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范畴(英语:
grammatical category),是将同一性质的
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例如单数、
复数进一步概括便是「
数」的语法范畴,过去时、
现在时、
将来时进一步概括便是「
时」的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比
语法意义更为抽象、更为概括的概念。狭义的语法范畴只指词法范畴,广义的语法范畴包括词法范畴、词类范畴和句法范畴。
语法范畴的类型
词法范畴
词法范畴(
morphological category)是通过
词形变化所表现出来的
语法意义的类别。又称「词形范畴」。常见的有:
用
词形变化表示的某类词的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名词和
人称代词上。
英语、
俄语是两数系统,即单数和
复数。
汉语的「们」只是个准词尾,分布有限制,与英语表示
复数的
词尾-s有所不同,所以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数」的范畴。有些语言动词、形容词也有数的范畴,是由于主谓(主语+谓语)或定中(定语+中心语)等关系要求一致所致。利用
词汇手段表达数的概念不属于「数」范畴。
用词形变化表示的语法上的性别观念。主要表现在
名词上。由于
形容词经常修饰名词,也常有「性」的变化。
俄语的名词和形容词分
阴性、
阳性和中性三种,并用不同的
词尾标记。例如:
德语名词和形容词也分
阴性、
阳性和中性,分别用die、der、das三个不同
冠词表示。
法语名词分
阴性、
阳性。
英语、汉语没有「性」范畴。
用
词汇手段表达的自然性别,如汉语的「男」、「女」、「公」、「母」,不是「性」范畴。「性」的语法范畴,不一定与生物自然性别相合,各种语言也不尽一致。如德语das Weib(妇女,中性),das Mädchen(少女,中性)。试比较:
这种情况是因为「性」的范畴反映了古代人对事物的认识,他们的认识和现代人不同,也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民族性。
用
词形变化表示的
名词、
代词在
句子中与其他词的语法关系。词形范畴中
格的数目的多少因情况而定,表达的语法意义也不一定相同。
英语的名词只有
普通格和
所有格,代词有
主格、所有格、
宾格;俄语有主格、
属格、
与格、宾格、
工具格、前置格六种;
芬兰语有20多种格。下面以
土耳其语的格为例:
这里的「格」是用词形变化表示的,可以称为「语法格」,与「语义格」不同。语义格(如
施事、
受事、工具等)不需要用词形变化表示,是语言的共性,语法格具有民族性。
4.有定(definiteness)和无定(indefiniteness)
通过一定的
语法形式表示
名词所
指称的事物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确定的称为有定,不确定的称为无定。
英语用
定冠词和
不定冠词表示
名词的有定和无定。例如,I have just read the book(我刚读完这本书).the book是有定的;I bought a book yesterday(我昨天买了一本书).a book是无定的。
汉语句子中如果没有特殊的标记,
主语位置上的名词一般是有定的,
宾语位置上的名词一般是无定的。例如,「客人来了」,「客人」是有定的;「来客人了」,「客人」是无定的。如果带上
指示代词「这/那」,则都是有定的。例如,「这本书写得不错。」「我昨天在书店里买到了那本书。」
用
词形变化表示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体」为
动词所有。俄语动词分
未完成体和
完成体。英语动词有普通体(用
动词原形表示)、
进行体(用「
be+动词的
现在分词」表示)和
完成体(用「
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汉语的
动态助词「着」、「了」、「过」一般认为分别表示持续体(或进行体)、完成体、经历体。
用词形变化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刻的关系。「时」为动词所有。以英语为例,过去时、现在时与将来时如下图所示:
时和体经常交错使用,如英语I'm writing a letter.既是现在时,又是进行体,所以合称为「现在进行时」。其他交错使用的还有: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将来进行时、将来完成时、将来完成进行时…
用
动词的
词形变化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是说话人、听话人还是第三方。英语动词be在
现在时的情况下,随
主语人称的不同而有三种形式:am(第一人称单数)、is(第三人称单数)、are(其他情况)。一般动词只在
现在时单数的时候有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
俄语字母俄语动词表示人称时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例如,читаю「我读」(单数第一人称)、Читaeшь「你读」(单数第二人称)、читает.「他读」(单数第三人称)。语言中人称代词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分别,但不是「人称」范畴。
8.式(mood)
用
动词的
词形变化表示的说话者的各种语气。多数语言都有叙述式、假定式(条件式)和
命令式(
祈使式)三种「式」范畴。
叙述式表示肯定或否定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存在,假定式表示假定现实中存在某种行为或动作,命令式表示希望或要求实现某种行为或动作。英语的虚拟语气,如「If I were you,I would go there..」是假定式。汉语用语调和语气词来表示语气,动词本身没有形态变化。
用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的动作与主体的关系。一般语言都分
主动态(activevoice)和
被动态(passive voice)。
动作由主体发出的是主动态,动作支配主体的是被动态。有些语言还有自动态和使动态等其他「态」范畴。
英语表主动还是被动靠动词的词形变化来区别。例如,Tom saved the boy.(汤姆救了那个男孩子。主动态)The boy was saved by Tom.(那个男孩子被汤姆救下了。被动态)
汉语表示主动、被动的时候,动词本身没有词形变化,有时会产生歧义,如「王老师已经通知了」。此时,需要借助语境分化。
10.级(rank)
用
词形变化表示的性质或属性的程度差别。有些语言的形容词、副词有级的范畴:一般分原级、比较级、最高级三种。英语中的级如表5-1所示:
综上所述,数、性、格、有定和无定主要是
名词或
人称代词的语法范畴。由于一致关系的要求,可能其他词类也会具有这些范畴,却是从属的。时、体、态、式、人称主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级是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范畴。
各种语言的词法范畴具有共性,都是通过语法形式(主要是词形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但也有个性,不同语言语法范畴的数量、内涵不完全相同,使用的语法手段也不完全一致。
词类范畴
词类范畴(word-class category)一般称为「词类」,是词按照一定标准划分出来的语法类别。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意义标准
即根据词的概括意义划分词类。如
名词指人和事物的名称,
动词指动作行为,
形容词指性质状态。
意义标准有语感基础,易于理解,是其优势。但这些意义是类别意义(聚合义),需要先划出类,然后才能归纳得出。如果据此给词分类,在逻辑上就颠倒了顺序;而且,由于人们对意义的理解不同,势必造成随意性大、不易操作的弊端。例如:英语happy和happiness,根据意义应该归在一个词类,但又与语言的使用实际不合。汉语的「刚刚/刚才」、「突然/忽然」,情况相同。
2.形态标准
即根据词的形态变化划分词类。如果世界上的语言都有严格的形态变化,那么采用这条标准简单易行。但有许多语言并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如汉语。即使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也不是每个词都有形态变化,如
虚词一般无形态变化。英语的
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如water。即使是
可数名词也有特殊情况,如sheep,单、复数同形。形态标准不能贯彻到每一种语言和每一个词,也就是说,形态标准不具有普适性。
3.功能标准
即根据词的句法功能划分词类。句法功能指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这是更本质的标准,具有普适性。形态是功能的外在标志,意义是功能的内在依据。
实词具有两个特点:指称性,表现为最低限度的命名功能;自主性,表现为在句法结构中独立充当
句法成分的功能。与实词相对,虚词也具有两个特点:
标记性,标记实词间的语法关系;依附性,依附实词而存在。
目前通行的给词分类的做法是,以功能为主,参考词的意义和形态。词类是个层级体系,实词和虚词都可以进一步再分类。它还是个原型范畴(pototype category),每个词类里都有典型成员,也有边缘成员。
句法范畴
句法范畴(syntactic category)是根据词与词在组合时所产生的各种
语法意义而归纳出来的类别。一般依据的是
实词与实词的组合。
实词与实词的组合,可以归纳为四种关系(语法意义):陈述关系、支配关系、修饰关系和平行关系。
主谓结构体现陈述关系,述宾结构体现支配关系,定中、状中、中补结构体现修饰关系,联合结构体现平行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语言都有一些特殊的结构,表示特殊的语法意义。例如,汉语的连谓结构,情况就很复杂:
拿本书走了/看完散了一先后动作
上街买菜/坐下来休息一动作+目的
看着心烦/看书看累了一动作+结果
含笑回答/低着头说一方式+动作
如何概括连谓结构的句法范畴,值得进一步探讨。