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舞(锦鸡舞),
贵州省丹寨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锦鸡舞是贵州黔东南州省周边地区的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传播于这一地区的苗族群体间。
锦鸡舞来源于苗族的祖先的传说,早期先人居于东方的大平原,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迁移才来到贵州省丹寨县。据传苗族的祖先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才得以度过饥荒。所以,像锦鸡这样的鸟成为贵州省丹寨县苗族的图腾。穿着婀娜多姿的苗家妇女,她们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都有图腾的象征符号。生活在贵州省丹寨县的苗族,只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就会跳锦鸡舞来缅怀先祖、感恩锦鸡。丹寨县的人们一直保持着跳锦鸡舞的传统。
舞蹈特色
舞步特点
锦鸡舞的舞步表现过程为:男性在前面吹芦笙,一些妇女则沿逆时针方向跳舞,从三、四、五、七拍不等的动作来跳,脚与上肢的动作自然摆动,腰、膝关节的扭动作为基本特征,脚按节奏变换姿势,手垂直于左、右侧裙子,裙子尾部运动的步伐,按芦笙曲调和舞步的变化而翩翩漫舞。
乐器特点
中国很多的少数名族舞蹈使用芦笙这种乐器的并不在少数,但是苗族的“锦鸡舞”使用的芦笙造型的特点很不同,通常是由高、中、低、八度音高之间的差异,四种芦笙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同一音位排列。音色各具特色。通过音律人们可以知道,竹子因为尺寸以及形状的问题会发出各种声音。所以,低倍芦笙发出的声音是浓厚、低沉的;高音芦笙短小,音色清脆、明亮;中音芦笙相比较高音芦笙而言其音色更加的圆润、饱满;低音芦笙相比较其他芦笙的音色显得更加浑厚、响亮。这四种芦笙可以独奏,可以合奏。
服装特点
苗族姑娘的节日盛装上仍充满着锦鸡羽毛的斑斓色彩和飞鸟图腾。苗族女孩用不同颜色的丝绸,鸡羽毛模仿各种刺绣图案的服装,像美丽的雉鸡一样。外套是一对翻领项圈,加入银饰点缀。腰围约两英寸宽的花带,在采取一块刺绣之前,采取了一些五颜六色的长脚踝长花带,形象比较合适,像金尾五彩五颜六色羽毛。穿着一个七英寸的短褶裙,脚穿刺绣鞋作六步转时,裙摆朝外翻出来,褶皱的裙脚的白羽波纹波浪起伏,脚与浮花闪光,裙子设计前短后长,在旋转时使裙上和裙尾的绣花和花带获得更大的空间展示,神似一只锦鸡尾巴随之摆动。女性舞者干净利落而又不失花哨的发型,美丽的穿着一些只打了锦鸡银花,颈部穿银领,胸部挑腾滕银板。随着旋律节奏,舞蹈的基本节奏在膝盖抽搐,使金黄雉银的头渴望飞行,银娇花冠摇动,像一个美好的生动的冠。事实上,早期的“锦鸡舞”是重新创作的,作家或艺术家为了在雉鸡的服装更好的展示下进行创作。
曲调特点
锦鸡舞的曲调主要有下列几种:
1.祭祀曲,在苗族的重大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剧目有严格的习俗规矩。
2.娱乐曲,这种旋律是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的第二日至月底,苗寨村里的青年男女互邀到芦笙场吹芦笙跳月,并踢毽子选择一首歌演唱选择意中人,如果有喜欢的就请熟悉规矩的父母说亲做月老。
3.欢迎迎宾曲,欢迎客人在演奏时的曲调、迎接歌、问候曲等。曲调有褒有贬,芦笙语言丰富多彩。
4. 喜庆曲,这个在当地也是有规矩的,规矩之一就是在“春分”以后,“立秋”之前的日子里禁吹。吃新过后,才准吹奏。
文化价值
1.祭祀性
锦鸡儿的祭祀舞蹈,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这一群体,舞者通常是在鼓的伴奏下跳舞的。在过去,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跳这种舞。这种舞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体现出对祖先的尊重,同时舞蹈整体节奏也是缓慢稳定的。
2.习俗性
在习俗方面,锦鸡舞蹈主要可以听过两种形式来体现。一个晚上通常是在漆黑的环境中进行,苗族人有自己一年一度的节日“花山节”。在这一天,在选择配偶的青年男女,就会跳锦鸡舞中的“跳花”或“跳月”。
3.礼仪性
锦鸡舞所谓的礼仪舞蹈,在不同的活动中是有着不同的特点的。主要是在新修建的房子落成以后会跳,还有就是在节日活动中也会跳。一般舞者跳舞,一表示自己的祝贺。还有就是逝者的葬礼仪式上,通过跳锦鸡舞的凡方式可以来安慰死者家属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跳锦鸡舞的动作是保持着冷静和克制的。
4.自娱性
在跳锦鸡舞的过程中,因为舞蹈对舞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参与的人数都没有限制,且跳舞的空间也很好找,所以在娱乐的时候就自然的选择了锦鸡舞。如果从娱乐性的角度考虑,锦鸡舞的特点可分为“踩”和“跳”。其中,“踩”伴随着节奏微微弯曲膝盖;“跳跃”是一种动态的脚落地,不仅有下肢抖动和跳踢腿,也可作为上身的自然风景。前面相对安静后者更加温柔、帅气。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锦鸡舞属于原生态舞蹈,有些舞蹈动作尚未成熟,规范。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方式。
传承人物
余贵周,男,苗族,1965年生,贵州丹寨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苗族芦笙舞(锦鸡舞),贵州省丹寨县申报。
李金英,女,苗族,1965年生,贵州丹寨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苗族芦笙舞(锦鸡舞),贵州省丹寨县申报。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苗族芦笙舞(锦鸡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苗族芦笙舞(锦鸡舞)项目保护单位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5年5月2日,丹寨县苗族妇女以跳锦鸡舞的形式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
2016年11月12日,苗家妇女穿着百鸟衣,以跳锦鸡舞的形式来庆祝苗族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