炎帝、黄帝)之一蚩尤的后代,这已是专家学者的共识,锦鸡苗族只是苗族上百个支系中的一支。苗族支系众多,可达上百支以上,虽共性明显,但个性更突出,这上百支苗族就是上百种苗族文化。学界专家为了便于研究苗族,分别给他们以支系文化状态命名该支系族群,比如锦鸡苗(又名短裙苗)、长裙苗(又名黑苗)、白苗、青苗、长角苗、花苗、打铁苗、狆(仲)家、等等。但无论怎么命名,他们都是一家人。
苗族文化丰富璀璨,学界故而成立苗学。苗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苗族的学问,是以苗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1988年11月,贵州省苗学研究会在黄平县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苗学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但是,其实早在1903年,日本人类学、民族学学者乌居龙藏到中国西南各省调查苗族,就已宣告苗学的诞生。国外苗学者有日本的乌居龙藏、英国的洛克哈特和克拉克、法国的萨维那、俄国的伊茨,等等。
自苗族聚居的贵州省率先成立苗学研究会后,湖南、湖北、云南、四川、重庆、广西、海南、北京也相继成立了苗学研究会。在各省市区苗学研究会的会员中,有各种专家、学者和有志于苗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者;有苗族的专家学者,也有汉族、瑶族、畲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壮族、白族等众多民族的专家学者,大家团结一致,对苗族展开了全面的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
民族文化
锦鸡舞
锦鸡苗族的锦鸡舞属苗族芦笙舞的一个种类,芦笙与舞蹈互为载体,血肉相连,具有笙舞合一的形式特征;在表演时,具有上身动作少,下肢动作灵活多变的风格特征;锦鸡舞具有下肢舞蹈多,关节运动多,步伐变化多,起、承、转合流程化的动律特征。锦鸡舞在祭祖活动中起着功能性作用,是苗族巫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锦鸡舞又属远古鸟图腾的演化物,因之具有巫教文化的特征;与平原文化、航海文化等形成区别,山地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整体认同前提下的若干群落式断裂。由于交通闭塞等断裂山地文化原因,发展成同一芦笙舞母题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锦鸡舞“亚舞蹈形态”。而跳锦鸡舞的锦鸡族群仅2万人口左右,在苗族中占少数,因之具有山地文化和少数文化特征。
由于苗族无文字,锦鸡舞便成为一种符号体系,一种行为体系和工具体系,成为操作行为系统,从而保持着远远超于现代舞蹈艺术范围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现实功能,因之具有无字文化的特征。锦鸡舞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即是一部关于苗族先民社会历史的人体文化丛书,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在历史的传承中,锦鸡舞至今仍是苗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场合上,在男女的情爱交往上发挥作用,因之又具有实用的价值。
锦鸡舞无论从音乐上,舞蹈上和服饰上都是一项审美性的活动。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这项文化事项正在发生从文化性向艺术性,从实用性向审美性,从社会性向专业性的转化,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虽然锦鸡舞发源于锦鸡苗族,但逐渐已经流行于整个苗族群体。
《锦鸡舞》在十二年一次的祭祖活动中担当重要职责,它要唤醒祖宗的灵魂,将他们引入隆重的庆典仪式的许多环节,最后还要送他们回原地安息;节日娱乐是锦鸡舞表演的最大内容,平时的各种节日、婚庆、迎客礼仪、青年男女的“跳月”,都依托《锦鸡舞》来进行。
《锦鸡舞》的伴奏芦笙和芦笙曲均与其它芦笙种类不同,苗语称:“更拉”,意为“流畅的芦笙”,其曲有如溪水般清澈流畅,又称“四滴水”芦笙,由小号、中号、大号、特大号四支不同规格的芦笙组成一套;音质也分尖音、高音、中音、低音四类。表演《锦鸡舞》时,男性吹芦笙作前导,女性随后起舞,排成一字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舞步有三、四、五、七拍不等,脚上动作多,上肢动作少,以腰、膝上的自然摇动为舞的基础特点,双脚按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左右手垂直于短裙边放松,随舞姿自然摆动,脚步尾尾律动,张驰有度,回环复沓、优雅流畅,表情脉脉,细腻娓婉。加上头上银饰,后裙的花带的特征作用,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
苗族锦鸡舞代表贵州省亮相全国文艺大舞台,并以底蕴深厚的婀娜舞姿有力亮出贵州省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靓丽名片。苗族锦鸡舞源远流长,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州丹寨县雷山县。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不断渗入每一个文化角落,电视、音响的普及,给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观念带来了更新,同时也冲击和淡化了传统文化,锦鸡舞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不断的淡化和消失。随着儿童入学的增长,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这一民间舞蹈已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野芳
野芳,旧称“摇马郎”,是黔东南、黔南苗族青年男女公开的社交和娱乐活动,是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这些苗族青年男女往往通过野芳这种方式,交结朋友,选择伴侣,因此在喜爱对方的前提下,青年男女会在当天夜晚发生性关系。而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了性关系的两个青年男女,就必须无条件地结婚。
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野芳坪或野芳坡,只限本寨女子与外寨男子参加。男女整装相聚,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属意后,分别相邀谈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苗族民间故事选·天上人间》:“一天,这家姊妹二人,上山去打猪菜,见路边有两棵枫香树,树身苗条,枝叶繁茂,活像两个小伙子,撑着伞儿站在那里野芳唱歌。”
偷亲
苗族婚俗方式主要以偷亲为主。什么叫偷亲,就是还没有偷亲之前,小伙子就会跟她心爱的姑娘说,哪天哪天晚上我会来你们家偷你,我会有个暗号。到那天晚上,这姑娘就会把她自己的衣服包裹好,准备起来,这时候她听到声音了 听到外面有这小伙子的暗号就会推开窗子,确定是这小伙子在楼下以后,她会把自己的包裹从楼上人上扔了下去,然后那悄悄的遛了下来,目的是不让父母知道。其实,姑娘家里的父母是知道的。如果父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出来阻拦,就相当于默认了。
偷亲过去是苗族青年男女婚前的一道程序,也是女儿向父母发出的一种即将举行婚礼的信号。这种隐藏在大山深处的苗家人的浪漫与多情会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吗?答案肯定是不会的。第二天,有人到娘家去报信。娘家就会派人来接姑娘,如果娘家人给面子,男方家会请他们吃饭,如果不给面子,姑娘就会很不情愿地跟随他们回家。其实一切都不必担心,苗族青年男女是能够充分享有婚姻的自由的。
苗年节
苗年节,是苗族人过的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
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富裕的人家,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donfniangx),表示祝贺新年快乐。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妇女不做饭,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
“苗年”一般持续五至十二天,在这段时间里,串寨喝酒、跳芦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苗年里的“申”日或相近生肖日,寨中还会隆重“起鼓”,盛装男女围着鼓欢跳,名曰“踩鼓”。外寨的男子与寨中姑娘在晚上对歌“游方”,如此数天,至子日或丑日结束。年轻人们又聚拢到下一个过“苗年”的寨子,继续欢乐。“苗年”里,有许多禁忌和礼仪。如杀年猪时已婚妇女不能在场;如除夕日祭祖时用鱼肉、牛肉盛于木皮、牛皮、树叶上,祭师念古歌迎送祖先,曰“掐地下”;如新年早上不扫地、不吹气、不煮生、不倒水出门,以求吉利;如新年凌晨抢放鞭炮,示意开始准备饭菜;抢最早到井边挑水以示勤劳;同姓男女间不能唱情歌等。过苗年的前几天,苗民就杀猪烤酒,着手准备过年。除夕日凌晨交时一过,便开始杀鸡、杀鸭、杀鱼,准备年饭,一些苗寨在凌晨开始祭祖,而一些苗寨到下午才开始祭祖。年饭从天刚亮即开始。在家中畅饮之后,妇女们留在家中接待客人,而成年男子则开始到别家喝酒,数碗则换一家,对寨外的客人,各户会主动邀请吃“串寨饭”。宴中女主人及妯娌等唱歌敬酒,客人以歌作答,酒宴一直持续到半夜甚至次日天亮。
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从第四天开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野芳场野芳,男女相互对歌,倾吐爱慕之情。
百褶绣裙
百褶绣裙为苗、侗、彝等族妇女常穿的一种裙子,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明代该裙常用青面作成,褶多至20余幅,腹下有五彩桃花,现代的裙子皱褶多而密,裙有长有短,长的曳地,短的及膝。锦鸡苗族的百褶绣裙一般全是黑色,无图案,但短不及膝,只能遮挡臂部(或大腿)左右位置。锦鸡苗族用苗话称其为“”,但准确地说应该是“登蓝”,前者是裙子的意思,后者才是“短的裙子”的意思。
生活在黔东南地区的锦鸡苗族,七八十年代以前,女性穿着五寸长的百褶短裙,仅仅是为了遮羞,内不穿裤子,春光时有外露,神秘美丽,勾人魂魄。到了九十年代后,就稍微改变了一些,除了着短裙外,内还穿三角裤。关于这支苗族女性穿短裙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锦鸡苗寨”有这么一种习俗:农忙季节,女孩们为鼓励男人们多干活、干快活、干好活,她们往往站在男人们干活的前方,男人们一旦弯腰干活,女孩子那若隐若现的春光就出现在男人们的视线中,使男人们的力量大增,干活的效力也更高。这里有种“性暗示”或是“性激励”的含义。这种说法纯粹是当代学者没有良知的表现,仅仅是为了旅游业的需要,鼓吹和捏造的。总之,这个支系的民族神秘而诱惑,淳朴而美丽。
鬼师
鬼师,如同汉族所说的巫师,但有区别。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韦庶人 葬其父 韦贞 ,号 酆王 。
葬毕,宫人路见鬼师 雍文智 ,诈宣 酆王 教。”
苗族地区有一种专门职业叫“鬼师”,能捉生替死,很多垂死的病人因为他们做法而得以延长生命。这些鬼师有一种特殊的本事,为那个阳寿已经尽的人延长寿命,称之为“借命”。他们这一派世世代代传承这个高深莫测的法术,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盛行于楚国。楚国是苗族和兄弟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鬼师修行的方式姐很独特,代代相传,自称为鬼师。
鬼师的行为在科学上是无法解释的,用科学是无法参悟的。鬼师及其楚巫文化是苗族特有文化,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可以说是苗族的宗教文化信仰。
文学作品
中国第一位用汉语写作的锦鸡苗族诗人南往耶的第一部诗集——《南往耶之墓》,2014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标志着锦鸡苗族这个民族拥有了自己的国语作家和书面文学。
锦鸡
锦鸡是一种雉科动物,是学名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的统称。分布在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形状类似喜鹊、大鹦鹉,背部有黄、红两种纹理。嘴红、绿顶、红肚。脚爪利害,喜欢打斗。雉科Phasianidae,分布湖南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甘肃等地。
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转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参考资料
苗族锦鸡舞.黔东南政府网.2012-09-02
《苗学通论》序.贵州日报.2008-11-06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9 23:4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