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犯,汉语词语,拼音是qīn fàn,意思是指封建时代指奉旨缉捕的犯人,皇帝朱笔御批的犯人。摘自
《辞海》。
释义
封建时代指奉旨缉捕的犯人。
例句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五八回:“你还敢说道做甚么?你是个钦犯。”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王太爷 降了 宁王 ,又逃走了,是个钦犯。”
刑具
古代的钦犯都是要带上很重的刑具的,为了防止他逃狱,也防止同伙来法场劫狱或者劫法场。
1、枷号
明朝创设的一种耻辱刑。 枷:一种方形木质项圈,以套住脖子,有时还套住双手,作为惩罚。强制罪犯戴枷于监狱外或官府衙门前示众,以示羞辱,使之痛苦。明代的
枷号有断趾枷令、常枷号令、
枷项游历之分。刑期为一月、二月、三月、六月、永远五种。枷的重量从二、三十斤到一百五十斤不等(
刘瑾)。戴上最重枷的囚犯往往几天内就会毙命。后来也从耻辱刑演变成了致命的酷刑。
2、镣
套在脚腕上使不能快跑的刑具。镣,铁连环之絷足,秆者带以
输作,重三斤。——《明史·刑法志》
3、枷,枷锁
凡死罪枷而拳,流罪枷而梏。――《
隋书·刑法志》又如:
枷杻(刑具。
木枷和手铐);
枷梢(刑具。枷板);
枷棒(枷和
木杖);
枷楔(上枷和楔手指的刑罚),通“架”。支持或置物的用具,衣架。――
《广韵》斩首时间
午时三刻斩首
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
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
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
法官、
监斩的官员、行刑的
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
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摘自
《世界经理人》)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
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
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
萧索,处于“
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
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午时三刻开斩”之说
旧小说有“
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
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
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做不了鬼。
秋后问斩
《
魏其武安侯列传》是
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作品叙述了魏其侯
窦婴和武安侯
田蚡之间的矛盾斗争,既曲折地反映了
汉武帝(前140~前86)与其祖母
窦太后、其母王太后之间的斗争,也深刻地反映了重黄老刑名的
西汉初期,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中期过渡的复杂激烈的斗争。虽然同是外戚贵族,但是
窦婴凭借赫赫战功获得了
爵位,
田蚡以
裙带关系平步青云。
窦婴为人正直、忠于
汉室、不贪钱财;
田蚡则善于权术、
专横跋扈、贪婪骄奢。结果因
汉武帝依违其间,不主公道,
窦婴遭
田蚡陷害,终于在
元光五年(前132)十二月(农历)的最后一天被田蚡杀头示众干渭城。
田蚡之所以急杀
窦婴,是因为按当时制度,春季不宜用刑,甚至可能遇赦。这就是古代的“秋冬行刑”的制度。
钦犯的斩首刑具
中国历史上,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
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
灾害、
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天人合一”
西汉中期儒学春秋公羊派大师
董仲舒(前179~104)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
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
立春之后不得刑杀。
唐、宋律规定:从
立春到
秋分,除
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
,也需在秋季处决。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刑以秋冬”
“刑以秋冬”的制度虽然不致耽误农业生产(秋冬一般为农闲之日),对统治者恣意妄杀起某种缓冲作用,但其政治实质则主要是封建统治者借天意之名,行杀罚之实,表示用刑是天命所定,不得违抗,让老百姓
俯首贴耳地任其宰割,使其统治得以巩固。正因如此,一旦形势处于紧急状态或危及其根本利益的重大案件,统治阶级就不顾一切,而以“斩立决”“
决不待时”加以处决。例如,清末,
戊戌变法失败,1898年9月2日,
谭嗣同等6名变法维新派人士被捕。凶残的慈禧太后,竟未经提审,就将这6位变法志士于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刑场处以极刑。
刑罚
脸上刺字
钦犯斩首
这种刑罚称为
黥面,也称为墨型~周代五刑的第一种。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同劓、宫、刖、杀相比,
黥面显然是最轻微的。但是,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于身体的明显部位,无法掩饰,不仅给人造成肉体的痛苦,同时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黥面是一种很古老的刑罚,它在尧舜时就出现了。当时三苗之君使用的五虐之刑,包括黥面在内1。尧诛三苗,废“五虐”,改用“象刑”,就是给犯罪者穿上与常人不同的衣服,以示惩罚,其中当受墨刑者要戴黑色的头巾2。禹继尧舜之后开始使用肉刑,以后正式把墨刑定为五刑之一。最初,墨刑的施行方法是用刀刻人的皮肤,然后在刻痕上涂墨。《尚书.吕刑》篇中“
墨辟疑赦”一句后,孔安传云:“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周礼.司刑》一节中“墨罪五百”一句话,
郑玄注云:“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言刻额为疮,以墨窒疮孔,令变色也。” 《礼记.文王世子》篇注云,墨刑和
劓、
刖等刑一样,“皆以
刀锯刺割人体也。”《国语.鲁语》也曾说:“小刑用钻凿,次刑用
刀锯。”
墨刑为小刑,当是使用钻或凿为刑具。其他各书述及墨刑时都是说用刀刻。这些说明,墨刑在最初规定为刑罚的时候,施行时用刀,而不是后世才采用的针刺。人的面部神经是极其敏感的,犯人在被黥面时的疼痛之状可想而知。由于伤口感染,有的犯人也会因黥面而致死。
各个朝代方法
从
西周时起,墨刑的使用很普遍。周初刑法规定“墨罪五百”,即列举应处以墨刑的罪状有五百条之多。《尚书.吕刑》篇亦云:“墨罚之属千。”可见,当时的刑罚是很严厉的,民众稍有小过,就要被黥面。
春秋战国时,各国常使用黥面的囚徒去做各种苦役。秦国
商鞅变法时用法严酷,有一次太子犯法,不便加刑,
商鞅就把太子的师傅
公孙贾黥面,以示惩诫。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
李斯奏请焚烧
《诗》、
《书》等
儒家书籍,规定说,如果命令下达之后三十天内不烧者,要“黥为城旦”。
汉初刑法沿袭秦制,仍使用黥面之刑。《汉书.刑法志》规定“墨罪五百”,条款数目同周初一样。公元前167年,汉文帝
刘恒下诏废除
肉刑,规定将当受黥面之刑者“髡钳为城旦舂”。有人说,匈奴的这种规定是他们的一种习俗,只是用墨昼在脸上,象征性地表示黥面,并非真的用刀
刻割皮肉。这和作为刑罚的黥面当有所区别。
汉代以后,随着某些肉刑的恢复,黥面也重新被采用。晋代规定,
奴婢如果逃亡,抓回来之后要黥其两眼上方,并加铜青色;如果第二次逃跑,再黥两颊;第三次逃跑,黥两眼下方。上述三处,施行时都要使黥痕长一寸五分,宽五分。这种黥痕可以深深印到人的骨头上。唐代贞元年间,
段成式的从兄经过一个叫黄坑的地方,他的随从拾取
死人的头颅骨,打算用它配药,看见一片骨头上有“逃走奴”三个字的痕迹,色如淡墨。
段成式判断这是古时被黥面的人的头骨,而且很可能就是晋代逃亡过的奴婢的遗骨。黥面之刑的残酷性,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时,黥面之刑一律改用针刺,因而又称为黥刺。犯人的罪状不同,刺的位置及所刺的字样排列的形状也有区别。凡是盗窃罪,要刺在
耳朵后面;徒罪和流罪要刺在面颊上或额角,所刺的字排列成一个方块;若为杖罪,所刺的字排列为圆形。凡是犯有重罪必须发配远恶军州的牢城营者,都要黥面,当时称为
刺配。如
《水浒传》中写
林冲被
刺配沧州牢城,
武松被刺配孟州牢城;
陆谦指使董超薛霸在半路上结束林冲性命,特意嘱咐他们揭取林冲脸上
刺字的那块面皮来回话;武松被黥面是刺在
额角上的,后来他扮成行者,把头发垂下来可以遮盖着被刺的字。小说中的这些描写,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理解北宋时期黥刺刑罚的例证。北宋名臣
狄青年轻时也曾被
刺配,后来贵显,仍保留着刺的印记,不愿除掉它。直到
南宋时,
刺配的做法都是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