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圭
朝鲜王朝后期官员
金明圭朝鲜语:김명규,1848年—1899年),朝鲜王朝后期大臣。曾用名金祯均、金明均,明叟、启祥,昨悱窝,本贯安东,官至农商工部大臣,谥号“文靖”。
人物生平
金明圭原名金祯均,壬午兵变后改名金明均,甲申政变后改名金明圭,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朝鲜宪宗十四年)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他出身名门安东金氏,是丙子胡乱时斥和派名臣金尚宪的10世孙,他直系祖先中的名人还有8世祖朝鲜肃宗时的领议政金寿恒、7世祖著名学者老稼斋金昌业,其后逐渐没落,他所属的这支也与把持势道的安东金氏关系疏远。金明圭于光绪三年(1877年,朝鲜高宗十四年)以荫叙入仕,除授明陵参奉,光绪七年(1881年,高宗十八年)任司圃直长,光绪八年(1882年,高宗十九年)九月擢为户曹佐郎,并受任领选使金允植的从事官,出使中国,办理在津朝鲜留学生的善后事宜。次年三月回国时,他带来了袁荣灿等四名中国工匠,并在汉城北部的三清洞开设“机器厂”,是为朝鲜近代工业之始。光绪九年(1883年,高宗二十年)任统理军国事务衙门监工司主事和机器局帮办,其后暂时离开仕途,准备科举考试,并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高宗二十二年)庭试文科丙科及第,授弘文馆副修撰,既而擢升承政院同副承旨。后历任成均馆大司成、内务府参议、骊州牧使、兵曹参判、司谏院大司谏等职务。
金明圭多次出使中国,他不仅曾作为领选使从事官来华,还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高宗二十二年)被任命为问议官,再次赴津,交涉兴宣大院君归国问题,他代表闵妃集团向李鸿章等清廷大臣表示大院君回国一定会引起变乱,希望他们延迟放大院君回朝鲜的日期,但没有成功。光绪十五年(1889年,高宗二十六年)又被任命为驻津督理通商事务,出使中国天津。其间中国和朝鲜正由于朴定阳出使美国事件(派使西国之争)而关系紧张,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希望金明圭去天津会见清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请求清政府对朴定阳从轻处罚。又要求撤换跋扈的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另选一“公正明识者”代替。次年闰二月称病归国。
金明圭在当时属于是闵妃集团的官员,因此名声并不算好。史料记载他“趋附诸闵,以洋务荐于上,宠眷颇洽。出为宁边府使,入为参判,遂膺是任(指驻津督理)。谄鄙狡谲,世推巧宦”。但他出使中国时,对李鸿章不卑不亢,并向他明确表态道:“敝邦者介在东隅,罗、丽之间,夷俗倔强,风雨晦暝,唐宗、元祖犹未能得志焉!”因而要求清朝政府赋予朝鲜自主之权。而他这句话则暗示道:如果清王朝要吞并朝鲜是不可能的,就如同历史上唐朝无法吞并新罗元朝无法吞并高丽一样。李鸿章因而大怒,指责金明圭“乃在中朝交涉亦俨然以自主,大放厥词,是置中东数百年名分纲纪于度外矣,可乎哉!”可见金明圭的确是一个自主意识很强的朝鲜官员。
金明圭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高宗二十七年)归国后,历任司宪府大司宪礼曹吏曹参判、内务府协办、都承旨,开国五百四年(1895年,高宗三十二年)任秘书监中丞,建阳元年(1896年)转任宫内府特进官,后又任掌礼院卿、秘书院卿、议政府参赞、赞政等官职。大韩帝国光武二年(1898年)10月21日,金明圭被任命为农商工部大臣,12月又被任命为学部大臣。当时的韩国正如火如荼地掀起独立协会运动,独立协会于当年10月29日召开万民共同会(又称官民共同会),在汉城市中心的钟路举行大规模集会,金明圭作为政府官员代表之一亦列席。这次集会提出了包括不许将利权割让给外国、政务公开等内容在内“献议六条”,上书朝廷,而金明圭也在上书中签名,并写下“可”字。“献议六条”后来被高宗皇帝拒绝,金明圭也一度被罢官,不过很快就复官,并迫于皇帝和朝中守旧派的压力而偏袒与独立协会对抗的御用组织——皇国协会。因此他遭到了汉城市民的攻击,家宅被破坏。12月6日和15日,万民共同会会长高永根接连上疏弹劾金明圭,被高宗以“屡批之下,如是烦聒。揆其事体,极为无严,勿为更渎。知悉退去”的批示而退回。光武三年(1899年)2月8日,金明圭病卒。纯宗隆熙四年(1910年)赐谥号“文靖”。
著作
金明圭生前留下了几部日记,分别是《丙戌日记》、《乙未日记》及《日记》(1896—1898)等,均被收藏于奎章阁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3:2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